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喜歡花卉,會知道市場上有一種價格比較昂貴的雜交花卉品種——藍色妖姬,說白了就是藍色的玫瑰花,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藍色妖姬的藍色,並不是純天然的,而是被人工染色的。
要知道,天然藍色的花朵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罕見和稀有的,那麼,為何自然界中植物不喜歡藍色呢?這個問題,前段時間研究者給出了答案,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萬物》雜誌上。
為何天然藍色的植物很罕見?
讓我們繼續看藍色妖姬。根據資料顯示,最早的藍色妖姬是出現在荷蘭,作為月季和薔薇的雜交品種,藍色妖姬的本體原本是白色的玫瑰,後來因為人們喜歡藍色,所以便人工染色將它變成了藍色的玫瑰,成為了著名的「藍色妖姬」。
有趣的是,經過調查,對於人類來說,人類最喜歡的藍色,就是藍色,不過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藍色卻並不多見,特別是對於植物來說。
植物是什麼顏色的呢?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是綠色的,這與植物的「葉綠素」有關,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易懂,畢竟在我們初中的生物課本中就已經學習到了。
根據數據顯示,在自然界中,天然藍色的佔比大約在10%左右,而且即使是一些植物看起來是藍色,也不是我們印象中的純藍色,都是在花青素鹼性條件下,發出的一種偏紫色的藍色,也就是所謂的藍紫色。
為何植物不喜歡藍色?事實恰恰相反,植物們非常喜歡藍色,研究發現,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植物最喜歡太陽光中的紅橙色光和藍紫色光,最討厭的就是綠色的光,所以,為了不吸收綠色,植物才會讓自己變成綠色,這樣就可以將綠色完美反射出去。
而且對於植物的葉綠素來說,如果讓葉綠素在所有的顏色中做選擇,你會發現,葉綠素最喜歡的顏色竟然是藍色。
因為雖然都是陽光,但是藍色中含有更多的可供植物們吸收的能量,所以,植物吸收了大量的藍色能量,自然也就捨不得將這種藍色再「吐出來」,所以,植物選擇用自己最討厭的綠色作為保護色,藍色光被大量吸收但是反射不出來,自然也就很難在自然界中看到天然藍色植物了。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雖然對於植物界來說,天然藍色的植物是很罕見的,但是對於動物界來說,特別是食草動物們來說,藍色並不罕見,那麼,它們的藍色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為何一些食草動物是藍色的?
無論是鳥類、哺乳動物、節肢動物、還是冷血動物,無論是在陸地還是在海洋中,外表藍色的動物並不罕見,比方說藍色的蝴蝶、藍色的鸚鵡、藍色的孔雀等。
事實上,動物身體所呈現的顏色,一般都和它們的食物有關。比方說「網紅」火烈鳥,它之所以看起來是粉紅色的,其實與火烈鳥喜歡吃蝦有關,這個過程中,它們會攝入大量的類胡蘿蔔素,所以,才會看起來粉紅粉紅的。
科學家也曾經做過實驗,如果將火烈鳥的食譜改變,用不了多久,火烈鳥就會「掉色」了,變成灰白色,因為它們無法攝取足夠的類胡蘿蔔素。
不過,既然植物界藍色並不多,食草動物的藍色又來自哪裡呢?科學家表示,對於動物們來說,很多藍色動物的藍色,都是「偷來」的,簡單來說,就是它們的皮膚上的角質層可以吸收太陽光中的藍色,然後讓它們看起來呈現藍色。
拿孔雀來說,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孔雀的羽毛顏色除了藍色之外,還會變成綠色、黃色等,這是因為孔雀的羽毛具有虹彩效應,它可以根據陽光的照射來進行羽毛顏色的調整,這個功能很多蝴蝶也都是具備的,這也是為何自然界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藍蝴蝶的原因之一。
當然,也有一些藍色動物的藍色,是自己的保護色,不過,由於自然界中藍色並不常見,所以,很多藍色的動物也都快要滅絕了。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跟筆者一樣,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如果下次看到藍色妖姬,大家也可以說它們的藍色並不是純天然的,而是人工染色的。大家還知道哪些自然界中的神奇之處?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