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12月9日消息,華住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談及未來戰略時表示,以經濟型酒店起家的華住將重點發力高端酒店市場,包括花間堂等,到2023年底,華住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
「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國際市場有所影響,我們未來會更重點發展中國市場,並且做下沉式發展。」他介紹,從市場區域來看,他們將重點布局一至三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和城市新地標以及旅遊休閒目的地,在三四線城市以經濟型酒店和中端酒店為主,同時也發展高端酒店。
金輝還透露,從物業選擇來看,未來他們一方面通過物業改造和品牌升級實現存量物業的革新,挖掘存量酒店的潛在價值;另一方面與優質地產開發商及業主合作,實現增量酒店物業的價值最大化。
根據華住集團最新發布的三季度運營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華住集團中檔及高檔酒店數量為2177家,待開業1175家,分別約佔總體數量的34%、52%。
受2020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對於疫情衝擊,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將其看作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他在「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指出,儘管所面對的疫情衝擊幾無差別,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
季琦指出,根據在線旅遊平臺攜程上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和去年12月的掛牌酒店數量相比,掛牌數量減少了16.3萬家,保守估計2020年酒店關店數達到15萬家。而在破產倒閉的酒店中,單體酒店佔比達90%以上。
「因流量、品牌力、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薄弱,大量單體酒店沒能挺過此輪衝擊波,從強化抗風險能力的角度出發,後疫情時代酒店業品牌連鎖化加速是大勢所趨。」他提到,華住希望成為「線下大王」,目前華住淨開業6000多家,爭取在2022年有1萬家以上門店。
季琦認為,未來中國服務會成為中國製造的第二曲線,與此同時,中國服務將來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因為實體經濟數位化是中國服務的下一個大浪潮。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表示,酒店不是最好的投資,但肯定不是最爛的投資,相比而言,品牌酒店是更好的投資。(許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