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責任 安全 創新 協同」核心價值理念 為實現新時代核工業...

2020-12-17 澎湃新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秦山核電的事業源自核工業「二次創業」,歷經近50年的醞釀、建設、發展,秦山核電基地全面建成9臺運行機組步入安全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從「零的突破」到重大跨越及其文化特質

1970年2月8日,周恩來總理在聽取上海市關於解決戰備電源問題的匯報後說:「從長遠看,要解決上海和華東用電問題,要靠核電。」由此,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被命名為「七二八」工程。從1970年我國開始醞釀發展核電至今,我們即將迎來中國核電50年。

秦山核電廠30萬千瓦壓水堆機組於1985 年3月20日開工建設,1991年12月15日併網發電,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標誌著我國核工業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被譽為「國之光榮」。這一時期是秦山核電「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的階段,展現出艱苦創業、刻苦攻關、為國爭光的文化特質,建立了「安全視為生命、責任化為動力、制度保障效益、團隊構造優勢、創新成就未來」的價值觀。

秦山第二核電廠共有四臺65萬千瓦壓水堆機組。其中1、2 號機組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第一座國產化商用核電站」,我國由此實現了自主建設原型堆向商用堆的重大跨越,被溫家寶同志譽為「走出了一條我國核電自主發展的路子」。秦山第三核電廠共有兩臺70萬千瓦重水堆機組,是中國和加拿大兩國迄今最大的貿易項目,實現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被胡錦濤同志譽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範」。這一時期是秦山核電「以我為主、中外合作」階段,展現出的文化特質是「開拓、進取、求實、創斷」的企業精神和「安全無藉口,贏在執行,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安全文化理念。

2015年2月12日,方家山核電工程兩臺100萬千瓦壓水堆機組投入商業運行,秦山核電基地全面建成。我們實行專業化一體化管理,提出「一體兩翼」發展戰略。這一時期是秦山核電「做強做優、專業運行」階段,展現出的文化特質是「做一名有高度責任心的核電工作者」的核安全文化價值理念和「質量源於工作的標準和員工的專注」的質量理念。

進入新時代,秦山核電提出建設安全秦山、開放秦山、清廉秦山、幸福秦山,堅守「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核心價值觀和「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的安全理念,努力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秦山核電基地作為中國核電的發源地,經過34年建設發展,擁有9臺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60.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形成安全環保、自主創新、群堆管理、人才搖籃、文化引領、對外服務、公眾溝通、企地共融的秦山特色,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研學基地、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紅船·黨性教育基地,在我國核電事業中發揮著重要的示範作用。今年9月16日,中宣部新命名39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秦山核電站名列其中,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個,在全國核電系統也是第一家獲此榮譽。

二、堅守「責任安全創新協同」核心價值理念,書寫「國之光榮」輝煌篇章

秦山核電不斷傳承踐行「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錘鍊了體現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質,形成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基礎、以核工業文化為源泉、以核安全文化為根本、以追求卓越為導向、以國際一流為目標,包括企業願景、企業使命、核心價值觀在內的文化體系,實現了企業文化與工程設計建造、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相輔相成、互促共進並引領秦山核電走向新輝煌。可以看到,秦山核電文化發展的一條清晰主線就是:秦山核電的事業發展和文化建設是不斷傳承和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的實踐過程,彰顯了「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核心價值理念,昭示了新時代核工業優良文化傳統強大的文化自信,凸顯了優秀企業文化在推動核能事業發展中產生的強大引領力、凝聚力、創造力。

堅守民族核電重任,以責任文化熔鑄事業之魂

在上世紀80 年代核工業「二次創業」的關鍵階段,一大批核軍工出身的先行者義無反顧離開工作生活幾十年的單位,從祖國各地奔赴杭州灣畔秦山腳下,就像研製「兩彈一艇」、挺起民族安全基石重任一樣,把建設祖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的重任又一次扛在肩上,熔鑄發展民族核電的事業之魂。

