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寶媽自述:為什麼我的孩子一出生就給他們上保

2021-02-19 美國保險理財

文章為原創 切勿偷襲

   作為都是美國第一代移民的我和先生(我來自中國深圳,他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在美國紮根後,我們的每一份資產都是靠自己辛勤耕耘得來,19年的不停歇為這個家庭紮下了牢固的經濟基礎。

   我的兩個寶寶都出生在美國南加州,能生活在一個一年四季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有著全球最好的教育資源的地方,他們真的很幸運!在孩子相繼出生後,感受到了對他們無私的愛,我們也逐漸把理財配置的重心從自己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將來的發展無論是從身心還是經濟都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很多父母其實都很願意為孩子做保險的配置。但是每個人在為孩子規劃的時候其實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期望。作為這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我以自己的實踐操作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為孩子配置保險的想法與目的。

1.      醫療保險

   跟中國的醫療體系不太一樣,由於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似,都有一個全民健保的醫療制度。在美國只要購買一個普通的醫療保險就可以涵蓋所有的疾病,理賠無上限,疾病無種類限制。更不會因為理賠過多而拒保或者單獨增加個人保費。當然,如果家庭收入低於普通水平,保費可以不同程度的減低。如果收入過低,可以直接申請免費醫療,也就是俗稱的「白卡」。只是這個「白卡」在使用時比較不便利,較多醫院醫生不接收這類的保險。(這是由於費用都由政府承擔,政府支付給服務方的金額要低於商業保險可以支付的金額。)

 

(在此特地說明,如果父母不是美國居民,是不能為美籍孩子申請「白卡」的。因為父母並不在美國就業,創造收入,交納稅費,因此不應該享有同等福利。)

 

   寶寶一出生,我們就把他們的醫療保險加入整個家庭醫療計劃內,月保費大約300美金。基本上大小疾病,疫苗體檢,牙科眼科都能涵蓋。每年的自付額度不超過4000美金。也就是說假設不幸發生意外,一個手術或者住院數天,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療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承擔,我們只需要支付保費及自付額就可以了。

 2.      儲蓄險

    美國可以說是一個稅務比較繁重的國家,任何投資儲蓄幾乎都要納稅,為孩子上保的原因就是保險的支取和理賠都是免稅的。而且孩子年齡小,保費便宜,沒有嚴重疾病的情況下都能輕易通過審核。--- 所以只要有能力,美國的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孩子投保。

 

   那麼為什麼我一連給孩子配置了3個儲蓄險呢?不僅僅因為銷售保險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每天都在與保險打交道,深深體會保險只有趁早配置才能有絕對優勢。

 

女兒的的第一份保單:

 

我在女兒0歲(2012年)的時候配置了一個100萬的儲蓄險:

年保費6928美金,交納15年。用一個低回報演示4.8%(過往回報6.23%)。

孩子50歲時的現金值為62.2,理賠金為119萬。

如果在她58歲時開始支取退休金,每年支取5萬,至85歲,總額140萬。之後留給後人至少還有180萬!全為免稅!!

 

  當時的想法:已經為她配置了一份保險,我當時也覺得夠了。覺得還是應該主力投資其他金融地產。

   因此在此期間我跟很多消費者的理念一致:配置不動產:房子。以一個我的投資房為案例:2014年購下一套別墅,總價49.999萬美金,已經出租了4年。現在市值:68.7萬。

 

 

收入:每月租金2600美金。年收入31200美金。

費用:

保險,地稅:每年6800美金。

維修費用:每年4000美金。(由於房子較大,冷氣經常需要修理。)

花園維護費用:每年1200美金。

空置費:雖然現在的房客租了兩年,但是之前空置過2個月。每年1300美金。

收入所得稅:每年約3000美金。

淨年收入:17,000美金


   美國房產最近增值基本已達高峰;未來5年再創新高比較困難。預計50年後再這個物業傳承給孩子,房價可以達到120萬就很不錯了。 (我們還要考慮到房子的房齡;就算那時同等面積的新房房價可以達150萬,畢竟這已經算是很老的房子了。)

      50年內不出意外,如果每年的淨收入可以達到1.9萬美金(直接把通膨因素考慮進去)50年就是95萬。也就是50年後賣掉房子,獲得70萬收益(現省略增值稅不計,因為無法預估以後的稅法。)投入50萬,總共受益165(還沒算要扣掉賣房的所得稅)。

   中間還一堆煩心事:管理,維修,交稅,買保險,找租客。。。。對比一下配置保險和配置房產,經常還要管理租客的一些麻煩事,心裡就真的越覺得作為一個長期理財配置,保險真的是更有優勢!!

