致高考生:復讀並不可怕,想清楚三個問題是關鍵

2020-08-20 二中陳老師

眼下,雖然多數高考生的錄取結果還沒出爐,但已經有不少人鐵了心要復讀。

「我女兒平時成績不錯,但高考發揮有所失常,離211大學的保底目標還有30分左右的差距。所以,沒等錄取結果出來,就已經坐回教室準備復讀了。」

以上是一位湖北高考生家長在後臺的留言求助。據這位家長介紹,按照她女兒的平時成績,上個211大學應該比較穩,但高考成績出爐後,根據往年的錄取分數情況,只能上一所一本分數線上下的普通高校,所以在志願填報結束後,沒等錄取結果出爐,她女兒已經決定要復讀再戰一年高考了。

從與這位家長的交流中,能夠感受到她對女兒高考發揮失常的懊惱,但按照她的本意,女兒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也能接受,將來考研再努力上一所好的學校。所以,對於女兒沒等錄取結果出爐,就坐回教室復讀的選擇,她表示很擔心,害怕來年高考再次發揮不佳,白白浪費一年時間。

其實,每年高考結束後,有類似選擇的考生以及困惑的家長有不少。從考生的角度出發,他們深知這不是自己的正常水平,迫切想要再有一次機會證明自己,去往更好的高校。但在家長們看來,復讀一年需要承受的各方壓力大,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表示憂慮。在筆者看來,高考復讀本質上沒有什麼可怕的,每年復讀的高考生,十有八九實現了漲分上更好大學的目標,但在決定復讀前,首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

問題一:是否有強烈的復讀意願

高考復讀,其實目標非常明確,而要想實現目標,首先是考生本人要有強烈的復讀意願。如果抱著可復讀、也可不復讀的想法,或者是遵從父母、他人的建議,那麼在一年的「高四」生涯中,很難有強勁的學習動力,複習備考效果自然也難以保障。所以,決定復讀與否,首先需要評估考生本人的意願。

問題二:是否清楚第一次高考失利的原因

高考生有強烈的復讀意願,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頭,不代表分數一定能上漲。要真正做到漲分,還需要清楚本人第一次高考失利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後,在復讀一年中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去解決問題、提高分數。

問題三:是否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有了復讀意願,明確了失利原因後,要想漲分還得扎紮實實努力複習一年,這就對考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的很高的要求。在不少學校的復讀班,班主任已經不再是「嚴防死守」,更多的依賴學生自主複習。所以,如果考生這方面能力較弱,復讀未必能有好的效果。

總的來說,雖然復讀一年存在很多變數,也需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但多花一年時間,的確更容易收穫好的考試結果,所以考生和家長們不必有太大壓力,畢竟這已經成為當下高考的一種趨勢。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做出高考復讀決定難嗎?什麼樣的高考生適合復讀?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相關焦點

