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藥,麥門冬

2021-01-16 中醫技術殿堂

麥冬又名麥門冬,麥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麥冬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麥冬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羊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不死藥、僕壘、隨脂、羊耆、禹葭、階前草、書帶草、秀墩草、馬糞草、家邊草、韭葉麥冬。 
藥名:麥冬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羊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不死藥、僕壘、隨脂、羊耆、禹葭、階前草、書帶草、秀墩草、馬糞草、家邊草、韭葉麥冬。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微苦,寒。 
  歸經:入肺經、胃經、心經。 
  功能: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主治: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散。 
  來源:麥冬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 
  炮製成品:麥冬、朱麥冬。 
麥冬的作用: 
  麥冬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麥冬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幹肺熱、咳嗽、肺結核。 
  麥冬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於肺胃陰傷,氣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幹而渴等症。 
  麥冬配元參,一清一滋,金水相生,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兒陰傷咳嗽,不食,苔花剝者有效。 
  麥冬配粳米,適用於熱病之後,或慢性病中出現的胃中氣陰兩傷證,具有較緩和的清補作用。 
  麥冬配五味子,酸甘化陰,守陰所以留陽,陽留汗自止。功能養陰斂汗,用治陰虛汗多,心悸,肺虛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 
  麥冬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於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幹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麥冬配沙參,肺胃同治,具有清肺涼胃,養陰生津之良好效用,用於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喉乾燥等症。 

1、麥冬治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者:沙參三錢,麥冬三錢,玉竹二錢,生甘草一錢,冬桑葉一錢五分,扁豆一錢五分,花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溫病條辨》沙參麥冬湯) 
2、麥冬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懶言,口乾作渴,汗出不止,腳欹眼黑,津枯液涸:人參五錢,麥門冬(去心)三錢,五味子二錢(碎)。水煎,不拘時溫服。(《千金方》生脈散) 
3、麥冬治吐血,衄血不止:生麥門冬汁五合,生刺薊汁五合,生地黃汁五合。相和,於鍋中略暖過,每服一小盞,調伏龍肝末一錢服之。(《聖惠方》麥門冬飲子) 
4、麥冬治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辮》玉竹麥門冬湯) 
5、麥冬治衄血不止:麥門冬、生地黃,每服一兩,水煎。(《濟生方》麥門冬飲) 
6、麥冬治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復者:麥冬五錢(連心),火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何首烏三錢,烏梅肉二錢,知母二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溫病條辨》麥冬麻仁湯) 
7、麥冬治齒縫出血成條:人參八分,茯苓、麥冬各一錢。水煎溫服。(蘇軾麥門冬湯) 
8、麥冬治陽明溫病,無上焦症,數日大便不通,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元參一兩,麥冬八錢,生地八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口乾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溫病條辨》增液湯) 
9、麥冬治骨蒸肺痿,四肢煩熱,不能食,口乾渴: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各五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先以水二盞,煎小麥一合,至一盞半,去麥入藥,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腹食後各一。(《聖濟總錄》麥門冬湯) 
10、麥冬治消渴,喉幹不可忍,飲水不止,腹滿急脹:麥門冬(去心,焙),烏梅(去核取肉,炒)各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疊,煎至半盞,去滓,食後溫服,日三。(《聖濟總錄》麥門冬湯) 
11、麥冬治肺癰涕唾涎沫,吐膿如粥:麥門冬(去心,焙)二兩,桔梗(去蘆頭)五兩,甘草(炙,銼)三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青蒿心葉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稍輕者粥飲調下亦得。(《聖濟總錄》麥門冬湯) 
12、麥冬治患熱消渴:黃連一升(去毛),麥門冬五兩(去心)。上二味,搗篩,以生地黃汁、栝樓根汁。牛乳各三合和,頓為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五丸,飲下,日再服,漸漸加至三十丸。(《外臺秘要方》) 
13、麥冬治虛熱上攻,脾肺有熱,咽喉生瘡:麥門冬一兩,黃連五錢。上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麥門冬湯下。(《普濟方》麥門冬丸) 
14、麥冬治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麥門冬湯) 
麥冬用藥禁忌: 

凡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麥冬。地黃、車前為之使。麥冬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囊。  

文中方劑,服用須諮詢當地中醫師,根據體質辯證用藥!

