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志願者在非洲的抗疫故事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新冠疫情期間,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孔子學院中學部學生為中國加油。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孔子學院學生用中文和拼音在黑板上寫下對中國的祝福。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孔子學院師生為中國抗疫捐款。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作者教學生畫國畫。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在坦贊鐵路的火車上看日出。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作者 董航璐

「我們永遠是不同膚色的一家人」

3月17日,坦尚尼亞出現了新冠肺炎第一例確診病例。

4月10日,累計確診32例,疫情從境外輸入性傳播進入本地人際傳播階段。

4月11日起,坦尚尼亞宣布暫停所有國際客運航班。這不是第一個因疫情停航的非洲國家,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從3月18日坦政府宣布停課以來,我們已經在家隔離了一個月,突然理解了國內關於居家隔離的那些段子,比如「早知道上次逛超市會是我最後一次逛超市,我怎麼會只拿一塊巧克力」。

國內疫情嚴重時,孔子學院採購了一些普通口罩,分給各位教師,包括當地教師和員工,之後又買了一批。我們想著為國內做點兒什麼,於是每天都關注國內的情況。那時,我的學生Juma Mwalimu(中文名「王超」)正在準備演講比賽,主題是「天下一家」。比賽前一晚他問我,怎樣表達對中國的關心更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更能讓中國人接受。後來,他在演講結尾說:「中國只是感冒了,我希望她快點好起來,我們永遠是不同膚色的一家人。」

孔子學院師生紛紛向「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特別行動」捐款。我們為國內拍攝了視頻,用院歌當伴奏,配上當地師生的祝福,製作出「風雨同舟」的版本。我們寫下「棠棣之華,鄂不韡韡」「風雨同舟,中國加油」,希望陰霾早日消散,春暖花開。

3月初,我體驗了全程31小時的坦贊鐵路,從三蘭港出發去姆貝亞,去程坐飛機,返程坐火車。出發前,整個機場裡戴口罩的只有中國人,火車站裡戴著口罩的我們與周圍格格不入。有當地人跑過來對我們說:「坦尚尼亞很安全,你們不需要害怕。」「Hakuna Matata」是這邊的名言,意思是「沒有問題,不要擔心」。坦桑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時,身邊的當地同事還是持樂觀態度,所幸政府及時宣布了停課。面對未知的疫情形勢,我希望學生和當地朋友不要總保持這樣的樂觀。隔離期間,我一次次詢問他們是否待在家裡,叮囑他們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勤洗手。

「停課不停學」是個難題

剛停課的時候,本科教學負責人王琳老師就開始籌備網課事宜。然而本科班學生太多,很多學生無法支付網費,不能經常查看WhatsApp等軟體,更別提收看網絡視頻課程了。如果選擇網絡授課,就會涉及教育公平問題。我們放棄了網課方案,讓各個教師根據本班的情況調整。專科班採用了微信視頻語音網課的形式;我的選修課四級班目前還有學生因無法上線失去聯繫,我只能在群組裡分享學習網站和一些漢語水平測試題及資料,提醒他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學。每當有學生向我提問時,我都會一一回復。

對很多非洲學生來說,學習漢語可能改變他們的未來。王超和費曼是我班上既努力又優秀的好學生。他們原本報了3月底的漢語水平考試(HSK)四級和漢語水平口語考試(HSKK),希望拿到好成績,提高申報獎學金的成功率。疫情發生後,考試時間只能後延。幫他們填寫推薦信時,我問負責人,沒有漢語口語考試成績會不會有影響,她說會「減少(申請人的)競爭力」。得知可能沒法開學也沒法考試時,王超難過的樣子讓我心情沉重。

於是,我更加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提供更多指導與幫助。我在孔子學院負責新媒體平臺管理,當下,線上授課進展不順利,我就在Instagram上發起「在家學漢語」的視頻圖片分享,讓王超拍攝了第一個在家練習漢語繞口令的視頻,鼓勵學生們積極投稿。不過老實說,這個活動收效甚微。所以我將話題與任務交給了各位老師,希望他們能夠分享更多與學生互動時的對話及學生學習圖。院長也鼓勵老師們多拍一些短視頻,供學生們學習。雖然受條件所限,很難做到「停課不停學」,但我們依舊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身在異鄉,背後是祖國

