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成語外延 把握個性追求
——成語故事 任務驅動型作文
安徽 江紅波
題目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夸父逐日 鑽木取火 愚公移山 庖丁解牛 刻舟求劍 螳臂擋車
中國的成語,其實就是一則體現古人智慧與精神的故事,無數的成語故事都有啟迪思考、化育後世的重要作用。讀了上面六個成語(故事),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
請以其中兩三個成語(故事)為基礎,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明確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 字。
【押題理由】
近年來,國家提出文化自信,2017年新課標全國卷2卷,以詩詞名句入題,引發大家的關注。時代在進步,文化創新文化傳承一直在強調。成語故事或是神話傳說,是中國文化的凝聚,它有著對社會、生活的認知,也有著對傳統精神的弘揚。成語故事對每個考生而言都有話可說,其關鍵是看考生對成語的理解角度。
【構思導引】
夸父逐日,可以理解為勇於挑戰權威的勇氣,也可理解為敢開戰勝自然的精神,還可以理解為與時間賽跑,珍惜時間;如果從反面理解,可以理解為不自量力。鑽木取火,可以理解為人類了解自然、戰勝自然的精神,也可以理解為耐力與恆心的重要性;如果從反面理解,可以理解為改變方法的重要性。愚公移山,代表著一種矢志不移、堅忍不拔、敢於拼搏的精神,也代表著一種依靠自我、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也代表著胸懷大志、高瞻遠矚的長遠眼光,還代表一種造福後人的無私境界;如果辯證思考,可以理解為奮鬥的精神加上科學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庖丁解牛,代表著熟能生巧的工作方法,代表著順應自然規律的人生態度,還代表著工作學習中遇到不好解決的難題,除了能力之外,心態的重要性。刻舟求劍,揭示了發展變化、與時俱進的眼光,揭示了靈活變通的重要性,還揭示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性。螳臂擋車,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也可指勇氣可嘉。
(1)根據題幹「以其中兩三個成語故事為基礎確定立意」這個關鍵性的寫作要求。必須對六個成語故事進行組合,理順故事之間的關聯再立意。夸父逐日、鑽木取火、愚公移山三個成語故事,有一個共同點:戰勝自然。可以由古人的徵服精神聯想到當下中國,在「苦幹」精神「工匠」精神的影響下,快速發展。
(2)鑽木取火與庖丁解牛兩個成語故事:鑽木取火強調意志與精神的可貴,庖丁解牛看重技巧的不可或缺。立意時可以採取一分為二的角度,整合「意志」與「技巧」,聯繫現實來分析。
(3)愚公移山、螳臂擋車兩個成語故事:可以得出「千萬別嘲笑那些看似不自量力的人」「泥鰍也可以掀起大浪」的觀點。
總之,立意要從某個角度找到成語故事之間的關聯,得出自己的觀點。
【學生優秀作文一】
精於事, 何不敏於行
安徽省歙縣二中高三(13)班 李賽楠
很多時候,同齡人覺得刻舟者真傻,不懂實事求是,真是可悲。夸父真棒,勇於追求夢想,縱然為之獻身,令人敬佩。可我,總覺得事情並非他們想像的那樣。
刻舟求劍的人,我倒是覺得是聰明的,明知求不得,退而求其次,刻痕僅僅是成了一種懷念,知道回不來,就用一刻痕的方式好好告別。「精」於劍,何不敏於行?找個舒心的瞬間讓自己好過些。
蔣方舟,「天才作家」到「普通寫作者」,以前的她背負了太多的讚揚、質疑和批評,在青春的道路上,患得患失。現在的她學會了坦然面對,發現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到努力改變,將自己放逐於東京。她意識到自己無法討得所有人喜歡,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她不再執著以塵世煩惱,用客觀冷靜的態度描述自己,用灑脫舒坦的方式讓自己好過些。倘若她一直追逐於別人的期望,一直於「精」於人世,而非敏於書寫,或許會一直在迷失,或許不會再寫作。我相信,認清自我的蔣方舟,在將來的道路上,定能走的更加穩健。
同樣,我到覺得夸父逐日不可取。太陽那麼高,那麼遠,追不到,抓不著,為何不對它笑一笑?如此盡力奔跑,最終還是一倒。「精」於奔跑,何不敏於行仔細思考,找了更為合理的目標,讓自己好過些。
林語堂,早年心血來潮,欲發明打字機,做一番大事。結果,傾家蕩產,也沒得出個所以然來。當他的夫人問他,還有什麼出路嗎?他坦然笑之,這支筆到還能生出幾個錢來,事實證明,他做不成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倒是一個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師。他所寫的《蘇東坡傳》裡頭,記載了這樣一個例子。蘇東坡睡覺前總要尋個好角度,360度的轉了一遍,撓了痒痒,好啦,即便蚊子再怎麼多,聲音再怎麼響,他都不管了,呼呼大睡!甚是可愛。你看,林語堂一心執著於打字機,傾家蕩產砸鍋賣鐵,到最後一事無成,豈不可惜?蘇東坡一心執著,蚊子來咬,床不舒坦,那他的美夢可就沒咯。「精」於一事,何不敏而退其次,換條路子走,也能走出條路來。
精於事,何不敏於行;精於一念,何不轉換角度。或許柳暗花明又一村。精於事,何不敏於行,精於缺陷,何不著眼長處。或許「天生我材必有用」。精於事,何不敏於行。你說呢,夸父?你覺得呢,刻舟求劍者?
