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網絡教學要把握「六度」原則

2020-12-09 四川民生報導網

(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蔣朝莉)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暖花開時節本是開學上課的大好時光,但受疫情影響高校延遲開學。教育部緊急號召,要求「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應對這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起的延期開學情況。高校思政課教師積極響應號召,通過線上教學主動發聲,在關鍵時刻做好鑄魂育人工作。疫情期間如何提高思政課網絡教學效果?高校思政課教師除了準備好網絡教學的課程資料外,在教學時還必須把握「六個維度」原則,即思想高度、理論深度、文化厚度、仁愛寬度、情感溫度、法紀尺度,為「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是要有思想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高校思政課教師要有思想高度,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至高點,向大學生講清楚黨和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更多了解黨和政府正在做的疫情防控工作,對堅定信心、戰勝疫情至為關鍵。引領大學生認識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一定會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

二是要有理論深度。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站在理論的高度,向大學生講清楚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們黨面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必須堅持黨是領導一切的,全國一盤棋,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治黨基本經驗中,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建立新中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引導學生認識「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沒有共產黨,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通過理論深度的引領讓學生領悟「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領導人民創建的」,堅定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引導大學生認識「是中國制度成就了中國速度」,讓我們在較短時間內調集醫療資源收治患者,讓我們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了疫情蔓延,這是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三是要有文化厚度。高校思政課教師講課要堅持文化厚度,綜合運用線上線下信息交互渠道,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一方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抗擊疫情的故事,如醫務工作者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衝鋒陷陣精神、把初心使命寫在抗疫一線的黨員擔當精神,年輕的95後一代在抗擊疫情中的「逆行」精神等等,以中國精神感染學生。另一方面,給大學生講清楚中醫藥在此次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的全療程、全方位發揮作用,讓學生理性的看待中國傳統文化,並且讓學生了解此次不少病人都是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癒出院的,認識到對外來文化不能「一刀切」地拒絕,而應汲取和借鑑優秀部分以豐富中華文化。

四是要有仁愛寬度。高校思政課教師講課要有仁愛寬度,應用大愛為學生的人生導航。要給大學生講清楚,災難是檢驗人性的最好試劑,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全國各地全力援助湖北、保障民生,形成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克時艱的援助精神。面對危機,要有人性關愛、關懷,只要全社會心手相牽,沒有什麼危難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教會大學生用實際行動去普及愛和善良,實現人生價值,仁愛才能真正彰顯其寬度。

五是要有情感溫度。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堅信情感溫度在於傳遞幸福,讓大學生體驗愛和被愛。在講課的時候要了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等,儘可能滿足其正常需求,特別是關愛身處疫區中心的大學生,向大學生傳遞愛的情感。在關愛中成長的大學生也一定會把愛心傳遞他人,這樣的教育才會更有溫度,這樣的教育才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感到幸福快樂。

六是要有法紀尺度。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堅持法紀尺度,引導學生學會用法治思維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一方面,引導大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做到學法知法守法不違法。另一方面,選擇一些發生在疫情期間的正面典型示範和反面警示教育的案例,尤其是要講一些患者瞞報謊報導致疫情擴散給社會帶來沉重代價的案例,要讓遵規守紀在學生中發芽生根,引導其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新型冠狀病毒正在肆虐中國大地,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人們身心受到傷害,經濟社會秩序不能夠正常運行。通過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引導,讓大學生明白,災難並不可怕,因為在危急時刻,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決策,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古人云:「殷憂啟聖,多難興邦。」大學生是各行各業的生力軍,通過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引領,讓大學生在災難中學習成長、磨練,勝任今後的擔當。

附:作者聯繫方式電話:15528171789郵箱:110635320@qq.com郵編:610500詳細通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都大道8號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蔣朝莉)

