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詐騙罪員工怎麼判,跟員工有關嗎

2020-09-24 企服國際

公司詐騙——合作股東詐騙也屬犯罪,公司詐騙股東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網友諮詢】

我和張某等四人成立了一家機械廠。作為股東,張某為償還個人債務,先後以機械廠名義對外籤訂了6份鐵屑專供協議,騙取他人60餘萬元保證金和預付款。張某說自己以單位名義實施的行為屬於職務行為,且所得用於清償單位經營過程中的債務。但是,我們另外的三個股東對此並不知情,這難道要單位來承擔法律責任麼?

【律師解答】

我國《刑法》明確規定了合同詐騙罪五種特定的行為方式。即在籤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利用合同手段,採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究竟是個人合同詐騙罪還是單位合同詐騙罪,並不以是否用單位名義籤訂、履行合同為區分標誌,而應當從單位犯罪的犯罪意志的整體性和利益歸屬的團體性把握。

因此,要看某個股東籤訂合同的行為是否體現單位意志,或者是為了單位利益,否則不符合單位犯罪的本質特徵。

單位合同詐騙罪如何認定

在認定單位合同詐騙中應分別不同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有三種情況:1、法人或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單位合同詐騙;假冒法人或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事後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2、法人或單位組織內的自然人在職務範圍內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且犯罪非法所得歸法人或單位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以法人或單位名義實施的非職務行為、非授權行為,法人或單位事後不追認的,屬個人合同詐騙。3、自然人經法人或單位授權在授權範圍內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或者無代理權的自然人以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後經法人或單位追認,且犯罪所得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的,屬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盜用、冒用、偽造法人、單位公文、證件、印章,或以終止後的法人或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屬個人合同詐騙。

對於法人或單位合同詐騙案件的處理,在追究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法人或單位也應作必要的刑事處罰,並讓其承擔行政的和民事的或經濟的責任。因為這種犯罪是以法人或單位整體意志進行的活動,非法所得也全部或基本歸法人或單位所有,理應對法人或單位進行懲罰。從實際情況看,大多數合同詐騙犯罪案件都是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以單位的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犯罪都以單位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公司詐騙——遇到公司詐騙的怎麼維權處理

遇到公司詐騙的怎麼維權處理

獲取相關證據後,數額不大時,去工商管理局消協投訴;數額較大(3000元以上)到公安機關報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兩高」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員工沒分贓員工有罪嗎

公司詐騙員工沒分贓員工有罪嗎

公司詐騙員工沒分贓,員工屬於詐騙罪的共犯。

詐騙罪沒有單位犯罪,只能由自然人對詐騙罪承擔刑事責任,授意員工進行詐騙的單位領導、實施詐騙行為的員工是詐騙罪的共犯。從事犯罪的勞動合同無效,沒有勞動報酬請求權。詐騙所得應作為違法所得沒收。所謂的「勞動合同」不過是犯罪嫌疑人之間的犯罪分工、分贓的約定。

《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第八十六條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詐騙罪如何認定共犯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1、詐騙罪的犯罪主體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所以詐騙罪的共犯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詐騙罪中犯罪嫌疑人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那麼共犯也是為了非法佔有公私財物,故意實施犯罪行為。

3、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那麼詐騙罪的共犯實施了詐騙行為騙取了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公司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麼

3000元以上。

《「兩高」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公司詐騙——冒充聯通公司詐騙大媽遭遇連環騙,怎麼防電信詐騙

冒充聯-通公司詐騙大媽遭遇連環騙

前不久,北部新區翠雲派出所接到張女士報案稱,當時她在某超市門口看到有人正在開展「10年感恩回饋」活動,任何人都可以免費抽獎一次,如果中獎,不僅能以優惠價購買相應的產品,還有機會返還話費。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抽中了優惠二,這時對方告訴她,花600元買下優惠二的平板電腦後,再交600元還可以抽第二次。工作人員又詢問,是否要花800元抽第三次,假如第三次抽的結果和前兩次不一樣,他們將返還之前的所有費用,且平板電腦依然送。抱著僥倖心理張女士一共花了3000元抽了4次獎,無一例外全是優惠二,她才意識到被騙了。

接到張女士報警,民警初步判斷這是一起冒充聯-通公司工作人員實施抽獎的詐騙團夥。團夥中有的冒充聯-通工作人員,有的假裝群眾參與抽獎。北部新區翠雲派出所民警展開調查,很快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據犯罪嫌疑人胡某交代,他們共20餘人,常在人群密集點擺攤,主要以安排特定中獎的方式誘騙圍觀人員參與抽獎,目的就是讓人高價購買價值僅100多元平板電腦,以此牟利。民警查看抽獎箱,箱裡全是優惠券。

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偵辦中。

怎麼防電信詐騙

防電信詐騙一定做到6個一律

1、接電話,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不匯款!

