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學校行業,各類課程紛繁複雜,各個辦學組織或機構質量不一。為表明自己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不少學校都依託於各類監督組織與認證機構的認證。以Cognia為代表的學術保障認證機構便是其中一類知名的國際學校認證機構。
近日,新學說獲悉,位於北京海澱區的北京海澱凱文學校正式獲得Cognia認證,成為國內第81所、北京第3所獲得該項認證的學校之一。為深入了解Cognia認證的相關流程和過程中學校可能遇到的難點,同時給有意向申請該認證的學校提供借鑑,新學說採訪了北京海澱凱文學校的校長李永遠。
Cognia,於2018年由兩大著名非營利教育機構AdvancED和Measured Progress合併而成。作為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國際學校權威認證機構,Cognia目前服務於全球85個國家、超過36,000所學校、近2,500萬學生和500萬教育者。Cognia的業務涵蓋認證、評估、諮詢以及專業學習四大部分。
延續AdvancED認證的高標準和嚴要求,Cognia認證旨在通過全面審查學校的教育教學以及行政管理等各個方面,幫助學校提升辦學效力。
認證圍繞領導力(Leadership Capacity Domain)、學習(Learning Capacity Domain)和資源(Resource Capacity Domain)的三大維度,根據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師資團隊、教學管理和運營管理等60項標準對學校進行評估。
同WASC(美國西部院校聯盟)、NEASC(美國新英格蘭院校協會)等認證相同,Cognia認證採用內外部相結合的認證方法。總的來說,認證流程分為四個階段:
申請和前期準備評審階段
(Application & Readiness Review)
待認證學校深入了解Cognia的認證標準,並對學校現階段在教學和管理方面做的不足之處形成全面認知;
待認證學校根據前一階段Cognia給出的認證標準改進教學和管理,一般為期一年;
入校深度評審階段(Engagement Review)
Cognia派出評估人員進行實地考察,重點關注待認證學校在過去一年取得的實質性進展;
Cognia對上一階段的評審結果進行調查,並公布認證結果
據官網介紹,Cognia可為包括學校、學區、教育服務機構、高等教育機構和教育集團在內的五類機構提供認證。而新學說了解到,目前在中國申請Cognia的認證多為國際學校,已有81所學校成功獲得認證:
北京海澱凱文學校成立於2016年,是一所由凱文教育集團與清華附中聯合舉辦,提供K-12年級中英雙語教學的海澱區旗艦國際化學校。
北京海澱凱文學校的校長李永遠告訴新學說,學校於2018年9月啟動Cognia認證申請。之所以在建校第三年就選擇一個高標準的國際認證機構,是因為學校一直致力於組織自身的不斷創新和持續進步,而認證過程正是一個加速成長的過程。
海澱凱文與Cognia認證團隊交流
歷時將近一年半,北京海澱凱文學校於2020年4月正式獲得Cognia認證,成為北京第三所獲得Cognia認證的國際學校。根據Cognia的最終反饋,海澱凱文學校最終認證的得分是331.50分。
Cognia認證結果反饋由教育質量指數(Index of Education Quality)體現。這個IEQ將所有認證合格的學校分成三個發展階段:
Cognia資深認證負責人Mike Bugeski對此的評價是:
這個成績已經超出Cognia 認證的平均標準。北京海澱凱文學校的辦學質量指標遙遙領先,屬於Cognia認證中獲得高分的國際學校之一。
獲得Cognia認證,代表北京海澱凱文學校進一步受到國際認可。這對於未來畢業生申請海外大學、對於學校未來招聘一流海內外人才、對於學校未來展開與世界其他學校的合作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認證過程中,海澱凱文學校體現出來的多維度的自我完善能力是獲得Cognia認可的關鍵,也是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收穫。
在內部評審階段,海澱凱文學校藉助於Cognia三大重點評估維度,對學校已有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體系進行了自我審查和反思,並採取了相應的措施進行創新升級。
Cognia認證維度之一:領導力
據李永遠分析,Cognia強調的領導力關鍵在於學校領導層對自身目標和使命的認知和堅守。學校自身領導的有效性,是進一步帶動學生、教師等領導力提升的前提。
自2019年初認證開始,海澱凱文學校便著力從行政領導力向文化領導力的轉變。
學校在初建之時,通常需要堅定強大的行政領導力來梳理組織架構,重視包括升學、制度的完善、服務標準的提升、人員的更新換代等效率問題;但隨著學校運營日趨成熟,運用好每個人的想法、充分調動每個人的主動性對校園文化建設尤為重要。因此學校需要進行活力型改革,向著文化領導力的方向轉變。
領導結構的轉變
從改變學校的領導結構開始,海澱凱文學校以更扁平和更具靈活性網狀管理結構代替傳統等級結構;在驅動方式方面,以共同文化而不是傳統的行政命令進行驅動。
