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做到「六個要」

2020-12-13 求是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師是這一「關鍵課程」的「關鍵主體」。廣大思政課教師應該怎麼做?標準和要求是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他要求思政課教師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要」既是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的要求,更是對全國思政課教師具體工作的指導,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按照「六個要」涵養道德、錘鍊品質、提升技能、嚴格要求。

  政治要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具有鮮明意識形態屬性的課程,政治性是第一位的。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該樹立科學信仰,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思政課教師更需要講政治,真學、真懂、真信。思政課中與「政治」相關的內容佔有較高的比重,政治意識、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政黨制度、政治認同等等。每個人都與政治有關,都跟政治或直接或間接或多或少地聯繫著。大學生是社會的精英部分,天之驕子,是未來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最重要見證者和踐行者。他們應該擁有比一般人群更豐富的政治知識,更高的政治覺悟,更堅定的政治立場。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因此,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而言,不僅要講授政治知識,更要親身政治實踐,不僅要講政治,更要有比其他任課教師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強的政治意識、更敏銳的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洞察力,擔負起引導大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的重任。

  情懷要深。思政課教師應該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以情感人,感染、激勵、引導學生們擁有家國情懷的使命與擔當。《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提出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有愛國情懷的人講愛國。」在家國情懷方面容易產生的錯誤思想傾向是:心中只裝著自己,或只裝著小團體,對社會不關切,對世事不關心。思政課教師個人不僅要杜絕種種冷漠和不關切,反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應著眼於全局、立足於長遠,從國家發展的「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角度去思考最高戰略,看整體、講抱負。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是要秉持心裝大事不糊塗的堅守,做好兩袖清風走滄桑的準備,發揚奮鬥有我捨我其誰的豪邁。同時,需要認識到,擺正公與私的關係是實現情懷要深的先決條件。先公後私,先人後己,先集體後個人的思維路徑是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基本原則要求。個人只有融入社會發展的滾滾洪流,順勢而為,深度融合方能找到歷史的皈依。只顧自己、只顧眼前,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觀念,只會讓社會的發展渾然向下越發糟糕。用一番熱情傳播家國願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動實踐中不斷吸取養分、豐富思想。

  思維要新。思政課教師首先要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並在實踐中科學地運用。思政課是傳授知識、啟迪心智、蕩滌靈魂的課程。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面對常新的教學對象,傳播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若以一成不變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講授,思政課已無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客觀上講,思政課教師的年齡每年都在增長,面對的學生卻總是十八九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代人所經歷的生活際遇、所形成的知識結構、所面臨的問題和所吸收的社會習慣、民俗傳統都在發生巨大變化。思政課教師抱定「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不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學,任由師生鴻溝的出現,教學效果必將大打折扣。面對世事的變化,思政課教師應立足於理論發展的前沿問題,創新思考,「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了解發展變化了的教學對象,不斷更新教學的內容,以新的視角、新的教學理念去應對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這種教學探索還要永不停歇,始終保持進行時的狀態。

  視野要廣。格局決定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思政課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所站的位置,所具有的眼界和視野,將直接影響和決定學生的眼界和思路。有時此時種下,彼時開花,有時此地種下彼地開花。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具有寬闊知識視野。面對傳統「一桶水」和「一杯水」的理論,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面臨極大的知識儲備不足的挑戰。思政課教師要善於從整體上駕馭知識體系,把握全局,不拘泥於知識的一隅一角,提升統合知識的能力,更加注重思維方式方法的傳授。其次,思政課教師要具有國際視野。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今天,疊加網際網路的密集效應,整個世界儼然一個地球村。積極參與世界文明的對話,更多地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已經是新時代大學生的必修課。在這樣的世界發展大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需要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善於用國際化的眼光和胸懷去引導學生,吸收更豐富的人類文明成果。同時,也要注意教育和引導學生客觀、辯證地看待世界大變局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客觀分析國際問題,引導學生將中國的發展置於國際視閾中進行比較,凸顯我國「四個自信」的底氣和優勢。再次,思政課教師要具有歷史視野。以史為鑑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思想政治理論不是空中樓閣,它源於實踐,更是歷史積澱後的精華留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充分認識昨天,而知今天,方可更好地預見和看待明天。思政課教師更好地駕馭歷史,說理方能深入淺出,史論結合,有理有據,說理方能更有說服力。

  自律要嚴。從人類行為規制的路徑來看,主要分為自律和他律兩種。他律是外在約束,要通過內在的自律起作用;自律是自我約束,自我要求,自我修養,應該說反求諸己是一種更高的思想境界。中國傳統文化中將自我修養、內聖外王作為道德發展的終極目標。實現嚴格自律可以作為人類價值原則的最佳實踐形式。馬克思曾說過:「如果你想感化別人,那你就必須是一個實際上能夠鼓舞和推動別人前進的人。」思政課教師在引導大學生自我約束嚴格自律時首先應該做到嚴格約束自己,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收到教育效果。假若學生看到的是一個「分裂」型人格的教師,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課上一套課下一套,網上一套網下一套,說一套做一套,那麼培養出來的學生要麼走向教育目標要求的反面,要麼就容易形成虛偽的雙重人格。這對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思政課教師的嚴格自律還要時時處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做時代的引領者。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做一根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更要做一束光源,所照之處充滿光亮。

