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劇場的感覺如何?聽聽上海文化廣場疫後首位觀眾怎麼說

2020-12-14 瀟湘晨報

圖說:文化廣場恢復演出後的首位觀眾程麗佳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

今晚7時30分,文化廣場這座沉寂了127天的劇院拉開了重啟大幕。這一刻,所有人都等了太久。下午5時半,程麗佳第一個來到文化廣場,「我從事的是金融行業,今天是月底,是最忙的時候,但今晚也是文化廣場復演的日子,絕對不能加班,所以下了班我立刻趕了過來。」程麗佳說。127天後,她終於等來了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疫後首臺演出——音樂劇集錦音樂會《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九日》,「無論等待多久,這裡是我最不會陌生的地方。」

上次進劇場也是這

上一次程麗佳走進文化廣場,還是去看1月23日的《巴黎聖母院》,「今天這部作品是原創的,聽說是講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我特別期待。」程麗佳說:「我大學時就通過網絡喜歡上了音樂劇,自從文化廣場建成後,我就在這裡找到了快樂。」80後的程麗佳坦言:「剛畢業那會兒收入還不高,有了積蓄後我幾乎每周都要來。」打開她的朋友圈,幾乎所有內容都與文化廣場或音樂劇相關,其中的一張照片是去年一整年在文化廣場看演出的票根,「大約有五六十張吧。」

圖說:觀眾們在劇場內合影留念

儘管已經是頂級會員,但當疫情後復演的消息傳來,她並沒有獲得任何特權,「和大家一樣,拼的是手速。」

隔離帶也是溫暖的

「真的久違了,在家的日子裡,我只有通過網絡看一下音樂劇。」程麗佳說:「這畢竟和走進劇場不一樣。」 通過媒體,程麗佳也知道文化廣場已經做好了防疫工作,「我戴了口罩,也準備好了各種碼。我相信文化廣場一切都準備好了。」從正門掃碼、安檢,到走進劇場,哪怕排隊也不過2、3分鐘,程麗佳作為第一位復演的觀眾,還得到了文化廣場送上一包小禮品———-裡面有漂亮的雨傘,精緻的望遠鏡.......

重新回到劇場的大廳,和許多觀眾一樣,程麗佳也拍了照片,發了朋友圈,「這個當然要紀念一下的,而且人也不多,角度更好,能自由拍攝。」根據相關要求,劇場的座椅被隔離帶分隔開,不過隔離帶也是溫暖的,上面印著「無論分隔多遠,音樂總會拉近彼此的心」的溫馨語句。

