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交大工科博士決定去說脫口秀

2020-12-16 瀟湘晨報

一場脫口秀表演即將開始。

北大街宏府大廈距離鐘鼓樓很近,處於西安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每周五晚8點,「可樂喜劇」會在這裡舉行一場脫口秀演出。

7月的西安,即使已是傍晚,微風依然燥熱。宏府大廈二樓,一個掛著黑色帘子的小門店,就是「可樂喜劇」的簡易劇場,圍繞不到4平米的舞臺,擺著三排椅子。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樣一場演出一般會來100多名觀眾,大學生和年輕上班族佔很大比例。

固定演出

臨近晚上8點,小劇場門口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主持人牛奶一邊維持秩序,一邊在微信群裡溝通演出事宜。

牛奶本名梁墩煌,是「可樂喜劇」這個廠牌的主要負責人,同時也是脫口秀演員,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西安交通大學能源動力學院的一名在讀博士。

周五晚上西安多處路段過於擁堵,很多觀眾沒有按點到場,演出推遲了10分鐘。

8點10分,表演正式開始。

梁墩煌站在舞臺上,一手拿著麥克風,一隻手搭在麥架上,帶著一點嬉皮的笑,介紹自己的時候故意著重了「交大在讀博士」幾個字,現場發出「籲~~」的鬨笑聲。

「要不是接觸了脫口秀,現在應該已經博士畢業了」,笑聲更大了。

他走到舞臺邊緣,和第一排觀眾互動,得知一位女士的工作是房地產行業的管理層時,壞笑著調侃:「真的嗎?姐姐,我最近不想努力了」,全場笑成一片,甚至有人吹起口哨。

除了梁墩煌,這個晚上將有5名演員登臺表演。有少兒編程老師,暫時無業的年輕男子,IT行業從業者,醫學專業大學生,甚至還有西安另一個脫口秀廠牌「玩笑喜劇」的主負責人。

在西安,幾乎90%的脫口秀表演都是兼職。白天,脫口秀愛好者們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到了晚上,會活躍在西安各個脫口秀開放麥現場或者商演的舞臺上。

梁墩煌和他的朋友們表演的脫口秀,其實應該是Stand-up comedy,正確譯法為單口喜劇,而在國內,大家默認這種表演形式為脫口秀。

最近幾年,本地線下脫口秀表演,也成了西安年輕人新的一種娛樂方式。

「串場」的自我修養

晚上9點多,脫口秀表演進行到三分之二處時,突然出現了意外。

原本定好最後一個要出場的脫口秀「練習生」,因為當晚才從北京趕來所以遲到了,作為主持人的梁墩煌,不確定演員幾點能到,只能在臺上不斷拉長自己的「串場」時間。

即興,也是一個脫口秀演員的自我修養。

梁墩煌口中的段子,從陝西歷史講到陝西話,引申到陝西話的爆破音帶來的氣勢感。

「副駕駛坐西安女娃會怎麼說話?」觀眾們等著梁墩煌拋出笑點,他提高聲音用西安話說:「加油加油!前頭端直走!」這句方言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我感覺我旁邊坐的不是妹子,而是駕校教練,我有時候都忍不住想要買兩條煙給她!」梁墩煌調侃到,大概是「西安女娃」和「駕校教練」的梗觸及到了有相似經歷的觀眾,笑聲變得熱烈了。

講段子的時候他基本不會有誇張的肢體動作,段子內容和講話手勢,逐漸透露出了他在這個舞臺上的人設:會講脫口秀的理工男。

作為一名在讀博士,梁墩煌身上有典型的工科男特質:沒有非常精準的表演,講段子很在意邏輯結構。同樣都是創造性工作,他還是會感慨,「做科研可比脫口秀難多了」,但同時又慶幸自己有科研經歷,「科研會給我很多創作靈感,讓段子內容更豐富,我也想通過這種幽默的方式,讓大家知道博士平時都在做什麼。」

