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點!

2020-12-22 寶寶知道

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

這3個年齡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讓家長感覺「不乖」「調皮」,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孩子成長的「副作用」而已。

如果家長能了解孩子「不乖」「調皮」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尊重孩子的成長,就能免去很多煩惱。

所以說,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3個轉折期,一定要這麼管!3歲:固執、焦慮的「小魔頭」

剛出生到一兩歲的時候,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乖、最可愛的時候了,懵懂無知,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般很少鬧脾氣。

但是,隨著孩子大腦、身體的發育,他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多,自我意識也會越來越強,想什麼事都按自己的意思來。

於是在大約2歲~4歲的這段時期內,孩子的情緒會進入第一個不穩定期,也可以說是第一個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時特別「貪」,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哭著鬧著要拿回家;有時候,孩子也特別「獨」,不喜歡別人碰,張口就是「別管我」「你滾」「不睡覺」,特擰巴……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方面是因為,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變得很有競爭性,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總想讓周圍的事情都按自己的意思來;

另一方面,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他很想用叉子吃豆子,但媽媽非給他換了把勺子,他很不開心,但是又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不開心,於是就乾脆用最本能的方式來表達——哭鬧、打滾。

如何對待3歲左右的孩子呢?

(1)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

如果你對孩子說:「看你扔這一地玩具,趕緊給我收拾好!」估計孩子可能會無動於衷,即便收拾也是慢慢吞吞很不情願。

但是,如果你換個說法:「這些玩具都不玩了是吧?來,咱倆比賽,看誰往箱子裡丟得快!」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很有興趣。因為這階段孩子很愛比賽,也很喜歡跟爸爸媽媽互動。

(2)太民主了,效果不會太好

媽媽們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太「獨裁」,要考慮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要民主。但是,太民主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太適合3歲左右的孩子,教育效果不太理想。

一位媽媽在女兒哭鬧的時候,按照書上說的那樣「蹲下來跟孩子溝通」,但是孩子反手一巴掌就拍媽媽臉上了;

另一位媽媽在晚上10點時,跟看電視的女兒商量說:「寶貝,太晚了,咱不看電視了好不好?」得到的答案是:「不好!」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給孩子兩個選擇,讓他無法拒絕。比如孩子因為看電視不想睡覺,媽媽們可以說:「寶寶,現在已經10點了,很晚了。一會你想先洗澡,還是先喝牛奶呢?」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會選一個,比直接強制關電視效果要好。

(3)提前給孩子打招呼

為什麼馬上就要吃飯了,孩子還是哭鬧著不願意從電視前離開?因為把孩子突然從正沉浸的事情中拽出來,感覺是很糟糕的。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給孩子打招呼,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這樣他內心的抵抗性會小一點:「寶寶,當鐘錶的那個長針指到5的時候,咱就得出門了,你注意點哈!」

7歲:愛頂嘴,愛唱反調的「小大人」

渡過了3歲左右的第一叛逆期後,孩子會迎來兩三年左右的安穩期,比較乖巧、活潑,很懂事。

但是,大約從7歲開始,很多孩子開始步入小學,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圈子、新的知識,讓孩子的大腦、身體開始了新一輪的成長。於是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步入第二個叛逆期,而且有的孩子會持續到9歲左右。

這一時期的孩子,總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想自己做主,於是經常跟媽媽發生衝突。

比如,無論寫作業還是做別的事情,孩子總是有磨蹭、拖拉的壞習慣,說多少次都改不了;這時期的孩子,特愛參加「小團夥」,總是跟小夥伴到處跑著玩耍、鬧騰,有時候甚至忘了寫作業、忘了吃飯……

更頭疼的是,你說他幾句吧,他還嗷嗷跟你頂嘴。

如何對待7歲左右的孩子?

