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團圓過好年之如何預防「新生寶寶視網膜病變」

2020-12-20 騰訊網

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純淨世界的一扇窗。那些靈動的雙眼、純真的眼神,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讓孩子們看到美好世界,是成人世界責無旁貸的使命。

而早產兒由於比新生兒早出生,就更容易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的症狀。視網膜病變就是早產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今天就讓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韓曉冬主任,為大家介紹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症狀和預防方法,快來看看吧!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臨床上簡稱ROP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是發生於未成熟或低體重兒的一種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早產或低體重出生兒出生時由於視網膜血管發育不完全,在隨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未完全血管化的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以及纖維增殖等一系列病變,最終導致視網膜脫離、視力喪失。隨著我國早產兒護理技術的極大提高,極低體重兒的成活率越來越高,ROP發病率也隨之增加。但是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ROP是完全可以防治的疾病。

在臨床工作中,韓曉冬主任經常會遇到抱著早產兒來看眼睛的父母的情況,ROP已經發展到4期或5期,即發生了視網膜脫離,甚或瞳孔區出現了白色反光,完全錯過了最佳ROP治療時機。患兒家屬自認為患兒太小,沒有遵醫囑及時進行篩查,待患兒出現白瞳症時才就醫。ROP一旦發展到5期視網膜脫離,即使手術治療,不良解剖或不良視力預後只有50%-70%以上。

1.是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需要進行眼底檢查?

早產兒是指胎齡大於28周小於37足周的嬰兒。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未成熟或低體重出生嬰兒的一種視網膜病變。大部分早產兒生後可能會有視網膜的不成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自行發育成熟;但是有少數患兒出生時體重較低,或胎齡較小,加之吸氧時間較長、有呼吸系統疾病或合併有其它高危因素等等則可能患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韓曉冬主任提示: 對於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妊娠期小於32周的嬰兒危險性更大,這些早產兒也是需要重點篩查的對象。

2.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必須治療嗎?

有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以自行回退,影響視力可能較輕微,但是如果達到需要治療的階段而未得到適時的治療,患兒視力就可能永久性喪失,並且有可能繼發青光眼、角膜白斑、角鞏膜葡萄腫、眼球萎縮等嚴重併發症,最終影響面部發育。

4.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這種病呢?

有以下情況的早產兒或者低體重兒,其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更高:

1、體重小於2000g

2、胎齡小於32周

3、有明確的吸氧史

這種情況下家長更加應當積極主動配合醫生給孩子定期查眼底。首次檢查應在患兒出生後4-6周,或矯正胎齡31-33周,檢查可能需要數次,因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過程,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孩子的眼底,一次檢查並不能代表最終的結果,請嚴格遵照醫生的醫囑給孩子複查眼底,直到視網膜發育成熟,以免延誤治療造成嚴重後果。

5.如果患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以治療嗎?

大部分的早期病變在雷射或冷凍後都會被成功控制,但是有個別孩子儘管接受了及時的雷射或冷凍治療,仍會進展為晚期,發生視網膜脫離。一旦進入視網膜脫離的晚期,治療成功的機率就很小。儘管可以嘗試手術等方式,但是往往成功率很低,並且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通常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取得一定效果。這時即使放棄手術也必定會出現像角膜白斑、繼發青光眼晚期併發症,失明風險很大。

