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7歲、12歲,這樣處理孩子的3次叛逆期,比吼多少遍都有效

2020-12-18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說起管理孩子,最大的難關恐怕是孩子進入青春期時,這時候不管怎麼和孩子溝通都不管用,他們就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悲傷。還總說著家長不理解、老師不理解這些話。

小歐今年剛進初二,最近因為打架抽菸被學校抓到,小歐媽趕到學校,整個下午都在聽老師的「教訓」。無非是說「家長不能忙著賺錢,也要管管孩子」、「你家孩子現在不讀書,以後有他後悔的」這些道理。小歐站在一邊,神情渙散,似乎根本沒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小歐媽也是苦惱啊,自己還要顧店,現在生意又不太好,兒子又不讓人省心。

從學校出來後,小歐媽帶著兒子回家,這小孩不知道吸了多少煙,隔著老遠都能聞到他身上的煙味。小歐媽已經被老師「訓」得有點頭痛,也不想和兒子再多說話,兩人一路無言,媽媽也不知道怎麼應對。

叛逆期家長聽之任之,好孩子也容易變壞

其實,小歐表現出異常已經不是第一次,剛上初一那會,他還是個優秀奮進的好孩子。小歐媽不了解孩子白天在學校怎麼生活,可是放學一回到家,他就開始玩遊戲,晚飯也不怎麼吃,有時候玩到夜裡十二點還不睡。小歐媽催促過多次,可是小歐根本不聽自己的話,加上自己生意上一堆爛攤子,也就懶得再管。

這回小歐媽覺得自己勸說也未必管用,確實是,小歐一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想和他談心也沒有機會。小歐爸好像也早就對這個孩子放棄了希望,每次知道小歐闖禍,總留下一句:「給他提供這麼好的環境,還不知道用功讀書,想當年我們條件那麼差,不一樣努力嗎?」小歐爸覺得孩子「爛泥扶不上牆」,乾脆眼不見為淨。

小歐媽只能獨自嘆氣,有時候好想有個女兒,這樣兩人交流起來不至於這麼難。孩子的青春期真難懂,想當年自己好像也經歷過這樣一段時間,不過後來覺得學習更重要,也就沒有太叛逆。兒子現在這樣,其實自己能理解,只不過溝通起來太難,小歐媽決定多花時間陪孩子,等他順利度過這段時間,再去忙生意也不遲。

其實到了小歐這個年齡階段,會產生叛逆心理是正常現象,可能受感情、學習、心理或者是身體成長的影響,不自覺地會對自己或周圍的人產生抵抗情緒。他們需要時間自我消化壞情緒,等到道理想通的時候,自然會回歸正軌。父母這時候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以為孩子打架抽菸,就已經變成了「壞孩子」,如果多一點關心,會幫助他們走出這種困局。年幼的時候學會自我走出困境,更容易成長為堅強的人

當然,孩子的叛逆期不只是在小歐這個年齡段。一般來說,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出現3次叛逆期,分別是2歲、7歲和12歲。只要父母要注意把握孩子這幾個階段的情況,處理好了就能多省心。

孩子3次叛逆期的心理學解釋

1、兩歲左右寶寶叛逆期

很多人覺得奇怪,孩子才兩歲大,剛學會走路說話沒多久,怎麼叛逆得起來。這裡提到的叛逆,不指反抗大人,而是自我成長意識的崛起。人有突破自我的本能,比如孩子因為矮拿不到桌上的玩具,為了滿足自己,即使搖搖晃晃地踩著小凳子,也要拿到玩具,這就是一種自我滿足。

孩子成長到兩歲時,媽媽總覺得孩子沒有以前好帶,明明走路還不太穩,偏偏要自己走很遠。媽媽想休息會,抱著孩子在沙發上看會電視,發現孩子坐不住一分鐘,一會要玩玩具,一會又要去外面溜達,而媽媽就不想動彈。其實,這時的孩子覺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想看什麼、想玩什麼,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他們不會覺得困難就放棄,仿佛身體裡有股力量在指引他們這麼做。

媽媽感覺自家的孩子成為「熊孩子」,這並不是性格的原因,只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等到孩子學會了新技能,有所突破之後,還是會成為父母的乖孩子。因此,當孩子想要自主吃飯、開門這些事時,媽媽要試著去順從他,孩子力不從心時在後面幫一把,這樣獲得滿足感之後,孩子就又度過了一段成長期了。

2、七歲左右兒童叛逆期

這個時期孩子已經升入小學,開始學習課程知識,思想也漸漸豐富了起來對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完全聽從父母的建議行事。比如今天是不是需要穿外套,是不是需要拿傘這些事,他們都想自己決定。媽媽可能覺得天氣太涼,要多穿點。實際上,多穿少穿,對孩子不那麼重要,關鍵還是得有「風度」,如果和媽媽意見不合,還可能會產生反抗情緒。

