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斷親」風氣興起,親戚都不願意來往了,到底什麼原因?

2020-12-13 小施帶你看世界

以前在農村,基本上親戚之間離得都不是很遠,所以平時有什麼事情都可以互相幫助,有了喜事也會有很多親戚一起來慶祝,親戚之間的關係非常親近,就連孩子們之間也都是很好的玩伴,幾乎是一起長大的。然而近些年來,農村「斷親」風氣興起,很多親戚之間走動的頻率越來越小,平時家裡有什麼大事小情都很少看到親戚的蹤影,甚至到了過年的時候親戚之間也不互相拜年了。親戚之間的情分越來越淡薄,甚至出現了「斷親」現象,明明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為何都不願意來往了,到底什麼原因?

第一、常年在外打工,沒時間聚在一起。現在很多農村人都選擇出去打工掙錢,畢竟相對於農村來說,城市裡的薪資待遇和工作機會都要多很多,所以很多人離開農村,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頭也回不了農村幾次,家裡的親戚聯繫自然也就少了。碰上親戚有什麼喜事,一般也只能把份子錢打過去,自己實在無暇分身,長此以往,親戚之間的情分自然就淡薄了,親戚之間和朋友之間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需要經常來往才能夠聯絡感情,而現在很多農民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可能都見不了幾次面,這樣下來怎麼會有什麼感情呢,農村「斷親」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第二、家庭條件不同,不願意來往了。在以前,農村家庭基本上條件都差不多,所有人家裡都比較貧困,沒有誰比誰好到哪裡去,所以那時候的人們相處反而比較自然,大家情況都差不多,也就不存在什麼貧富差距了。可是近些年來,農村發展速度令人感到驚訝,有些人在外打工著實掙了不少錢,在村子裡蓋了新房,買了新車,而有些人依然過著之前的生活,並沒有多少改變,親戚之間貧富差距出現了,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了。

有些富裕的家庭看不起以前的窮親戚了,覺得自己如今的身份已經不適合再與這些窮親戚交往,生怕他們找自己借錢,而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人也不願意再與發展較好的親戚來往,看到他們一個個有錢的樣子,心裡難免會覺得不舒服,而且即使別人沒有看不起自己,心裡也會覺得自己被歧視了。家庭條件不一樣了,以前關係親密的親戚之間也漸漸地不走動了,農村「斷親」風氣就是這樣形成的。

第三、攀比多了,真情少了。農村這些年的變化越來越大,農民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到農村都顯得十分「有錢」,他們不僅開著私家車,抽好煙,還都穿著昂貴的衣服。村裡人對這些「有錢人」十分熱情,這就導致了農村攀比風氣的興起,親戚之間也在暗地裡較勁,你家買了新車,那我家就得買一輛比你還好的新車,一定要壓過你的風頭才行。

到了走親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之前聊的家長裡短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在吹噓自己在外面混得多麼多麼好,自己的事業做得有多大,親戚之間的交往已經逐漸變成了一種攀比,混得好的人自然走到哪裡都被人奉承,混得不好的人則很少有人願意搭理。親戚之間的情分禁不住一次次攀比帶來的傷害,所以很多人覺得這樣的親戚繼續來往也沒有什麼必要,農村「斷親」風氣興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親戚之間攀比造成的。

農村「斷親」風氣興起,很多親戚都不願意來往了,究其原因,不過是人們現在工作越來越忙,沒有多少時間來聯絡感情,而且親戚之間因為家庭條件不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互相攀比的風氣越來越嚴重,導致很多親戚之間都不願再來往了。農村本是個淳樸、和諧的地方,雖然條件不如城市,可是親戚之間的情分卻讓人羨慕,過年時候各家拜年熱熱鬧鬧的多好,如今農村「斷親」風氣興起,原因令人深思。

