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媽媽育兒經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寶貝,自孩子出生以後,家長恨不得把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孩子,哪怕自己再苦再累都沒關係,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但有些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對娃說一些不恰當的話,自己笑的很開心,其實孩子心裡是很害怕的,這種「中國式逗娃」正在悄悄傷害孩子,希望家長再愛面子也要拒絕。
王女士有一個4歲的女兒欣欣,孩子從小就很聽話懂事,尤其是那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看著十分的靈動有神,所以欣欣打小就非常的討人喜歡。有一天王女士把女兒帶到了親戚家,吃飯的時候大傢伙有說有笑十分歡快。
這時候孩子的姑姑突然對欣欣說「等你的爸爸媽媽再給你生一個弟弟或妹妹,他們就不要你咯」,姑姑說完還開心的笑起來,但是欣欣聽她這麼一說,直接嚇得哭了起來,撲在王女士的懷裡,說「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是不是不要我了?」沒想到飯桌上的其他親戚見狀,也紛紛笑了起來,還說小孩子就是好騙。
只見欣欣媽安撫好懷裡的女兒後,就對親戚們說「大家以後不要再跟孩子開這樣的玩笑了,孩子還小,她會當真的」,親戚們聽王女士這麼一說,也都收住了嘴,孩子姑姑也連忙道歉,說以後不會這樣了,欣欣本來就乖巧,沒過一會兒就跟姑姑又和好了,兩個人又開心的玩了起來。
1.「中國式逗娃」正在悄悄傷害孩子
生活中,大人一句不經意的話語,看起來好像是跟孩子開玩笑,在逗孩子,但其實對孩子來說並非如此。孩子畢竟年紀還小,他們還沒有健全的認知意識,也分辨不出大人的話語是好還是壞,自然而然的就會當真,一些負面的話語就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讓他們心靈受到傷害,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改掉這種不好的逗娃方式,看到其他人對自己孩子這樣做,也一定要及時制止,保護好孩子不受到傷害。
2.「中國式逗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這種逗娃方式也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當孩子聽到「爸爸媽媽不要你了」,「爸爸媽媽不喜歡你了」這種話,他們內心會變得很脆弱敏感,甚至對自己產生質疑,讓孩子覺得很沒有安全感。孩子把大人的話信以為真,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對孩子說出這種恐嚇的話語。
3.「中國式逗娃」會讓孩子學不良行為
這種「中國式逗娃方式」也會讓孩子接觸到一些不好的行為,比如說大人對小孩說「男孩子要學會抽菸」,或者是在飯桌上對孩子說「給孩子也來點酒,壯壯膽子」,這種類似的逗娃話語,會讓孩子的認知產生偏差,模仿大人去做一些不好的行為,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所以建議父母們不要再用這種「中國式逗娃」去傷害孩子,同時當別人對孩子這麼做時,要趕緊制止,並理解照顧孩子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
今日話題:大家平時喜歡這樣逗娃嗎?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