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型酒店起家的華住集團(下稱「華住」)正在轉向高端市場。在收購花間堂後,華住從各大國際豪華酒店集團找來了一批從業者,開始打造新版花間堂。但華住對於高端酒店市場的野心不止於此。
華住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在12月8日舉行的「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表示,未來華住將重點發力高端酒店市場,包括禧玥、花間堂等,到2023年底,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高端酒店的增長速度,屆時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酒店達到500家的布局。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目前華住共6000多家酒店,根據其財報數據,中高端酒店數量為200多家。華住此前的策略為大力發展海友等投資回報期較短的大眾化品牌,並且在海外市場進行擴張,比如收購德意志酒店集團。然而一場疫情,使得出境遊受阻,華住的海外市場業績也受挫。
「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國際市場有所影響,我們未來會更重點發展中國市場,並且做下沉式發展。從市場區域來看,重點布局一至三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城市新地標以及旅遊休閒目的地,在三四線城市以經濟型酒店和中端酒店為主,高端酒店也要發展;從物業選擇來看,一方面通過物業改造和品牌升級實現存量物業的重塑,挖取存量酒店的潛在價值,另一方面與地產開發商及業主合作,實現增量酒店物業的價值最大化。今後的商機挖掘是在存量市場的。」金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受2020年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但聚焦長三角,歸功於區域高效的城市管理體系及穩健的經濟基底,區域酒店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浩華管理顧問公司報告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長三角區域酒店籤約量較去年同期仍小幅增長,其中上海、杭州分別為一線、新一線城市籤約冠軍。
當經濟型酒店起家的華住開始轉向高端市場的同時,部分豪華酒店集團卻在向中低端市場發展,比如希爾頓和洲際酒店集團都不約而同地努力布局中端酒店項目。
「華住的酒店已經到了一定規模,中低端市場的布局已經比較完整,因此會去補缺高端市場,以做到全覆蓋。希爾頓等國際酒店公司已經在豪華領域非常成熟,他們缺乏的是更大眾化的市場覆蓋度,所以兩者都會做出看似『反向』的舉措。但無論如何,更完整地覆蓋市場都是最終目的。」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