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幼兒園起就開始未雨綢繆,上孩子上高檔幼兒園,買學區房等措施,就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條件而對於那些普通家庭來說,幼兒園的某些攀比現象給家長造成很大的壓力。
寶媽張媛(化名)家庭條件雖然普通,但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教育,還是託關係把孩子送進一所雙語幼兒園,不料孩子幼兒園很流行「分享東西」,就是每當有小朋友碰上過生日,都會要家長買一個很大的蛋糕,讓孩子能夠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吃蛋糕。
一開始,張媛覺得這沒什麼,家裡也還負擔得起,沒想到時間一久,孩子們連連玩具、零食也互相分享,有一次張媛兒子得到了一個精美的汽車模型,當後來她詢問兒子才知道,這是幼兒園一位小朋友送給他的。
為了禮尚往來,張媛也上網查詢這個汽車模型的價格,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個汽車模型居然要5000元。
最後,張媛覺得這個玩具價格太昂貴,於是就讓兒子把這個汽車模型還給同學,最後找老師談這件事,老師得知後也只能無可奈何地說:「孩子們學會分享是好事,至於東西價格多少我們也控制不了。」
張媛把這件事寫成帖子發到一個育兒網站,不一會兒,便有很多家長留下評論,這些家長也大多直呼負擔不起幼兒園這種「新型攀比」。
有網友直接表示:老師該管管,別影響孩子。
確實,一件高昂玩具的價格可能是家長一個月的工資,因此幼兒園這種互相分享東西的情況,反而會給一些家長造成壓力。
1、 老師的放縱
一些老師認為孩子們互相分享玩具、零食等東西無可厚非,覺得這樣的做法可以促進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和情感聯繫,殊不知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和家長們在無形中形成攀比現象,真是由於老師的放縱,導致孩子和家長們的攀比越來越沒有上限。
2、 家長們出於虛榮心
原本是一種單純的物品分享,也是為了展現孩子們的友好,不料家長們出於自己的虛榮心,用一些不適當的物品來作為互相交換,導致很多家庭條件普通的孩子家長難以負擔,這樣的落差感不僅會影響到家長,也會讓孩子覺得面子上掛不去。
家長在富養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對孩子進行精神上富養,一味地拿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攀比,只會助長孩子們錯誤的價值觀,畢竟對於孩子來說,享受當下簡單的快樂以及集體的友誼更加重要,而不是追求純粹的物質。
今日話題:你怎樣看待幼兒園這種「新型攀比現象」?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 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