勇擔核電自主發展重任。1979 年,在美國三裡島核事故後面對項目忽上忽下、傳言四起的情況,秦山核電站總設計師歐陽予院士帶領的設計團隊留下鏗鏘有力的誓言:「只要沒看見宣布秦山核電工程下馬的中央正式文件,我們就沒有權力放下手中的計算尺!」在1986 年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後、秦山核電建設遇到「杜拉風波」,李鵬總理親自指定核工業部副部長趙宏擔任秦山建設總指揮。面對困境趙宏帶領大家一起勇擔重任,力挽狂瀾,使秦山核電建設步入正軌。他說:「對每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認真負責,不推託,不迴避,不扯皮,這是責任心的問題,這一輩子我都這樣!」正是在這樣的團隊帶領下,秦山核電人抱著「為國爭光」的信心和決心,全力以赴,高質量建成中國第一座國產化核電站,實現我國核電自主設計、推動核電裝備自主設計製造、形成核電自主建設經驗、實現核電站自主調試和運營管理,秦山核電站設計與建造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目前,該機組運營水平居於世界前列,兩次WANO 綜合指標位列世界第一。

秦山核電勇擔核電自主發展重任還表現在,建設秦山二期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過程中,僅1、2 號機組就取得了包括核心技術在內的300多項技術創新和改進,壓力容器等核心設備首次實現國產化,電站55項關鍵設備中有47項基本實現國產化,榮膺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曾是二期項目設計團隊的骨幹。秦山三期重水堆工程在建設階段完成99項設計變更,其中21項在重水堆核電機組首次實施,使核電站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秦山核電在建設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過程中,自主實施18項重大技術改進和14項福島核事故後技術改進,為我國核電主泵、應急柴油機等關鍵設備國產化作出積極貢獻。

進入新時期,秦山核電不斷探索新途徑,從宣貫、學習、反思、行動、觀察、管理措施六個方面入手開展責任心建設,把「責任重於一切」的理念具體化、形象化、可視化、考核量化。從宣貫入手,讓全體員工知曉公司管理期望,幫助員工理解責任心內涵;編制《高度責任心之梯》《高度責任心矩陣》《基本人員行為規範》《責任心考核管理規定》《管理人員行為規範》,實現責任心行為規範化、可視化。以《高度責任心之梯》為主線,結合實際案例對責任心之梯進行解讀,通過學習、討論提升認識,把公司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認識。制定處室責任心行為規範,實現知行合一,將責任心規範落到基層工作實處。制定《責任心考核管理要求》,明確責任心管理考核的紅線,實現責任心考核量化,從而引導全體員工主動接納責任、明確責任、履行責任。「做一名有高度責任心的核電工作者」已成為秦山核電全體員工的共識和行事準則。

在責任心建設引領下秦山核電進一步主動承擔好國家賦予的使命任務。比如,利用秦山重水堆大規模生產工業鈷-60同位素,填補國內技術空白並成功進入國際市場,工業鈷源產量約佔國內80%的市場份額,就在9月10日,秦山核電生產的我國首批醫用鈷-60 放射源也實現外運。自主研製的先進核燃料原件(CF3)在秦山入堆考驗成功,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發展和核電「走出去」提供堅強保障。國家環境保護部依託秦山核電基地組建國家核應急救援隊,是我國核應急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最新實踐,也是全面貫徹習總書記的國家總體安全戰略和中國核安全觀的戰略舉措。

築牢安全基石,以核安全文化夯實發展之本

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秦山核電始終將確保核安全作為最大政治,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創造了優秀的建設生產運行業績和環境績效,以安全清潔高效的核能呵護祖國的綠水青山。