居家隔離期間,採購時蔬成了一個大問題。我慶幸自己在孔子學院本部,也慶幸我在三蘭港——這裡有很多華人商店。孔子學院定期組織統一採購,最開始是統一出門,如今只需統計需求,通過微信下單,華人超市就能配送,然後由負責配送的老師挨家挨戶地送菜到家。送菜時,偶爾會收到老師做的麵食,我們也會以自制雙皮奶作為回贈。在這段隔離的日子裡,我們不曾聚會,但線上交流從未停止。為了豐富老師們的生活,孔子學院先後組織了徵文、美食分享、vlog製作等活動。我們必須快樂又健康地享受居家隔離生活,才能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雲開霧散的那一天。

停航以來,我收到的問候更多了。有次我跟朋友傾訴,最後她跟我說,不是她在安慰我,而是我在安慰她。我並不孤單,也並不惶惶度日,所以既不害怕,也不恐慌。我每天都和在義大利、莫三比克、南非實習的同學們交流,一起分享美食和好劇,偶爾一起玩線上遊戲。我們各自身處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然而,背後是家人、學校和祖國。我們期待回國後的重聚,相信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嚴格做好科學防護,就一定能順利完成這段實習。

2019年8月,我初次踏上非洲的土地。以赴非擔任漢語志願者教師來完成研究生實習,是我很早就作出的決定。按照原計劃,我在這裡實習一年,今年8月6日回國。但眼下,一切都是未知數。即便如此,我也不後悔這麼選擇。從「黑暗料理」廚子到「中華小當家」,從學習漢語教學理論到走上講臺實踐,從不識非洲到向家人朋友展示真正的非洲,這片熱情的土地讓我成長。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在這裡保護好自己,繼續履行本職工作。

這兩天,我製作完成了孔子學院上下籌備許久的院歌MV。看著往昔拍攝的畫面,感覺好像已經過去了很久。我期待坦尚尼亞的雨季早日過去,迎來陽光明媚的日子,然後再一起唱「Hakuna Matata,Karibuni Tanzania」(歡迎來到坦尚尼亞,這裡無憂無慮)。