相關焦點

  • 親戚來往次數減少,「斷親現象」的蔓延,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現在的人,不想維持不重要的親戚關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斷親」。「斷親」的原因還涉及到財產糾紛,人際來往,社會矛盾。其中的原因錯綜複雜,接下來我將為你揭秘,「斷親現象」在現代蔓延的真相。我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當年輕一代長大成人時,他們會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太過簡單了,不像父母一樣複雜,需要經常和親戚一塊兒走動。
  • 農村親戚關係越來越疏遠,出現斷親的現象,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農村親戚關係越來越疏遠,出現斷親的現象,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像這樣的例子在農村是很常見的,而且今年春節剛過,農村就出現了斷親的現象,這主要也是因為少了維繫親情關係最直接的紐帶,對於年輕一輩來說,姑姑舅舅都是最親近的長輩,可是一旦他們去世之後,就斷了直接的聯繫,表兄弟姐妹之間血緣關係並不聯繫,自然也就沒有以前那麼密切了。
  • 農村斷親現象越來越嚴重,為何變得人情淡薄,親戚關係逐漸疏遠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經濟突發猛進,人民生活的提高,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比如說村道、太陽能路燈、自來水、廁所改造等基礎建設越來越完善,為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不斷推出各種扶貧政策,可見農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然而,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的農村「斷親」現象卻越來越嚴重了,這是什麼原因導致?
  • 近年,農村興起「偽親」風氣,明明有血緣關係,卻沒話說,為何?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興起「偽親」風氣,明明是親戚,但聚在一起卻沒話說,咋回事】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外出打工的農村人越來越多,親戚家人聚少離多,親情慢慢也變淡了,很多人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心理變化很大,嫌貧愛富,攀比炫富的現象愈發嚴重,而筆者發現,在近些年,農村地區也興起一股「偽親」風氣,明明是家人,也有血緣關係,但聚在一起卻沒話說,這是咋回事呢?咱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農村親戚關係緊張,這些親戚最好少來往,不然到時候肯定吃虧
    相信很多人和親戚之間的來往有的是比較很親密,有的是不來往了,也就過年的時候碰到的象徵性的打個招呼而已,有的直接不聯繫了,沒有了這個親戚的存在,這樣的事情,我們身邊都是有的,在城市裡,農村裡是都有。在我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裡,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看重親戚的關係的,甚至鄰居之間的關係都是很好的,不管哪家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有很多人一起幫忙的,慢慢的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上了大城市,經濟的發展飛速,大家忙著相處的是和同事,客戶,疏忽了親戚的聯繫,很多的親戚也就不聯繫了,現在的時代在變,人心也是在改變,所以有些親戚還是不要走動的,不然吃虧的是自己,給大家分享下,你看看身邊有沒有遇到呢
  • 農村「吃酒席」怪象,為啥農村人現在不願意去吃酒席了?聽聽咋說
    而我們要說的一種現象和風俗習慣有很大關係,農村「吃酒席」,不管是誰家結婚還是生孩子,都會涉及到喝喜酒,為了表示祝賀親戚朋友鄰裡之間都會來道喜,主家也比較開心,因為這種酒席很有講究,如果來的客人比較多,說明這家人地位比較高,為人處世比較好,別人願意和這樣的人相處,用我們農村老話說就是來捧場,越熱鬧越顯得隆重,這不管男女老少都會到場,可如今農村「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少
  • 為啥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和親戚來往?原因真實,網友:遠親不如近鄰
    但是很多孩子討厭接觸父母那些親戚,並不是孩子忘記本分,而是有自己的苦衷。一:沒有情感基礎許多年輕人不願與親戚進行過多的接觸,因為與親戚進行交流時存在代溝,更不用說他們的年齡差異了,而且還有一些不合理的親戚在平時不與他們聯繫。但是當他們需要幫助時,他不會客氣。
  • 「孩子,舅舅算親戚,而且是很親的親戚,你們不能不來往!」
    「外甥和舅舅關係算親戚嗎,可以不來往嗎,我22歲?」我不知道他經歷過什麼,也不知道他接受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更不知道他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出於什麼,我只知道,這絕對不應該是一個22歲的成年人應該問的問題。「外甥和舅舅關係算親戚嗎」?算,不僅算親戚,而且還是很親的親戚!從血緣關係上說,外甥和舅舅算親戚,而且是血親。
  • 當代年輕人的困惑:和聊不來的親戚有必要來往嗎?
    問一個直擊人心的話題:你還會跟親戚來往嗎?我先講講我的經歷,打從記事起家裡人就會帶著我去走親戚,每年都會走一下親戚,其實走親戚並沒有那麼好玩,還得跋山涉水,在農村長大的應該能夠體會。越長大跑去親戚家就會變得非常無聊,除了吃一頓飯其餘都是度日如年。網際網路興起的時候這個現象就越明顯,以前手機還是功能機的時候大家無聊就會沒話找話,小輩和長輩就容易尬聊,這種感覺並不好,雖然是親戚,但要刻意表現出親密的關係對於年輕人來說就很沒意思。