其實,每個脫口秀演員有自己獨特的「人設」或「標籤」,這些幾乎都來自他們的生活經歷或工作環境,脫口秀舞臺就像一個出口,演員們以段子為線索,交換著不同行業的荒誕故事,引發觀眾的共鳴和笑聲。

20分鐘後,最後一個演員終於到場了,交接完麥克風,直到下了場,梁墩煌才鬆了口氣,擦掉滿臉的汗。

城牆裡的喜劇

當晚的脫口秀表演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有觀眾離場的時候還在討論演員們的段子。

對於梁墩煌來說,可樂喜劇成立兩年,目前每場演出能來100多名觀眾,在沒有過多宣傳的情況下,已經是一個比較滿意的狀態了。

兩年前,「可樂喜劇」成立之初,西安已經有了「唐蒜鋪子」這個本地脫口秀廠牌,創始人嘯雷也有一大批固定粉絲受眾,方言段子為主的演員們更容易吸引到西安本地觀眾,年輕的「可樂喜劇」並不被人了解。

「剛開始只有倆觀眾,還是我硬拉過來充數的同學,」梁墩煌回憶「可樂喜劇」成立後的第一次演出,「兩個人有點少,就把旁邊火鍋店等位的顧客都拉過來了,」梁墩煌形容這場演出是「慘不忍睹」:「第一個演員上去講了5分鐘之後,底下兩個觀眾覺得太沒意思了,走了,最後我們拉來的幾個觀眾也都走掉了,全程堅持下來的就只有我那兩個同學。」

其實,梁墩煌對脫口秀的興趣在大學時候就產生了,當時,國內並沒有太多關於脫口秀的表演,他對脫口秀的認知和模仿,幾乎都來自網絡,直到綜藝《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出現,他才發現,原來國內一直都有人在做脫口秀,而且還做得蠻不錯。

綜藝引發的熱鬧只是曇花一現,但它卻點燃了「脫口秀」這把火,把它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大批年輕人開始加入到脫口秀隊伍裡。

「可樂喜劇」的演出場地,牆上貼著國內脫口秀演員李誕、王建國等人的照片,當晚演出的演員李震和韓慶華,包括梁墩煌自己,也曾有過在北京深圳講脫口秀的經歷。無論從脫口秀的發展,還是內容的專業程度,北上廣深遠遠高於西安。

脫口秀在西安,就像是「城牆裡的喜劇」,不只是因為演出場地所在位置基本在城牆內,而是在習慣以相聲、秦腔娛樂生活的西安人眼裡,作為新生事物的脫口秀畢竟還是小眾。

但「玩笑喜劇」的負責人李震對西安脫口秀發展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未來這個行業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古都」標籤之外,高校林立的西安也是一坐「青春城」,脫口秀作為一種更適應年輕價值觀的新形式,有「潛在」的發展土壤。

近兩年,西安脫口秀廠牌越來越多,這種現象讓演員們既欣慰又躍躍欲試,但出圈太難,無論是受眾還是傳播度,西安的脫口秀發展依然處在初期,如果說有什麼支撐著這些「城牆裡的喜劇演員」們往前走,大概就是觀眾的積極回應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了。

是觀眾也是演員

幾天前,單口喜劇演員六獸在微博上發表了一段話:

「單口演員都有病,堅持在這個舞臺上的人大部分都在饑渴於被認同和鼓勵,笑是最好的正向反饋,所以他們才忍受磨練,尷尬,挫敗,去追求那一點點復現笑聲的機會,然後從中得到慰藉。單口演員都有病,你們是藥。」

梁墩煌無比認同這個觀點,對於脫口秀演員來說,所有痛苦的創作過程,都會在觀眾大笑的那一刻被稀釋掉。

觀眾除了是「藥」,其實更是脫口秀表演的「新鮮血液」。

不同於傳統曲藝相聲的「師傅帶徒弟」模式,脫口秀選人幾乎沒有門檻,演員們基本都來自觀眾。

梁墩煌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一個愛好脫口秀的觀眾,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登臺表演,是在2018年3月,深圳一個脫口秀俱樂部舉辦的開放麥上。