作者是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孔子學院漢語志願者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表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王慶魯等295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授予武漢市青山區志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149個集體「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稱號。他們真誠奉獻、不辭辛勞,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是廣大團員青年學習的榜樣。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希望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不斷取得新成績。
  • 中國醫療專家向英國及非洲國家介紹抗疫經驗
    新華網上海5月15日電(記者楊愷 吳宇)中國醫療專家13日晚通過多地視頻連線方式,向英國及辛巴威、南非、蒲隆地、肯亞等非洲國家政府代表和醫療工作者介紹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做法。中國醫療專家與英國、非洲連線上海現場 楊愷 攝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視頻座談會上表示,中國和英國同為非洲的重要夥伴,幫助非洲抗擊疫情,符合中英非三方的共同利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北京指出,在武漢,疫情之初最大的瓶頸在於病患無法全部收治。
  • 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20年關鍵詞
    「中國青年志願者」標誌的整體構圖為心的造型,同時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個字母Y。圖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鴿子的造型。標誌寓意為中國青年志願者向社會上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奉獻一片愛心,伸出友愛之手,以跨世紀的精神風貌,面向世界,走向未來,表現青年志願者「熱情獻社會,真情暖人心」的主題。
  • 援外志願者:把愛帶到非洲 一句「你好」自豪無限
    原標題:援外志願者:把愛帶到非洲 一句「你好」自豪無限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4日電(記者 李延兵 見習記者 李婧怡)「在塞席爾服務期間,不僅是個人體驗和個人奉獻,更肩負著責任和使命,我必須以更高的姿態,和更高的標準,去上交這份答卷。」2014年中國廣州青年志願者塞席爾服務隊臨時黨支部書記溫紅豔,在援塞隨感中這樣寫道。
  • 青年志願者在行動,公益剪:用手藝為抗疫逆行者解決「頭等急事」
    為此,團省委、省青聯未雨綢繆,聯合開創集團、百度APP濟南頻道和山東省美發美容行業協會,擬於下周正式組織發起「致敬逆行者:公益剪」青年志願者行動,來自美宣造型、慕名造型、中原造型的20餘位青年理髮師踴躍報名,計劃分批次走進醫院、社區、交通、公安、疾控等抗疫一線為逆行者們解決「頭等急事」。
  • 國家開放大學舉辦「講抗疫故事 做奮進青年」網上主題聯學活動
    「講抗疫故事 做奮進青年」網上主題聯學——國家開放大學體系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重要回信精神中國網4月30日訊(記者閆景臻)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重要回信精神,在國開體系師生中形成大學習、大討論、大實踐的活動態勢,4月30日,國家開放大學舉辦了「講抗疫故事、做奮進青年」——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
  • 長理青年抗疫戰場顯擔當
    (化學學院應化1602班杜祥瑜擔任焦作市疾控中心抗疫志願者)化學學院應化1602班學生杜祥瑜,作為焦作市疾控中心招募的抗疫志願者,從大年初一開始,在山陽區堅守戰「疫」一線50餘天,防疫任務高峰時期,他獨自扛著15斤的消毒液「消殺」一百多個房間,平均每天要走7.3公裡。
  • 「湘約端午時·情暖一家人」 關愛臺灣抗疫志願者公益行動正式啟動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湖南中醫藥大學臺灣校友會第一時間為湖北地區捐贈十一萬人民幣用於購買抗疫物資;大批湖南中醫藥大學臺籍校友、學生作為中醫抗疫志願者,無懼風險、挺身而出、逆風前行,發揮中醫作用,發揚 「醫者仁心」精神,成為特殊時期溝通大陸與臺灣的「連心橋」。
  • 中國醫生在非洲大陸的「抗疫」日記
    文/李豔軍辛巴威與獅子山,都是「一帶一路」上的非洲國家。近年來,株洲市中心醫院陸續有一批醫務人員來到非洲大陸進行醫療援助。株洲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醫師李豔軍成為了中國(湖南)第17批援辛巴威醫療隊的一名隊員,也是隊裡唯一的一名骨科醫生,於2019年6月23日去到了南部非洲國家辛巴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在非洲的援助日記。
  •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武漢3人1集體上榜!
    第四屆「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揭曉,武漢3人1集體上榜!「中國青年好網民」優秀故事徵集活動落下帷幕,100個優秀故事揭曉。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吳霄的故事她是「青春武漢」的新媒體編輯。新冠疫情發生後,在下沉社區參與抗疫的同時,她還堅守在網絡第一線,發布《愛武漢從拒絕謠言開始!》《〈在此〉,描寫武漢最美的一首歌》等500餘篇圖文作品,引導廣大青年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弘揚抗疫一線青年的奉獻精神,全網閱讀量超千萬人次。
