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專網覆蓋442家醫療機構!哈爾濱健康醫療雲全面上線

2020-12-13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近期,作為「深哈合作」項目,由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健康醫療雲」全面上線。

據介紹,「健康醫療雲」項目按照區域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四級甲等」等級標準,規劃為「1114工程」,即:1個醫療雲數據中心,1張衛生專網,1個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4類健康醫療雲應用,通過以健康大數據驅動為引領,打造個性化、精細化、主動式的閉環智慧醫療體系。

衛生專網覆蓋442家醫療、衛生管理機構

哈爾濱健康醫療雲項目基於國際領先的OpenEHR標準進行建設,這在國內屬於首家使用。通過從各個異構系統中採集醫療、健康數據,使用OpenEHR信息建模方法來建立統一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模型,實現數據的標準化。

截至2020年6月底,健康醫療雲數據中心已經完成搭建並投入使用,衛生專網覆蓋442家市區兩級醫療、衛生管理機構;已完成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18個區縣(市)虛擬平臺的建設,縱向接入110家醫院數據,橫向實現與公衛系統、血液系統、計生系統等14項垂直業務系統數據對接,採集了13億條數據,形成了600餘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構建了4大類健康醫療雲應用。健康醫療雲項目的完成,標誌著哈爾濱市醫療健康信息化發展進入新階段。

通過手機就可以享受諸多健康服務

哈爾濱健康醫療雲項目以惠民服務為核心,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打造「智慧醫院」和「看病不求人」的良好就醫環境。市民足不出戶,一部手機可以享受諸多健康服務。已開通的「健康哈爾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可提供多項便民服務,實現一鍵申領電子健康卡、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查詢、預約掛號(已接入14家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市一院、市二院、市四院、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市中醫院)在線就診、家庭醫生在線籤約、雲影像調閱等服務。

市民只要關注「健康哈爾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即可進行就診預約,自由選擇就診醫院和醫生,預約掛號後直接前往醫院就診,同時在線支付繳費,就醫後複診、請醫生解讀檢查報告、疾病諮詢、慢病續方等服務都可通過手機完成。市民如果不方便到醫院就診,還可以選擇網際網路醫院或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在線問診或請家庭醫生上門診療,減少跑路排隊的時間。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信息系統

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就醫診療「可溯源」。「健康哈爾濱服務平臺」中「我的健康檔案」,包含有診療記錄和個人基礎信息,用戶本人經實名認證後,即可開通自己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現在平臺中已經形成600餘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用戶可以在檔案中查詢自己就醫記錄、檢查結果、歷次處方等,醫生在診療時也可以對患者的情況一目了然。

「雲膠片」最長可以保存30年

雲影像建設項目是哈爾濱健康醫療雲中的又一項特色應用。傳統膠片保存時間短且容易遺失,現在將放射影像轉化為雲端數據,通過掃描檢查報告上的二維碼就能獲取電子膠片,患者可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查看影像報告,對醫生而言,「雲膠片」高清的影像資料也提高了醫生的閱片效率與診斷準確度。「雲膠片」在門診能保存15年,住院可保存30年。

醫聯體協同實現信息化互通互聯

哈爾濱健康醫療雲項目通過建設醫聯體協同應用體系,讓醫療信息在各類形式醫聯體中橫向打通、縱向聯動,實現數據共享,切實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醫療協同應用體系包括家庭醫生籤約、雙向轉診、遠程會診、遠程醫學教育等10個應用系統,目前已全部建設完成,正在推廣使用。其中,家庭醫生籤約系統已實現與公衛系統無縫融合, 18個區縣(市)已上線提供服務,共註冊8447個醫生帳號,組建2558個家醫籤約服務團隊;遠程會診完成72個單位視頻會議設備安裝,3家醫院完成遠程會診系統試點上線;區域影像、區域檢驗、區域心電項目完成289臺設備接入,3家醫院完成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診斷系統試點上線;遠程醫學教育系統在疫情期間實施上線,避免人員接觸,開展線上學習考試,已完成超過5800人次在線學習及考試。

雙向轉診平臺

目前,醫聯體協同體系已建成覆蓋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遠程會診平臺、遠程影像平臺、遠程心電平臺,使市民在家門口的社區即能體驗到三甲醫院的專家診療服務。同時,各級醫療機構也可利用居民健康檔案的互聯互通服務能力,查詢當次就診患者的既往就診情況。

