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哥教育沉思之罔:
一位非常好學的朋友,雖然自己苦心經營的企業已經可圈可點,但依然學個不停,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在全國各地的各種管理學習班的課堂上出現。
前些天,她在學習班上發信息告訴我說,學來學去,在課堂上覺得老師講得非常精彩,自己也很受用,但這種受用也僅限於在課堂上,到了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又好像什麼都用不到了。學習之後自己腦子裡就像灌滿了東西,一團亂,甚至把已經形成的認知經驗都打亂了,可以說快要學吐了。而且最大問題是,這種學習貌似很有意義,自己也背過了很多心靈雞湯和管理要義,但對自己事業的發展好像於事無補,白白耗費了金錢和時間。
我告訴她,企業管理也好人際交往能力也罷,應該是自己邊摸索邊總結,不斷反思,遇到實際問題適當求助,不墨守成規,努力探索新的解決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聽課再多也不能培養出來,而且聽多了還會更迷惑,遇到實際問題,自己已經學到了方法千萬個,好像哪個都可以,又好像都不可以,這就是所謂「學而不思則罔」。
反觀我們的學校教育,這種「學而不思則罔」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孩子們只能聽老師的、聽書本的、聽考卷的標準答案,就不聽自己的,不可以反思,不能夠質疑,更不用談創新了,只要能得高分就好。我們當然知道,這種孩子的創新能力很差,普遍存在不具備終身學習和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的現象,與黨和國家要求學校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育人目標相去甚遠。
因此,我們的學校教育不能認為培養了高分學生就是做好了教育工作,這才是學校的一己之私,遠遠沒有完成國家賦予我們的育人任務。而認為高分就是學校的追求目標,甚至為了這個並不正確的方向而採取極端違規手段管理學生的教育者,是在教育大方向上出現了錯誤,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分數高但沒有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迷惘者,這肯定沒有完全盡到我們教育者的職責,需要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