2、只要一談到中獎,一律不信。

3、只要一談到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幹部的,一律掛掉。

即使號碼中有「110」也不能信,因為號碼可能為利用改號軟體設置的假號碼,執法部門不會通過電話辦案。

4、陌生號碼簡訊,但凡讓回復的,一律刪掉。

5、微信、簡訊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連結,一律不點。

6、所有不熟悉的170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有近8成的詐騙信息都源於170號段。

被騙後怎麼辦

公安部電信詐騙止付平臺已運轉,遭遇電信詐騙請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並告訴警察:

1、受害人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

2、受害人轉出現金的帳號及帳戶開戶行;

3、轉帳的準確金額及準確時間;

4、騙子的帳號,帳號用戶名及帳號開戶行;

5、匯款憑證或電子憑證截圖;

公安機關可憑這些信息,對嫌疑人的銀行卡緊急止付,盡最大努力保護受害人被騙的金額。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罪員工怎麼判刑

公司詐騙罪員工怎麼判刑

法院在判處犯罪嫌疑人刑期的時候,會根據案件證據證明的事實、犯罪嫌疑人在本案中應當承擔的責任。犯罪嫌疑人在案件發生後的態度等情節決定刑期。

詐騙罪(刑法第266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12月16日)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罪總監怎麼判

公司詐騙罪總監怎麼判

我國《刑法》實踐既要追究企業法人的刑事責任,也要追究直接責任人(自然人)的刑事責任,部門總監是否追究刑事責任,要看他在犯罪中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犯罪的危害程度綜合起來認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詐騙罪具有以下特徵:

(一)行為人主觀上是出於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行為人實施了詐騙行為。至於詐騙財物是歸自己揮霍享用,還是轉歸第三人,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三)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才能構成犯罪,如果詐騙數額較小,則不構成犯罪。但是詐騙多少公私財物才構成「數額較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可由司法機關依據各地具體情況作出具體規定。「情節嚴重」以及「情節特別嚴重」也是如此。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罪主管怎麼判

公司詐騙罪主管怎麼判

作為單位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單位詐騙,量刑要根據當事人是否知情、是否參與、犯罪情節、詐騙數額、造成後果等等行為來進行的。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如何衡量是否構成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如下: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於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後作出財產處分。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4、最後,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後,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公司詐騙——公司詐騙罪員工怎麼判,跟員工有關嗎

公司詐騙罪員工怎麼判,跟員工有關嗎

如果公司員工有參與的,就是共犯,也會以詐騙罪論處。

【網友諮詢】

公司詐騙不知情員工被刑事拘留,所有人都被拘留了,作為員工並不知情!只是為公司工作,這樣會判刑嗎?會留案底?影響前途嗎?比如說考公務員現在已經被拘留五天了,一點消息都沒有!這種情況要拘留多久呢?

【律師解答】

不會的,員工只是協助調查,除非你們原本就知情。否則是與你們無關的,協助調查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不會留案底,更不影響考公務員。

刑法規定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司法解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發送簡訊和撥打電話或者利用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京師企服是一家以服務為背景,有強大服務能力的網際網路企業綜合服務平臺。京師企服旗下擁有包括專利、商標、軟著、文著及高新認定的500餘名專業智慧財產權專家,還囊括了一大批工商、稅務、財稅高級人才,組建成為龐大的企業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工商財稅、人力社保,智慧財產權,資質政策,法律服務五大板塊500+服務,助力企業進入到各行業的前端領域,推動企業發展,推高企業的市場價值。

