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給校外素質教育機構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020-12-12 校外教育圈

汪汪/文

天有不測風雲。

誰都不敢保證生活工作按既定的節奏一成不變,誰也做不到對行業的預測和判斷未卜先知。倒不是讓所有人學習「阿甘」,但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除了理性面對,也必須要「痛定思痛」,迅速主動出擊,亡羊補牢,猶為未晚!

類似於「疫情」這樣大的「天災」,所有的校外培訓都面臨「普天同『封』」。這就意味著不但不掙錢,可能還要賠錢。困境持續時間越長,素質教育機構的日子就越不好過。再者,誰又敢說今後不會遇到更大的麻煩,所以「未雨綢繆」很重要!

那麼,這次「疫情」教會我們素質教育機構什麼了呢?

大家都明白,線上教育是趨勢,無論是開源節流,還是應對各類突如其來的「困境」。「疫情」初發,絕大多數校外線下素質教育機構都會意識到,能不能把課程轉到線上呢?

素質教育培訓,重在互動性。線下素質教育從品類上來講,編程、圍棋、舞蹈、音樂、美術、勞育、籃球、足球、體育、營地研學等幾十種品類,教學標準,教育方式和教學目標都不盡相同。老師在屏幕前教,學生在屏幕外學,互動性受技術和現實條件影響都行不通。家長報名素質教育機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不同的心性和品質,直播這種輸入式的教學方式完全不適合素質教育。以「民族舞」為例,老師通過視頻指導孩子肢體動作的教學是相當困難的,孩子對於理解老師的意圖也存在障礙,因此,簡單地將「線下」素質教育課程的培訓移到「線上」,不但達不到既定的教育目標,可能導致家長的不滿,影響口碑。

那是不是素質教育機構就無法開展「線上」教學了呢?絕對不是!

素質教育的目的,本身是為培養孩子具備一定的藝術基礎知識、技能與審美能力。任何藝術表現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美術、音樂和舞蹈等,都是旨在通過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鑑賞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完善品格,豐富感情,開拓思路。如果說,擁有一定的美術技能或者器樂特長還不是十分重要的話,那麼,這種發現美,認識美,感知美的能力卻是孩子今後成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再往大的說,藝術教育的目的,也是讓學生具有將藝術知識、技能、個人情感經驗等綜合運用於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藝術創意思維、批判性思維,能夠理解藝術的人文內涵和價值,具有從社會、文化、歷史等語境探索、分析和闡釋藝術的能力。

當前很多素質教育機構受市場影響,光注重了「技能」培養而忽視了「素養」教育。事實上,線上正是「素養教育」的有力工具,也為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提供了豐沃的「土壤」。我們深信,一個注重品牌發展和有社會責任感的機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教育必定會重視,也必定會在教學目標和教學研究上下功夫

因此,各類素質教育項目,都應該在日常課程中增加「素養課」(或者稱為「理論+實踐」課)。課程主要以大師作品鑑賞、電影劇情分析和比賽短片介紹等為主。既有可視性,又增加了娛樂性,極大迎合了4—12歲受教育者的歡迎。這些課程可以放在周末或假期的固定時間,孩子在家通過平板、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

素質教育課程的創新,不僅帶來「好口碑」,更重要地是,「停課不停學」時你還擔心不能開展「線上教學」嗎?你還擔心家長要退費而沒有收入嗎?