「其實當時已經看過很多場開放麥和演出了,就覺得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一下,畢竟身為一個工科生,除了講笑話,我好像也沒什麼才藝可以展示,」場外背稿等待演出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演出順序是倒數第二個,突然萌生了一個段子:「沒想到今天我後面還有一個演員,要是我講完觀眾都走了,我只能跟後面那哥們說聲對不起啊。」

上場後,他用這段話緩解了初次登臺的尷尬和緊張,且效果頗好,觀眾們用笑聲肯定了他的表演。

開放麥是梁墩煌脫口秀的起點,也是絕大多數脫口秀愛好者練習的聚集地。

如今,除了每周五晚固定的演出之外,「可樂喜劇」在一周會有三次開放麥。場地通常在酒吧或書店,觀眾只需要6塊錢的象徵性購票即可進入。開放麥讓愛好脫口秀的觀眾得到上臺機會,也為「可樂喜劇」挖掘了不少演員,讓沒有經驗的喜劇新人更快登上舞臺。

脫口秀效應

除了擁有觀眾的笑和演出機會,實際上,脫口秀讓梁墩煌獲得了更多的東西:敏銳的觀察力、樂觀的性格、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在梁墩煌身上,這些都是一種「脫口秀效應」。

「作為一個工科生,我的生活圈子非常小,」梁墩煌的交際圈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專業方面領域,接觸脫口秀、成立「可樂喜劇」之後,他的生活變得更多樣,要做很多事,協調場地,為演出做準備、經常在舞臺上講話,跟大家分享心得,這些舞臺表演經驗,讓他的溝通技能增長飛速。

講脫口秀以來,他最大的變化,大概是可以跳出自己生活中的慣常角色,以更大的視角來審視周圍的一切,當然,對於脫口秀,他還有很多困惑,也經常會陷入很多脫口秀演員都有的「創作環幻覺」中:「有時候自己寫了段子覺得觀眾肯定得笑死,結果一講卻冷場了。」

提到未來的職業發展,他有自己的思考:「做優秀的脫口秀演員和優秀的科研人並不矛盾,甚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脫口秀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更是思想上的輸出和分享。」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另一個行業或者群體,是他想做的事。當然,他更傾向於有一份自己的本職工作,「畢竟工科博士的話,也能給社會做出一點貢獻,推動社會生產力的一定發展,對吧?」梁墩煌笑說。

至今,梁墩煌的家人從來沒有看過他的表演,有時候甚至會疑惑他到底在做什麼,這些都被他編成段子在表演時分享。實際上,對於家人來看演出,梁墩煌也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情:「有點不好意思,面對家人和面對陌生觀眾真的不同,家人之間太熟悉了,有些話不太能講得出來。」

