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原創 切勿偷襲
作為都是美國第一代移民的我和先生(我來自中國深圳,他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在美國紮根後,我們的每一份資產都是靠自己辛勤耕耘得來,19年的不停歇為這個家庭紮下了牢固的經濟基礎。
我的兩個寶寶都出生在美國南加州,能生活在一個一年四季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有著全球最好的教育資源的地方,他們真的很幸運!在孩子相繼出生後,感受到了對他們無私的愛,我們也逐漸把理財配置的重心從自己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將來的發展無論是從身心還是經濟都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很多父母其實都很願意為孩子做保險的配置。但是每個人在為孩子規劃的時候其實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期望。作為這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我以自己的實踐操作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為孩子配置保險的想法與目的。
1. 醫療保險
跟中國的醫療體系不太一樣,由於美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相似,都有一個全民健保的醫療制度。在美國只要購買一個普通的醫療保險就可以涵蓋所有的疾病,理賠無上限,疾病無種類限制。更不會因為理賠過多而拒保或者單獨增加個人保費。當然,如果家庭收入低於普通水平,保費可以不同程度的減低。如果收入過低,可以直接申請免費醫療,也就是俗稱的「白卡」。只是這個「白卡」在使用時比較不便利,較多醫院醫生不接收這類的保險。(這是由於費用都由政府承擔,政府支付給服務方的金額要低於商業保險可以支付的金額。)
(在此特地說明,如果父母不是美國居民,是不能為美籍孩子申請「白卡」的。因為父母並不在美國就業,創造收入,交納稅費,因此不應該享有同等福利。)
寶寶一出生,我們就把他們的醫療保險加入整個家庭醫療計劃內,月保費大約300美金。基本上大小疾病,疫苗體檢,牙科眼科都能涵蓋。每年的自付額度不超過4000美金。也就是說假設不幸發生意外,一個手術或者住院數天,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療費用都由保險公司承擔,我們只需要支付保費及自付額就可以了。
2. 儲蓄險
美國可以說是一個稅務比較繁重的國家,任何投資儲蓄幾乎都要納稅,為孩子上保的原因就是保險的支取和理賠都是免稅的。而且孩子年齡小,保費便宜,沒有嚴重疾病的情況下都能輕易通過審核。--- 所以只要有能力,美國的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孩子投保。
那麼為什麼我一連給孩子配置了3個儲蓄險呢?不僅僅因為銷售保險是我的專業,更因為每天都在與保險打交道,深深體會保險只有趁早配置才能有絕對優勢。
女兒的的第一份保單:
我在女兒0歲(2012年)的時候配置了一個100萬的儲蓄險:
年保費6928美金,交納15年。用一個低回報演示4.8%(過往回報6.23%)。
孩子50歲時的現金值為62.2萬,理賠金為119萬。
如果在她58歲時開始支取退休金,每年支取5萬,至85歲,總額140萬。之後留給後人至少還有180萬!全為免稅!!
當時的想法:已經為她配置了一份保險,我當時也覺得夠了。覺得還是應該主力投資其他金融地產。
因此在此期間我跟很多消費者的理念一致:配置不動產:房子。以一個我的投資房為案例:2014年購下一套別墅,總價49.999萬美金,已經出租了4年。現在市值:68.7萬。
收入:每月租金2600美金。年收入31200美金。
費用:
保險,地稅:每年6800美金。
維修費用:每年4000美金。(由於房子較大,冷氣經常需要修理。)
花園維護費用:每年1200美金。
空置費:雖然現在的房客租了兩年,但是之前空置過2個月。每年1300美金。
收入所得稅:每年約3000美金。
淨年收入:17,000美金
美國房產最近增值基本已達高峰;未來5年再創新高比較困難。預計50年後再這個物業傳承給孩子,房價可以達到120萬就很不錯了。 (我們還要考慮到房子的房齡;就算那時同等面積的新房房價可以達150萬,畢竟這已經算是很老的房子了。)
50年內不出意外,如果每年的淨收入可以達到1.9萬美金(直接把通膨因素考慮進去)50年就是95萬。也就是50年後賣掉房子,獲得70萬收益(現省略增值稅不計,因為無法預估以後的稅法。)投入50萬,總共受益165萬(還沒算要扣掉賣房的所得稅)。
中間還一堆煩心事:管理,維修,交稅,買保險,找租客。。。。對比一下配置保險和配置房產,經常還要管理租客的一些麻煩事,心裡就真的越覺得作為一個長期理財配置,保險真的是更有優勢!!