總結對比我要是當時給女兒配置的是500萬的保險,投入的保費與這個房子的價值幾乎一樣。可是保費只是一點一點的交。同樣是50年之後,現金值是310萬,免稅!!!而房子的總受益只有165萬,還要交稅!!!

女兒的的第二份保單:


    於是在女兒4歲時又為她配置了一份,可惜,效果明顯沒有剛出生的時候好。保費交更多了,之後的受益差幾十萬美金。

年保費7868美金,交納15年。用一個低回報演示4.8%(過往回報6.23%)。

孩子50歲時的現金值為61.6萬,理賠金為117萬。

如果在她58歲時開始支取退休金,每年支取5萬,至85歲,總額140萬。之後留給後人至少還有140萬!全為免稅!!

那麼為什麼買了兩份之後時隔三年又買了一份呢?

當時的想法:考慮到保險既然買了就要更為全面,除了身故理賠和儲蓄的功能,如果在發生重疾時還能支付一筆免稅的現金給受保人,那這樣會給她的家庭更完善的保障。雖然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疾險,但是不少人壽保險都有「提前身故理賠」的條款。也是就說,假設受保人身患重疾或慢性疾病,保險公司可以提前支付身故理賠金。

 

女兒的的第三份保單:


       想到這一層,很快又為女兒在7歲時又配置了一份含有重疾/慢性疾病/絕症/重大傷害的儲蓄險。詳細的涵蓋,大家可以參閱我這篇文章:美國儲蓄型壽險 + 重疾/慢性疾病/絕症理賠

當然,保費又比第二份的更貴了。。。。

分析過我的女兒的三份保單後,大家可能會奇怪 --- 為什麼你不用保險做大學教育金?

     我一直都不主張用保險做教育金– 不是不可以,是效果不佳。一個100萬的保單,在孩子18歲時,現金值只有11萬左右,拿出來用沒太大意義。全部取光,保險也就作廢了– 以後上百萬的收益也沒有了。所以為了這十幾萬而損失由時間累積的巨額收益,這是不值得的。

詳細情況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泥石流文章:保險不是做教育金的最佳投資方案

 

最後再分享一下一些客戶的抗拒心理:


1.      給孩子買保險,將來有那麼多收益,他們現在要是知道了就不好好學習/工作。以後就遊手好閒了!

我的回答:請問英國小王子喬治現在遊手好閒了嗎?人家還不是「越幸運,越努力」?有這些想法的父母其實更應該關注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是不會因為家裡的財富而變得慵懶無為。只有不良的教導或者不以身作則的父母才會導致孩子長大成人有種種惡習。錢財就像一把刀,你不能說刀本身就是不好的--- 使用的好那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不好,那就是害人的利器。

 

2.      我自己的退休金都沒完全搞定,為什麼要考慮先給孩子配置保險?

我的回答:如果家裡的閒錢不多,當然不應該先給孩子配置保險。

但是如果實際上是完全有足夠經濟實力支付寶寶的保費,而且這點錢也不能去做更好的投資的話,給孩子配置保險也是以另一種方式給自己「養老」– 假設將來孩子發展得不如意,還要回來啃老,這不是要自己掏錢嗎?現在配置一些保險讓他們將來在經濟上有困難時可以從保單內支取現金,而不是來找你要。

 

3.      我們現在很有錢,給孩子留得夠多了。不需要用保險做配置。

我的回答:越是有錢的人越有風險意識。這不單單是身故的風險,而是其他不可控的宏觀風險:貨幣風險,金融風險,政策風險,稅務風險,國家風險,家庭風險(家庭成員的經濟紛爭)。因為擁有財富,才明白這些財富需要保障,需要在風險來臨時有轉嫁的方式。如果盲目的認為自己極度富有而不需要轉嫁風險的配置,那這些財富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隨時因為風險的到來而化為烏有。

 

最後的總結寫了很多,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人在一個家庭中是最有價值的個體,這一輩子一定會需要用保險的方式來承擔各種風險或者為自己累積財富。而保險只有越早配置效果越佳。因此,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支付保險,為什麼不儘早的把這件事辦好?