梁墩煌想像有那麼一天,他可以很坦然地請讓父母來看一場自己的脫口秀表演:「那就說明我已經自己足夠好笑,足夠強大了。」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史炎:工科男蛻變脫口秀「匠人」的歷程
    高二第一次參加高考,史炎考上了交大,因為想上清華,就放棄交大,緊接著保送交大的機會,也因為想去清華放棄了,到高三高考時,史炎發揮失常,終於只考上了交大。命運引領著史炎成為交大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但又讓這個不喜歡做實驗的理科學霸在交大說了四年相聲。畢業後,史炎成了新東方的一名英語老師。他學習另一位新東方名師羅永浩,把英語語法和段子巧妙結合,也成為幽默的英語老師。
  • 交大名嘴求網友嘴下留情:可論博士相聲夫妻,別傷上海交大
    交大名嘴求網友嘴下留情:可論博士相聲夫妻,別傷上海交大誰能想到,一檔相聲綜藝《相聲有新人》第一集開播就製造了那麼多的話題,而話題主要集中在郭德綱和公式相聲的創始人李宏燁身上。尤其是李宏燁,更是成了人人diss的對象。
  • 上海交大工科博士夫婦說相聲,每12秒觀眾就爆笑一次
    我們統計了下,上大那場平均12.8秒觀眾笑一次,交大12秒,華師大9.6秒。」 1月4日,來自天津的85後「相聲博士」李宏燁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大家叫李宏燁老李,他在2015年就已經畢業。據說他只用了6年就拿到博士,班中第二快速度。他的太太到現在還滯留在交大,據說是因為創業太忙。如今老李和妻子已經有了一個上一年級的大女兒,還有一個一歲半的小兒子。
  • 上海交大工科試驗班 | 工試人眼中的「工試」
    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很可能同樣需要你們花費精力去研究和決定。或許你們會有下列情況:高考填報志願時一臉茫然?在招生組老師的狂轟濫炸下不知如何是好?對上海交大「工科試驗班」這種看上去相當高大上的專業充滿好奇?對未來大學生活十分期待?你需要的,或許在本文中都能找到答案哦!
  • 上海交通大學:再好的脫口秀,也講不出這裡史詩級的故事
    清華北大也不小,但學校裡邊十分緊湊,沒有多少空曠的地方,上海交大就不一樣了,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草坪。要找百年老校的滄桑感,可以去徐匯校區,雖然那已被各種成人教育機構佔據,但那才是交大的根。學校有6個大餐廳,小餐廳小飯館更多,食堂的食品花樣齊全。住宿方面,本科4人間,在上海著名大學裡,第一個安裝了空調。
  • 「尚九熙不如去說脫口秀」?脫口秀演員史炎:我拒絕
    脫口秀演員史炎最近「火」了。當然可能他平時也挺火的。 近日,史炎發微博說道: 「如果脫口秀行業的喜劇品味有問題,觀眾會制裁我們,而不是每次一個相聲演員的相聲沒說好,就有人評論他應該去說脫口秀」。
  • 第四輪工科排名:上海交大第5,西安交大跌出前10!
    在之前的文章中,中學教師寫了一些關於第四輪工科排名的文章,結果在評論區引起了很大的爭論。特別是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的排名讓網友直呼不靠譜,作為同根同源的兩所交通大學,大家的眼裡都覺得是非常厲害的角色。在C9聯盟成員的加持作用下,很大網友都覺得上海交大工科應該是全國第二,僅次於清華大學,而西安交大由於底子厚,至少也是前10的水平。
  • 同為工科佼佼者高校,東南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大誰更好?
    要說哪一個更好一些,還真不太好說,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下面筆者就來說說這三所大學:首先、西安交通大學簡稱「西安交大」,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和國防科工局共建。學校是著名字C9高校聯盟成員,是中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始創于于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把交通大學內遷西安,成為交通大學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學;2000年學校與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合併組建全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 交大劉曉晶老師閃耀全國青教賽工科組!
    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員劉曉晶代表上海赴南京參加決賽,參賽課程為《核反應堆熱工水力》,最終斬獲工科組一等獎的佳績。01「老師一身正氣,才能帶好學生」2010年,博士畢業的劉曉晶,面對多種多樣的就業選擇,最終決定留校做一名教師。談及這一重要抉擇,他概括為「榜樣的力量」。由於母親是一名老師,劉曉晶從小就對這份職業有著特殊的感情:「覺得這是一份特別高尚的職業,埋下了夢想的種子」。
  • 西安交大、哈工大和電子科技大學,三所工科985強校,如何排名
