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城市新挑戰:因氣候變化地下設施積水風險增加

2020-12-23 日本頻道

原標題:日本大城市新挑戰:因氣候變化地下設施積水風險增加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3日報道,日本專家指出,氣溫升高使海平面上升,令東京和大阪海岸地帶面臨海水入侵風險。日本大城市的地下設施發達,將面對地鐵和地下街道遭積水入侵的新挑戰。

近年,日本常見大風雨,積水成災的風險增加。日本書店常見一些防災書籍,它們引用專家的調查和分析,指出多雨氣候帶來的威脅。

2008年,日本環境部就對地球暖化給日本帶來的沖擊提出警告,指本世紀的平均氣溫將比20世紀高出2.6攝氏度。高氣溫將打擊農作物,各類傳染病將會增加。還有,氣溫升高使海平面上升,令東京和大阪海岸地帶面臨海水入侵風險,當局估計須耗費10萬億日元,來維修這些城市的地下建設。

日本雜志「Aera」新一期介紹了多本有關防災的著作,稱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大都市,目前有171個地鐵站存在遭積水入侵的風險。

該雜志介紹,日本是一個地下設施發達的國家,地下街道面積總和達116萬平方米。例如,名古屋在地下設置大型商業街以及停車場,該市也在地底的中心部分建設公園。日本好多地鐵站都是商業區,為了方便老人也建設了無梯級通道。然而,這些先進的地下設施也存在引水入侵的缺陷。

據報道,東京主要地鐵線的1000個站裡,日本國土交通部門已為處於低窪地範圍的370個地鐵站建設防洪工程,包括為這些地鐵站的路面通風器安裝可遙控開關的措施。當遇到了暴雨天氣,這些地鐵站入口的防潮板和鐵道上的防水設施都將啟動。

日本專家指出:「這些工作必須萬無一失,通氣口隻要一個沒關好,就足以讓地鐵站淹沒。」同時也警告,地下建設的防震工作不但要嚴謹,更要重視地震來臨後的海嘯。

據了解,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的疏散乘客演習中也包括了應對海嘯災難,因為一班新幹線可承載高達2000人,疏散這麼一大群乘客的工作,難度比其他公共運輸工具更高。

當局也為地鐵站以及地下街道制定避難機制,同時教導市民緊急時的避難方法。1999年,日本九州發生水災,福岡市中心泛濫。當時,就有一日本女居民受困於積水的博多車站大樓底,不幸喪命。

(責編:劉戈、陳建軍)

相關焦點

  • 西藏24小時密切關注江河水情變化
    原標題:確保安全度汛 西藏24小時密切關注江河水情變化   目前,西藏正值主汛期,全區所有水文(水位)監測站對西藏主要江河雨水情進行監測,各水文站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方位開展監測和預報工作,為全區防汛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 攜程將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開設新網點
    原標題:攜程將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開設新網點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8日報道,中國最大旅行網站攜程旅行網的日本法人將在札幌市內開設新網點,為攜程旅行網開拓北海道的住宿設施。這是攜程在日本繼東京和大阪等之後的第6個網點。
  • 日本七十二物候:立春--日本頻道--人民網
    日本うつくしいくらしかた研究所製作了一套作品《七十二物侯》,它介紹七十二物侯以及應時的俳句、生物、花卉和食物等,極具日本文化底蘊。本期為大家介紹「立春」。(策劃/陳思) 【名詞解釋】物候:受天氣和氣候印象而產生的動植物生長、發育和環境周期性變化的現象。如植物開花、結果,動物冬眠、遷徙以及下霜、冰河解凍等。
  • 跨學科融合成高中課堂「新時尚」
    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分析文本、了解極端氣候的英語表達方式……在英語老師高卓群的帶領下,課堂有條不紊地在推進。
  • 新教材 新政策 新課表——關注開學季三大新變化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語文教研員楊建國說,語文教材的變化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先識字再拼音,降低了學習難度,更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二是增加了革命傳統教育文章的選入,《朱德的扁擔》等篇目又回來了。三是注重中華經典傳統文化誦讀,增加了古詩詞、寓言故事和歷史故事,讓孩子更好地接受傳統和經典。 「《思想品德》改為《道德與法治》,不僅僅是改了名字這麼簡單。」
  • 日本失蹤兒童數量不斷增加 主要集中於大城市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1日報導,截止7月20日,日本全國失蹤兒童(未滿18歲)達到1603人,且主要集中在東京和愛知縣等大城市。目前尚無他們受到虐待的證據,但有些孩子的父母拒絕與當地政府溝通,而有些地區則沒有上報數字,因此,實際上失蹤的兒童可能更多。
  • 湖北建始縣城區水位已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城市積水已全部排除
    目前,城區廣潤河水位已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城市積水已全部排除,城市道路基本通暢,供水、供電及通信網絡除部分地方外基本恢復,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全縣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截至26日18時,此次災害過程共造成業州、長梁、茅田、龍坪等鄉鎮16萬餘人受災,緊急組織轉移和動員緊急避險6萬餘人,臨時安置救助800餘人﹔因災死亡5人,失聯1人﹔住房受損95戶222間(其中倒塌16戶46間、嚴重受損33戶85間、一般受損46戶91間)﹔農作物受災面積2897餘公頃,成災1235公頃,絕收320公頃﹔部分商鋪被淹﹔部分國、省道及農村公路沖毀﹔部分供水、供電和通訊設施受損。
  • 日本各大城市地鐵一覽,東京地鐵已看暈
    我們從日本最北端的大城市——札幌開始說起。 往南走我們來到日本東北的重要城市——宮城縣仙臺市。 日本仙臺市營地鐵(日語:仙臺市地下鉄/せんだいしちかてつ/Sendaishi Subway)是由仙臺市交通局高速電車部經營的地下鐵路線。仙臺市交通局稱其為「仙臺市地下鐵」,列車內廣播使用的也是「仙臺市地下鐵」,正式名稱是仙臺市高速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