3、12歲之後青春叛逆期

父母說兩句,孩子就不開心,這是青春期孩子的通常表現。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到這個年齡階段,性格就會開始大反轉。蕭姐的女兒在13歲以前,是大家眼裡的「乖乖女」,每回見到她都是萬年不變的好學生打扮,牛仔褲加短袖,這些衣服都是蕭姐挑的。她覺得這個年齡階段的女孩子不要太重視穿著,看著舒服就好。

可最近女兒性情大變,先是燙了頭髮,又開始穿超短裙,為這事兩人不知道吵了多少次,女兒每次只是回應,我只是愛美而已,這有錯嗎?這話聽來也找不到錯處,而且女兒的成績也沒有受影響,蕭姐也不好再對女兒多囉嗦。

孩子成長到這三個階段時,父母千萬要重視,不要圖省事,只想家裡養個不操心的乖孩子。教育孩子不能只重視學習,細細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當孩子迎來叛逆期時,父母可以用這些辦法應對。

這樣處理孩子的3次叛逆期,比吼多少遍都有效

1、對兩歲的孩子既要理解也要守住底線

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並不是在反抗大人,即使孩子刻意地東奔西跑,父母帶著可能會覺得有些累,可是還是得給予理解。對孩子來說,主動探索世界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父母不要覺得只有聽話的才是好孩子,孩子願意主動成長,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當然,理解之餘家長也要守住底線,孩子會提要求,但這些要求需要受到限制。孩子已經有了汽車玩具,看到別家孩子有機器人玩具,又哭鬧著要求父母買。孩子年齡小,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玩具,往往玩幾分鐘熱度就消退了。父母不要孩子提要求就滿足,學會拒絕,這段原則性的時期父母要把控好,不然把孩子養得太貪心,煩惱的還是父母。

2、給予七歲孩子以信任

孩子自我意識變得深刻之後,會更重視自己,平常的一言一行,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這時候父母不要還只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學會尊重他們的想法,信任他們給他們自我選擇的機會。孩子想買哪些衣服,想報哪些特長班,儘量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這樣孩子開心,也就不會和大人產生衝突。

3、不要再控制12歲以上的孩子

孩子上初中後,各方面能力也在成長,這時候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性已經減小,在他們眼裡,父母也許沒有以前認為的「強大」。通過不斷的學習見識,了解到這個世界的廣闊之後,他們在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父母如果還是按照老套路要求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思想落後,進而產生代溝,雙方很難進行溝通。父母要改善這種關係,不能再繼續控制、要求孩子,而要從改變自己做起。理解孩子的想法,放手讓他們去做

孩子會叛逆,必是事出有因。父母不要被突如其來的變化嚇到,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人要成長,肯定會經過一段時間迷茫和適應期。不要打壓孩子的叛逆,試著去理解和接受他們吧!