    西安交大、哈工大和電子科技大學都是著名的985重點工科強校,今天塔尖對三校進行簡單的對比介紹。西安交大建校於1896年,是老交大從上海搬遷而來。哈工大建校於1920年,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在學科建設上看,西安交大有32個一級博士學位點,8個一級國重學科和8個二級國重學科。哈工大有29個一級博士學位點,9個一級國重學科和6個二級國重學科。電子科技大學有16個一級博士學位點,2個一級國重學科和6個二級國重學科。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顯示,西安交大有14個學科入選A類,其中2個學科入選A+。
  • 30歲海外博士畢業,我決定回上海交大研究 AI
    而冷靜文的本科生活就相對平淡一些:微軟亞研和ACM班開展的本科生實習算是一個特例,當時能去往微軟亞研實習的本科生並不多,像商湯的創始人徐立,也是在上海交大計算機系獲得碩士學位後才去往微軟亞研。冷靜文於2006年考入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後選擇信息工程專業。
  • 上海交大2019屆本科生啟程遠航 畢業生們都去哪兒了?[圖]
    理科(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方面,繼續深造率91.56%,有52名學生選擇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理科直博率為62.65%;首屆生物醫學科學方向畢業生10名,7名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4名學生選擇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工科方面,繼續深造率為95.4%。有25名學生選擇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直博率為28.73%。
  • 【學霸事】交大材料系博士轉行說相聲:人生目標至少是金庸檔次
    「要不是讀了這個博士,我也不可能去搞相聲。」李宏燁說。原委李宏燁2003年入學後即加入交大相聲協會,做得很成功,也當過會長。不斷升學讀碩讀博,他一直沒有離開協會。不過,在讀博之前,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把相聲變成自己的職業。
  • 宋啟瑜不是懟郭德綱那交大博士的徒弟,三段文字滿滿的壞笑
    《相聲有新人》,交大博士怒斥郭德綱這事兒算是破了例了,基本都是挺郭德綱的。這真是千年一遇不孕不育的奇觀啊,這位李宏燁博士絕對破了記錄了。這事充分說明一個道理,招人煩招人厭招人不待見,都還罷了,你不能真讓人打心底噁心。
  • 「公式相聲」天雷滾滾,交大史炎:沒錯,是妄想症的症狀
    一直以為史炎在脫口秀中的自我介紹總說自己的母校是上海交大,《相聲有新人》裡「公式相聲」此事一出分分鐘毀了這個他這個梗。於是史炎坐不住了,一篇長文就一個中心思想:沒錯,這倆人是得了妄想症。連症狀都解析得很清晰。
  • 上海交大招生宣傳片《了不起的工科》之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科
    上海交大《了不起的工科》片斷向海而興,背海則衰。是中國人在屈辱歷史中總結的經驗教訓。上海交大《了不起的工科》片斷上海交大《了不起的工科》片斷在拍攝製作過程中,我們一直希望高考達到上海交通大學分數線的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報考上海交大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將來為我國邁向深藍做出自己的貢獻,讓我們的國人站直腰杆
  • 當一個「碼農」決定去講脫口秀,愛折騰的人不會輸 | 我和我的生活
    脫口秀在美國有很長的歷史,呼蘭在留學期間愛上了這檔節目,此後便「出圈」了。  「精算,從專業上說等同於風險控制,我不是那種愛上了什麼就孤注一擲的人。」呼蘭說。  2017年下半年接觸脫口秀開始,他在線下「山羊goat開放麥」和「噗嗤脫口秀」劇場說脫口秀,他堅持每周至少說兩三場。
  • 上海交大構建跨院系「大工科」人才培養體系—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宣布,將從2018級工科類新生起,全覆蓋所有專業實行大平臺教學改革,打破本科階段各專業從一年級逐級學到四年級的
  • 當一個脫口秀演員決定接受心理諮詢
    脫口秀是個舶來品,對於國內普通觀眾來說,它就是講講笑話,逗大家哈哈一樂的表演——爭辯脫口秀表演和馬三立相聲之間的高下,沒多大意思。對於從業者來說,脫口秀無需定義,如何「好笑」也只是個技術問題。困擾並激勵每個喜劇演員的深層動力,是他的表演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意義在哪裡?焦慮、煩惱,起自思考。
  • 上海交大博士夫妻怒懟郭德綱不懂相聲,對於這事兒你咋看?
    上海交大博士夫妻的這段視頻我看了,雖然我是老郭的粉,但想儘量平和地說一下。我的所有觀點都是拋開二位的博士身份的。因為能否說好相聲和學歷高低沒有必然聯繫。首先,表演現場是真的讓我覺得尷尬。是那種」我知道這兩個人在努力搞笑但對不起我真的笑不出來」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