通過打造文化領導力的物理環境和情感環境,學校也正在形成一種獨特的正向積極文化氛圍,並潛移默化地將符合原則的品質傳遞給每一位師生和家長。
Cognia認證維度之二:學習
海澱凱文學校基於Cognia的認證標準,從教學結構、課程體系、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學生紀律和領導力培養、課外活動等做出了積極的調整。
例如在課程體系創新方面,海澱凱文學校在創校之初就借鑑清華附中及國際部的實踐經驗,並根據美國和其他國際課程經驗,自主開發了獨具特色的課程。
從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重新對中學生手冊進行了修訂,並在小學實施了一套全新學科體系;在高中階段學校增設多門AP課程等。整體上讓學校的課程體系變得更加豐富和合理。
海澱凱文學校多樣的課堂和活動
另外在教學模式創新方面,海澱凱文學校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溫度、無邊界「的課堂。
「有溫度」,即主張學生的各項學習和現實的生活發生聯繫。教師通過充分的備課,發掘知識點背後的「生活邏輯」,讓學生有更加切身的理解和運用;「無邊界「主張教育的隨時隨地發生。除了上課時間,由教師帶領或者學生自己組織各種項目式學習和課外活動也可以實現相應的教學目的。
通常,在資源維度,Cognia評估的重點一方面在於學校有沒有持續引進足夠的資源,另一方面在於學校是否充分利用資源去支撐學生和老師的發展。
海澱凱文學校一直重視兩方面的工作開展。首先依賴於凱文教育集團與曼城足球俱樂部、美國職棒大聯盟等國際頂級俱樂部,還有英國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等達成的戰略合作,優質的教學資源可為學校提供充分的教學支持。
莎士比亞戲劇大師課
在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學校共開設了137門拓展課程,領域涵蓋藝術、文化思維、體育、學術和特色營地教育等不同領域。另外,學校還落地多項學術比賽和學術研究項目,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
針對教師的職業發展,海澱凱文學校也制定了各項成長計劃。除了鼓勵教師參加學校或跨校區的會議與培訓課程,通過AP研討會、藝術會議等學術會議提升自我,還支持教師進行學術研究,並開發更多課程;同時,還鼓勵教師加強相互內部的相互學習,以獲得教學反思和見解。
在Cognia認證過程中,評估人員不僅與在校的師生進行訪談,也會與家長進行採訪交流,了解他們對學校教學和管理方面的評價。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也被納入Cognia對學校的整體考評當中。
在2019年10月海澱凱文學校對家長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家長對學校滿意度高達96%。他們認為,學校在幫助孩子們保持深厚中國文化底蘊的同時,也讓孩子們充分做好升學海外高校的準備。
由海澱凱文學校公布升學數據顯示,2020 屆畢業生共收穫來自英、美、澳三國的錄取通知書45份,其中美國綜合排名前 40的大學的錄取率達到80%,英國排名前 5 的大學錄取率達到50%,澳洲 8 大高校錄取率達到100% 。更有4名同學獲得錄取大學獎學金,共計 23.4萬美金。
海澱凱文學校2020 屆畢業生取得的優異成績依賴於學校注重早規劃和個性化的升學指導。
海澱凱文升學規劃時間線
海澱凱文學校的升學指導團隊從9年級就開始對學生進行全面長線的跟蹤規劃。李永遠認為,早規劃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增進學生對大學多樣化的了解、對專業的了解,充分的認知積累讓學生和升學方向的匹配度更高;另外,早規劃也可以讓學生儘早準備標化成績和競賽活動、注意平時成績的提升等,把握更多主動性。
個性化指導採用學生、學校和家長三位一體的協同模式。升學指導團隊注重學生升學路徑的拆分,合理安排學生的不同發展階段。同時保障學生的主體性,理解學生的本質和個性,針對學生的個人喜好、價值觀念、學術制度取向、未來規劃、家庭情況等多維度進行統籌思考後制定個性化的升學指導規劃。
海澱凱文學校重視以家庭為單位的1對1指導。通過線上及線下長線溝通模式,學校開展家長升學沙龍、線上指導群、線下學生指導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升學路線進行規劃。
在採訪結束之前,李永遠總結道:「其實認證更多充當一把尺子,促進學校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
新學說也認為,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對學校而言,如何利用認證帶來的信息來實現真正的、有意義的、可持續的積極改變或許更有意義。期待獲得Cognia認證的北京海澱凱文學校在未來有更加優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