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是通往純淨世界的一扇窗。那些靈動的雙眼、純真的眼神,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讓孩子們看到美好世界,是成人世界責無旁貸的使命。
而早產兒由於比新生兒早出生,就更容易出現很多身體不適的症狀。視網膜病變就是早產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今天就讓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韓曉冬主任,為大家介紹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症狀和預防方法,快來看看吧!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臨床上簡稱ROP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是發生於未成熟或低體重兒的一種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早產或低體重出生兒出生時由於視網膜血管發育不完全,在隨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未完全血管化的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以及纖維增殖等一系列病變,最終導致視網膜脫離、視力喪失。隨著我國早產兒護理技術的極大提高,極低體重兒的成活率越來越高,ROP發病率也隨之增加。但是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ROP是完全可以防治的疾病。
在臨床工作中,韓曉冬主任經常會遇到抱著早產兒來看眼睛的父母的情況,ROP已經發展到4期或5期,即發生了視網膜脫離,甚或瞳孔區出現了白色反光,完全錯過了最佳ROP治療時機。患兒家屬自認為患兒太小,沒有遵醫囑及時進行篩查,待患兒出現白瞳症時才就醫。ROP一旦發展到5期視網膜脫離,即使手術治療,不良解剖或不良視力預後只有50%-70%以上。
1.是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需要進行眼底檢查?
早產兒是指胎齡大於28周小於37足周的嬰兒。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OP)是未成熟或低體重出生嬰兒的一種視網膜病變。大部分早產兒生後可能會有視網膜的不成熟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自行發育成熟;但是有少數患兒出生時體重較低,或胎齡較小,加之吸氧時間較長、有呼吸系統疾病或合併有其它高危因素等等則可能患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韓曉冬主任提示: 對於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妊娠期小於32周的嬰兒危險性更大,這些早產兒也是需要重點篩查的對象。
2.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必須治療嗎?
有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以自行回退,影響視力可能較輕微,但是如果達到需要治療的階段而未得到適時的治療,患兒視力就可能永久性喪失,並且有可能繼發青光眼、角膜白斑、角鞏膜葡萄腫、眼球萎縮等嚴重併發症,最終影響面部發育。
4.怎麼才能知道孩子是否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這種病呢?
有以下情況的早產兒或者低體重兒,其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更高:
1、體重小於2000g
2、胎齡小於32周
3、有明確的吸氧史
這種情況下家長更加應當積極主動配合醫生給孩子定期查眼底。首次檢查應在患兒出生後4-6周,或矯正胎齡31-33周,檢查可能需要數次,因為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過程,因此需要定期檢查孩子的眼底,一次檢查並不能代表最終的結果,請嚴格遵照醫生的醫囑給孩子複查眼底,直到視網膜發育成熟,以免延誤治療造成嚴重後果。
5.如果患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可以治療嗎?
大部分的早期病變在雷射或冷凍後都會被成功控制,但是有個別孩子儘管接受了及時的雷射或冷凍治療,仍會進展為晚期,發生視網膜脫離。一旦進入視網膜脫離的晚期,治療成功的機率就很小。儘管可以嘗試手術等方式,但是往往成功率很低,並且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通常需要多次手術才能取得一定效果。這時即使放棄手術也必定會出現像角膜白斑、繼發青光眼晚期併發症,失明風險很大。
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韓曉冬提示:國家規定,體重小於2000克的早產兒,胎齡小於36周的,就一定要進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檢查。但為穩妥起見,建議不管寶寶出生時體重多少,就算他比足月兒還胖,長得壯壯實實的,只要他是早產兒,都建議父母及早帶他檢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