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韓曉冬提示:國家規定,體重小於2000克的早產兒,胎齡小於36周的,就一定要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檢查。但為穩妥起見,建議不管寶寶出生時體重多少,就算他比足月兒還胖,長得壯壯實實的,只要他是早產兒,都建議父母及早帶他檢查眼底。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又是什麼?
    臨床上根據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為標誌,將沒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而將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該疾病共可分為六期。
  • 糖尿病百「課」33:不要霧裡看花 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定期進行眼底檢查,而眼底病變的早期篩查則是預防糖尿病眼底病變最必要的手段和措施。眼底檢查:糖尿病病程>5年: 半年一次病程>10年:3個月一次黃斑水腫: 每1-3月一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六期,前三期是增殖前期以微血管瘤、不同程度眼底出血為主: 需每月檢查一次,後三期為增殖期以新生血管為主要表現需立即治療,長期隨訪。
  • 眼前常有小黑點飛過,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的時期會損傷眼底視網膜血管,導致眼底視網膜微血管瘤、出血、滲出、血管閉塞等,後期出現新生血管、大量出血、機化增殖,甚至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最終導致失明。其發病率隨病程延長而增加,在糖尿病發病5年後視網膜病變佔25%,10年後佔60%,15年後佔75%~80%。
  • 視網膜病變 從出生4周即開始
    ,由於早產低體重,小寶寶在新生兒科待了一段時間才回到自己的家裡。還在妊娠早期的時候,寶寶的視網膜是沒有血管的,主要由玻璃體動脈供應營養,到孕14-16周左右時,視網膜的血管才開始由視盤慢慢向周邊視網膜發展,約在孕36周時可到達鼻側鋸齒緣,直至足月,寶寶的視網膜抵達顳側鋸齒緣才發育成熟。
  • 【健康茶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控與治療
    因此,我們一直在呼籲,要在社會層面做好宣教,普及廣大群眾對疾病的認識,做到早篩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同時,加強對糖尿病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患者的慢病管理工作。 一、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 糖尿病患者約有 70% 出現全身微小血管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就是眼底視網膜上發生微血管病變的過程,包括形成微血管瘤、正常視網膜的微小血管關閉、受刺激後長出病理性新生血管和蜘蛛網樣的增殖膜、再產生牽拉收縮,引起視網膜的脫離的病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伴發黃斑水腫
  • ...眼科醫院解孝鋒教授:盛「糖」時代,如何扭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失…
    山東省知名眼科專家、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解孝鋒教授:盛「糖」時代,如何扭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失… 2020-03-16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寶寶早產,視網膜可有病變!眼底篩查可知道
    【警惕】寶寶早產,視網膜可有病變!>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 聯合國糖尿病日│正確認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全球近1億糖尿病患者受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困擾,其中2800萬人面臨失明的威脅。許多患者以「沒有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糊」作為否認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理由。
  • 胡仁明教授:視網膜病變+任一期 CKD 就需考慮糖尿病腎臟病變
    糖尿病腎臟病變(DKD)是高發且縮短患者生存年限、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糖尿病併發症,國內外專家都對糖尿病腎臟病變非常重視。與此同時,有關糖尿病腎臟病變的診治,國內外也分別出臺了相應的指南共識。
  • 早產兒一定要重視眼底檢查 謹防視網膜病變
    眼科專家提醒,早產兒一定要重視眼底檢查,謹防視網膜病變。廈門市兒童醫院眼科楊暉主任介紹,臨床上將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且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差。早產兒出生時視網膜發育仍不完善,視網膜血管尚未充分生長到視網膜的周邊。
  • 寶寶出生後,帶Ta做過新生兒視網膜篩查麼?
    寶寶出生後,你有帶他(她)做過新生兒視網膜篩查嗎? 很多家長知道帶寶寶做新生兒聽力篩查,卻沒有意識視網膜篩查同樣重要。其實不止早產兒,足月出生的寶寶也可能出現眼睛病變。眼科醫生呼籲每個新出生的寶寶都應該做一次視網膜篩查!
  •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怎麼回事?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怎麼回事? 時間:2020-12-01 11:01 北京華爾醫院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滲」)是一種脈絡膜視網膜的肉芽腫性炎症病變。
  • 「小飛蚊」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司機老王近來常感覺眼前有一些小黑點飛過,揮之不去,連行車都受到影響,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眼前的「小飛蚊」是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原來,老王是一位有著十餘年病史的資深糖友,但是血糖控制得不夠穩定,好在就診及時,經過治療後「小飛蚊」得到緩解,他可以重新出車了。
  • 黃斑病變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我們該如何預防?葉黃素的功效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眼睛是通過什麼方式看到這麼美麗的風景的呢?相機拍照的時候,是把風景保存在底片上,我們的眼睛中其實也有一個類似底片功能的區域——黃斑。它位於眼球最裡面內表面的視網膜上,黃斑區富含葉黃素,因此比周圍的視網膜顏色稍暗,故稱為黃斑。如果將人眼比作照相機,那黃斑其實就相當於相機的底片,它是視力軸線的投影點。相機沒有底片或者損壞,無法拍出清晰多彩的照片。同理,如果我們眼睛的黃斑出現問題,視力肯定也會受到影響,眼中的甚至會導致失明。
  •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怎麼回事?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怎麼回事? 時間:2020-12-01 11:01 北京華爾醫院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漿」)是一種常見於中青年男性,散發的可自行恢復又反覆發作的眼病。
  • 近視的孕媽別怕 生娃致視網膜脫落很罕見
    「聽說近視會遺傳給寶寶,我該吃什麼補救?」近視眼威脅孕產婦和寶寶的說法廣為流傳,讓不少近視孕媽擔心和著急。專家表示,這些傳言有真有假,但實際上,孕期眼睛一般不會變化太大,順產寶寶時視網膜脫落是罕見情況。
  • 科學網—及時查眼底 「扼住」黃斑病變
    主要專業領域是視神經視網膜疾病、玻璃體疾病、葡萄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疾病的手術治療,並在各種視網膜疾病的雷射治療、老年性黃斑變性等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光動力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廈門眼科中心攜手美國企業開展遺傳性視網膜病變研發合作
    雙方將與視網膜遺傳病領域專家、廈門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龐繼景教授,及廈門眼科中心團隊在中國攜手開展遺傳性視網膜病變的研發合作。廈門眼科中心稱,此舉標誌著其在遺傳性視網膜疾病治療領域將迎來新的機遇。這是繼2017年廈門眼科中心引進相關領域的專家龐繼景教授之後的又一重大進展,將為中國境內遺傳眼病患者帶來新曙光。籤約儀式。
  • 視網膜脫落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看見閃光  如果閉上眼睛或者處於黑暗的環境中,眼前出現短暫的閃光,特別是在運動時,閃光點較為明顯,這有可能是視網膜穿孔或脫落的徵兆。  視物變形  如果視物時,看到直線物體出現扭曲、變形,此時視網膜病變可能累及黃斑區,如不控制病情,可能會因引起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等嚴重後果。
  • 3個誘因或致視網膜病變,漏掉一個都不行
    由於大部分早產兒視網血管沒有完全發育,易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纖維增生,在嚴重時會因為視網膜脫落而喪失視力,尤其是出生後有吸氧氣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機率更高,又因為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從孩子的眼睛看不出問題,很容易讓人忽略,所以在出生後眼底篩查必不可少。早產兒眼底篩查的最佳時機是在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