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間,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孔子學院中學部學生為中國加油。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孔子學院學生用中文和拼音在黑板上寫下對中國的祝福。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孔子學院師生為中國抗疫捐款。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作者教學生畫國畫。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在坦贊鐵路的火車上看日出。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作者 董航璐
「我們永遠是不同膚色的一家人」
3月17日,坦尚尼亞出現了新冠肺炎第一例確診病例。
4月10日,累計確診32例,疫情從境外輸入性傳播進入本地人際傳播階段。
4月11日起,坦尚尼亞宣布暫停所有國際客運航班。這不是第一個因疫情停航的非洲國家,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從3月18日坦政府宣布停課以來,我們已經在家隔離了一個月,突然理解了國內關於居家隔離的那些段子,比如「早知道上次逛超市會是我最後一次逛超市,我怎麼會只拿一塊巧克力」。
國內疫情嚴重時,孔子學院採購了一些普通口罩,分給各位教師,包括當地教師和員工,之後又買了一批。我們想著為國內做點兒什麼,於是每天都關注國內的情況。那時,我的學生Juma Mwalimu(中文名「王超」)正在準備演講比賽,主題是「天下一家」。比賽前一晚他問我,怎樣表達對中國的關心更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更能讓中國人接受。後來,他在演講結尾說:「中國只是感冒了,我希望她快點好起來,我們永遠是不同膚色的一家人。」
孔子學院師生紛紛向「希望工程關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特別行動」捐款。我們為國內拍攝了視頻,用院歌當伴奏,配上當地師生的祝福,製作出「風雨同舟」的版本。我們寫下「棠棣之華,鄂不韡韡」「風雨同舟,中國加油」,希望陰霾早日消散,春暖花開。
3月初,我體驗了全程31小時的坦贊鐵路,從三蘭港出發去姆貝亞,去程坐飛機,返程坐火車。出發前,整個機場裡戴口罩的只有中國人,火車站裡戴著口罩的我們與周圍格格不入。有當地人跑過來對我們說:「坦尚尼亞很安全,你們不需要害怕。」「Hakuna Matata」是這邊的名言,意思是「沒有問題,不要擔心」。坦桑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時,身邊的當地同事還是持樂觀態度,所幸政府及時宣布了停課。面對未知的疫情形勢,我希望學生和當地朋友不要總保持這樣的樂觀。隔離期間,我一次次詢問他們是否待在家裡,叮囑他們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勤洗手。
「停課不停學」是個難題
剛停課的時候,本科教學負責人王琳老師就開始籌備網課事宜。然而本科班學生太多,很多學生無法支付網費,不能經常查看WhatsApp等軟體,更別提收看網絡視頻課程了。如果選擇網絡授課,就會涉及教育公平問題。我們放棄了網課方案,讓各個教師根據本班的情況調整。專科班採用了微信視頻語音網課的形式;我的選修課四級班目前還有學生因無法上線失去聯繫,我只能在群組裡分享學習網站和一些漢語水平測試題及資料,提醒他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學。每當有學生向我提問時,我都會一一回復。
對很多非洲學生來說,學習漢語可能改變他們的未來。王超和費曼是我班上既努力又優秀的好學生。他們原本報了3月底的漢語水平考試(HSK)四級和漢語水平口語考試(HSKK),希望拿到好成績,提高申報獎學金的成功率。疫情發生後,考試時間只能後延。幫他們填寫推薦信時,我問負責人,沒有漢語口語考試成績會不會有影響,她說會「減少(申請人的)競爭力」。得知可能沒法開學也沒法考試時,王超難過的樣子讓我心情沉重。
於是,我更加盡心盡力地為他們提供更多指導與幫助。我在孔子學院負責新媒體平臺管理,當下,線上授課進展不順利,我就在Instagram上發起「在家學漢語」的視頻圖片分享,讓王超拍攝了第一個在家練習漢語繞口令的視頻,鼓勵學生們積極投稿。不過老實說,這個活動收效甚微。所以我將話題與任務交給了各位老師,希望他們能夠分享更多與學生互動時的對話及學生學習圖。院長也鼓勵老師們多拍一些短視頻,供學生們學習。雖然受條件所限,很難做到「停課不停學」,但我們依舊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身在異鄉,背後是祖國
居家隔離期間,採購時蔬成了一個大問題。我慶幸自己在孔子學院本部,也慶幸我在三蘭港——這裡有很多華人商店。孔子學院定期組織統一採購,最開始是統一出門,如今只需統計需求,通過微信下單,華人超市就能配送,然後由負責配送的老師挨家挨戶地送菜到家。送菜時,偶爾會收到老師做的麵食,我們也會以自制雙皮奶作為回贈。在這段隔離的日子裡,我們不曾聚會,但線上交流從未停止。為了豐富老師們的生活,孔子學院先後組織了徵文、美食分享、vlog製作等活動。我們必須快樂又健康地享受居家隔離生活,才能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雲開霧散的那一天。
停航以來,我收到的問候更多了。有次我跟朋友傾訴,最後她跟我說,不是她在安慰我,而是我在安慰她。我並不孤單,也並不惶惶度日,所以既不害怕,也不恐慌。我每天都和在義大利、莫三比克、南非實習的同學們交流,一起分享美食和好劇,偶爾一起玩線上遊戲。我們各自身處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然而,背後是家人、學校和祖國。我們期待回國後的重聚,相信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嚴格做好科學防護,就一定能順利完成這段實習。
2019年8月,我初次踏上非洲的土地。以赴非擔任漢語志願者教師來完成研究生實習,是我很早就作出的決定。按照原計劃,我在這裡實習一年,今年8月6日回國。但眼下,一切都是未知數。即便如此,我也不後悔這麼選擇。從「黑暗料理」廚子到「中華小當家」,從學習漢語教學理論到走上講臺實踐,從不識非洲到向家人朋友展示真正的非洲,這片熱情的土地讓我成長。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在這裡保護好自己,繼續履行本職工作。
這兩天,我製作完成了孔子學院上下籌備許久的院歌MV。看著往昔拍攝的畫面,感覺好像已經過去了很久。我期待坦尚尼亞的雨季早日過去,迎來陽光明媚的日子,然後再一起唱「Hakuna Matata,Karibuni Tanzania」(歡迎來到坦尚尼亞,這裡無憂無慮)。
作者是坦尚尼亞三蘭港大學孔子學院漢語志願者教師。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