(1)接納孩子愛玩的天性

孩子為什麼會頂嘴、唱反調呢?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感覺自己不自由,感覺父母總是以大人的身份去強迫自己。

7、8歲的孩子,天性上正是愛動、愛鬧的時候,精力特別充沛,肯定需要跟小夥伴的玩耍去發洩過剩精力、學著處理人際關係、建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如果父母經常以「不乖」「淘氣」為由去打擊壓抑孩子,孩子就會有極大的壓抑感,肯定會出現親子矛盾。

其實,只要孩子把該完成的作業完成了,又不發生什麼危險,我們就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玩耍、鬧騰。畢竟,把一個7、8歲的孩子變成喜歡窩在家裡的悶葫蘆,不是好事。

(2)樹立「玩得好」又「學得好」的榜樣

當孩子步入小學後,讓家長最費心的事情,應該就是孩子的學習了。而且為了激勵一下孩子,最常說的話就是:「你看看人家XXX,放學後老老實實在家學習,哪像你,跟個不著家的小瘋子似得……」

但實際上,這樣的「激勵」方式強調的是在寫作業上花多少時間,而不強調寫作業的效率,時間久了容易讓孩子養成磨蹭、拖拉的習慣。

所以,我們可以換個說法:「孩子,你同學都寫完作業出去玩了,你也好好寫,寫完出去好好玩兒!」

(3)保護孩子自尊,消除因成績不好帶來的消極情緒

比如,當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時,他自己心裡其實已經很難受了,要是家長再一味指責的話,孩子恐怕會對數學更牴觸、更沒信心。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用家長小時候的事例做引子,一步步引導孩子:「孩子,有個事我一直沒跟別人說,其實媽媽上小學的時候,數學考過25分呢!哈哈,還不如你! 但是後來經過老師的幫助我又趕上來了!你想知道我是怎麼趕上來的嗎?」……這樣一來,後續工作就非常好展開了。

10~12歲:成熟前的不安與美好

青春期,其實是很美好的,孩子們的身體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思維認識上也日漸成熟、有主見。但是,為什麼很多家長一提到青春期的孩子,想到的永遠是「叛逆」「不聽話」呢?

原因也很簡單,家長們想想自己就知道了:家裡的老人是不是有時候也會嘮叨你?嫌你不會過日子、嫌你玩手機、嫌你不會帶孩子……

這時候,你心裡肯定煩煩的,脫口而出懟一句:「媽,我都這麼大人了,該幹嘛我又不是不是知道,不用你管!你快上廣場跳舞去吧,別在這瞎操心了!」

其實呀,青春期的孩子被你嘮叨時的心情,跟你被老人嘮叨時的心情,是一模一樣的!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開始往大人的方向上轉變了,他需要尊重,需要一點屬於自己的空間和秘密,需要家長民主地對待。而這時候,如果家長繼續用管小孩子的那一套來約束他、控制他,他肯定會牴觸、抗拒,產生叛逆心理。

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時,家長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通過對孩子的理解、尊重,來贏得孩子的認可。