相關焦點

  • 3歲7歲12歲,孩子三次叛逆期,家長這樣教育,讓孩子優秀成長!
    孩子的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分別是3歲,7歲與12歲,而每一個叛逆期,都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家長如果沒有抓住機會去正確引導孩子,那麼孩子以後的發展就很有限,會教育的家長,一定會抓住這三個叛逆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能夠優秀成長,擁有無限的可能!
  • 2歲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家長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2歲叛逆期
    面對一個這樣調皮搗蛋的壞傢伙,朋友們可是要做好準備了,因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一生會有三次叛逆期,第一次大約就是2~3歲,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第二次就是在7~9歲,準大人時期;第三次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青春期12~15歲
  • 2歲、7歲、13歲均有叛逆期,聰明媽媽會這樣處置,比吼叫強百倍
    關於小剛最近階段的異常行為,老同學向小剛爸爸介紹了小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1. 2歲左右家長們眼中的「熊孩子」,其實是孩子開始接觸各種陌生的生活技能的階段。處理小孩子的3次關鍵叛逆,聰明媽媽只用這三招,包管手到擒來:1.
  • 孩子的二十歲前有三個叛逆期,最早是兩歲,這樣做巧妙搞定不用吼
    每次生氣的時候,基本上會和孩子大吼,孩子小的時候還能吼得住,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也不會再聽家長的了,吼叫也沒有用了。孩子的一生會有三個叛逆期很多人都不知道孩子的叛逆期其實至少有三個,最早的一個會出現在兩歲左右,大部分人都覺得孩子會叛逆是在青春期的時候,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點!
    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
  • 孩子12歲叛逆期?這樣來處理,比吼100遍都管用!
    孩子出現了問題怎麼辦?就比如有的孩子,小的時候特乖,12歲之前都特別可愛,到後面就變得特叛逆。這是什麼類型的問題呢?這是溺愛所帶來的問題,凡是被溺愛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這個問題。12歲之後基本上就管不住了,為什麼呢?
  • 碰上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吼罵更管用
    說起叛逆期,多數家長想到的都是青春期。其實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一生中會遇到3次叛逆期。在孩子的叛逆期,怎麼來管教是個大問題。1、兩歲叛逆期如果家有2歲的孩子,應該最清楚,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煩惱。不管是吃飯,還是洗臉刷牙,都必須鬼哭狼嚎一番。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摔東西,撒潑打滾。最近,閨蜜也是深有體會,經常向我吐槽她家兩歲半的「小魔王」,動不動就哭鬧,打不得罵不得。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管孩子最有出息
    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這3個年齡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讓家長感覺「不乖」「調皮」,但實際上,這僅僅是孩子成長的「副作用」而已。如果家長能了解孩子「不乖」「調皮」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尊重孩子的成長,就能免去很多煩惱。所以說,在孩子一生最重要的3個轉折期,一定要這麼管!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管孩子最有出息
    有研究稱,孩子的大腦在10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這就意味著,10幾歲的孩子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已經慢慢穩固下來,不太會輕易改變。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後,即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也是父母最頭痛的時期。「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是國外對這一時期的寶寶的獨特稱號。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 3歲、7歲、10歲,孩子人生的3次轉折期!這麼教孩子最有出息
    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3歲、7歲、10歲左右。但是,隨著孩子大腦、身體的發育,他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也會越來越多,自我意識也會越來越強,想什麼事都按自己的意思來。於是在大約2歲~4歲的這段時期內,孩子的情緒會進入第一個不穩定期,也可以說是第一個叛逆期。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當乖寶變成「小惡魔」,寶媽可以這麼做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我們都知道孩子到了十幾歲就會進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不好管教,經常和家長對著幹,可寶媽們知道嗎?其實寶寶在2、3歲的時候也是有叛逆期的。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
  • 孩子一生必經的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種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孩子一生必經的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種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孩子叛逆,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實孩子所有的叛逆就表示孩子在長大。孩子叛逆期避免打罵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哪些叛逆期呢?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導讀: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升初階段正值孩子的第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導讀:小升初階段正值孩子的第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升初階段正值孩子的第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你吼一千句管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牢記3點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王姐是個大齡產婦,到了35歲的高齡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王姐是非常疼愛的。孩子小的時候非常可愛,整天圍著王姐轉。不過在逐漸長大後,孩子也開始出現了叛逆行為。王姐已經是43歲了,恰逢更年期的到來,對於孩子的行為,王姐終於忍無可無,每次只要孩子發脾氣,王姐就會直接和孩子對著吼。更年期碰上青春期,兩個人的爭吵就因此開始了,而且每次都是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其實父母越吼孩子,孩子越不會聽,想要讓孩子聽話,先要了解孩子的叛逆期。
  • 張智霖14歲兒子叛逆期,孩子一生有3次叛逆期,父母要懂得應對
    孩子一生的有3個叛逆期,父母需要了解 1、2歲到4歲之間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2歲到4歲的時候,這個階段孩子慢慢的進入了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會感覺到孩子脾氣的變化。
  • 林心如自爆:不懂如何與4歲女兒相處,自嘲2歲不才是叛逆期嗎?
    每對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的叛逆期,但孩子一生中會有 3次叛逆期,很多家長只知道「青春叛逆期」,卻忘記了孩子其他2個叛逆期,這2個叛逆期父母若是把握不好,孩子有可能變成一個「熊寶寶」哦!    孩子3個年齡段的叛逆期  孩子一生中要經過3個年齡段的叛逆期,分別為2歲-3歲,7歲-9歲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3、動用武力如果說教和恐嚇都沒效,可能這時候,熊孩子就要挨打了。父母打得越用力,寶寶哭得越大聲,這樣惡性循環,真心不是辦法。然而這樣做的危害不容忽視,經常遭受懲罰的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因此自卑怯懦。
  • 「我不,我就不」,應對2歲孩子叛逆期,有效溝通比揍一頓更有效
    」,「我就要……」常掛嘴邊;想做什麼就得做了才行,否則就躺地上大哭大鬧;最近還學會了打架,跟樓下小朋友玩,一個不高興就開始動手……說了多少次,道理沒少說,可娃一句不聽,急脾氣的弟妹忍無可忍,最近開始動手,時不時就得揍上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