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省兒童醫院康復二科,17歲的腦癱患者廖志勝在電腦上敲出「我想上高中、我想當編劇。」 記者 武席同 攝 |
「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一分鐘只能打15個字的腦癱少年,初中畢業後無緣升入高中,花3個月時間,敲出一份1.7萬字的微電影劇本。
他的劇本裡滿是讀高中的夢想。直到今天,這個長沙少年仍在期待校園的灌溉和寵愛。
腦癱少年寫微電影劇本
「滴滴滴」,2月10日,省兒童醫院康復二科主任護師肖曙光的QQ上一位名為「逆命者」的網友發來消息,「肖阿姨,我寫了一個微電影劇本,發給您看看吧。」
接收打開,文件封頁上彈出「理想之光,又名逆命」的劇本名,再看字數——17373字,為「逆命者」做了14年康復訓練的肖曙光心裡咯噔一下,「14年前,那個抬不起頭、坐不穩凳的腦癱孩子終於翻過重重山巒,找到了夢想的那片海。」
2月12日上午,省兒童醫院康復二科,「逆命者」現身。眼前這位名為廖志勝的少年,17歲,略瘦,愛笑。
小勝雖話語模糊,但基本交流無礙。
小勝說,去年下半年初中畢業後,無法繼續讀書的他很是消沉,「媽媽鼓勵我說,有位朋友是開電影公司的,讓我把自己的故事寫成劇本,說不定能拍出來。」
「我想上高中,我想當編劇」
「這個劇本的原型就是我自己,關於我三年的初中生活。」小勝說,劇本裡還有他的夢想——讀高中。
說起讀高中,小勝媽媽劉立群壓低了聲音:「他希望自己能跟其他孩子一樣,以後還能上大學。」
其實,直到初中畢業,小勝才知道,他雖讀了9年書,卻一直沒學籍,就更不用說參加小升初考試和中考了。
得知無法再升入高中就讀,小勝足足低落了半個月,「不吃不喝,最後還是說讓他寫劇本,他才有了事做。」
在劇本最後,小勝寫道:「彩姐姐讓我寫劇本,教育局給我免費提供了高中三年的教科書,這就像走在一條漆黑的山路上,不知道方向在哪,突然有一道微弱的光芒向我照射過來,我一定會沿著這條光芒堅持走下去,永不放棄。」
曾是內向孩童
小勝的父母是劇本的第一批讀者,「看完後,我和他爸都哭了,我們要感謝他,讓我們也為夢追逐。」
劉立群說,雖然小勝寫的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劇本,但裡面小勝初中三年的生活,有同學們為他付出的友情、有老師的鼓勵,更有小勝自己執著的康復訓練,「看到兒子的成長,真好。」
相識14年,肖曙光一步步看著小勝從內向的孩童走向開朗的少年,「他原本不配合康復,後來自己主動要求來訓練。」
「前幾天下雪,他還堅持5點起床訓練。」劉立群說,小勝早上5點起床,從家走到賀龍體育廣場,8點練口語,9點手部運動,10點上網學習高中知識,下午1點練字,下午3點繼續訓練。「從小學五年級起,他每天自己上下學,獨立吃飯穿衣,如今還能帶著弟弟玩。」
少年說
「玩就玩真的,
把夢想落到實處」
陪著小勝走路回家,他說,打字和上網是自學的,但從不玩電腦遊戲,「要玩就玩真的,就像寫劇本一樣,要把夢想落到實處,不搞虛的東西。」
十多年來,不僅小勝,他的父母也把夢想落到了實處——
生下他後,親友都勸我把他送到福利院,我堅持帶他做康復訓練,他5歲時終於可以站立了;
因籌錢無門,曾想過帶著他跳江,後來拜師學習足底按摩,開了個足療店,起碼經濟上不求人了;
小勝從抬不起頭、坐不穩凳,到如今能走會寫有夢想,我和他爸的夢想也算是實現了。
2月12日下午1點,小勝坐在電腦桌前,打開《囚徒·皇帝》的文本,「我最近迷上了歷史,這是我新寫的文章。」掐表1分鐘,小勝在屏幕上敲下了15個字。
■三湘華聲全媒體
記者 王為薇 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