 

要諮詢如何配置美國保險方案,請直接聯繫作者本人,微信:wei2019us

謝絕中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寶媽的心聲
    導讀: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了寶媽的心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出生後,為什麼寶媽反感婆婆抱娃?這些原因,道出了寶媽的心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一出生爸爸就發朋友圈報喜,沒過多久,寶媽訓斥:你給我等著
    導讀:寶寶一出生爸爸就發朋友圈報喜,沒過多久,寶媽訓斥:你給我等著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出生爸爸就發朋友圈報喜,沒過多久,寶媽訓斥:你給我等著!
  • 「發生意外先保我」,產婦塞給醫生的紙條,道出了多少寶媽的擔憂
    比如,產房中大夫會問的那句「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真的會在現實中出現嗎?,收到了一位產婦的紙條,上面寫著「大夫,一會如果發生意外,無論別人說什麼,都要先保我,一定記得。從法律上來說,產婦屬於自然人,而未出生的胎兒則不是,因此,保護自然人是必須的。無論手術中發生什麼意外,醫生都會先保大人,別人的意見都不會被採納。但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胎兒已經出生,那兩個個體屬於分別搶救,也就沒有保大保小一說了。
  • 「為什麼我給寶寶選擇4段奶粉?」——來自一名寶媽的自述
    寶媽群裡也常常有人問道:「寶寶3歲了,3段奶粉可不可以繼續喝?」答案是:可以,但不建議。因為奶粉分段是針對孩子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實行的,最好是按照年齡選擇當前段位的奶粉。兩個月前,寶媽小A在奶粉智庫公眾號後臺留言說:「你好!我是一名90後寶媽,我家寶寶今年3歲了,之前奶粉一直沒斷過,現在正考慮要不要斷奶,寶寶現在能斷奶嗎?」那個時候,我們告訴她:寶寶3歲了,正餐一定要吃好,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以及營養的均衡性,有條件的話最好繼續給寶寶吃奶,以補充更多的營養。為什麼這樣說呢?
  • 為什麼寶寶剛出生,護士就讓孩子趴在我的胸前?
    原創文章今天在微博上看見有個新晉寶媽發了一個帖子,說的是自己分娩的經歷。其中特別提到,孩子剛一出生,護士就立馬讓孩子趴在了自己的胸前,她特別不理解,為什麼就不能給孩子洗完澡再趴過來呢?在這裡,就給大家講解一下皮膚接觸的目的、具體要求和重要性。
  • 「等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就上班」,說這話的寶媽,現在如願了嗎?
    一開始的妥協,註定日後步步退讓剛開始做全職媽媽是因為兩個人太窮,老人不給帶娃,又請不起保姆。在丈夫的再三保證下我做了全職媽媽,但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我本以為一切都要好轉的時候,生活反而越來越糟糕。丈夫經濟不景氣會朝我發火,他問我為什麼孩子上了幼兒園後,我還在家裡蹲,他開始嫌棄我做的飯不好吃,穿的太土給他丟人。我們總是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但是每次我又會為了孩子妥協,我的孩子太依賴我了,我也已經到了中年,投了很多簡歷都被拒絕。
  • 慰安婦韋紹蘭的自述(後篇):我懷上了日本人的孩子
    (韋紹蘭,出生於1921年,廣西省桂林荔浦縣新坪鎮人。1944年的冬天,24歲的韋紹蘭被日本士兵抓走,成為慰安婦。)韋紹蘭的自述:日本人來我們村子掃蕩,我帶著女兒往山上跑,就在快要跑上山的時候,我被日本人捉到了。
  • 新生兒出生是「兔唇」,寶媽解釋「我吃兔肉了」,醫生:要點臉
    導讀:新生兒出生是「兔唇」,寶媽解釋「我吃兔肉了」,醫生:要點臉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出生是「兔唇」,寶媽解釋「我吃兔肉了」,醫生:要點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我勸你不要輕易給孩子買保險?
    除此之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除了物質上的準備,寶爸寶媽們更要為了寶寶計劃久遠一些。所以,我也看到,越來越多晉升為父母的寶爸寶媽們,已經開始在為寶寶們上保險了,希望孩子能在有「保障」之下安全健康無憂無慮地成長。