一次「疫情」的考驗,對於成長期的素質教育機構,很可能是整個發展史上大「拐點」!你覺得呢,歡迎交流。

作者: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素質教育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瞭望 | 教育能從疫情應對中收穫什麼
    從這個意義上,疫情中的停課不停學,為教育埋下了變革的種子。富有遠見的學校管理者要抓住這個機遇,適時給種子澆水施肥,靜待它發芽、開花,結出碩果。學校教育與校外培訓如何融合疫情之下,校外培訓與學校教育呈現出各方樂見又難得一見的和諧。
  • 疫情帶給教育的收穫
    但我認為,這次防疫工作卻帶給我們教育很多收穫。愛國教育更加深刻。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防疫專家、奔赴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快遞小哥、雨衣妹妹……一個個在防疫一線的領導、醫生以及平凡的每一個中國人,都奮戰在抗疫一線,讓這次重大的衛生防疫事件在短時間得到控制,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同抗議的動人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故事的主人翁。
  • 後疫情時代下,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中國素質教育的未來?
    那麼,這次「疫情」會帶給孩子哪些隱性影響?又給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哪些思考?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既能幫孩子賦能度過心理危機又能讓他們開心學習,幸福成長呢? 疫情就是一本社會化學習的「活教材」,帶給我們傷痛的同時,也帶給教育工作者深刻的思考。以疫情為教育題材就能看到這背後的原理,可以理解為是處理和分析信息的過程。
  • 校外教育機構紛紛積極組織「自救」
    不過,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線下教學活動的時間尚未明朗,等待覆課的同時,各機構也在積極進行「自救」,打磨產品、服務升級、加大素質教育投入力度。廣州市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幫助教育培訓機構渡過疫情難關。  幼兒返園前,教育機構禁止線下教學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返校時間安排,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級學生返校。
  • 校外教育機構瘋狂蠶食市場 市少年宮如何突圍?
    校外培訓市場規模快速擴大,越來越多的校外培訓機構的湧入,重慶市少年宮昔日「一家獨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近日,記者獲悉,重慶市少年宮,這座陪伴著重慶幾代人成長的青少年成長樂園,在歷經65年春秋後,正悄然「蝶變」,打造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中央廚房」,向百年老字號進軍。
  • 關於k12校外培訓機構如何成功轉型的幾點思考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小至個人,大到各行各業,疫情的影響無處不在。在教培行業,很多機構倒下了,但仍有一部分優質培訓機構艱難挺了過來。是啊,除了疫情,一直以來,K12校外培訓機構就處於沒有話語權、夾縫中求生存、甚至被極少數人妖魔化的尷尬境地,對於這些培訓機構的校長們而言,他們的壓力可想而知。但縱有如此壓力,仍有許多有志於教培事業的校長在咬著牙堅持。
  • 武漢:校外培訓機構停課預防疫情
    1月20日晚22:30,武漢市某校外培訓機構學員家長接到老師通知,春節前的課程臨時取消。記者從武漢市民辦教育協會了解到,20日,該協會接到武漢市教育行政部門口頭提示,建議校外培訓機構採取有效措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學員中蔓延。武漢市民辦教育協會立刻對所有會員單位廣發通知:「各會員單位,大家好!
  • 不要再盲目報班,培訓機構VS學校教育,是誰拖了「素質教育」後腿
    可以說在一考定終身,「唯分數論」的社會環境下,「素質教育」在分數上打不過「應試教育」。很明顯學校是「素質教育」的代表,更準確的說應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結合體,而校外培訓機構是典型「應試教育」的代表,但是他們改革的課程體系也有一定的優越性。
  • 校外教育研究 | 「校外教育機構興趣小組活動課程設計研究」課題...
    2019年3月13日,「校外教育機構興趣小組活動課程設計研究」課題開題會在好未來教育研究院舉行。好未來教育集團(以下簡稱「好未來」)政策研究部負責人及相關人員,中國兒童中心科研部、興趣培養部、事業發展部相關教科研人員和一線教師共20餘人參會。
  • 【盤點】機構整改、巨頭入局,素質教育在2018年經歷了什麼?
    【盤點】機構整改、巨頭入局,素質教育在2018年經歷了什麼?、巨頭入局,素質教育在2018年經歷了什麼?如民促法送審稿提出,對於設立語言能力、藝術、體育、科技、研學等有助於素質提升的培訓機構,可以直接申請法人登記,從程序上簡化了設立機構的審批手續。去年大範圍鋪開的校外培訓機構整治,也對素質教育機構網開一面。減負大背景下,文化類科目超綱教學成為了重點排查對象,素質類培訓則被當作避風港——為了合規,許多培訓機構打出了素質教育的旗號。
  • 在銀川,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做?看看他們