建設核安全示範基地。秦山核電從設計、選址、建造、運行等各階段,嚴格執行法律規範和程序制度,持續推進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升機組本質安全水平。比如,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秦山核電在國家核安全局提出的運行核電廠25項安全改進項目基礎上進一步整理細化確定56項改進項目,投入6.5億元,完成海堤加高、增設防水淹的高位固定式應急柴油機等項目,為機組安全運行打下牢固基礎。截至目前,秦山核電已經安全運行116堆·年,在運機組13次WANO 綜合指標排名位列世界第一,過去五年秦山核電WANO 機組平均能力因子保持在90%左右,安全運行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建設核安全文化示範基地。核安全文化是核電企業的靈魂。秦山核電構建了一整套核安全文化理念制度和行為體系,在多機組、多堆型的管理模式下有效整合運行、維修、技術等領域優勢資源,加強運行事件經驗反饋,不斷完善標準操作流程,實現各方全員一體化的安全監管模式,推行具有秦山特色的管理人員巡視、「每日一條安全信息」、防人因失誤時鐘、「一人一機」、「我的地盤我做主」等安全主題活動,在國內率先建立防人因失誤實驗室並持續開展全員培訓活動。

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截至2019 年6 月底,秦山核電累計發電5600 億千瓦時,累計減排二氧化碳5.4 億噸,相當於植樹造林350 個西湖景區面積。投入運行以來,秦山核電沒有發生任何1 級及以上核安全事故,沒有發生任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事件,各項環境輻射監測指標均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其所在地海鹽縣2018 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0.4%,成為國家級生態縣和浙江省環境最優先進縣之一。現在的秦山核電廠區白鷺棲息,離秦山核電幾公裡遠的4A 級風景區——南北湖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候鳥遷徙地,秦山核電周邊的豐山村、文溪塢等「美麗鄉村」,成為浙江省美麗鄉村旅遊的熱點。

堅持自主創新,以創新文化拓寬發展之源

核電是高技術戰略產業,其發展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標誌。研製「兩彈一艇」時期,很多工作都是「開天闢地」「勇闖無人區」;建設秦山核電也是「敢為天下先」。建設秦山30萬千瓦核電站,其設計、建設、調試、運行、體系建設、核電裝備製造、人才培養、科普宣傳等方面都是從零開始;進入生產運營期,秦山核電自主創新主要解決機組面臨的各種問題;進入全面建成新時期,秦山核電實施「一體兩翼」發展戰略,主動「走出去」開展核電對外服務,自主創新主要面向市場需求。可以說,自主創新是推動秦山核電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已融入了秦山核電發展的各個階段。

以技術創新構建源頭活水。今年8月29日,秦山核電首批三名學員在孫玉發院士工作站學成正式結業。目前,秦山核電已形成完整的自主創新體系,擁有以院士工作站、「何少華工作室」為代表的24個科技創新平臺,擁有專利362項,其中發明專利67項,創造了一大批在我國核電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技術成果。比如,秦山核電自主開發的水下檢修技術為巴基斯坦恰希瑪1號機組完成水下修復,填補了我國核電水下檢修技術的空白;自主開展回收鈾燃料技術應用,有助於完善我國核燃料閉式核燃料循環體系。

以管理創新構築引水靈渠。秦山核電站於1987年4月發布首版《秦山核電公司質量保證大綱》並建立實施一整套生產管理制度,這個大綱是最早被國家核安全局認可的核電廠質量保證大綱,其中首次提出「安全第一、質量第一」核電發展方針,最先研究建立電站狀態報告系統、實現所有問題得到報告,最先探索實施工作負責人自檢、QC獨立見證和質量保證(QA)監督的質量檢查驗證體系等。在當時,這些探索在國內具有先進性和示範性。除此之外,秦山核電站的安全管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安全文化建設、核電運行人員培訓、核電人力資源開發等都開創了我國核電站管理的先河。《秦山核電運行調試大綱》《秦山核電質保大綱》《秦山核電培訓大綱》《秦山核電運行規程》等系列文件和技術已經成為國內核電站建設的行業標杆。秦山核電站每年承擔多項核電行業通用標準編制工作,目前提出標準立項申請220項,立項69項、報批發布50項。其中,發布的核電行業標準有29 項,國家標準1 項。