  • 青年「愛裡」、 國際志願者日、「青科講壇」、築夢書屋…… |...
    賀軍科指出,全團要把習近平同志關心關愛大學生的故事納入「青年大學習」常態化內容,作為高校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題,引導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牢記教導,努力做有志氣、有才氣、有銳氣、有骨氣的新時代中國青年;把習近平同志做青年群眾工作的藝術
  • 丁澤成作為唯一企業青年代表參加浙江省青年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
    中青企協常務理事、省青聯委員、省青企協常務理事、亞廈股份董事長丁澤成應邀參加並作為唯一企業青年代表作抗疫先進事跡報告。 大會旨在通過浙江青年在抗疫期間的先進事跡分享,傳遞和發揚其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履行時代責任、勇為戰疫先鋒的擔當精神。
  • 非洲島國葛摩友協捐助100歐元支持中國「抗疫」,背後的故事更讓...
    在中國合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非洲島國——葛摩的「科中友好協會」捐出的「100歐元」,這兩天卻受到中國網友的格外注意,有網友表示「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11日,環球網記者致電中國駐葛摩大使館,使館工作人員證實,為支持中國人民的抗疫行動,近日科中友好協會向中國「象徵性」地捐助了100歐元。
  • 關愛抗疫志願者子女成長,星光耀志願者為世界鐵娃送新風機
    12月23日,星光耀志願者攜手湖北緩老院大學,向位於琴臺天下名企匯的世界鐵娃文體互動營,捐贈霍爾新風機和霍爾消毒殺菌淨化機各十臺,以表達對免費為抗疫志願者子女作文培優教室的支持。由著名抗疫扶貧志願者範茂勝、嶽文雯博士發起,總部位於武漢星光大道9號綠城尊藍青年創客匯的星光耀志願者聯盟,堅持以弘揚武漢抗疫精神、賦能青年高尚成長為己任,繼上月聯合江夏區總工會、民政局、文旅局,建成全國首家以採編服務為特色,「志願為志願者服務」的星光耀志願者社交公園後,又與楚天都市報聯合首創「萬名大學生為萬名武漢抗疫志願者口述實錄一對一採編服務徵集」活動。
  • 湘助非洲 攜手抗疫丨孫爽:民族花 世界香
    【專家名片】孫爽,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生,曾作為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抗疫。6月21日,為我們講述抗疫故事的是中國(湖南)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孫爽醫生。她說:「我看到中醫在非洲這片土地上巨大、蓬勃的生機。」【故事】從武漢歸來,行囊還沒清空、辦公室的新布局還沒習慣,便接到通知,出發踏上非洲抗疫的徵途。
  • 高校青年志願者「與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
    本報北京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杜沂蒙)經團中央批准,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處面向各高校團委、青年志願者協會,各研究生支教團、西部計劃高校項目辦,發布《關於組織高校青年志願者開展「與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的工作建議和指引》(以下簡稱
  • 青年志願者手拉手:「你守護世界,我們守護你」
    馬若瑛正是抗擊疫情期間,中國千千萬萬青年志願者群體的一個縮影。在一批批醫護人員勇做「逆行者」、告別家人奔赴前線的關頭,青年志願者扮演了「守護者」的角色。這是青年志願者堅定的選擇,也是共青團責無旁貸的使命。
  • 瀘州市圓夢關愛協會表彰一批抗疫抗洪助殘先進志願者
    會上表彰了抗疫先進志願者、抗洪先進志願者和助殘先進志願者,並舉行了扶弱助殘、愛心幫扶籤約及優秀助殘企業授牌儀式。記者了解到,瀘州市圓夢關愛協會的志願者們在2020年間,以他們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服務社會、扶弱助殘,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志願者服務時長達7萬多個小時。
  • 非洲政黨政要表示抗疫合作讓中非友誼更加牢固(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
    坦尚尼亞革命黨總書記巴希魯表示,此次疫情的複雜性、破壞性前所未有,戰勝疫情需要全球攜手努力,中國在推動抗疫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模範作用。患難見真情,中國黨和政府始終致力於維護非中團結,以實際行動支援包括坦在內的非洲各國抗擊疫情,我們對此深表感激。我們願同非洲其他政黨一道,不斷傳承和發揚非中傳統友好、團結互助的崇高精神,共同戰勝疫情。
  • 首屆中國非洲研究年會和中國非洲研究院第五屆大使講壇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首屆中國非洲研究年會和中國非洲研究院第五屆大使講壇於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亞非學會、中國非洲研究院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非洲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非洲國家的抗疫表現明顯好於外界預期,也好於很多歐美國家,表現在雖然非洲醫療體系薄弱,醫療資源匱乏,但並未出現大面積人道主義危機、公共醫療資源擠兌和枯竭的情況。不僅非洲國家的疫情死亡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治癒率也高於平均水平。吳鵬指出,從經濟形勢來看,非洲國家經濟陷入25年以來的首次衰退,但下降幅度小於歐美國家,這與非洲經濟與世界產業鏈的連結不夠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