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也就意味著生活壓力變大,這導致了「421」家庭逐漸多了起來。那麼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無論是對於娘家人還是婆家人,這個孫娃都是他們唯一的孫娃。而孩子與兩邊老人的相處中,與誰更親近也是」421「家庭比較關注的話題。
因為基於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問題,寶媽不可能生娃之後選擇留在家當全職太太,畢竟雙方父母將來的養老對於兩個年輕人來說不輕鬆。所以都會選擇讓老人來幫忙帶娃,然而選擇奶奶帶娃還是姥姥帶娃,一直都是寶媽們非常糾結的問題。
不過要站在奶奶和姥姥的角度來看的話,她們都希望孩子能與自己更親近些,畢竟就只有這麼一個孫娃。
而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面對一個問題:你跟奶奶親還是姥姥親?此問題一出,能刺痛很多421家庭的心,就像是一個無論如何回答都會得罪人的問題。
不過從我們實際生活中觀察發現,許多孩子還是與奶奶比較親近的,為了了解孩子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有人專門找來一些孩子問過這個問題。
7歲的童童:我媽媽跟我說,我小時候在3歲以前,是姥姥把我帶大的,因為那時候奶奶身體不太好,所以媽媽就叫外婆來帶我。但是現在奶奶身體恢復很多了,後來我3歲之後姥姥就回她家去了,變成奶奶帶我。但是我基本不記得外婆當時是怎麼帶我的,我現在只記得奶奶上下學都來接我,經常帶我出去玩,我很喜歡奶奶。雖然有時候姥姥也會來我家看看我,但是我很少能和她一起玩,所以我和奶奶親近。
很顯然7歲的童童基本不記得以前姥姥對他的好,只是從母親那裡得知自己以前的過去,對於童童來說,姥姥給他的記憶並不是很深刻,反而奶奶才是他認為對自己更好的人。
10歲的小李:當然是奶奶更好啦,奶奶和我們住一起,每天都照顧我呢,奶奶就像爸爸媽媽一樣對我好。但是姥姥很久才會來走親戚串門,不過姥姥每次來我們家都會帶很多好吃的,我們去姥姥家她們也會準備很多好吃的給爸媽帶回來。不過我還是喜歡奶奶一些,因為奶奶和我是一家人,姥姥那邊是親戚。
從小李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對於奶奶和姥姥的看法差別挺大,姥姥在他的觀念裡,就是親戚,而奶奶則是家人。殊不知姥姥也是非常喜歡他的,只是她家已經有奶奶住了,所以姥姥不方便再住進去,從姥姥每次串門都會準備很多好吃的給他就可以看出姥姥對他的愛,但孩子還是沒能體會到姥姥也像奶奶一樣愛他。
12歲的橙子:我比較喜歡姥姥,因為姥姥住的和我們家很近,爸爸媽媽沒空接送我上下學的時候,都是姥姥幫忙接送我的。有時候爸媽上班太忙了,姥姥還專程來我家給我們做飯。但是奶奶一直在老家照顧爺爺,只有爸媽有空的時候才會帶我們一起回去看爺爺奶奶。所以我覺得姥姥對我比較好,我和姥姥更親近。
看了這幾個小朋友的回答後,我們不難發現,自從孩子記事開始,誰陪伴孩子比較多,孩子就與誰更加親近。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起碼對於421的家庭來說,不論是姥姥家還是奶奶家,雙方老人來就只有這麼一個孫。
當然對待孩子也會像是對待自己家人一樣,不像以前多子女家庭,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年輕人需反思一下,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加以正確引導,讓孩子覺得不論是姥姥還是奶奶,都是一家人。
畢竟421家庭,孩子偏向某一方,都是對另一方的無形傷害,雖然老人不說出來,但是年輕的寶爸寶媽們,尤其是421家庭,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那麼雙方的父母都希望包孫娃,都希望孩子喜歡自己。
所以年輕的父母們,要注意處理兩邊老人與孫娃之間的關係,正確去引導孩子看待姥姥和奶奶的觀念,不要出現一邊是家人,一邊是親戚,儘量做到讓孩子覺得都是一家人。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對於奶奶和姥姥,他更親近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