以人才培養拓寬發展之源。秦山核電站應用系統化培訓方法形成系統培訓、授權上崗、定期復訓的全員培訓體系,成為中核集團核電培訓體系建設的參考範本。建立完善的培訓設施,開發全範圍模擬機,填補國內空白;建立核電行業唯一的核特有職業技能鑑定站,培養和鑑定500餘名專業技能人才。秦山核電湧現出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工人院士」何少華、全國勞模田慶紅、姚建遠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師級技術和管理人才。據不完全統計,秦山核電累計對外輸送各類技術管理人才2000 多人,他們大多成為核能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骨幹,其中高級管理者40多人。公司現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2人、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和中核集團「111」高級技能人才12人、浙江省「萬人計劃」高技能領軍人才1人、省部級以上技術能手23人。

以觀念更新激蕩文化清波。作為新能源行業的「老基地」,近年來,我們按照習總書記對文化宣傳思想工作指明的方向,順應網際網路發展大勢,不斷在文化宣傳思想工作的理念、內容、手段等方面嘗試創新。

「九微工作法」是秦山核電面對改革重組後的文化引領、大團隊的文化管理、新媒體新思潮帶來的文化挑戰等工作困局,緊緊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的指導方向,緊扣「實、新、小」三字訣,即工作落點求實、形式創意求新、內容化整為零,將大事化小、做實做細,大膽開展「四兩撥千斤」的工作探索與實踐。「九微工作法」先後榮獲全國企業文化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政研會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在全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典型經驗交流和研修會議上,黃坤明同志欣然為「九微工作法」宣傳冊——《微力》籤名。中央宣傳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長戴木才同志指出:秦山核電的探索高度地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信息化的一個發展趨勢,總結的「九個微」經驗,可以使整個企業人人參與,人人成為主角,人人成為主體,人人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又體現了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值得推廣學習。

秦山核電不斷嘗試創作核電《小蘋果》《大王喊我來巡檢》《最強巡檢》《最強運行》等系列文化成果。例如,核電《小蘋果》是借用當時很流行的時尚元素——歌曲《小蘋果》,由五個身著核電各式工作服的核電員工,在核電的各個工作場景內演繹核電版《小蘋果》,輕鬆倡導綠色節能環保的生活理念,並通過青春陽光的員工形象展示,傳播公司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在各大平臺上,核電《小蘋果》迄今點擊量超過億次。核電《小蘋果》受到國務院國資委、中核集團、中國核學會等的關注和好評;核電《小蘋果》劇組還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博樂先生微逗秀》節目錄製。中秋節當天,秦山核電創作的《秦山核電讓愛團圓》微視頻登上「學習強國」首頁。

大力協同,以文化凝聚發展之力

研製「兩彈一星」是集全國力量進行大協作、大會戰,「兩彈一星」精神所提倡的「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在秦山核電建設發展中得到很好體現和傳承。從1974 年起,在總設計師歐陽予組織下,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上海原子能研究所和上海市工廠、學校等30 多個單位約600 餘人組成七二八工程設計隊,以大會戰的形式開展科研設計。至上世紀80 年代,全國100 多個研究所、設計院、製造廠及大專院校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一起歷經10 餘年攻關,完成秦山核電站反應堆物理、熱工等30 多個專業420 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取得大量科研成果。秦山核電的建設得到全國鼎力支持,秦山核電也全力支持國家其他各項建設。

