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
在之前關於「許昌的新價值時代」的分析文章中,我們曾經明確提出,作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最具活力和成長性的明星地市之一,許昌在接下來的發展中最值得期待的戰略選擇和發展圖景之一是:從城市發展階段來看,或許已經開始從更多表現為「以產帶城」的工業化帶動城市化階段,走向「以城促產、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階段,更多表現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三化同步」的特點;在此背景和邏輯之下,無論是存量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產業的集聚和發展,將因為城市本身對更多年輕人和優秀人才的吸納,而充滿更多可能。
考慮到長葛在許昌工業和經濟總體發展中的權重(2019年許昌GDP3395.7億元,長葛GDP776億元,僅次於禹州的833億元,排在各區縣的第二位),以及在河南省級區域發展戰略「鄭許一體化」中的獨特地位,這一針對許昌城市和產業轉型發展的基本研判,不僅在長葛的轉型發展中具有很強的適配性,而且,我們還將看到,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長葛的區域和城市價值沉澱、表達和變現都將與此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此外,隨著鄭州大都市區或者說鄭州都市圈的發展已經進入帶有明顯外溢效應的新一輪調整周期,作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的工業強縣和經濟強縣之一,以及地理區位上的獨特優勢(不僅處於許昌地區與鄭州市直接接壤地區,更是位於鄭許產業帶和城市一體化發展軸的關鍵節點),長葛不僅盡享鄭州大都市區和鄭許一體化規劃發展過程中一系列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之便利(將來還可能更便利地分享到包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改革開放平臺布局的紅利),而且,考慮到當地既有的產業基礎、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的導入和集聚、包括華夏幸福在內的具有相對強勢的具有全國乃至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平臺型企業的進駐,讓其作為未來鄭州大都市區範圍內的最具成長潛力、投資價值、人居價值和開放價值的衛星城之一,以及鄭許之間最重要的城市節點之一的前景變得更加可期。
在我們看來,河南省「鄭許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鄭州大都市發展中最重要的衛星城之一、許昌市「智造之都」建設的主戰場、許昌市「宜居之城」建設的新空間、鄭州大都市區全球開放格局構建中的重要平臺之一、多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的所在地、多個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核心支點等,在長葛新一輪的轉型發展,這些可以扮演也應該扮演的區域、城市和產業定位,不僅為長葛提供了更多元、更豐富的區域價值審視維度,也直接在戰略上為長葛成就其新價值時代提供了重要的路徑和關鍵詞提示。
「跳出長葛和許昌看長葛,超越工業邏輯甚至是產業邏輯看長葛」,正在成為長葛推進新一輪轉型發展的基本視野需求,也是未來5到10年甚至更長階段長葛構建其區域和城市新價值時代的最重要的邏輯依託。
在我們看來,面向這一系列可能是長葛歷史上最重大最密集的歷史性機遇和便利尋求又好又快的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對長葛來說也是一次歷史性的新徵途,還是長葛作為一個知名度還需提升的中部小城迎來區域品牌和綜合價值拐點的一次契機——而區域品牌和綜合價值拐點的出現,對於處於上升期的區域和城市經濟來講,尤其關鍵,因為一旦拐點到來,不但既有的轉型安排會進入快車道,而且,還將有利於獲得綜合轉型發展所需要的更多的資源配置支撐。
當然,在這一徵途中也註定充滿著不確定性,但至少從目前來看,無論是當地政府、企業和民眾,還是在一些已經入駐和可能入駐的市場機構來看,針對長葛轉型發展的樂觀預期已經成為主流認知。而就像很多區域和城市轉型發展案例所表明的那樣,樂觀預期本身也正在成為長葛新一輪轉型發展的最重要的有利條件之一,並成為很多外來企業選址長葛的直接動因之一,也是全面構建「長葛的新價值時代」最有利條件之一。
1、鄭許一體化發展「橋頭堡」的背後
很顯然,在關於長葛新一輪轉型發展的基本認知中,最大的戰略變量之一就是鄭州大都市區的規劃建設,尤其是在「鄭許一體化」正式上升為河南省級發展戰略並越來越以市場紅利的方式不斷釋放出新的區域、城市和企業轉型發展的動能的時候。
這一重大戰略變量的背後,一方面與鄭州這些年的快速崛起以及在其都市區化或者說都市圈化的發展過程中開始出現的產業、人口、技術、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開放平臺等領域的外溢效應有關(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很多具體的研究和分析文章發布,在此不再贅言);另一方面,與許昌市對鄭許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擁抱和務實而快速的實踐有關,比如,在2019年9月舉行的河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許昌專場期間,許昌市委書記胡五嶽就曾明確表示,「鄭許一體化發展是當前許昌面臨的最大機遇,也是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詳見我們此前的文章《許昌的新價值時代》)。
