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又把《平凡的世界》詳細地閱讀了一遍,這本書確實是寫得非常好,其根本原因在於真實,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經歷過了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因為真實的東西裡面能夠發現真善美,而不是所謂的套路吸引住讀者。讀完這本書確實不容易,全文120萬字,共計(上中下)3冊。裡面的故事很多,而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孫少安的創業史。
孫少安生活在七十年代中國的黃土高原,那一種赤貧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創業之前,孫少平和田潤葉是一對青梅竹馬的伴侶,他們彼此深情相愛,但迫於學歷、家庭、工作的差別,不得已分手(主要原因是孫少安太自卑了不敢戀愛)。愛情在他們年少時已經慢慢萌芽,可是逐漸長大,孫少安逐漸感到自卑,家庭的貧困讓他無法高攀優秀的田潤葉。明明雙方彼此喜歡,可是貧困的少安讓自己沒有了自信,不敢去表白自己喜歡的潤葉,即便是後來潤葉來「逼婚」,少安也因為內心自卑不敢接受潤葉的示愛。(評:財富是男人的脊梁,沒有財富男人很難自信自立,即便是面對很喜歡的女孩,也許放手是一種成全。)
後來,少安在親戚的相親介紹下認識了賀秀蓮。他們的相親過程還是挺有趣的,雖然過去了40年,但還是很值得現代人思考。孫少安為了讓田潤葉死心,就聽他二媽的建議去山西相親,就這樣認識了賀秀蓮。賀秀蓮家的光景比孫少安要好一些,但她的文化不高。有一次秀蓮從地裡回來,挑著桶和孫少安因喝了老醋酸酸的眼神相視,這一視視到了秀蓮的心裡。此刻,她心裡就默認為這個男人將是他要找的一輩子相愛的人,就表示和跟著少安一輩子,不要彩禮,就算少安家裡再窮也要跟著他。少安雖然剛開始害怕連累秀蓮,但秀蓮的身體很結實,而且說不怕吃苦,所以就把秀蓮帶回了家,兩個人都婚姻的方式來相互承諾了對方愛情。(評:其實孫少安和賀秀蓮的婚姻,給我的感覺是湊合,搭夥過日子,並沒有多少的愛情成分,第一次去相親就跑出女方家,然後在那邊待了一個月左右,就把賀秀蓮帶回了陝西老家,想起了季羨林的一句話: 婚姻是戀愛的開始!大概最能形容他們倆吧;而對比後來田潤葉婚姻的不幸,似乎有更多的思考,田潤葉與李向前的結合很大程度上是潤葉的妥協。潤葉看著少安結婚了,對愛情感到絕望,又經不住別人的反覆勸說,最後急急忙忙地嫁給了李向前,心裡想著喜歡著少安卻嫁給了李向前,所以田潤葉的婚姻一開始就是悲劇,最後間接造成李向前的悲劇人生。)
既然結婚了,我們看孫少安婚後的生活。創業前:孫少安經常彎下腰把這些別人所丟棄的爛菜撿了一大抱。好,這東西不花一分錢,在河裡洗一洗,把爛了的一擇,照樣能吃!這個發現使孫少安每天的生活多了一項內容到菜市上去撿菜葉吃。創業開始:劉根民介紹說:縣高中要擴建教師,他表哥負責基建,需要向學校運磚,但是劉根民親戚沒有人願意幹這個苦累活(評:機會總是給那些願意幹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的人)。突然想到孫少安,拉磚需要架子車和騾子,騾子又很貴,沒一千搞不定。少安跟他父親說了後,他父親合計了一下,買不起畜生,誰又來借錢給他,又怕扛利息,又怕借債,總之不敢創業(評:創業千難萬難,邁出第一步最難)。少安跟老老婆秀蓮說,秀蓮第一反應就是賺一大筆錢,然後箍幾孔窯洞(評:女人賺錢第一想到的就是買房,幾十年來一直沒變過)。然後秀蓮出主意,給她在山西的爸爸寫信,讓他們借錢給少安。於是他們倆連夜寫信給山西秀蓮的爸。常有林(秀蓮爸爸)寫信告訴他們非常願意幫扶他們這筆錢,還告訴他山西的畜生價錢比陝西便宜,建議孫少安來山西一趟,幫他們買一頭好騾子(評:有個支持他創業的老婆多重要啊,不光是從思想上支持他,而且還從實際行動支持他)。