一旦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理解尊重,學習、生活上的問題就太好解決了,否則非得跟孩子鬧得不可開交。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tfy)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3歲、7歲、10歲,孩子的重要轉折點! (建議保存)
    商務QQ:1683804491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在10歲以後就「定型」了,所以3歲、7歲、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一旦錯過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就算日後上再多的才藝班也補不回來!想要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要好好把握這三個黃金時期,從小鍛鍊孩子的大腦潛能!
  • 【青蔥育兒】3歲、7歲、10歲,孩子的重要轉折點! (建議保存)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在10歲以後就「定型」了,所以3歲、7歲、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
  • 育兒丨3歲、7歲、10歲,孩子的重要轉折點!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大腦在10歲以後就「定型」了,所以3歲、7歲、10歲不但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強化潛能的黃金期。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管孩子最有出息
    文:優媽出處: 教子有方(jiaoziyoufang)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 。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管孩子最有出息
    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教孩子最有出息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變得很有競爭性,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總想讓周圍的事情都按自己的意思來;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 3歲7歲12歲,孩子三次叛逆期,家長這樣教育,讓孩子優秀成長!
    孩子的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分別是3歲,7歲與12歲,而每一個叛逆期,都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家長如果沒有抓住機會去正確引導孩子,那麼孩子以後的發展就很有限,會教育的家長,一定會抓住這三個叛逆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能夠優秀成長,擁有無限的可能!
  • 3歲7歲10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3個黃金期!家長這麼管孩子最有效
    從腦科學來看,孩子的大腦10歲就「定型」了。此後,孩子的行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會出現什麼大的變化。有研究稱3歲、7歲、10歲是腦部發展的轉折點,更是孩子強化潛能的黃金期。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就一定得好好把握這三個黃金時期。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管孩子最有出息!!
    來源丨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這就意味著,十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
  • 孩子1歲、3歲、7歲,是帶娃難熬的3個階段,也是娃的關鍵期
    第二點就是安全感了,寶寶剛剛來到陌生的環境,對媽媽很依賴,1歲前媽媽一定要多給寶寶關心和愛護,保持足夠的耐心,這對於孩子良好的性格養成很關鍵。NO2. 寶寶2~3歲本以為孩子能跑會跳會說話了,帶娃是不是輕鬆點了呢?NO!你想得太美了,「糟糕的2歲」「可怕的3歲」正式來臨。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林成之教授把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而3歲、7歲和10歲就是三個重要的轉折點。
  • 孩子一生中,有這3次生日,家長要給他過好,助他度過人生轉折點
    其實生日並不需要每年都過的十分隆重,因為一直這樣也就沒了意義,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更為重要。家長可以選幾個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年紀為孩子好好過生日,這樣能在孩子心裡留下更深的印象。人生中重要的年紀即十四歲、十六歲和十八歲了,這三個生日家長為孩子好好過,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
  • 2歲、7歲、12歲,這樣處理孩子的3次叛逆期,比吼多少遍都有效
    一般來說,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出現3次叛逆期,分別是2歲、7歲和12歲。只要父母要注意把握孩子這幾個階段的情況,處理好了就能多省心。孩子3次叛逆期的心理學解釋1、兩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很多人覺得奇怪,孩子才兩歲大,剛學會走路說話沒多久,怎麼叛逆得起來。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10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10歲之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家長若能夠抓住,合理的激發孩子大腦潛能,那麼對他的幫助是很大的,而且通過後天的培養,孩子的智商也會變得很高。第二個階段:孩子3-6歲,這時候的大腦發育到成人的80%左右。第三個階段:孩子8-10歲,這時候的大腦發育到成人的100%。
  • 7歲孩子仍未斷奶,一天3次不能少,養成「巨嬰」誰的錯?
    7歲孩子仍未斷奶,一天3次不能少,養成「巨嬰」誰的錯?小魚的孩子今年7歲了,但是卻還未斷奶,每次在學校裡,都哭鬧著要回家喝奶,孩子也因此被同學們嘲笑,但是小魚也很無奈。在孩子2歲那年,小魚就和老公商量著要給孩子斷奶,但是婆婆卻說,孩子還小,而且你的奶水也挺多的,母乳還很有營養。因此小魚就一直用母乳餵養著孩子。
  • 0-3歲寶寶家長必看:《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的頭三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勝過3歲直到死亡的總和!」 而中國也有句老話叫做「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身為家長,要把握好孩子3歲之前的黃金期。這樣,孩子們才會按照其自身的生長發育特點,發揮出潛能,健康成長。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籍是《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 兩個孩子分別在3歲和7歲才開始看電視,長大後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導讀:兩個孩子分別在3歲和7歲才開始看電視,長大後人生會有什麼不同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個孩子分別在3歲和7歲才開始看電視,長大後人生會有什麼不同!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未來好不好,早有這些徵兆
    不過咱們中國還有句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很多習慣、品質、性格,是在7歲之前就形成的。我曾看過一個紀錄片《關鍵的7歲》,是澳大利亞一所研究機構,跟蹤觀察11名孩子7年成長過程的紀錄。小小的懷亞特只能在父母兩家來回往返,7歲時,他已經搬過了5次家。
  • 「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未來好不好,早有這些徵兆
    孩子沒按時看書,坐姿不端正時,媽媽就會對著智能音箱喊話,提醒孩子要注意。其實在孩子入學之初,通過父母的督促引導,培養孩子好習慣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咱們中國還有句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孩子的很多習慣、品質、性格,是在7歲之前就形成的。
  • 「3歲看大,7歲看老」老祖發現的這個秘密很科學卻被很多人誤會!
    6歲之前的啟智教育決定孩子今後一生的社交健康和認知能力(3歲前最為重要),並且奠定成功的基礎。就像那句老話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6歲前孩子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會決定人的性格、人格和品格。雖說在人生一些轉折點(如高考、結婚)也會影響境遇,但是實際上,這些都與6歲前息息相關。基因對命運的影響大概只佔3成,而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則佔7成。就像著名教育家孫瑞雪所說的那樣,大多數孩子的所有敏感期都應在6歲之前全部度過。如果沒有順利度過,孩子的敏感期將會推遲或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