  • 高考復讀過百萬,這幾個問題你想過沒有,否則復讀也枉然
    高考復讀過百萬,這幾個問題你想過沒有,否則復讀也枉然每年高考後,都會有人歡喜有人愁,畢竟優秀的學生就那麼多,不是每位學生都是會被「上天所照顧」,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考取理想的院校,會有一些學生會在因考試失利以及考試發揮失常
  • 成績不理想,新高考形勢下應該選擇復讀嗎?想清這三個問題再決定
    高考結束以後,很多同學會因為成績不理想或者是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學校等等原因而選擇去復讀,可是復讀真的有必要嗎?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復讀真的是一個下下策,而不是壯舉,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最容易感動的就是學生本人。
  • 高考生被錄取到不理想的專業怎麼辦?應該復讀還是應該轉專業?
    因為高考生對於高校相關的專業情況相對而言,了解的十分淺顯。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情趣所在,是否真的是不喜歡以後將要學習的專業?這個專業以後好不好就業,工資待遇如何?如果繼續考研深造?難度大不大?行業規劃怎麼樣等。也許經過一番仔細分析和了解後,高考生會覺得自己被錄取的專業未必就是真正不喜歡呢。
  • 落榜生是否復讀請從三個方面思考
    但是究竟需不需要復讀,特別是那些已經被錄取希望復讀進入更好或更喜歡的專業的學生,至少應該從下面三個方面思考、評估。 復讀前學生應思考的問題經濟付出:家庭、個人收入是否可以支撐;邊際效應:如復讀時間換算成大學畢業工作經驗的獲得時間等
  • 本科線上不去,選擇專升本還是復讀?班主任告訴你先想清楚這三點
    本科線上不去選擇復讀還是專升本,班主任告訴你需要先想清楚這三點情況 兩者的風險評估:復讀和專升本都存在一定限制,存在一定風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考慮自身和家庭情況。
  • 江蘇2021啟用新高考,2020高考後想復讀的考生怎麼選擇?
    今年恰好是江蘇舊高考的最後一年,明年將啟用新高考,新高考模式下,考試總分發生變化,語數外也將採用全國卷,考試科目有增加,這種情況下,今年的高考生們對於復讀的糾結也是正常。那麼該如何抉擇呢?小星整理了一些建議,大家可作參考。
  • 致高考生:本科線下10分,選擇這四類專業,不復讀也有好前程
    在高職高專各分數段考生中,本科線下10分以內的考生是最難的,他們中的多數會在復讀和上高職高專間猶豫糾結。對於本科線下10分以內的高考生,筆者的建議是:如果沒有強烈的復讀意願,沒必要去經歷「高四」,承受巨大的壓力,畢竟「
  • 高考生,沒事別復讀
    數據顯示:2020年高考,每100個考生就有復讀生22人,佔比為22.67%。每位想要復讀的學生,都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想好了嗎?你有把握逆襲翻盤嗎?假如你仍然沒考好,你會怎麼辦?我分成了兩個因素,看完是否還復讀,由你決定。
  • 高考改革在即,學生被勸解不要復讀,為何有人卻說今年適合復讀?
    ,想要來年再戰高考,衝擊自己想上的大學,學生的這個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和勸解,覺得高考改革在即,明年的高考,又有8個省市加入了高考改革,學生復讀很不利,成功的機率並不高,因此,不建議學生復讀,這時卻有很多人支持學生復讀,並且說今年最適合學生復讀,這是為何呢?
  • 高考生決定復讀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那麼在復讀這一年,應該如何做才能提升自己的成績呢?跟著小編往下看!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復讀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分析上一次高考落榜的原因是什麼。是考試成績不理想,還是是估分出了偏差,亦或者是志願填報時出現了問題?如果是成績不理想,那是本身水平就有限,還是高考時發揮失常?
  • 復讀要慎重:決心復讀前,請一定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對於要不要復讀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從這三方面想一想,再決定是否復讀:唯結果論對於每一個復讀生來說,之所以選擇復讀,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這次的成績不理想,希望通過復讀,考一個理想的學校。因此,如果你想復讀,不妨考慮一下這幾個問題:你期望的大學是哪個?你認為自己一年能漲多少分?你的最壞打算是什麼?
  • 別輕易勸那個高考生復讀
    出自電影《最強學渣》/主角是個復讀三年終於開掛逆襲的大齡考生2013年,來自遼寧的劉丁寧以省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由於並不適應香港的教學模式,最終退學復讀。一年後,她又以省文科狀元的身份,順利考上了心儀的北大中文系。比這位更傳奇的,是湖北省去年的理科狀元常書傑。
  • 18歲那年,沒有復讀,一生後悔!十字路口的你,聽過來人這樣說
    因為家裡人覺得女孩子當個老師挺好的,上了高中也估計就考個大專。當年的我是非常想上高中,但是家裡替我選擇了師範。我怎麼都覺得遺憾,所以不免總是埋怨父母。我有一個同學,她第一次高考失利以後,她的媽媽並沒有「心疼」她,讓她複習,最終第二年考上了一所不錯的本科院校,後來畢業後考上了沿海城市的銀行,如今的她在備戰考研。
  • 對2020高考復讀的意見
    以下是筆者盤點的適合高考復讀的五個條件,具備三個以上的考生,可以考慮再戰一年高考,趕緊來看看吧!一、個人有強烈的復讀意願在面對高考這件事上,很多家長表現得比孩子更為著急,所以當孩子沒有發揮出正常水平或有所失常時,這些家長會建議孩子復讀一年。不過筆者認為,在復讀這件事上,家長始終只有建議權,別輕易拿主意,更主要還是看孩子的個人意願。
  • 2020年高考生不僅可以復讀,原來還有專門的復讀學校
    但是之前有傳聞說2020年是舊高考最後一年,2021年不能復讀?官方解讀來了!先說結論:可以復讀!1、目前頒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許公辦學校招收復讀生,而不是不允許學生復讀。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齡和次數的限制,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見高齡老人多次參加高考的新聞。這就意味著想復讀的學生完全不用擔心不滿足高考條件。
  • 成績出來了,我想復讀了,明年開始新高考,今年復讀可行嗎?
    前4個問題,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麼也許你真的不適合復讀。第5道題,對很多高三生來說,你現在所堅持的這一理論的確還是自己想法青澀的表現,如果你沒有打心底改變這種想法,那勸你也不要浪費時間再讀一年了。
  • 全國三卷400分,高考學子想復讀,父母極力勸阻:你不是這塊料
    一名全國卷三考區的高考生,本次考了400分,這樣的成績大概率只能讀個專科。但這名學子並不甘心,認為自己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想要復讀。但提出這個想法後,卻被父母狠狠拒絕了,表面上以家裡沒錢為由,實則是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能通過復讀提高成績,就差直接說出了這句話:你不是讀書的料。
  • 今年大三,還想回到高中復讀,就一個原因
    一位大三的學生說,現在是高考季,我也是一個參加過兩次高考的人。現在,已經是大三。對於我的專業,我現在已經學吐了,一點也不喜歡。今年春天,我就有一個想法,回到高中復讀一年,重新參加高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那時,高考的報名時間已經過了,只能等於2021年高考了。我給父母談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都不支持,一方面認為這是在瞎折騰。二是他們的工作不好,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般,還指望我能早一些工作,幫扶一下家裡。
  • 能本科不專科,能復讀不專科,畢業證三個字,你想清楚了嗎?
    看到一則報導,一所本科畢業生投訴媒體,認為自己本科畢業證上有「專升本」三個字。學生們認為,國家相關政策說,專升本的第一學歷視同本科,怎麼在我們畢業證上要有「專升本」三個字。「專升本」三個字,這是實事求是呀,至於將第一學歷視專科還是本科,看管理部門的規定吧。
  • 一些人勸高考生能上大學就果斷去讀,儘量別復讀,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勸高考生能走就走,千萬別復讀?」閒聊時,一名高三的孩子問我這麼一個問題。 有些考生非清華北大不讀,哪怕考上了別的頂尖985大學,也會選擇復讀;有的考生考上了三本院校,但嫌棄三本的「含金量」不夠,而且學費又太貴,所以選擇復讀;有的考生考上了二本,但這種考生對一本院校更為青睞,所以也選擇了復讀……基於此,有某些類似於「高考工廠」的中學甚至大面積招收復讀生,而且還根據復讀生當年度的高考成績來確定其學費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