帶動核工業產業鏈發展。秦山核電是中國核工業「二次創業」的標誌性工程,在秦山核電及其它核電項目的帶動下,我國鈾礦地質勘查及天然鈾生產水平和能力有了較大提升;鈾濃縮工業完成了技術升級換代;核電燃料元件製造產業實現國產化、系列化,不但滿足國內所有在役核電站高性能燃料組件的生產需求,也為我國核燃料產業參與國際競爭打下基礎;核反應堆研究設計水平有了較大跨越,為我國實現核電「走出去」發展戰略提供保障。此外,秦山核電在建設方家山工程探索踐行「同一個項目、同一個事業、同一個團隊、同一種文化、同一個計劃、同一個行動」的「六同」理念,已經成為助推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建設的重要管理理念。

建設對外服務示範基地。1991年12月15日,秦山30萬千瓦機組併網發電後15天,我國便與巴基斯坦籤訂建造與該機組同樣堆型的兩臺30萬千瓦機組合同,中國核電「走出去」就此開端。目前,秦山核電全面參與了該電站生產準備、運行調試等工作。恰希瑪核電站4臺機組全部投入運行,成就了「南南合作的優秀典範」。目前,秦山核電還承擔巴基斯坦恰希瑪4臺機組維修技改、喀拉蚩兩臺機組調試運行和培訓等服務項目。秦山核電還積極利用自身技術、人才、經驗優勢,開發對外服務的「八大產品」,積極開展國內國外核電服務工作,成為推動秦山質量發展的「第10臺機組」。

建設企地融合發展的典範。秦山核電與浙江海鹽形成經濟上帶動、社會上推動和人文上互動的良好局面。截止2018年底,秦山核電已累計投資814億元,繳納稅費約375.14億元。秦山核電目前年產值約180億元,每年依法繳納各類稅費約35億元。利用自身優勢有效帶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依託秦山核電開發建設「海鹽·中國核電城」發展核電關聯產業,不僅成為海鹽縣經濟支柱產業,還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已培育85家核電及核電關聯企業,總產值超過270億元。

三、為實現新時代核工業「三位一體」奮鬥目標貢獻秦山力量

秦山核電企業文化遵循的一個根本內核就是安全。籌劃「七二八」工程伊始,周恩來總理囑託,一定要以不汙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前不久,國家發布了《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再次明確,以安全為前提發展核能和技術。秦山核電始終將安全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把安全貫穿於建設生產管理的每個環節,落實在行為習慣中,融入到文化自覺裡,創造了優秀的安全業績。秦山核電將始終堅守「安全是核工業的生命線」的理念,持續提升核電機組本質安全水平和員工的核職業素養,努力建設安全秦山、生態核電。

秦山核電給我國核能事業的一個關鍵啟示就是自主創新。高科技是買不來的,要繼續堅持以我為主,這是發展核電的必由之路。秦山核電是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發展的典範,包括第一套核電汽輪發電機組、第一臺國產蒸汽發生器、第一套反應堆堆內構件等許多第一都是從秦山走出來的,7月30日《新中國的第一——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登錄央視70周年巡禮報導。秦山核電的實踐也表明,自主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秦山核電將堅定不移地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

中核集團在新時代確定了「以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建成世界核工業強國」的新時代「三位一體」奮鬥目標。闊步行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途上,秦山核電將充分發揚核工業優良傳統,充分發揮秦山核電蓄積的豐富經驗和技術人才優勢,打造獨一無二的核電人才培養基地、技術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對外服務業務的標準化、專業化優勢,緊貼核電服務市場,大力推介生產準備、調試運行、換料大修、專項維修、專業培訓、技術支持、重水堆支持、信息技術建設與運維等「八大產品」。目前,我們正在開展乏燃料乾式儲存、設備可靠性研究與機組性能提升、大規模儲能技術研究和設施建設,推進核電關鍵設備與備件國產化、數字(智慧) 核電技術研究等工作,為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和落實建立示範項目。乘著國家核電「走出去」春風,大力開發國際核電運行、維修、調試服務市場,為「一帶一路」增添新光彩。

秦山核電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努力踐行「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核心價值觀,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做「國之光榮」的堅定捍衛者和發揚者,努力建設世界一流核電運行基地,為實現新時代核工業「三位一體」奮鬥目標貢獻秦山力量,奮力續寫我國核工業新的輝煌篇章。

