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文化博大精深,酒桌文化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還有個習慣,但凡談點什麼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談判成功的?因此酒桌文化在職場中十分的重要。酒桌上如何安排座位?酒桌上如何敬酒?酒桌上如何說話? 這些都是十分有門道的。要想在酒桌上讓同桌人刮目相看,不能不懂酒桌文化。
一、喝酒的文化
1.酒杯:說到白酒品酒,一定要用小鬱金香杯,小鬱金香杯也稱白酒品酒杯,有點像小號的紅酒品酒杯,說到鬱金香杯,其肚子偏大,收口較小,杯形具有收斂性,因形狀像鬱金香而得名,這種杯子具有聚香的作用,其能方便我們感受酒體的香氣。
2.場合:品酒的場合也非常重要。對於酒友,當前大多數品酒活動都是在餐桌上進行的,畢竟大家可以在此相互交流,增進感情,拓寬人脈,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不過聚會品酒還是要有一定的品酒實力,畢竟這是酒友之間交流的基礎。
二、敬酒的文化
1.敬酒次序上:
根據對象,一般是遵循「 先整後零, 先長後幼,先主後次 」的原則
先整後零,意思是先敬全場全體,後再單獨敬個人。 先長後幼,意思是先敬長輩領導,後按級別或年齡排序敬酒 先主後次,意思是先敬主桌,再敬陪席
2.禮節上:
敬酒時,一般要根據對方的身份、級別、性別、年齡、酒席性質等因素說祝酒詞或相應的敬語。 以晚輩或下屬身份敬酒時,一般碰杯時,自己手持的杯口要略低於對方杯口,以示尊敬。
無特殊原因,敬酒不應落下同席的任何一人,以示面面俱到。
三、推酒的文化
如果是一場可以不喝的酒,能推儘量推掉,各種不得罪人的藉口太多了;如果是一場不得不喝的酒,儘量儘早主動敬酒,切記把場面搞得醒目一些,比如挨個敬、挨桌敬等等。
1.掌握主動權,喝的量和節奏是你在把握,反而比被動喝酒好很多。可以讓所有人都產生一種錯覺:此人喝酒態度好,主動端杯,喝得不少。
2.主動敬酒,喝半杯還是一杯,很少有人在意,畢竟你是和很多人喝。敬完酒過後專心吃菜,這時基本沒人會主動找你。
3.如果還有鄰桌,可以看準時機向本桌人說明去鄰桌敬酒,過去後喝多喝少更是自己掌握。
4.如果前面表演到位,最後還可以玩下苦肉計,裝不勝酒力。
四、溫馨提示
首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善辯的口才,才能不會給人的印象;其次,如果遇到較真的,該喝的還是要喝,畢竟是講如何禮貌地少喝酒,禮貌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