相關焦點

  • 員工可以拒絕公司的加班要求嗎?員工應不應該加班?
    每個公司都有要求加班的時候,但員工不願意,就這樣員工和公司就有了衝突,該怎麼辦呢?我們看看揚州某公司員工拒絕加班的案例!揚州某公司員工王某和李某,被要求加班完成產品檢驗,否則公司將違約。二人為逼公司續籤勞動合同拒絕加班,導致公司賠償十二萬。
  • 老闆透支信用卡40萬支付員工工資,無力償還被判坐牢,大家怎麼看
    然而,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阿信不僅面臨破產的絕境,連公司工人的工資也無力發放。為按時給工人發工資,阿信四處借錢,但仍然沒有借到足夠多的錢給員工發工資。於是在走投無路之下, 2015年2月,阿信又先後向多家銀行申請白金信用卡,並透支用於支付員工的工資,前後共計透支本金加利息 40 餘萬元。
  • 員工私刻公章被判刑,單位仍需擔責 判賠8323萬
    9月30日,員工私刻公司公章幫助客戶「理財」並造成巨額損失,最高法院最終判決:民生證券應賠償客戶經濟損失8300萬!據悉,民生證券員工許某,虛構民生證券投資理財、新三板投資理財、炒股等投資項目,使用私刻的公司印章和客戶籤訂虛假合同,騙取客戶數億元錢財。最終,該員工被判處無期徒刑!
  • 員工籤合同時"做手腳"獲二倍工資,法院:構成詐騙罪!(附判決書)
    從法院查明的事實可以知道,利用這手法惡意獲取二倍工資套路如下:1、公司拿勞動合同給員工籤,員工提出需仔細看看合同條款,藉故不當場籤字;2、員工拿走勞動合同後,偽造勞動合同上的本人籤名;3、員工將已經「籤名」的勞動合同交給管理人員;4、幾個月後,員工在工作中故意不服從管理、不配合公司工作安排
  • 在臺美資公司致逾200員工罹癌 被判賠5.6億新臺幣
    原標題:在臺美資公司致逾200員工罹癌 被判賠5.6億新臺幣  中新社臺北4月17日電 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曾失責致逾200員工罹癌。經十餘年訴訟後,臺北地方法院17日一審判決RCA賠償445名員工5.6億元(新臺幣,下同)。   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本案是臺灣史上最嚴重的汙染傷害事件。
  • 杭州刑事律師葉斌:走私罪判幾年?普通員工涉及走私怎麼辯護?
    走私罪判幾年?普通員工涉及走私罪怎麼辯護?【案情簡介】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白糖消費市場之一,近年來,由於境內外食糖價格持續倒掛並維持較大差額,且我國食糖存在較大需求缺口,食糖走私形勢較為嚴峻。走私罪【刑事流程】走私罪被刑事拘留,律師可以會見嗎?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之規定,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
  • 員工對外虛構信息以非法獲利,應認定為職務侵佔罪還是詐騙罪?丨內控和反舞弊
    如以下這類情況:員工在單位不知情或者不完全知情的情況下,與外部客戶對接時,通過虛報價格、服務內容、產品內容、業務內容等方式取得客戶的信任,對客戶支付的錢款進行部分或者全部截留。從表面上看,這類行為方式中既含有員工利用職務便利的行為,對外又存在一定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行為,實務中往往會存在應認定為職務侵佔罪還是詐騙罪的爭議。
  • 員工無視公司規定知法犯法,被公司單方面辭退,活該,這不冤!
    所謂辭退是用人單位解僱職工的一種行為,是指用人單位由於員工嚴重違紀或者其他原因與職工解除勞動關係的一種強制措施。那麼,您知道勞動者存在哪些行為用人單位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嗎?眼看就要跑出集郵市場了,旁邊的另外一個攤主看見了,就跟那個攤主說:「那個人偷了你一本集郵冊,都快跑到門口了,你還不去追他?」那個攤主追上了錢某,然後報了警。經過物價部門核准,錢某偷的這本集郵冊價值2萬多元。
  • 遼寧一公司老闆組織聚餐 一員工酒精中毒身亡老闆被判賠七萬
    公司組織員工聚餐,本來也算是一宗公司福利。但是如果在聚餐中喝多了不勝酒力,難免丟醜。如果導致酒精中毒出了人命,又該由誰賠償呢?2021年1月,遼寧遼陽法院公布了一起糾紛案件的宣判結果:遼陽某公司老闆龐某召集員工聚餐,男員工王某不勝酒力,酒精中毒身亡。最終法院判龐某賠償死者家屬7萬餘元。
  • 新員工剛進公司,待遇跟老員工一樣甚至更高,心裡不平衡怎麼辦?
    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是老員工一名,但新員工旬進公司,他的工資便跟老員工一樣甚至是更高,自己內心特別不平衡,怎麼辦?那麼,新員工剛進公司裡,工資跟老員工一樣,他們的心理會不會發生變化?如果新員工的工資收入比老員工高,又該如何平衡自身心態呢?職場當中這種工資不公平的狀態,我們又該如何更改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客戶理賠成功後,保險公司竟起訴自家員工,要求賠償,法院這樣判
    保險公司招聘新的業務員需要進行培訓,一旦這種培訓成了一種幌子,到最後受到利益損失的將是消費者,因其保險業務員自身都沒有將保險知識了解清楚,又怎麼能給客戶介紹正確的保險產品呢?客戶理賠成功後,保險公司竟起訴自家員工,要求賠償,法院這樣判