【教師點評】
作者考慮立意角度頗具思辨性,從逆向思維的方式,對成語進行思考和分析,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文中選用蔣方舟和林語堂的事例,闡述簡單論證細緻,期待很好論述主題的作用。全文結構勻稱,文末點題,耳目一新。
【學生優秀作文二】
以匠心 築未來
安徽省歙縣二中高三(13)班 孫江鈺
「質量之魂,在於匠心。」這是李克強總理講話中的內容。工匠精神,從古至今,延續千年之久。中國的崛起於發展,不僅需要工匠,更需要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裡,每一個人,都需心存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以築強盛未來。
梓慶削木為鐻,匠心獨具
梓慶是魯國的一位工匠,《莊子》中曾對梓慶面對魯王為何鐻製作得巧奪天工的詢問時的答覆做了記錄。梓慶說,每次做鐻之前,用七天屏除雜念,再入山林選擇質地、外形與鐻想近的原料,最後付諸全部心血精雕細琢。用自己的純真本性融合木料的天性去製作,器物自然入鬼斧神工。
庖丁解牛,說得便是這個道理。用純真的本性,在解牛過程總看到的牛仿佛只剩構造,加之純熟的技巧,才會有目無全牛的這般神工。向這樣對待需製作或處理之物,便是一種工匠精神。梓慶的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古中國匠人的精神風骨。而古代中國也正因為這群匠人的存在,才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領先於西方,才會有四大發明的出現和傳播。
徐立平雕琢火藥,精益求精
徐立平出身航天世家,從1987年開始從事航天發動機固體動力燃料方面微整形。這項工作及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引起爆炸。雕琢允許的誤差為0.5毫米,但徐立平的誤差,常在0.2毫米以下,堪稱完美。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個概念,一個口號。它是具體的,可觸的。它就存在與每一項工作任務中,是徐立平這樣工作時秉持的態度,是一幹數十年,精神求精的精神。就像鑽木取火,雖然枯燥繁瑣,但也能從中得出技巧,發現樂趣。當今中國,正是像徐立平這般大國工匠的存在,讓中國向強國轉變,正是這般工匠精神,中國的高鐵才能領先世界。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說: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我想,初心,存在於古往今來的工匠精神之中,工匠們對每一件事的堅持,精益求精的精神,體現了他們身為工匠的初心。中國的崛起之路很長,每一步都需要踏實地邁進,我們需要工匠,需要工匠精神。
當今社會,塵世存在競爭,世界充滿較量。只有人人樹立工匠之心,以嚴謹的態度,處世為人。中國才會有富強,才能鑄就強盛未來。
【教師點評】
作者從匠心角度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引用梓慶、徐立平兩個事例,從古代的匠心到當今的工匠,分析不同時段都需要有「工匠精神」,社會才能發展進步,給民眾帶來希望。在構思上,採取小標題的形式,文段清晰,脈絡清楚。文末點題,升華全文。
【學生優秀作文三】
追夢路上 貴在堅持
安徽省歙縣二中高三(13)班 方婷
古有夸父逐日,拼盡全力哪怕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去搏;亦有愚公移山,號召子孫後代也要將山移走。他們身上那種持之以恆的心態,令人敬佩,也著實可貴。
我相信,人人都有夢想,但不能肯定人人都「咬定青山不放鬆」。無論你是堅持,還是放棄,夢想就在那裡。它在等著你的到來,你必須堅持,才能擁之入懷。
英國作家喬安妮•凱薩琳•羅琳就是一個堅持自己的夢想並取得成功的人。小時候的她就渴望成為一名作家,夢想的種子在她的心靈紮下了根,成年後的她生活並不如意,她曾失去工作,靠救濟金生活,離魂的痛苦和單親媽媽的艱辛,她都一一嘗試過。在這樣的情況下,1997年,她的小說《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出版了,在電影公司將小說拍成系列電影後,羅琳成了英國著名的作家。
羅琳的作品被人喜愛,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正因為即便在生活的困境中掙扎,她也仍舊堅持不懈的寫小說,才鑄就了她的成功與夢想,從開花到結果。
青年演員王凱也是一個堅持夢想,不忘初心有始有終的人。青少年時期的他便夢想著成為一名演員。他的夢想始於課文中的一個話劇《雷雨》,在上完《雷雨》這一課後,他的演員夢之心被點染。然而,現實總是事與願違。他的父母並不支持兒子選擇演員這一行業,在父母的堅持下,他值得聽從父母的意見老老實實去父母介紹的工作崗位上班。但是,他的演員夢並未因此而破滅。他偷偷自己一個人去參加了考試,並且通過,開始了演員生涯。剛開始,他接到的都是些小角色,諸如娘娘腔之類的,他仍讓堅持了下來,並不甘心之徘徊著一類角色。經過不斷的堅持、打磨和學習,他完成了《偽裝者》《琅琊榜》中完美的演繹。他漸漸被人們熟知,他成了現在的王凱。
羅琳與王凱的例子告訴了我們,只要堅持,我們離夢想就會一步步靠近,最終實現夢想。
如果我們肯為我們的夢想而堅持,那麼我們的未來可能就會大為不同。只要你有夢,你願意未來夢想的實現而堅持奮鬥,相信結果一定會令你滿意。
追夢路上,跪在堅持。堅持吧,少年!
【教師點評】
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的情懷,那種敢於追求的精神,讀來令人感嘆。作者圍繞羅琳和王凱的事例展開,論述遇事唯有堅持,有了夢想就奮力前行這一主題,以翔實的事例和細緻的闡述,論證了文章的主題。文末升華,令人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