圖說:觀眾之間隔開了一定距離

當大幕拉開,旋律響起,程麗佳的眼裡泛起了淚光。這臺演出以文化廣場自製中文版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我的遺願清單》《也許美好結局》分別寓意過去、現在與未來,一位位從不同時光中走來的人物囿於各自的局限,但最終都在戲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選擇和答案。正如演出中所說:珍惜這瞬間,像禮物一般送給你。這個夜晚,是走過至暗時刻,獻給所有觀眾、演員、導演和所有劇院工作者的一份特別禮物。即便多年以後,我們都會回想起,他們在臺上,我們在臺下,感覺到幸福瀰漫、笑中帶淚的這個時刻。(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時隔127天,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正式歸來!
    今天下午,「軌跡——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與上汽集團戰略合作暨冠名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四周年發布會」在重新啟幕後的文化廣場舉行,宣告著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全面進入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劇院運營新進程。圖說:發布會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下同)進劇場,久別重逢時隔127天,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演出重新按下「播放鍵」。昨晚,疫後復演的首臺演出——音樂劇集錦音樂會《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九日》圓滿舉行。
  • 青年懇談 | 疫後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青年懇談 | 疫後如何發展?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05-27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廣場重啟,鐵粉提前2小時等候進場
    昨晚,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疫後首臺演出——音樂劇集錦音樂會《二零二零年五月二十九日》完成復演首秀,為這座沉寂了120餘天的劇院拉開了重啟大幕。觀眾有多想回到劇場?而她上一次站在這裡,是1月23日的《巴黎聖母院》,那也是文化廣場因為疫情而停擺前的最後一場演出。對於疫後的首場線下演出的安全防控和現場服務,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嚴陣以待。
  • 小眾藝術進了大劇場,走!去文化廣場看脫口秀,聽民謠
    「我們笑果工廠要首次進入文化廣場這樣的大劇場演出了,平常我們自己也只會買三樓的票去看音樂劇」,笑果文化副總裁劉凱麗昨天站在位於新天地廣場五樓一角的自家小劇場裡這樣感慨。「今年文化廣場年末演出季首次沒有一部國外音樂劇。」
  • 上海文化廣場大力推廣音樂劇 打造城市文化中心
    運營兩年來,面對文化硬體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各地劇院硬體頻有創舉的激烈行業競爭,上海文化廣場通過差異化的藝術追求和發展定位找準自身優勢,探尋劇院走出「二房東」角色後的無限發展可能性,作為後起之輩積極學習行業中的成功先例,憑藉清晰的演藝項目追求,以春季原創、夏季時尚、秋季慶典、冬季經典的演出規劃制定了有序、精準的經營節奏,牢固樹立起「看音樂劇,到上海文化廣場」的品牌,在目光長遠的策劃與準備中為參與節目製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2020戶外舞臺演出季」亮相「城市綠洲」
    一個劇院裡不能有兩個劇場同時開放、一個劇場裡的座位數不能超過30%——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娛生活如何既安全又盡興?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為我們做了示範——昨天在劇場草坪一帶啟動的「2020戶外舞臺演出季」讓觀眾換個環境、換個心情,在「城市綠洲」裡感受音樂劇音樂會,心旌蕩漾。
  • 賴聲川的上劇場重啟,觀眾用笑聲把整個劇場填滿
    賴聲川視頻連線參與謝幕6月2日,上劇場藝術總監賴聲川與上劇場CEO丁乃竺在臺北用雲上連線方式,與上海的媒體記者見面。當晚,賴聲川經典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正式上演,使得美羅城裡的上劇場重啟。雖然整個劇場保持了30%的上座限制,全場觀眾不足200人,但觀眾的笑聲卻異常熱烈,幾乎每一個笑點都有觀眾「拼命「大笑。
  • 鄭雲龍、阿雲嘎「現身」發布會,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新演出季不負期待
    發布會上,鏡頭作為引領觀眾的「眼睛」,復刻觀劇時的儀式感,檢票、步入觀眾廳、打場鈴到暗燈,一個不落,讓人一秒穿越回觀眾席。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女士作為「當家人」帶大家回顧去年文化廣場的各項數據;副總經理費元洪先生為翹首以盼的觀眾揭曉今年的四大板塊演出陣容;藝術教育品牌之一劇藝堂堂主鄭天然闡述藝術教育與舞臺、演出、劇場間的關聯。
  • 上海文化廣場2018年度演出季盛大發布 愛上如真似幻的築夢空間