  人格要正。這可以說是對思政課教師最根本的要求,它融匯了「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這五個方面的要求。思政課教師的高尚人格加上真理的力量,是實現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保證。文以載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思政課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教育學中很重視學生「向師性」的原理,大學生雖然心理生理更加成熟穩定,但也經常會表現出因認可任課教師的人格,才更信服其所講授的道理,進而更深入地感受其所傳授的知識。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高和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運用積極向上的人格力量引導學生成長的自覺性。思政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和積極認同道德榜樣的人格特質,全面提高自身人格特徵中包括性格、氣質、興趣、能力、動機、心態、情緒、行為方式在內的諸多方面,倡揚人格同一,光明磊落,關愛,真誠,陽光,平和,開朗,包容,信任,質樸等優秀特質,不斷摒棄和克服消極,悲觀,抱怨,責備,冷淡,煩躁,誇誇其談,虛假,虛偽等不良人格因素。思政課教師高尚的人格可以讓真理更加有光輝。真理力量的發揮同樣需要思政課教師做出更多的努力,將真理與豐富生動的社會生活實踐相聯結,引入實踐的元素證明真理的力量等。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李涇一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網絡教學要把握「六度」原則
    高校思政課教師積極響應號召,通過線上教學主動發聲,在關鍵時刻做好鑄魂育人工作。疫情期間如何提高思政課網絡教學效果?高校思政課教師除了準備好網絡教學的課程資料外,在教學時還必須把握「六個維度」原則,即思想高度、理論深度、文化厚度、仁愛寬度、情感溫度、法紀尺度,為「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是要有思想高度。
  • 武漢東湖學院:建設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加強自身建設,建設一支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他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馬克思主義學院嚴格按照「六要」標準開展自身建設,從加強理論學習、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建立導師制、開展業務能力提升交流會、組織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以及外出學習交流考察等方面,注重對教師的培養,打造一支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基於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性質,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以黨建促業務發展一直是黨支部的建設宗旨。
  • 思政課教師要承擔好時代重任
    原標題:思政課教師要承擔好時代重任 作為學校思政課教師,必須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八個統一」要求,積極修為,努力將課堂作為發揮自己作用的主要崗位陣地,切實承擔好鑄魂育人的時代重任。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一向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 切實做到四個「好」做學生喜愛的思政課教師
    ——2020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班開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張雙彥 常軍)8月22日,2020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修班(第三期)在華中農業大學開班。來自湖北省119所高校的260餘名思政課教師齊聚一堂,共研新思想,共話新教改。
  • 黑龍江:高校思政課奏出悅耳之音
    從傳統課堂的面對面到今年疫情期間鍵對鍵的線上教學,即使不在校園,不在課堂,黑龍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形式多姿多彩,真正辦成了老師傾心教、學生真心愛的優秀課程。「各高校的思政課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就好比一個個不同的音符,組合成五線譜,奏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悅耳之音。」2020年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牽頭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蘇婭說。
  • 石家莊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呂瑛主持會議。
  • 強化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問題導向
    強化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問題意識、前瞻性意識和系統性思維,從習以為常的現象中發現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中存在的傾向性、苗頭性、潛在性問題,源頭治理,把問題扼殺於萌芽階段,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
  • 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人數突破10萬人
    記者從教育部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11月,登記在庫的全國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總數達106411人,首次突破10萬人大關。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介紹,全國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數量比2015年增加44290人。
  • 思政課教師要樹立正確政治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也強調指出,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樹立正確的政治觀點,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講好政治觀點,當是廣大思政課教師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 福建高校思政課教師連續兩年評教排名後5%或被轉崗
    根據新規,福建高校連續兩年在全校思政課教師評教中排名後5%的思政課教師或面臨轉崗;福建高校將通過招錄、引進、轉崗等手段,在2022年底前配齊專職教師;思政課教師將享受專項教學補貼和評獎評優傾斜。《實施方案》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要求更高!
  • 張國清為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作輔導報告
    11月9日上午,(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書記張國清作輔導報告。張國清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常委會專門作出安排,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接受高層次培訓並常態化制度化,旨在更加系統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信仰、講出自信,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 一線思政課教師有了「百寶箱」
    據介紹,一是以中國人民大學教師為主,收集整理了北京乃至全國高校一線思政課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二是匯聚北京高校思政課微課教學比賽、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資源;三是集合教育部社科司歷年組織的思政課擇優資助項目的教學資源;四是聘請北京乃至全國高校一線名師錄製專題教學視頻;五是聯合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思政課研究會分會開展新版教材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
  • 思政課教師可否兼任輔導員?
    思政課教師隊伍和高校輔導員隊伍各有優勢和劣勢,這為二者實現優勢互補、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利條件。(一)有利於貫徹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培養人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從多方面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素養,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 ...要我學」變成「我要主動學」——貴大思政課思想魅力感染莘莘學子
    黃莉說的「基本功」,最基本的就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有節課,黃莉給學生上課的主題是「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她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談這一話題的感想,大家敞開心扉,暢談了過去家庭、學習、生長環境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 思政工作者|貴州理工學院楊立傑:堅守思政課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明確指出,要「努力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配方」先進、「工藝」精湛、「包裝」時尚。面對國家的期待和思政課發展的現實困境,楊立傑老師的做法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聚焦課堂內容讓配方更精良,豐富教學方式讓工藝更精湛,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讓包裝更時尚。
  • 「雙一流」背景下推進高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高校;思政課;一體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 入心入情 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
    要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大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就需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把握教學內容、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途徑,增強思政課的價值功能與育人作用。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回應學生思想需求。
  • 新華網評:思政課教師 六個「要」時刻記心中
    而思政課教師就是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正確方向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思政課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一課」,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在於教師。師者,人之模範也。讓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深厚的教師來講思政課,才能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提高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思政課教學只有將守正與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發揮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塑造大學生靈魂的主渠道、主陣地,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