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大本營,2020.10.6,農曆八月二十
在德國的羅斯託克,有一個經營服裝店的女老闆,今年63歲,過著安靜的生活。
但是,她的名字總被頻繁提起、膜拜。
她叫瑪麗塔·科赫。
今天,我翻開一本前些日子淘來的書——
35年前的今天,1985年10月6日,澳大利亞坎培拉——田徑世界盃賽(後改名為「洲際杯」)在這裡進行了第三天也即最後一天的角逐。
下午2點11分,女子400米發槍。因為這是世界盃賽,選手們是以洲為單位,比如歐洲隊、亞洲隊,每洲在每個項目上派一個選手……但是前東德、前蘇聯、美國田徑太強悍,所以他們單獨出隊。
在這場女子400米大賽中,一道是前蘇聯的布裡茲金娜(當時全名為Olga Vladykina),二道是科赫,雖然她們都是歐洲人,但都不代表歐洲,而真正代表歐洲隊的是外道的捷克名將克拉託赫維洛娃。
在這場比賽之前,克拉託赫維洛娃保持著世界紀錄47.99秒,創於1983年世錦賽。
延伸閱讀,點擊可看——
而此役,一發槍,最內道的兩位姑娘開始飆速,她們迅速超越了外道的選手。尤其是二道科赫,前200米僅用時22.4秒左右,300米跑34.14秒。
最後的直道衝刺,最內道的布裡茲金娜雖然緊緊追趕,但仍無力撼動科赫——她以47.60秒的傲人成績率先撞線,豪破世界紀錄。
布裡茲金娜第二個抵達終點,成績是48.27秒。
第三名是美國的利澤伍德,成績是50.43秒。克拉託赫維洛娃排名第五,成績是50.95秒。代表亞洲隊參加該項目的是印度女飛人烏莎,她以51.61秒排在第七名。
這場大戰實在是酣暢淋漓——
註:科赫還在這屆大賽上贏得了200米冠軍(21.90秒)和4×400米接力冠軍(3:19.49)。
就在10月6日這一天,女子400米戰罷一個多小時後的15點32分,女子4×100米接力鳴槍了。
同樣是東德隊,從起跑就拔得頭籌——格拉迪什、裡格爾、奧約斯沃爾德、戈爾,這四個姑娘雖然交接棒有瑕疵,但是不妨礙她們火箭一般的速度。最終,第四棒戈爾率先衝線,成績定格在41.37秒,創造世界紀錄。
這個紀錄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才被美國女隊以40.82秒的成績刷新。而科赫的女子400米世界紀錄47.60秒,直到今天,一直牢牢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