  • 寶寶出生1個月成「黑人」,鄰居質疑孩子出生,寶媽:必須親生的
    ​寶寶出生1個月成「黑人」,鄰居質疑孩子出生,寶媽:必須親生的每個孩子出生之後,家長都會對他們十分恩寵,總是想著各方面都滿足孩子。不過,有時候孩子也會出現一些問題,讓家長手足無措。孩子大了一點還好,關鍵是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真的是非常麻煩。如果是正常出生的孩子,可能麻煩事還不夠多,但若是「早產兒」,麻煩事就一堆接著一堆,讓人猝不及防!
  • 保為康員工真實自述曝光 看完引人深思
    《一名保衛康車間工人的自述》,引發熱議。這篇來自保為康員工的真實自述,讓已經處於風口浪尖上的保為康再次登上熱搜,該文以樸實自然的話語講述了疫情期間口罩企業的分秒必爭。在這篇文章中,看不到辛苦、看不到抱怨,只有夜以繼日的「奮戰」、默默無聞的貢獻、不計回報的付出。從大年三十開始,員工們就投入加班工作中,全員奮力拼搏,加班加點製作保為康KN95、KN90口罩、一次性口罩。
  •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身長都是50釐米,這裡的原因,寶媽們知道幾個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大家都知道,剛出生的寶寶體重幾乎都不一樣,有的還會相差比較,但是如果媽媽們細心觀察孩子的登記表就會發現,其實每個孩子的身長都差不了多少,大部分的寶寶都身長几乎都是50釐米,
  • 為什麼在孩子1歲半前,寶媽最好自己帶寶寶?原因真心很暖
    導讀:為什麼在孩子1歲半前,寶媽最好自己帶寶寶?原因真心很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在孩子1歲半前,寶媽最好自己帶寶寶?原因真心很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笑著出生,卻慘遭護士「毒手」委屈大哭,寶媽:幸好哭了
    幾乎每個孩子的到來都會伴隨哭聲,但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孩子出生後都會哭呢?嬌嬌聽見孩子發出哭聲,也是長出了一口氣。她和我們說:「當時孩子不哭,我以為出了什麼問題,還好拍兩下就哭出來了。當時護士跟我說,她還是第一次遇到笑著出生的孩子呢。」
  • 谷歌前女工程師自述:在亞裔美國人的身份下長大是種怎樣的體驗
    我的第一次中國之旅我出生在新澤西州的New Brunswick,在普林斯頓生活了22年,但是每當有人問我「你是什麼人?」「你來自哪裡?」時,顯然,「美國人」、「新澤西州」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答案。他們的意思應該是「你原本是哪裡人」。可是我的答案好像也沒有錯,我確實是出生在新澤西州。
  • "他們為什麼要親嘴呀?"面對兒子疑問,寶媽的回答讓網友點讚
    "他們為什麼要親嘴呀?"面對兒子疑問,寶媽的回答讓網友點讚!在大家的印象中,孩子一直是無比單純,天真無邪的。而許多家長對孩子都是"談性色變",因為在家長的心目中,關於"性"的東西都是很羞恥的。他們不希望孩子過早的了解到這個比較敏感的東西。
  • 出生證明寫錯孩子名字,上戶口又被弄錯,寶媽也笑了:不改了
    出生證明寫錯孩子名字,上戶口又被弄錯,寶媽也笑了:不改了從前給孩子起名除了姓氏不變之外,按照輩分,中間的字也是不能改動的。所以,只需要起一個字即可。然而,現在孩子起名已經不需要按照輩分用字,也使許多年輕父母為給孩子起名困擾不已。
  • 得知三胎是女兒,家裡的3個男子漢將她圍住,寶媽:我地位不保了
    最近在網上刷到這樣一段視頻,家人得知生了女孩的表現很可愛,相信寶媽過後看到了也會感到幸福。得知三胎是女兒,家裡的3個男子漢被暖化畫面的一開始是,得知是女孩後老人開心得手舞足蹈,接過了孩子,寶爸的眼睛裡也閃著光。
  • 我有兩個家 一位日本遺孤的自述
    (原標題:我有兩個家 一位日本遺孤的自述)
  • 寶寶出生後,一放下就醒不抱就哭?新手媽媽該如何改變嬰兒睡眠?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健康平安地出生無疑是每個家庭最期盼的事情。家裡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肯定不捨得讓孩子哭一聲,一哭要麼趕緊抱起來哄,要麼就是直接抱著餵奶哄他睡覺。時間久了,寶寶就養成了抱睡、奶睡的不良習慣,這讓寶媽十分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