這樣,孫少安在信用社貸款700元,又去山西借款400元,花了990元在山西買了一頭騾子,又買來架子車,創業的第一步就這樣開始了。創業中:孫少安沒地方住,只有住在一孔爛窯洞裡,窯洞在偏僻的小山坳,一切破敗不堪,真不如一個狗窩,做飯更是不方便,環境非常惡劣。(評:創業要吃苦是!)這樣,少安趕著架子車和騾子天天往學校裡送磚,每天增加的錢,使少安每天睡覺前都非常興奮,賺錢是溫暖的感覺。就這樣,孫少安依靠幫學校運磚,孫少安淨賺2500元錢。(評:幹別人不願意幹的活,吃別人吃不了的苦,賺別人賺不到的大錢)。創業發展史:孫少安在城裡拉磚的時候,看到到處在搞建築,磚瓦一直是緊缺材料,有多少能賣多少,於是孫少安計劃開個磚廠。孫少安在城裡拉磚的時候,已經把燒磚的整個過程和基本技術都學會了,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孫少安就燒出了28000塊磚,淨賺了700來塊。這每一分錢幾乎都是用血汗換來的錢,整天從天不明一直忙到黑燈瞎火,常常累得吃不下飯,辛苦得夢中都在呻吟。(評:不安於現狀,不斷尋求機會,創業的艱辛,何人知?)。創業擴大生產:在誇富過程中認識了高人胡永合,認識到要擴大規模,於是少安立刻籌劃購買了一臺中型制磚機,多開幾個燒磚窯。高小文化的孫少安,突然辦起了這麼大的事業,那種繁忙和緊張都難以用筆墨描述,經常往返信用社,稅務所和運輸公司等部門奔跑。(評: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才是將事業做大的本錢)。
第一次開始辦磚廠能夠成功:個人足夠勤奮能夠吃苦,人員少,特別是有一位非常優秀的燒磚師傅。後來停產,這個師傅回了老家河南。
第二次擴大規模,看他做了幾件大事:貸款9000買了個較大的制磚機;招聘了很多人,少安的新磚廠本來只需要請二十多人,但是少安為了幫助鄉親們,請了三四十個人,這樣一來,成本肯定會增加;搞了個規模很大的點火儀式,連縣長都請過來了;最為致命的是找了個燒磚的師傅,不過這個人是賣瓦盆的,少安一聽他是賣瓦盆的,心中難免有些疑問:他究竟會不會燒磚?少安隨即轉彎抹角地問了這個人一些燒磚的事,這個師傅倒也說得頭頭是道。於是少安就拍板請這個燒瓦盆的師傅,大禍就此鑄成。(評:少安第二次創業的失敗,從很大一部分程度來看就是聘用了這個不專業的燒磚師傅,說得頭頭是道往往啥也不會,只有做做過才算會,而不是能言善辯會說,再加上貸款資金,人員工資,一旦燒磚的質量不過關,必定會資金鍊崩盤而失敗。)後來燒出的磚布滿裂紋,成為一堆無用的廢物。問題全部出在那個用高工資新僱來的河南人身上。這個賣瓦盆的傢伙實際上根本不懂燒磚技術,而忙亂的少安卻把掌握燒磚火候的關鍵性環節全託付給他來掌握,結果導致了這場大災難。(點評:之前的一個燒磚師傅技術非常好,合作也非常愉快,只是家裡忙,沒及時趕過來,所以少安就隨意地聘請了一個說得頭頭是道的燒磚師傅,結果導致磚廠遭受毀滅性打擊,少安應該話重金聘請之前技術優秀的燒磚師傅。)
孫少安的貴人:胡永合,多次給予他寶貴的意見和貸款信息,讓孫少安的磚廠起死回生。這一次,孫少安在磚廠還未開始前,把之前的那位燒磚師傅請回來(他為了打動燒磚師傅,把一年的悲慘遭遇都向他訴說,並且給了他一孔窯洞,讓他把家人接過來,這樣終於說動了燒磚師傅。他們相處多時,關係融洽,技術也是頂呱呱,並且跟著這位師傅學習燒磚各個環節上的技術,而且要搞精通)。
這一次成磚質量非常好,三天內銷售一孔,把所有的欠款全部還清。孫少安1984年淨利潤超過4萬,並且他給燒磚師傅工資漲了一倍,另外招聘本鄉2名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也被這位師傅培養成出色的技術人才。(評:產品的生命是質量,因為有一位技術非常好的燒磚師傅,孫少安的事業越做越大,高度重視人才,培養人才,人才是企業的關鍵,激活人才依靠高額獎勵,這也許是孫少安的創業史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