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坐落在環境幽雅,風景如畫的煙墩山內,它以秀美的山林景色,獨特的歷史人文建築而聞名遐邇。該公園建於1946年,由中山籍海外華僑共同集資修建而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孫中山先生。景區佔地面積九萬多平方米,依山而建,是一個優美的山林公園。
煙墩山又稱阜峰,海拔約200多米,是中山市城區最高的一座山體。它雄偉壯麗,如龍盤虎踞般氣勢,巍然聳立在美麗的岐江河畔。
這裡環境幽雅,空氣清新,被譽為城市內優美的天然大氧吧。山間隱藏有豐富的植物,以及悠久的歷史古蹟等。平時會有都市裡的人們前來晨跑觀景,而到每年一度的重陽佳節時,將會吸引著更多人到此遊玩,因而這裡成為中山市民登高望遠的首選之地。
沿著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往上而行,幽靜的小道旁赫然出現一座古典別致的小院落。它造型獨特,別具一格,院牆頂部由黃色的琉璃瓦裝飾,搭配朱紅色的圍牆,看起來古樸雅致,極具中式古典建築韻味。
寧靜的小院落擺放有石板凳,可方便遊人在此處休憩,走累了便可停下來歇歇腳,吹吹舒適的山風。這裡不僅能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氣,還可以感受周圍鬱鬱蔥蔥風景帶來的美好心情。
繼續沿著陡峭的石板小道前行,幽靜的山林間有一處平緩的坡地,在四周枝繁葉茂的樹叢中,靜靜佇立著一座做工考究、玲瓏雅致的三角涼亭。它由三根圓柱支撐著亭體,頂部覆蓋有黃色琉璃瓦片,精緻的挑角飛簷造型,完美體現了古典建築的藝術魅力。
美麗的三角涼亭,環境幽美。這裡平時人不多,偶爾會有些年青的情侶在此談情約會,能夠和自己心愛的人悠閒地休憩靜坐,相依相偎,一邊欣賞秀麗的山林景色,一邊吹著涼爽的山風,是多麼浪漫美好!
竹林可以說是中山公園內最有特色的景色之一,位於山間深谷,路邊坡地,濃密地分布著無數片蒼翠欲滴、生長茂盛的竹林。這些美麗的青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似山水畫中寫意風格,顯得分外清新秀麗,極具淡雅樸實的視覺美感。
古今往來,愛竹詠竹者甚多,多少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對竹的描述可謂是精彩紛呈,無不被竹的清秀挺拔、樸實無華的氣質所深深吸引。清代著名詩人鄭板橋在詩中寫著:「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這樣優美的詩句。
緩緩地往山頂行走,濃鬱的山林氣息陣陣撲面而來,周圍旖旎風景滿是綠意盎然,真是美不勝收。
走到了一片樹木叢生的幽靜山腰處,眼前赫然出現一座古樸雅致的亭樓,這座長方形亭子稱——中山紀念亭。它是由中山華僑共同集資捐建,修建於1948年。中山紀念亭由八根粗壯的柱子支撐整體,頂部蓋有綠色的琉璃瓦裝飾,亭頂橫梁處刻有「中山」字樣的圖案,亭子上方的四面都懸掛有牌匾,前面寫有「中山紀念亭」,後面也寫有孫中山先生的手書「天下為公」的牌匾,整個亭子設計古樸大方,盡顯中式傳統建築風格。
阜峰文塔又稱煙墩山塔,塔身雄偉,造型雋秀,它猶如一支碩大的文筆,直插雲霄。該塔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即1608年),由當地知縣蔡善繼創建。該塔總共為七層,高約24.5米,屬於八角形樓閣式磚結構塔,塔體由凌角牙磚與線磚相疊加出簷,層層向內收攏,塔頂為鐵鑄寶瓶狀剎。
這座寶塔歷經清代、民國以及近代精心修葺,結構基本保存完好,外部面貌呈現出鮮明的明代建築風格,此塔現已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風景如此美麗多嬌的中山公園,現已成為都市人們休閒運動,登高望遠的好去處,它優美的山林景色和悠久的人文古蹟已經融入城市風景中,並深深吸引著各地遊客的目光。(感謝關注百家號/遊行記錄,更多好作品將陸續推出,歡迎各位留言、點評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