第三個方面,也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已經開始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和產城人文融合發展階段的長葛,在面對國家中心城市鄭州功能外溢和鄭許一體化發展的時候,與鄭州周邊其它縣域地區更多表現為單向的產業承接型互動模式相比,長葛與鄭州之間完全有可能表現為雙向的相互賦能型互動模式——如果說鄭州周邊的一些產業基礎相對較弱的縣域通過產業承接的方式實現與鄭州的互動發展中的價值創造可以被表達為「1+1>2」的話,那麼,這種雙向的相互賦能型的互動發展中的價值創造將可以被表達為「1+1>3」,也就是說,具有更大的增量價值創造的可能性。
在我們看來,對於長葛來說,基於其自身的產業、城市和區域發展階段,與包括航空港區在內的鄭州的優勢地區和許昌市中心城區的互動發展,顯然具有更好的轉型適配性,通過鄭州所擁有的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配置平臺和通道,將有利於推動長葛當地的產業轉型和城市營造以更快的節奏在更高的起點上展開,正所謂「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地區,最大的紅利也總是傾向於那些自身基礎比較好的地區」。
按照官方發布的數據,2019年,長葛全市生產總值完成776億元(在許昌市9個區縣中排第二位),增長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連續3年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考核居河南全省第1位。
更具體來看,大周產業集聚區和長葛市產業集聚區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產業集聚區,分別居第2位和第5位;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連續6年進入全國工業百強縣,居33位,比上年前移13個位次;2019年,長葛新增新三板、股交所掛牌企業154家,總數達到232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總數達到35家。
此外,長葛擁有銷售收入超百億企業4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4家(黃河、森源、眾品、金匯),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現代裝備製造、超硬材料及製品、再生金屬加工、食品),五大特色產業(衛浴潔具、建築機械、包裝印刷、人造板材、蜂產品),四大新興產業(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先後被命名為中國中部衛浴產業基地、中國蜂產品產業基地、全國小型建築機械產業基地、中國中部纖維板生產基地、中國中部不鏽鋼產業基地、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全國工業百強縣市。
另外一個引起我們關注的現象是,2019年長葛註冊商標、有效專利數量居許昌首位,繼續保持全省領先。而此前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之前,企業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曾連續九年居河南全省各縣(市)第一位。
在我們看來,考慮到長葛當地的高校資源的缺乏,這背後的驅動力量主要來自於企業,這不僅說明這些商標和專利的背後與市場轉化有著緊密的關聯度,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哪怕是對當地存量的企業和產業而言,也已經進入了創新驅動和謀求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而不僅僅是傳統的規模擴張模式(事實上,這樣的案例廣泛存在於當地優秀的民營企業中)。
所以,至少從最近這些年來看,長葛都是一個產業基礎比較好的經濟大縣和工業強縣,而且,民營經濟的佔比和頭部型民營企業存在也意味著長葛的經濟活躍度是比較高的。
而較強的產業基礎和強勁的經濟活力,決定了單純從本地消費能力來看,長葛的區域價值增長和變現空間不僅在河南省內縣域對比中是比較突出的,在環鄭州地區也是比較好的——這些基於良好產業基礎的區域價值變現邏輯已經很明顯地體現在長葛上一輪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中,這也是很多一線地產商紛紛進入長葛的基礎價值支撐和基本邏輯依託。
在我們看來,接下來,基於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活躍的民營經濟所形成的本地消費力,依然會對長葛的區域價值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但更值得關注和期待的是,隨著長葛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轉型升級的戰略安排,長葛已經開始進入後工業化階段或者說新型工業化階段,在此背景下,不僅會表現為具體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迭代和進化,還將表現為產業鏈和產業生態的完善,表現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城鎮化「三化同步」的特點,更多表現出產業轉型、城市營造、社會發展、生態治理、文化賦能等全方位融合發展的色彩,長葛的區域價值將從單一的產業驅動型的價值邏輯向宜居宜業的城市驅動型的綜合價值邏輯轉變。
這將是我們洞察、理解、詮釋和分享「長葛的新價值時代」的最重要的發展背景和邏輯遵循之一。
2、長葛產業新城的多元化價值思辨
要談長葛的「宜居宜業的城市驅動型發展模式」,不得不談的一個項目平臺、空間載體或者說城市營造實踐就是長葛產業新城。
2016年11月10日,長葛市人民政府與華夏幸福正式籤訂合作協議,採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方式,共建「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長葛產業新城,致力於對接和搶抓「鄭州大都市區」建設、「鄭許一體化」等重大戰略機遇。