  • 農村年輕人為什麼不愛走親戚?女孩說:來往不多,管的事兒多!
    在中國人觀念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大不過血濃於水的親情,親戚之間應該是越相處越親,畢竟社會關係複雜,人心也越來越複雜,怎麼都比不上知根知底的親戚好,萬一有個什麼事還全靠親戚來幫扶。然而,這樣的觀念,在近些年來似乎在人們的心中有些動搖了,許多人一提起來親戚就皺眉頭,在人情網複雜的農村這種情況在年輕人當中甚至更多見。劉宇劉明兄弟倆很早之前就已經離開老家出去創業了,雖然沒上過什麼學,但是所幸兄弟兩人足夠努力,沒吃幾年苦頭就開始賺錢了。村裡人一看一個小山村竟然出了兩個大老闆,一致覺得劉宇兄弟兩人該回報村裡了。
  • 過節不走親戚、動不動就斷親,年輕人到底怎麼了?心理學家這麼說
    不想出門,不想走親戚!」「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知道親呢?都好久不見了。」誰知兒子堅決反對,認為自己放假就是回來休息的,走親戚太累,他吃不消。於是就有了上面這場對話。「走親戚不就去坐坐,說說話吃吃飯,到底有什麼累的?」揣著疑惑,李女士私信了我們平臺,表示自己兒子毫無親情概念,動不動就要斷親,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 農村裡的這幾種極品親戚,還是少來往吧,誰遇見誰心寒
    的確,那時大家都住在農村,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再加上農村生產忙,彼此必須相互照應才能應付農事,自然就走得近了。 而現在的農村人,除了一部分老年人還留在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選擇到外面打工或者做生意,關於親情已經越來越淡了。
  • 農村老話「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農民朋友對於和鄰居及親戚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視的。在過去,如果要走親戚了,還得找鄰居幫忙看一下家。如果離家時間久一點的,不僅會把鑰匙給鄰居,還會讓鄰居到晚上了直接睡在自己家裡。這種現象,估計90後的應該都沒見到過了。而農村裡的老人,也常常和年輕人說起一些和人際關係相關的老話,比如「鄰居要高築牆,親戚要少來往」,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人類社會正經歷一次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不熱衷與親戚來往!
    以上兩個回答,並不是造成現代社會親戚疏遠的「真正」原因,因為這兩個因素,古來皆有,並不是現代社會所特有。親戚之間,真正疏遠的原因,是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革關係密切。可能很多20歲以上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就知道,中國往前20年,農村幹農活,大多需要相互幫助,互助的群體,大多是親戚。在古代,以姓氏聚集的農村,親戚互助的關係就更加密切了。
  • 現在的親戚都不親,而且很少來往,你知道為什麼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朋友都發現現在的親戚不如以前的時候親近了,甚至來往都少了很多。其實河豚也有這樣的感觸,以前的時候全家人都住在一起,叔伯兄弟一大堆,逢年過節、有事沒事的時候,都有姑舅親戚來串門,很多時候還會去親戚家住,跟堂兄妹、表兄妹也是親如一家,生活逍遙又自在。
  • 農村人中年後,以下親戚就不要再來往了,免得給自己找麻煩
    農村的農家院,搞了個馬車很多人看親戚之間的來往和平時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親戚都躲之不及,有些親戚你遇到了真的要遠離,俗話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如果你有這樣的親戚,他可以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都能做到無情,跟你有什麼不可能的呢?知道了就遠離吧,沒有教養和胸懷的親戚不值得來往。
  • 農村沒有什麼「偽過年」的風氣,是你們看走眼了!
    農村沒有什麼「偽過年」的風氣,是你們看走眼了!時代在快速發展,社會在滾滾前進!農村也一樣,也在逐步適應城市的變化和節奏。許許多多的農民匆匆忙忙回家,還沒過完年,初三又急急忙忙離家上班去了!一些人看到這些個例,就說農村興起了什麼「偽過年風」,親戚不想走,朋友不想見,失去了應有的年味!作為一個農村人,不知道這種說法從何而來!有何依據!
  • 農村「斷親」現象頻發,農民卻不以為意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隨著疫情開始在多地有"抬頭"的跡象,對於很多朋友們來說,對於返鄉的問題就尤其的糾結。一方面因為客觀原因面臨著"返鄉難"的問題,另一方面自己的內心又是十分地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和家人們過上一個團圓年。
  • 為啥越來越多90後,不願意和親戚多來往,不怕將來沒人幫襯嗎?
    小舅和我們家關係一直都很好,這次就特意拜託我們,家裡孩子人生地不熟的,一定要多多照應,還給了我們他家孩子的聯繫方式。因為大家都是親戚,孩子年齡又小,所以我和老公想都沒想就同意了。之後,我趁著周末,多次聯繫小舅的女兒,邀請她來家裡做客。但是,她每次都藉口推脫,一次也沒來。小舅家的女兒三番兩次地拒絕邀請,我和老公也不好再主動聯繫了。
  • 為什麼親戚的關係越來越疏遠?不外乎這4個原因!
    為什麼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好多人都不走親戚了,好懷念小時候走親戚,去親戚家玩。而現在就沒有了以前的那種濃濃的親情,而都是在客套於表面,所以這樣只會讓親戚疏遠,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