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粗糧」成了受人追捧的健康食品
饅頭要吃粗糧的,米飯要吃粗糧的
連飲品也要喝粗糧的…
仿佛不論什麼食物,加上「粗糧」二字
就變得健康營養了起來
可小編卻有了些煩惱
這種粗糧餅乾真的是粗糧嗎?
專家解釋道,在粗糧餅乾的配料表當中,麥麩或者是燕麥片,這些其實都不在配料表的最前面,最前面其實還是小麥粉和食用油這一類,也就是說其實粗糧餅乾和平常的餅乾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其實它是一個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並且長期吃會造成過多的脂肪攝入,可能會對我們的心腦血管疾病有影響,還會造成我們的肥胖。
小貼士
市面上很多「粗糧」食品已經經過了多道加工程序,原有的營養價值已損失殆盡。
而且由於粗糧食品的口感一般較差,為了迎合大眾口味,會加入糖、油脂和其他添加劑。
這些食品營養價值與真正的粗糧相差甚遠,因此,在購買粗糧食品時,最好對照一下配料表,選擇粗糧含量較高的品種。
粗糧能幫助降低血糖,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就得每天都吃粗糧。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HAPPY
精緻米麵的加工會造成血糖升的速度過快,所以對一些血糖有問題的這個中老年朋友,我們提倡要攝入一定的粗糧,但是纖維雖好,吃多了以後同樣對身體是有害,咱們有很極端的中老年朋友,真的就是頓頓吃粗糧,精米白面都再也不買了,短期內可能生化指標會看上去很好,血糖、血脂、都恢復到了正常,但是長期下去會發生風險。
小貼士
粗糧雖好,卻並非吃得越多越好,因此不宜過量食用。
首先,粗糧吃多了會影響消化,因為粗糧裡面含有較多的纖維素成分。過多食用粗糧會導致腹脹,影響食慾,在極端情況下還會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症狀。
其次,粗糧食用過多會明顯延緩胃排空,可能導致食物積存,這些食物就可能帶著胃裡的胃酸,反流到食管裡,對食管黏膜產生損壞。
再者,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干擾某些藥物的吸收,可能降低某些降血脂藥和抗精神病藥的藥效。
最後,長期過量食用粗糧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一下微量元素的吸收,使人體缺乏很多基本的營養元素,導致營養不良。
粗糧真的養胃嗎?
柴寶寶
我們常說的「粗糧養胃」,是因為粗糧中有著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等,但是攝入過多,也會對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由於纖維素在人體內無法消化分解,過多的纖維素會導致腸道阻塞,嚴重的會發生腸梗阻。同時,纖維素會導致胃排空時間延長,易引起胃酸反流,對胃和食道造成「腐蝕」。
由此可見,粗糧既能「養胃」,食用不當也可能會「傷胃」。
因此,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粗糧,比如——
消化系統弱的人群:老年人和兒童的消化系統都比較弱,攝入大量食物纖維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
而且如果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甚至會引起靜脈破裂出血、潰瘍出血。
患有腎臟疾病者:粗糧中鉀、磷高,過多食用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缺鈣者:粗糧中的植酸和食物纖維會與鈣結合生成沉澱,從而影響對鈣、鐵等的吸收。
體力勞動者和青少年:對能量要求比較高,而粗糧供能較少。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吃的粗糧?
喵
粗糧的品種那麼多,有著不同的功效,要根據身體狀況和自身需求來做出選擇。
1. 糙米
與精米相比,糙米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B1,更易於消化吸收,適合兒童和老年人食用。
2. 玉米
富含膳食纖維,且脂肪含量不高,是減肥人士的較好選擇。
3. 燕麥
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 紅薯
粗纖維含量比較高,可以刺激腸胃蠕動,加速排洩,對於那些經常吃肉、有慢性便秘的人,可以適當增加攝入比例。
5. 蕎麥
含有可溶性膳食纖維和蘆丁,可以清除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脂。同時,蕎麥的含鐵量也非常高,對貧血者有一定的補血作用。
6. 小米
維生素E、膳食纖維、鉀、鐵含量比大米要高,能夠有效預防高血壓及缺鐵性貧血。
小貼士
1. 膳食均衡、粗細搭配
在食用粗糧的時候需要搭配一定的細糧和其他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粗糧及全穀類製品攝入在50~100g為宜(佔主食的1/4 ~1/5)。
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像全谷和雜豆的推薦量是在50克到150克,然後薯類是在50克到100克,也就是說每天的主食攝入量中三分之一,換成我們剛才講的粗糧、全谷、雜豆和薯類就可以了,我們吃粗糧也講究儘量均勻分到三餐裡來吃。
2. 補充水分
粗糧中的膳食纖維有很強的吸水性,只有補充足夠的水分,才能保障腸道的正常工作。
注意:針對65歲以上的老人,粗糧要煮的更軟爛,才能有助於消化。
來源:CCTV生活圈
原標題:《【健康科普】吃粗糧對身體好?錯!這些人常吃就是自毀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