    攝影 劉宇恩3月20日晚,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舉行了2018年度演出季發布會。發布會最後的英國國家劇院話劇《深夜小狗離奇事件》NT Live展映則是上海文化廣場送給觀眾的一份誠意滿滿的開胃菜,預告一整年的好戲即將登場。繽紛大戲打破「泡沫年」迷思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以主題演出季的形式推薦全年演出作品,已經是第三年。
  • 上海電影院、劇院上座率上調至50%!仍需間隔就坐,不過…
    記者從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了解到,即將於8月14日、15日舉行的《回到民謠》音樂會將把劇場1樓、2樓的座位數從30%提升到50%,3樓仍保持30%。工作人員稱:「我們將逐步提升上座率,到9月,劇場上座率將全面50%。因為劇場比較大,總共有1949個座位,我們希望能在疫情防控的情況下繼續提升服務質量。」
  • 天津:疫情結束後劇場演出什麼劇目觀眾投票說了算
    記者23日獲悉,在天津市委宣傳部的策劃和推動下,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天津北方演藝集團聯合推出「劇場演什麼您說了算——我最期待的文藝演出線上評選」活動。從3月24日至3月30日,廣大觀眾可通過線上投票「點戲」,選出心中最期待的演出劇目。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天津市各類文藝演出相繼延期。在此期間,全市各文藝院團停演不停練,還創作推出一大批戰「疫」主題作品,為疫情防控貢獻文藝力量。
  • 聽 劇場在召喚:9月上海北京好戲推薦
    當大眾意義上的道德卑劣和絕世天才成為我們對同一個人的評價,我們又要如何去分辨人性中可言說和不可言說的部分?這個舞臺劇版本的故事,又會為觀眾呈現怎樣的答案?2、威爾第歌劇《阿依達》演出時間:9月15日-9月17日演出地點:上海大劇院
  • 劇場年輕了 戲曲青春了
    前不久,實驗崑劇《319·回首紫禁城》在位於上海人民廣場演藝區的長江劇場上演。  一劇終了,原本對「實驗崑劇」抱著懷疑態度的記者立時「路轉粉」——褪去戲曲的服飾和妝容,打破固有的舞臺範式,這一出化繁為簡的崑劇,卻讓人感覺「昆味兒」更足了。演員在不同角色中切換,卻為每一位人物和不同性格找到了妥帖的舞臺感覺。
  • 夜上海·格調丨藝術鑑賞課,劇場就能上
    申之魅又是一年春來到,「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正如火如荼,各大劇場、音樂廳裡熱鬧非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崑劇團等也紛紛發布了新演出季。圖說:李雲迪分享會海報 主辦方供圖- 戲劇課丨劇藝堂的「夥伴計劃」-劇藝堂,是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一直以來堅持打造的公益性藝術推廣活動品牌。2018年開始,劇藝堂推出藝術傢伙伴計劃,每年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提供觀眾可以親身參與的體驗活動。
  • 劇場復演!演出行業如何在30%上座限制外尋找新機遇
    時隔127天後,劇場的大幕終於又徐徐拉開。5月中旬,文旅部發布《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規定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座位數的30%。在文件指導下,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海人民大舞臺、上海中國大戲院等劇場均發布在5月底和6月初啟動復演的信息。
  • 走進大劇場之後,脫口秀還能做什麼?
    笑果工廠近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的脫口秀演出一票難求。隨著三場笑果脫口秀演出本月相繼走進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脫口秀劇場空間越來越大,喜劇在不同空間展現的豐富可能,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周日的最後一些快樂,是笑果工廠給的。」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落幕後,脫口秀演出沒有淡出人們視野,反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新潮的生活方式。2019年,笑果線下演出的觀眾人數達到23.7萬,比2017年增長近500%。
  • 上海話劇團原創作品《你是我的孤獨》受到觀眾肯定
    舞臺一邊是由小提琴、鍵盤手、打擊樂等組成的5人樂隊,舞臺以紫色、淡黃等暖色調為主,100多位觀眾靜靜欣賞,營造了一種類似於酒吧駐場秀的氛圍。  該劇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輕音樂團和上海音樂學院三方一起合作。
  • 上海益田假日廣場商業綜合體以「城市劇場」為設計主題
    益田假日廣場商業綜合體各大項目定位明確,在規劃、設計上都充分融合當地特色,可以為需要商業綜合體設計的朋友們提供參考。今天,商業綜合體設計公司天霸設計就為大家分享上海益田假日廣場商業綜合體以「城市劇場」為設計主題的設計效果圖,歡迎欣賞。
  • 劇場報滬語潤物細無聲 觀眾點讚誇親切
    「親愛滴觀眾旁友,大家好!」「請大家來欣賞演出呃辰光勿要吃么子……」上周五晚,走進上海音樂廳欣賞音樂會的觀眾驚喜地發現,開場前的劇場提示鈴聲,在例行的普通話、英語播報基礎上,加入了一段地地道道的「上海閒話」,「第一次在劇場聽到滬語,覺得挺親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