按照規劃,長葛產業新城北至長葛市界,東至大周鎮界,西至京廣鐵路,南至官亭鄉界及規劃路,其核心區域距離河南省政府46公裡,新鄭國際機場22公裡,許昌市中心城區26公裡,是「鄭州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成為許昌融入鄭州大都市區、對接鄭州航空港區的先行區和鄭許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引擎。
2017年9月,首批項目集中開工,片區內的城市建設也開始加速。
三年來,長葛產業新城緊抓貫徹「城市為主、產業優先、項目支撐、融合發展」的思路,在產業對接、交通對接、生態對接等方面加速與鄭州市的對接,尤其是與相鄰的鄭州航空港區的全面融合。
截止到目前,長葛產業新城已經初具規模的建成區內四通八達:通過5條軌道交通(京廣鐵路、石武高鐵、鄭萬高鐵、鄭合高鐵、鄭許輕軌),1條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2條國道(新舊107國道),30分鐘通達鄭州市區、航空港區。
「我們將以超常的力度和舉措,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城市建設,全力把長葛產業新城建設成高端產業發展的引領區、新型城鎮化的先行區、生態宜居的示範區和中原布局的樣板區,力爭早日把長葛產業新城打造成為長葛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最大增長極。」長葛產業新城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
據介紹,以「臨空創新城 水舞新都市」為願景的長葛產業新城,以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為核心,精心營造中央公園、溼地公園、樂舞公園、樂活公園共計49萬平方米綠色生態空間;以華夏大道為城市主軸,新建道路約13.5公裡,道路景觀提升工程約35.6萬平方米,通過建設宜居共享的公園綠地、生態廊道景觀,進一步提升了城市的魅力與吸引力。
在我們看來,與華夏幸福在其它一些產業基礎相對較弱的產業新城項目相比,長葛產業新城產業集聚的路徑、模式和特點,以及依託於這些產業集聚所推進的產城融合發展,具有更多元化的價值思辨空間。通過對長葛產業新城這一案例的分析,也讓我們對長葛新一輪的轉型發展得出一些新的思考和判斷。
據介紹,長葛產業新城圍繞「升級做強」和「搶佔市場」兩大主題,以制為基,以智為魂,做強高端裝備、做大電子信息全產業鏈集群,承接長葛原有優質企業產能擴張,新引進企業與當地企業技術合作、股權合作和產業鏈合作等方式,在快速打造產業集群的同時,協助長葛原有企業的產業升級,通過產業基金的引入與培育壯大長葛市投資平臺的投資能力和盈利能力,形成產業和政府平臺的良性互動。
比如,長葛的傳統產業蜂產品加工被納入長葛產業新城的「大健康」產業序列,並致力於推動該產業高端化、產業集群化。
2018年5月11日,長葛產業新城獲得長葛市政府頒發的唯一一座「2017年長葛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特等獎」。
截至目前,長葛產業新城籤約落地企業20餘個,投資額度超過100億元,其中龍頭大項目佔比約85%,國家高新企業佔比約50%。
在我們看來,如果說在其它地區的產業新城發展中,產業導入和產業集群的構建主要是通過對包括中心城市在內的縣域之外的區域產業承接完成的話,那麼,在長葛這樣的本身就具有相對良好的產業基礎的地區做產業新城,還有一個值得期待的路徑和前景是,立足於本地既有的強勢企業和產業集群進行產業鏈的優化和產業生態構建,並同步推進產城人文的融合發展,這將不僅體現出產業新城模式優於傳統的產業園區發展模式和房地產化的新城營造模式的本質所在,更是體現出產業新城對綜合性帶動長葛轉型發展的獨特價值,而長葛走的高質量的綜合轉型發展又將反過來對鄭州大都市區的發展,尤其是鄭許一體化發展形成重要支撐,最終推動整個區域的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關於這一點,長葛產業新城的相關利益方顯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推進了一些具體而務實的合作和安排,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並實現了長葛整體區域價值更大幅度的提升、長葛區域和城市可持續的高質量的轉型發展。
轉型已啟,未來已來。就像我們在此前《許昌的新價值時代》一文中所明確提出的,對一個城市而言,當宜居宜業開始成為城市顯著的品牌標籤的時候,因為對優秀人才和年輕人更強的吸引力,將讓這座城市的競爭力不僅表現為在某些領域和某些產業的競爭力,更可能表現為更綜合、更複雜、更多元也更完善的產業競爭力,以及更具創造性、創意性甚至顛覆性的城市綜合競爭力——就像杭州和深圳,不僅具有強勢的對城市品牌具有很強定義能力的企業品牌和產業標籤,而且,因為城市本身的影響力比這些具體的企業品牌和產業標籤還要強,讓這些城市總是可以適應於新的產業迭代、市場變化和城市競爭。
也正是基於此邏輯,值得期待的未來和前景之一是,長葛在整個鄭州大都市區或者鄭州都市圈空間和經濟格局中,依託其良好的產業基礎、持續深入的生態綜合治理、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理念以及包括長葛產業新城在內的城市空間和資源配置平臺等,不僅可能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可能成為鄭州都市圈內某個產業鏈整體發展的引擎,以長葛產業新城為代表的長葛地區也可能成為鄭州都市圈範圍內最具投資價值、增長潛力、人居價值和開放價值的衛星城之一。
在我們看來,這應該是長葛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致力於成為的角色,也將是鄭州都市圈培育和鄭許一體化發展中需要和希望長葛扮演的角色,當然也是我們所謂的「長葛的新價值時代」應該具有的基本內涵。
如果結果真的如樂觀的預期一樣,長葛將成為我們觀察中國現代都市圈培育和發展過程中衛星城和新的城市節點如何誕生的典型案例之一。
而這,也是我們的「城市的新價值時代」系列將目光投向長葛這個小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