智慧綜合監管系統讓管理更高效

綜合監管應用體系的建設,是利用大數據多維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將管理部門從繁雜的業務統計、數據報表等工作中解放出來的過程,為哈爾濱市醫療衛生的管理水平、管理質量帶來了巨大的提升。目前,綜合管理系統、公衛督導系統和市衛生信息監控中心已全部建設完成。其中,綜合管理系統提供9項業務服務監管,涵蓋112個指標;公衛督導系統提供公共衛生事項的管理、綜合分析等功能,開展對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服務的監督管理和績效評價。

雲平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疫情之初基於健康醫療雲平臺搭建的「哈爾濱疫情防控」公眾號、疫情應急指揮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系統、發熱人員信息登記管理系統等快速完成開發並投入使用,為疫情防控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支撐,為疫情緩解提供了技術保障。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深入,新冠肺炎個案調查管理、密切接觸者管理、核酸檢測等系統陸續完成建設,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設開始向全閉環管理方向發展,通過基於健康醫療雲平臺建設的信息系統,對人員轉運、場所封控、疫源地消毒、隔離管控等疫情全流程進行跟蹤,實現了疫情防控的路徑化管理,有效地追蹤了疫情源頭,防止了疫情的擴散。

來源:龍頭新聞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健康醫療雲全面上線|關注「健康哈爾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
    記者從哈爾濱市衛健委了解到,近期,「深哈合作」項目,由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健康醫療雲」全面上線。哈爾濱健康醫療雲項目緊緊圍繞以惠民服務為核心,創新具有哈爾濱特色的智慧醫療應用,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打造「智慧醫院」和「看病不求人」的良好就醫環境。
  • 有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看病便捷多了
    網際網路醫院雲平臺日益完善據了解,自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服務以來,市中醫院註冊網際網路醫生45個,複診病例84例,諮詢病例129例,開具處方25人次。據悉,2019年12月18日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中醫院、中山市博愛醫院、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中山市陳星海醫院等首批5家網際網路醫院正式上線服務。
  • 烏魯木齊15家醫療機構上線電子健康卡,看看都能幹啥?
    一張居民電子健康卡整合多家醫院的就診卡功能、提供便民就醫服務;網際網路醫院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網際網路+」把護理服務送到患者家裡……今年,烏魯木齊市衛生健康委及其市、區縣兩級醫療機構不斷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作,通過網際網路與醫療的精準對接,實現醫療服務便民惠民。
  • 哈爾濱「雲端織網」拓展大數據應用 「城市大腦」繪就智慧新生活
    如今伴隨哈市雲醫療上線,市民也能享受到足不出戶、一部手機就能看病開藥的便利,大大緩解了看病難。 王先生是雲醫療的受益者之一。他說,哈市第一醫院剛開通雲醫療,他就在該院微信公眾號上預約了網際網路醫院的內分泌醫生,在約定的時間他準時在網上門診,通過手機微信圖文和醫生進行溝通。醫生根據他的描述,又進行了相關詢問,並在網上調取他以往在其他醫院的就醫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 金山雲發布「雲壺」健康雲平臺構建全新醫療健康服務生態
    「雲壺」健康雲平臺以「數智中臺,敏捷前臺」為設計理念,提出「1+4+N」核心架構,在一個強大的基礎設施雲底座上,推出技術中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應用中臺為四位一體的整合醫療PaaS平臺,通過與生態體系的合作能夠實現各種創新應用的全覆蓋,助力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數據互聯互通共享、業務一體協同創新。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機構電子化註冊管理全面實施
    本報北京6月19日訊 記者李萬祥報導: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建立審批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 實現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全覆蓋!白雲區全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1月5日,記者從白雲區衛生健康局獲悉,「十三五」期間,白雲區全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斷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持續加強醫療衛生事業投入,衛生資源總量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人群達95%,每個鄉鎮均建成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已完成全區16個規範化村衛生室建設。
  • 雲端賦能,科技戰疫,卓朗崑崙雲醫療解決方案馳援前線
    作為企業級信息技術供應商,卓朗崑崙雲迅速採取行動,依託自身雲計算產品優勢和服務能力,為各行各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雲端支持。極速上線抗疫解決方案,卓朗崑崙雲7*24小時服務不掉線隨著疫情的不斷升溫,利用技術手段提高醫療前線工作效率,釋放更多前線作戰醫護工作者精力、降低超負荷工作風險、提升醫院整體服務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 逐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健康房山建設
