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寶寶吐奶和溢奶是有區別的,不可一概而論,不然寶寶很受傷
對於新生兒寶寶,或多或少,都是可能出現吐奶現象的,可能大家對於寶寶吐奶,都不會怎麼在意,認為寶寶吐奶很普遍,是正常現象。殊不知,這是寶媽的理解誤區。因為吐奶和溢奶是有區別的,你知道麼?
吐奶和溢奶的區別
吐奶和溢奶的最大區別就是,吐奶是病理性溢奶,可能意味著寶寶身體機能某方面出了問題,而溢奶的話,是寶寶腸胃和膈肌為發育完全的一種正常現象。
因此,溢奶是小寶寶的正常現象,不必過分在意,只需要注意別給寶寶餵多了,注意給寶寶拍嗝即可。一般不會導致寶寶引發其他疾病的。而吐奶則不同,是屬於病理性的,寶寶難受不說,如果不及時症狀,可能因為奶汁返流,進入呼吸道,從而導致引發肺炎,甚至可能堵塞呼吸道,而引發寶寶窒息的可能。因此,如果寶寶出現頻繁吐奶問題,那麼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尋求解決的辦法。
寶寶吐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調整寶寶睡覺姿勢
寶寶頻繁吐奶,那麼父母最好不要讓寶寶平躺了,最好在寶寶身體下面墊高一點,保持寶寶傾斜躺著,頭部一段稍微高一點。如果寶寶平躺時,發生吐奶問題,那麼應該及時將寶寶臉部側向一邊,或者抱起孩子,以便奶汁能夠順利排出,避免引發危險。
適當補水
寶寶吐奶後,讓寶寶休息一會,然後寶媽要適當給寶寶補點水,這樣可以緩解食道不舒服的感覺。
減少餵奶量
寶寶頻繁出現吐奶問題,那麼寶媽們就需要考慮給寶寶減少餵奶量了,為了避免寶寶餓著,就需要增加相應地餵奶次數。
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吐奶情況嚴重,經過調整,依舊無法改善,那麼最好及時帶寶寶去醫院看看。
如何預防寶寶出現吐奶問題呢?
提前餵奶
一般來說,寶媽們可能都是等寶寶餓了,再給寶寶餵奶的。而當寶寶餓了,哭鬧時,這個時候說明寶寶已經很餓了,寶寶吃奶就會吃得很急,不僅容易嗆著,還容易吃進空氣,並且可能吃飽了,還在吃,估計是誰都不想體驗挨餓的感覺吧!從而導致寶寶更容易吐奶。
為了避免寶寶出現吐奶問題,那麼寶媽最好提前給寶寶餵奶,而不要等著寶寶餓了,哭鬧了才給寶寶餵奶,餵奶可以少量多餐,不要餵得太飽,多餵幾次奶即可。
不要讓寶寶躺著吃奶
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最好不要讓寶寶平躺著餵奶,最能是能夠抱著寶寶,讓寶寶在媽媽懷裡,上半身呈45度左右。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寶寶嗆奶。
注意控制奶水的流速
寶寶吃奶的時候,可能會狼吞虎咽,因此,容易出現嗆奶的現象,因此,寶媽們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最好控制一下母乳的流速,每次吃奶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即可。餵奶後,記著要給寶寶拍嗝,避免寶寶因吃進空氣,而出現吐奶、溢奶問題。
注意奶粉衝泡方式
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那麼需要注意以下奶粉的衝泡方式,一些父母為了讓奶粉,能夠儘快溶解,就使勁搖晃奶瓶,這樣會使得奶粉產生氣泡,寶寶吃奶瓶的時候,就會吃進很多空氣到肚子裡,從而引發寶寶吐奶。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在給寶寶衝泡奶粉的時候,最好是雙手握著奶瓶,來回輕輕搓動即可,這樣可以避免氣泡產生,如果產生了氣泡,那麼最好先等氣泡散去後,再給寶寶喝為宜。
預防寶寶著涼
寶寶吐奶,還可能是寶寶著涼導致的,寶寶肚子受涼,就會出現肚子脹氣問題。這樣在寶寶吃奶後,也是容易出現吐奶問題的。
如果寶寶著涼了,肚子脹氣,那麼寶媽們可以煮一個雞蛋,用毛巾包裹,滾揉寶寶的肚子,這樣可以很好地緩解寶寶肚子脹氣問題。
說句貼心話
寶寶吐奶和溢奶,差別還是很大的,吐奶最常見的就是可能出現呈噴射狀的溢奶,而溢奶則是溢出一點奶汁而已。父母不要一概而論,注意區別對待,如果寶寶反覆吐奶,那麼寶媽們就需要引起重視了,畢竟就算是我們成人,如果出現反覆嘔吐的問題,也是非常難受的,更不要說小寶寶了。如果寶寶頻繁吐奶,那麼記得及時帶寶寶去醫院看看,避免寶寶太過難受,甚至是出現一些其他問題,危及寶寶健康與安全。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