相關焦點

  • 入心入情 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
    要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大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就需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把握教學內容、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途徑,增強思政課的價值功能與育人作用。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回應學生思想需求。
  • 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
    組織力量深入各地各高校調研了解高校思政課特別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組織200餘位專家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開展全方位調研,組織專家隨機聽取3000堂思政課,發放30000多份問卷,詳細了解思政課教師隊伍情況,並組織力量在北京、上海、山西、吉林、四川等地進行點上調研,形成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專項報告,為《規定》的研製打下紮實的基礎。
  • 以研究性教學繼續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一年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備受鼓舞,改革創新不斷深入,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取得了顯著成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取得明顯進展,教學方式方法更加豐富多樣,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更加靈活多樣,既有「糖」的味道,又有「鹽」的力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針對性明顯增強。
  •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來了
    在教務方面本科思政課總學分為16,專科總學分為8,要嚴格落實學時、學分,從本科思政課現有學分中劃出2個學分,從專科思政課現有學分中劃出1個學分,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對思政課教務作了規定,原則上晚間和周末不安排思政課必修課,本專科思政課教學應按課程分別設置教研室(組)。
  • 武漢東湖學院:建設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加強自身建設,建設一支符合「六要」標準的思政課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他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在疫情期間作為志願者主動走進援卾醫療隊,宣傳學習醫務工作者感人事跡的青年教師張璇璇分享了她在抗疫期間的心得,表達了上好抗疫思政課,是一個思政課教師應有的使命與擔當;5月份全國「兩會」結束後,學院在線開展了「兩會」精神學習交流會,院長高偉麗就《政府工作報告》做了專題講座,教師們就「港區國安法」「民法典」等作了學習討論。
  • 黑龍江:高校思政課奏出悅耳之音
    從傳統課堂的面對面到今年疫情期間鍵對鍵的線上教學,即使不在校園,不在課堂,黑龍江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形式多姿多彩,真正辦成了老師傾心教、學生真心愛的優秀課程。「各高校的思政課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就好比一個個不同的音符,組合成五線譜,奏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悅耳之音。」2020年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牽頭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周蘇婭說。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對此教育部對高校思政課工作提出新要求,2月份,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學組織工作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工作規程》成為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導性文件。
  • 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做到「六個要」
    他要求思政課教師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這「六個要」既是對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的要求,更是對全國思政課教師具體工作的指導,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新時代的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按照「六個要」涵養道德、錘鍊品質、提升技能、嚴格要求。  政治要強。
  • 移通教師在2019年重慶市高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斬獲一等獎
    12月27日,由中共重慶市委教育工委、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2019年重慶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在四川美術學院虎溪校區舉行。來自全市各本科院校、獨立院校以及高職高專學校的74名選手齊聚四川美術學院進行了角逐。
  • 「思政課教師」伏曉春:給00後上思政課「趣」之有道
    辦好思政課,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課教師隊伍。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近年來,我區大中小學堅持不懈抓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抓大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聽聽思政課教師如何上好思政課。
  • 「停課不停學」中思政課線上教學的五個原則
    為保障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各地高校在宣布延期開學的同時,堅持「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停課,意味著廣大大學生不能返校集中上課;不停學,意味著不能返校集中上課的大學生要繼續學習;停課不停學意味著必須改變傳統課堂教學,全面創新教學形式。這是當前教育系統最大的形勢,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最大的形勢。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召開
    東北網1月9日訊(記者 王春穎)9日上午,全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暨「四進四信」專題教學推進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總結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成果,進行了思政課新教材培訓暨集體備課活動成果匯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進四信」專題教學示範展示和思政課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者教學展示。 會議現場。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思政課實踐活動按照不同主題分類開展,依託立項課題、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要節慶日,緊密圍繞一個主題、集中一個時段,進行政策宣講、社會調研、體驗民情、反映民意、扶貧助貧、撰寫心得體會、課題論文、調研報告,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2)學習過程信息化。學習信息化就是要使學習手段科技化、傳播信息化、方式現代化。
  • 大學思政課課堂:教學語言應遵循「四項原則」!
    大學教育是為了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大學課程設置中的公共必修課——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為「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在這樣一類關鍵性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會影響到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發揮,所以,任課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師語言水平對教學的影響。
  • 「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原標題:「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知與行】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它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兼具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的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為高等院校必須積極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
  • 看,高校如何上好思政課
    圍繞「配方營養、包裝精良」的思政課教學創新改革要求,近年來,雲南大學在全面提升思政課質量上下足了功夫。通過省委書記、省長帶頭講形勢與政策,慕課混合式教學,期末考試機考試點,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等一列組合拳,讓曾經的「點名課」變成了「網紅課」,思政課越來越貼近學生,同學們的反映是越來越有「聽頭」。而思政課的改革成果僅只是雲南大學「一流黨建思政」引領「雙一流」建設的一個切片。
  • 藉助抗疫之勢,提升思政課教學效能
    因疫情防控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正悄然發生改變。藉助抗疫之勢,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與思政課教學實踐高度融合,守住思政課教學主陣地,以線上教學平臺為輔,是未來改善思政課教學風格、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課程和課堂吸引力的重要路徑。
  • 石家莊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呂瑛主持會議。
  • 中國計量大學:讓思政課「生動」起來
    學生黨員江亞琪說,「現場沉浸式教學讓我們身臨其境式地重溫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時刻,更容易產生思想共鳴。」日前,中國計量大學思政教師充分利用義烏校區周邊紅色資源,帶領義烏研究生院的2020級252名研究生赴陳望道故居和侵華日軍細菌戰史實陳列館進行思政課現場實踐教學。  而這,只是中國計量大學探索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