    「十三五」時期,房山區緊密圍繞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升「四個服務」水平,嚴格落實「六為」工作思路,堅持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力提升衛生與健康服務水平,醫療衛生保障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 石家莊實現市、縣、鄉三級診療信息互通共享 32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
    在原有39所市、縣醫院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將32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了互通共享範圍,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20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任務目標。群眾和醫療機構都迫切希望能夠將這些分散的健康數據收攏起來,形成比較完整的健康檔案,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獲取。
  • 昌樂29家定點醫療機構智能監控全覆蓋
    「我們這個智能監控系統,包含醫療機構、參保人員、診療項目等與醫保基金使用相關的所有數據,結合嵌入的審核規則,進行自動實時監測分析,並定期對醫保基金使用疑點進行推送、分析,形成疑點審核閉環,從而建立醫保經辦機構對定點醫藥機構的全過程監控和良性溝通機制。」昌樂縣醫保局醫療費審核科科長吳小妹告訴記者。
  • 衛生援疆助力新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提速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25日電  題:衛生援疆助力新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提速  新華社記者潘瑩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方舟網際網路醫院,當地不少疑難重症患者,通過網絡享受到廣東醫學專家的診療服務。
  • 福田區建成5G區域衛生專網
    5G賦能,讓醫療服務覆蓋面更廣、效率更高、更人性化。近日,福田區政府正式發布醫聯體5G+MEC(邊緣計算)智慧醫療項目。該項目籌劃試行一年多以來,成功搭建起端到端的5G衛生專網,實現院外+院間+院內的5G智慧醫療全場景應用,創下多項第一,收穫多個國家級獎項,具備在深圳乃至全國行業快速複製的條件潛力。
  • 天津: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試點上線「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
    原標題:基層戰「疫」請來機器人助手 記者從天津市衛健委獲悉,為助力基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試點上線了「智醫助理電話機器人」,設置呼叫內容一鍵即可批量發出電話和簡訊,任務結束後還可立即查看結果,數據統計一目了然。
  • 遼寧將實現全省三甲醫院健康影像雲遠程醫療覆蓋
    央廣網瀋陽2月26日消息(記者郭威)據遼寧省衛生部門消息:遼寧省已經有超過100家醫院完成與省平臺的網絡互通,今年遼寧省將加快健康影像雲遠程醫療建設,實現所有三甲醫院及縣級醫院與省影像雲平臺互聯互通。
  • 創業軟體享醫療信息化政策紅利 「健康中山」模式助力打造百城雲平臺
    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化作為醫改支撐依託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及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步伐的加快,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哈爾濱這67家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一年內不能用「市醫保」|咋回事?
    從即日起至一年內,哈市醫保中心取消部分醫藥機構定點服務,涉及41所醫療機構和26家零售藥店,去這裡看病買藥不能花「市醫保」。為啥這些醫院和藥店的「市醫保」被取消了呢?原因是這樣的:2018年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協議籤訂工作已結束。截止目前仍有41所醫療機構和26所零售藥店未按規定時間籤訂服務協議。
  • 讓優質醫療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這樣的互聯智慧健康服務院,囊括院內96195綜合服務平臺、互聯智慧分級診療體系、專科聯盟、互聯智慧藥房等內容,內涵豐富、功能完備,面向院內院外、國際國內、醫務人員和普通百姓、醫聯體和專科聯盟單位,在雲門診、網絡藥品配送、網絡教育、遠程會診、智能醫療等方面進行全面布局。
  • 漯河市醫療機構全面完成非稅電子票據系統改革
    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全面落實省財政廳、衛健委非稅電子發票系統改革要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統一標準方案,雲上集約部署,日前,已完成對全市所有醫療機構非稅電子發票開票系統的部署工作,聯調測試已經完成,首張樣票已經開具。
  • 北京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1340所
    這是記者從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的健康北京建設專場獲得的消息。市衛健委黨委書記兼副主任鍾東波介紹,去年,全市有醫療衛生機構11340所,比2015年增加915所,年均增長率為2.1%;全市醫療衛生機構診療總人次為2.64億,出院43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