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家書」在五湖四海的世界溫州人間流傳,「甌越古郡,浙南名府……」上周五,刊發2016世界溫州人大會中秋啟幕的報導,《致溫州鄉賢書》古樸的設計和「文藝範兒」十足的小楷,呈現濃鬱中國傳統文化和溫州地域特色,喚起了久遠的文化回憶,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份「家書」是如何出爐的?又有怎樣的故事?
文化大咖集結展現甌越鄉情
《致鄉賢書》力邀溫州文化界大咖捉筆刀參與者之一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西泠印社理事、溫州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索。
「家書的創意來自於這次大會的籌委會,體現出溫州甌越名城的文化底蘊和韻味。」張索介紹。
圍繞這個創意,張索提出「走歸眙眙(眙:chì直視貌)」的「封面語」。
「溫州方言走歸眙眙意思就是回家看看,這也是對世界溫州人的召喚。用一種熟悉的鄉音喚起世界溫州人,特別是在外溫州人的鄉情。」張索說。
《致鄉賢書》內容參與者有當代著名辭賦家、駢文家、詩人「錫東刀客」周曉明,溫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劉旭道,古詩文專家、中國美院博士錢偉強。
「大會籌委會的想法是要有文化元素,要古雅,讓人眼前一亮。內容初始脫胎於駢文《溫州賦》,參與者幾易其稿,形成了上半部分重點介紹溫州的歷史文化,下半部分邀請天下溫商共展宏圖,尾部敬語虛詞,蓋章落款。」劉旭道說,「讓家書的『甌味』更濃,更有文化味道。」
作為篆刻家,張索還設計創作了漢印風格的篆刻落款,「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
「傳統的書法作品在文字完成後,要加蓋印章。」張索介紹,「漢印風格大氣、雍容,適合莊重的場合。開頭、結尾,具有強烈的標誌意義。整體表達了籌委會對世界溫州人致敬態度。」
最後道「工序」展示書法之鄉功底
溫州書法家在全國及省級重要書法展賽中,頻獲大獎;新生代書法家追求專業深造,形成「碩博群體」,被國內書壇譽為——書法的「溫州現象」 ,溫州還擁有「中國書法之鄉」的金名片。
小楷書寫者是溫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黃建生,黃建生的作品曾參加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首屆正書大展、全國第二屆正書大展等。
「為何選用小楷,楷書在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典雅、莊重,適合正式文書。」張索介紹。
為了呈現純正的「味道」,整個書寫的過程採用最古老、傳統的方式。為了盡善盡美,往往要寫幾副。於是,原本2個小時就能夠寫完的家書,整整寫了2個晚上。
「第一個晚上寫到深夜2點多,就是『手不順』,不滿意;第二天晚上繼續寫,手感有了,總算有個自己滿意的。」黃建生說,「前前後後廢掉了5張,有張寫到最後2排的時候,寫不好,於是推倒重來。」黃建生說。
「凝聚了這麼多人的心血,我覺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歷史文獻價值和體現溫州歷史文化內涵。在我們溫州發生了這樣一件大事,這些就是重要的歷史文獻。」黃建生說。
海內外溫州人齊點讚
深圳市溫州商會會長、寶時捷表創始人、深圳市瑞輝鐘錶有限公司董事長沙勝昔:
收到了家書,也收到了市委市政府對在外溫州人的牽掛。第一個感覺就是很用心、很有心意。深圳這幾年的發展速度大家有目共睹,希望商會可以作為深溫兩地的橋梁,將深圳發展好的建議和模式帶給家鄉,同時積極鼓勵在深溫商回鄉建設發展。
阿聯浙江僑團聯合會會長、阿聯溫州商會終身榮譽會長、杜拜「商場大王」陳志遠:
很特別也很厚重的家書,跟其他請柬完全不一樣,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作為海外遊子也不能辜負這份心意,把其他的事情都放一下,啟程走歸眙眙。
希臘華僑華人總商會會長徐偉春:
世界溫州人大會,集世界溫州在外力量!我看到了溫州市委市政府對在外溫州人的敬重和對海外溫州人期望,也能感動海外溫州人更加熱愛家鄉,回報家鄉!
溫州大學教授、溫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張小燕: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世界溫州人大會,收到精美的請柬,文氣的家書,兩位父母官的籤名。莊重的邀請函表達的是一份盛情,一種期望、一聲召喚,它成為世界溫州人大會一枚特殊的文化符號,也是我自己永恆的歷史珍藏。
溫籍知名網絡作家,熱播劇《羋月傳》的原作者蔣勝男:
設計、點子都挺好的,古色古香,文化懷舊的味道很濃厚,喚起了溫州人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