  • 公司要求員工在特定時間休年假,員工可以拒絕嗎?
    2018年1月26日,貝科公司請員工當面籤收本月23日有關年休假的郵件通知,A員工予以拒絕。貝科公司根據規章制度,以不服從公司管理為由,給予A員工書面警告處分。A員工認為:「強制休年休假是不合理的,所以公司人事說讓我確認一下收到休年休假的通知,我認為程序不對,所以不籤字確認。然後給我一個警告信」。
  • 六安一倒黴員工遭辭退 只因半月沒發與公司有關的朋友圈
    說到微信,自然就離不開朋友圈,這不,近日就有人因為朋友圈丟了工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年11月,小王(化名)通過網絡招聘入職六安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擔任人事專員崗位。2018年11月12日入職,半個多月後的12月3日被微信通知第二天到公司辦理離職手續,詢問原因一直沒有正面回復。
  • 員工私刻公章被判刑,單位仍需擔責,判賠8323萬!
    導讀:2020年9月30日,因員工私刻公司公章給客戶「理財最終,該員工被判處無期徒刑!有些公司股東認為,公司高管或員工要是自己私刻假公章員工私刻公章行騙,民生證券被判賠客戶8323萬元泛海系旗下民生證券位於太原長風街的證券營業部原總經理許靜個人涉嫌偽造公司印章,製造一起震驚全國的「蘿蔔章」詐騙案,涉及詐騙金額超3億元。泛海控股在2018年年報披露了許靜事件引發的訴訟、仲裁案件。
  • 員工忠誠,根源於這3個因素!公司如果做不到,就別跟員工談忠誠
    可見一家企業自身的潛力是多麼重要,沒有一位員工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是沒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大家都想進入知名企業,佔據一席之地。所以,作為公司而言,想要讓員工有忠誠度,首先公司自身要先強大,把企業先做值錢了,才有人擠破腦袋想進來,才有所謂的忠誠。
  • 員工私刻公章被判刑,單位仍需擔責 判賠8323萬!
    導讀:2020年9月30日,因員工私刻公司公章給客戶「理財」並造成巨額損失,最高院最終判決:民生證券應賠償客戶經濟損失8300萬!據悉,民生證券80後員工許靜,虛構民生證券投資理財、新三板投資理財、炒股等投資項目,使用私刻的公司印章和客戶籤訂虛假合同,騙取客戶數億元錢財。最終,該員工被判處無期徒刑!有些公司股東認為,公司高管或員工要是自己私刻假公章,與我何幹?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而且肯定是「誰私刻假公章、誰承擔法律責任」!
  • 員工可以通過仲裁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嗎
    用人單位侵害勞動者利益的,勞動者可以申請仲裁維權,員工可不可以通過仲裁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下面由劉安藝律師進行解答:一、員工可以通過仲裁跟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嗎勞動者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在試用期的,可以提前三天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 員工違反公司規則制度,為何法院判公司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公司的規章制度中,往往都會細緻規定員工出現哪些行為時公司將解僱員工,法律層面也賦予了公司與"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的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在現實中,有的公司據此與員工解除了勞動合同,員工訴至法院時,公司卻敗訴,明明是員工違紀,為何是公司敗訴呢?結合下面這個案例,我們聊一聊這個問題。
  • 「公司給每個員工發年終獎3萬」「還有員工相信你的話嗎?」
    現如今,在職場中,其實不少公司的老闆都會在年前給員工做出相當完美的承諾,讓員工在公司裡熬夜加班,可是即便是有再豐厚的年終獎金,現如今就很多員工再也不相信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總是在公司裡吃虧,幫助公司完成了很多工作,卻還是不被領導所認可,他們再也不想在公司裡陷入死循環。
  • 年底了,創業公司該怎麼設計員工福利?
    首先,我們先來共識一下,福利是員工的間接報酬,它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員工,不能和工資混為一談。所以福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定要有著比同等價值的工資收入更大的激勵價值才是,不然的話我們不如直接發工資。 說了那麼多,創業公司究竟該如何設計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