相關焦點

  • 中核城建:以核心價值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自2019年8月揭牌成立以來,中核城建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實現集團戰略目標不斷完善企業文化理念,確立了「責任、安全、創新、協同」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以及「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企業宗旨,以兩彈一星精神、核工業精神為引領,以爭建「國內一流城市建設綜合服務商」為發展目標,形成坦誠、進取、專業、敬業的企業文化,推動經營管理不斷提升,為企業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 工作會丨中核集團安全環保部:落實「安全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理念...
    集團公司開展以「認真履職、遵章守規」為主題的「安全文化建設年」活動,全面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各單位認真落實,將安全文化融入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促進安全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落地。二是以分級分類安全環保培訓作為推動安全是企業核心價值觀落地的切入點。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 餘劍鋒:為中國夢貢獻「中核力量」
    為人民美好生活服務是中核的責任。六十多年來,中核發揮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主力軍作用,實現核電從「零的突破」到打造「華龍一號」國家名片,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中核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核工業發展,中核迎來了「兩彈一艇」以來最好發展時期,中核將牢記習總書記對核工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奮鬥!責任擔當堅持黨的領導是國企的「根」和「魂」。旗幟鮮明講政治是中核的紅色基因。
  • 堅守文學評論的時代價值
    文學評論應和文學創作一起「凝心聚力、同心築夢」,一道堅持文學自覺和文化自信,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堅守文學創作的道德高地,自覺承擔起繁榮文學創作的歷史使命,自覺抒寫真情為民的文學精品,為繁榮和發展文學事業貢獻力量。增強服務大眾的意識,文學需要走向社會、服務人民群眾。堅持服務大眾,把優秀的作品推介給讀者,歌頌人民、鼓舞群眾,是文學評論要樹立的價值導向。
  • 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核心價值
    原標題:黃承梁: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的核心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將「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的黨代會報告,且在表述中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一併,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和基本方略。
  • 於崇德:凝心聚力 開拓創新 譜寫新時代電力文化建設新篇章
    近年來,電力企業文化建設取得的可喜進展,為建設具有電力特色的行業文化提供了新經驗、增添了新動力。在電力行業,創新文化已成為文化建設的主旋律,黨建文化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和諧文化已被大家廣泛認同,安全文化始終是重中之重,責任文化彰顯出電力價值,工匠文化作用逐步提升,融合文化地位日益突顯。
  • 共生時代領導力新內涵:「無我」領導打造協同價值環境 | 思維體操課
    >共生時代下,被稱為「無我」領導的新型領導力在組織系統中打造協同價值環境,促進成員彼此加持,已成為一種更有力的管理新內涵。如何履行「誠、利、信、不爭」的新型管理價值取向?今天的思維體操課,創投君將為你介紹「無我」管理的核心內涵,幫助領導者以注重「命運共同體」的方式賦能組織,在價值網絡中打造更為積極健康的生態系統。
  • 踐行核心價值 唱響時代旋律
    柳鋼黨委始終把準企業發展航向,在新時代大潮中,科學謀劃「一個千億、兩大基地、一個產業群、三個推進」的發展藍圖,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穩步推進沿海發展戰略,向著千億元企業的目標穩步邁進,僅2018年上半年就實現利潤41.85億元,上交稅金21.39億元,為廣西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以實際行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國家層面價值目標註入了「柳鋼力量」,唱響了新時代新發展的動人主旋律。
  • 中國電科:樹立企業技術創新核心價值觀
    一、充分認識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使命責任  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充滿機遇與挑戰。世界經濟邁入數字轉型時代,中國製造2025、兩化融合、網際網路+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推動信息技術向市場、設計、生產等環節滲透。來自海洋、空天、電磁和網絡領域安全威脅逐步複雜化,技術優勢將顯著放大作戰優勢。