總結對比:我要是當時給女兒配置的是500萬的保險,投入的保費與這個房子的價值幾乎一樣。可是保費只是一點一點的交。同樣是50年之後,現金值是310萬,免稅!!!而房子的總受益只有165萬,還要交稅!!!
女兒的的第二份保單:
於是在女兒4歲時又為她配置了一份,可惜,效果明顯沒有剛出生的時候好。保費交更多了,之後的受益差幾十萬美金。
年保費7868美金,交納15年。用一個低回報演示4.8%(過往回報6.23%)。
孩子50歲時的現金值為61.6萬,理賠金為117萬。
如果在她58歲時開始支取退休金,每年支取5萬,至85歲,總額140萬。之後留給後人至少還有140萬!全為免稅!!
那麼為什麼買了兩份之後時隔三年又買了一份呢?
當時的想法:考慮到保險既然買了就要更為全面,除了身故理賠和儲蓄的功能,如果在發生重疾時還能支付一筆免稅的現金給受保人,那這樣會給她的家庭更完善的保障。雖然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重疾險,但是不少人壽保險都有「提前身故理賠」的條款。也是就說,假設受保人身患重疾或慢性疾病,保險公司可以提前支付身故理賠金。
女兒的的第三份保單:
想到這一層,很快又為女兒在7歲時又配置了一份含有重疾/慢性疾病/絕症/重大傷害的儲蓄險。詳細的涵蓋,大家可以參閱我這篇文章:美國儲蓄型壽險 + 重疾/慢性疾病/絕症理賠
當然,保費又比第二份的更貴了。。。。
分析過我的女兒的三份保單後,大家可能會奇怪 --- 為什麼你不用保險做大學教育金?
我一直都不主張用保險做教育金– 不是不可以,是效果不佳。一個100萬的保單,在孩子18歲時,現金值只有11萬左右,拿出來用沒太大意義。全部取光,保險也就作廢了– 以後上百萬的收益也沒有了。所以為了這十幾萬而損失由時間累積的巨額收益,這是不值得的。
詳細情況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泥石流文章:保險不是做教育金的最佳投資方案
最後再分享一下一些客戶的抗拒心理:
1. 給孩子買保險,將來有那麼多收益,他們現在要是知道了就不好好學習/工作。以後就遊手好閒了!
我的回答:請問英國小王子喬治現在遊手好閒了嗎?人家還不是「越幸運,越努力」?有這些想法的父母其實更應該關注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是不會因為家裡的財富而變得慵懶無為。只有不良的教導或者不以身作則的父母才會導致孩子長大成人有種種惡習。錢財就像一把刀,你不能說刀本身就是不好的--- 使用的好那就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不好,那就是害人的利器。
2. 我自己的退休金都沒完全搞定,為什麼要考慮先給孩子配置保險?
我的回答:如果家裡的閒錢不多,當然不應該先給孩子配置保險。
但是如果實際上是完全有足夠經濟實力支付寶寶的保費,而且這點錢也不能去做更好的投資的話,給孩子配置保險也是以另一種方式給自己「養老」– 假設將來孩子發展得不如意,還要回來啃老,這不是要自己掏錢嗎?現在配置一些保險讓他們將來在經濟上有困難時可以從保單內支取現金,而不是來找你要。
3. 我們現在很有錢,給孩子留得夠多了。不需要用保險做配置。
我的回答:越是有錢的人越有風險意識。這不單單是身故的風險,而是其他不可控的宏觀風險:貨幣風險,金融風險,政策風險,稅務風險,國家風險,家庭風險(家庭成員的經濟紛爭)。因為擁有財富,才明白這些財富需要保障,需要在風險來臨時有轉嫁的方式。如果盲目的認為自己極度富有而不需要轉嫁風險的配置,那這些財富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隨時因為風險的到來而化為烏有。
最後的總結:寫了很多,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人在一個家庭中是最有價值的個體,這一輩子一定會需要用保險的方式來承擔各種風險或者為自己累積財富。而保險只有越早配置效果越佳。因此,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支付保險,為什麼不儘早的把這件事辦好?
需要諮詢如何配置美國保險方案,請直接聯繫作者本人,微信:wei2019us
謝絕中介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