    2、疫情過後全國範圍內有許多地方引發了校外培訓機構卷錢跑路風波,美吉姆國際早教紮根銀川8年之久,可以和大家分享下如何規避運營中諸如此類的風險嗎?美吉姆國際早教銀川投資人朱敏女士表示疫情過後教育行業能否頂住壓力無外乎兩種結果,結果一:「跑路了」,結果二:營收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源於風險控制。
  • 「雙11」大促不適合校外教育培訓機構
    「好課低價,錯過再等一年……」「雙11」戰火已燃燒到教育領域。11月初,眾多教育機構紛紛啟動花式促銷。各家採取什麼玩法?優惠力度究竟有多大?對教育產品來說,參與「雙11」促銷意味著什麼?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教育機構是在抓住時機做營銷做業績,也有人認為,機構不過是在「湊熱鬧」。
  • 四大舉措 四川省教育廳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8日訊(記者 陳淋)2月1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獲悉,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教育廳高度重視疫情期間校外培訓機構的防控工作,指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督導,要求校外培訓機構無條件服從當地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
  • 校外教培機構:尋求結構轉型正當時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培機構的規範約束日漸從嚴,加之疫情之下的市場需求趨向線上,傳統教培市場必然經歷結構轉型陣痛。教育專家則認為,校外教培機構與校內教育均屬育人屬性,二者理應形成優勢補充,共促立德樹人目標達成,而非「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般此消彼長的錯配發展模式。
  • 助力校外培訓機構良性發展——來自濰坊高新區的調查報告
    來電中,80%的事關教育培訓機構的退費糾紛。受疫情影響,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集中暴露,迎來超長「寒冬」。既要滿足群眾的需求,又要加強監管,校外培訓機構到底該怎麼辦?近日,記者走進濰坊高新區,通過走訪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及多家培訓機構,以期找到答案。
  • 五蓮縣教育和體育局就合理選擇校外培訓機構致學生家長的倡議書
    五蓮縣教育和體育局就合理選擇校外培訓機構致學生家長的倡議書尊敬的學生家長朋友:大家好。雙休日和假期是學生調整身心、提升素養、開拓視野、探索實踐的良好時期。為合理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我們向全縣學生家長朋友發出以下倡議。
  • 宿松縣一葉草教育被納入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
    融媒體訊 宿松縣一葉草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今年疫情防控以來,一葉草教育未取得消防驗收合格證書、未取得辦學許可證,非法從事校外培訓活動,被宿松縣教育局納入校外培訓機構黑名單。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一葉草教育在未接受任何部門疫情防控風險評估的背景下,違規進行招生,組織培訓活動。縣教育局先後兩次下發《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通知書》,責令其立即遣散學生、清退費用,並加快辦理消防合格證等手續,早日取得合法的辦學資格。
  • @廈門校外培訓機構 這些疫情防控責任你都落實了嗎?
    符合什麼條件才能開?詳細看這裡↓↓↓根據《廈門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疫情防控組轉發<福建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學校及科研攻關組關於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廈指防控組[2021]3號)要求,現就我市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和管理工作
  • 懷化市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和校外教育機構開學時間定了!
    關於做好全市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和校外教育機構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屬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經市委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同意,全市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和校外教育機構實行錯時錯峰開學,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開學時間安排
  • 學校開學了,校外培訓機構呢?聽聽教育部門怎麼說
    根據麗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2020年麗水市春季學期開學返校工作的通知》(麗控辦〔2020〕74號)文件精神,各類校外培訓機構須經衛生健康、教育等部門核驗防疫條件合格後,方可恢復線下培訓;其中面向中小學生的線下培訓,不得早於當地中小學校,需在中小學全部開學後一周才能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