  • 新時代教師的價值認知與師範教育實踐的價值自覺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的職業使命和新的價值含義。師範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擔負著培養教師的重任。緊扣國家教育發展戰略要求,全面貫徹新時代國家教師隊伍建設總體指導方針是師範教育的根本遵循。在主動適應教育現代化對教師隊伍的新要求中,師範教育要深刻理解新時代教師的價值內蘊,聚焦新時代師範教育核心命題,牢固樹立源頭意識、特色意識和卓越意識,協力彰顯師範生培養的現實價值關懷。
  • 攜手打造先進核工業創新體系 中核集團與蘭州大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
    雙方將以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和雙一流大學為目標,共同推動我國核能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這是中核集團和蘭州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等戰略需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
  • 百家券商最新核心價值觀亮相!企業使命與願景、經營理念都是什麼...
    財聯社記者發現,在此欄目中,112家券商和資管公司核心價值觀、企業使命、經營理念、企業願景等均有詳細披露。證券業協會要求,各家證券公司需按照已報送的《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認真履行好行動落實的主體責任,守正篤實推進文化建設工作,持續積澱和涵養良好行業生態,更好服務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 企業社會責任的堅守與創新——第十屆(2020)CSR年度盛典圓滿落幕!
    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積極地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並且通過價值共創驅動社會前進的步伐。中國企業回饋社會的意識正快速覺醒,正以企業公民的姿態開始全新的生命歷程。」經觀傳媒副總裁、《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郭宏超在致辭中表示。
  • BEAF-EX堅持「客戶至上」的核心價值理念
    BEAF-EX是一家全球領先創新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首創區塊鏈+金融模式,致力為實體經濟服務, 其核心金融業務涵蓋法幣交易、幣幣交易等多種交易模式。BEAF-EX自成立以來,憑著誠信及專業創新精神,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致力為環球客戶提供安全、便捷、多元化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客戶至上」是BEAF-EX一直秉持的服務理念,我們將此理念貫穿於整個服務體系及營運流程之中,讓每位投資者都能享受無微不至的星級服務。同時,BEAF-EX為客戶提供多個交易優勢,讓客戶可全面享受優質的投資服務,為財富增值。
  • 華為參展2020世界5G大會 展示5「機」協同新價值
    華為將以「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為主題參會參展,通過展臺與多場峰會論壇,呈現5G 行業應用的創新實踐與產業觀點、5G智能生活新體驗、面向未來的ICT基礎設施規劃與能力、華為數字包容行動實踐以及智能終端產品,持續為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創造新的價值。
  • 堅守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把初心鐫刻在心、融入血脈,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指明了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
  • 運鴻集團:創新驅動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以創新驅動戰略為大背景,包括提升企業經濟責任,提升企業法律責任,提升企業慈善責任,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等。在此基礎上研究從新契機、新變革、新理念、新體系等維度提出企業提升社會責任履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中國經濟內生發展的推動使然,也是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下的發展必然。是新時代的企業和企業家踐行社會責任的第一要務。運鴻集團不斷創新企業發展,為提升企業經濟責任創造良好環境。
  • 徐敏華、熊瓊:協同與創新:高校輔導員團隊建設探析
    基於「協同」理論與「開放式創新」概念,著重從團隊建設的內外因素探討加強高校輔導員團隊建設的有效路徑,即從團隊組織形式及文化建設層面進行創新,並以團隊構成、運行機制及領導者選拔為突破口,實現高校輔導員團隊建設可持續發展。
  • 同方股份與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12月9日,同方股份旗下同方工業有限公司與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協同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中核集團經營管理部副主任王冶,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長梁光扶、副院長姜宏民,同方股份黨委書記、總裁胡軍,副總裁張興虎等出席籤約儀式,並進行深入交流。會上,胡軍表示,核理化院與同方開展戰略合作,是雙方著眼未來、協同創新,落實「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