相關焦點

  • 中藥之 麥門冬
    麥門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甘、微苦,寒。歸肺、胃、心經。
  • 去胃火的食物有哪些,十種選擇,看看自己是否適合
    1、綠豆綠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綠豆性涼,綠豆湯有清涼解暑,平肝益氣,清胃火,解油膩的功效,經常有胃火的人可以多喝綠豆湯。3、銀耳銀耳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被稱為「窮人的燕窩」,有補血益氣,調理腸道,清胃火的功效。
  • 麥門冬有滋陰的效果嗎?
    麥門冬有滋陰的效果嗎?滋陰,中醫名詞,指滋養陰液的一種治法。本文就是關於麥門冬滋陰效果的介紹,請看中醫的介紹:中醫認為,麥門冬性微寒,味甘,功能潤肺養陰,清心除煩,養胃生津,適用於肺陰不足,內有燥熱的咳嗽,咯痰粘稠不暢,或乾咳,痰中帶血,心煩失眠,津少口渴,腸燥便秘等症。
  • 日本漢方藥,大部分都是經典中藥方!
    曾有過報導,日本癌研有明醫院給患咽喉癌導致唾液分泌困難的患者開具的藥方就是「麥門冬湯」;大阪齒科大學2009年對日本全國的111處牙科和口腔外科調查發現,這些醫療機構也使用麥門冬湯、加味逍遙散、半夏厚樸湯等治療味覺障礙、顳下頜關節紊亂等疾病。
  • 在李東垣眼中,這些藥都有什麼作用
    中醫書友會第1285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I
  • 黃仕營醫師古方講義稿——《保生大帝藥籤》內科第九方釋義並發揮 六氣傳終皆火化,七竅不和皆屬胃,竹茹麥冬效堪輿.
    第九籤:竹茹五分、麥門冬四分、蟬退三個、麥芽四分,水一碗煎五分。按語:麥門冬俗稱麥文。
  • 中醫師承考核考點解讀——治燥劑 輕宣外燥劑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組成】桑葉經霜者,去枝、梗,淨葉,三錢   石膏煅,二錢    甘草一錢  人參七分  胡麻仁炒,研,一錢  真阿膠八分  麥門冬去心石膏雖沉寒,但用量輕於桑葉,則不礙君藥之輕宣;麥冬雖滋潤,但用量不及桑葉之半,自不妨君藥之外散。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潤。人參益氣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膠助麥冬養陰潤肺,肺得滋潤,則治節有權;杏仁、枇杷葉苦降肺氣。以上均為佐藥。甘草兼調和諸藥,為使。全方宣、清、潤三法並用,氣陰雙補,且宣散不耗氣,清熱不傷中,滋潤不膩膈,為本方配伍特點。
  • 藥大版《南山南》,把最美的藥大唱給你聽
    是與她攜手走過的藥香滿園,還是最不舍的這一片白衣飄飄?你已聽過許多版本的南山南但這次一定有不一樣的情懷藥大給了我們最美的青春記憶母校即將迎來八十華誕之際我們把最動人的歌聲獻給她♬ ♬ ♬她總是藥香滿園夏雨冬陽燕子磯畔也曾靈璧留香她一度漢渝硝煙遷徙漂泊回眸玄武湖畔曼妙星光 ♬ ♬ ♬
  • 【每日一味藥】柏子仁
    【每日一味藥】柏子仁 【性味歸經】甘,平。 【配伍】 1、治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忡驚悸,健忘遺洩,常服寧心定志,補腎滋陰:柏子仁(蒸曬去殼)四兩,枸杞子(酒洗曬)三兩,麥門冬
  • 肺癌患者的飲食原則及中醫調理的建議
    肺癌患者注意飲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一旦確診患上肺癌後,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地方?什麼食物該多吃?哪些食物又要少吃?想要輔以中醫調理,又該注意什麼?治療期間,補充蛋白質與熱量不同的治療期間,飲食稍有不同,例如:建議手術或化放療的患者,加強蛋白質與熱量的攝取。該增加多少蛋白質和熱量,需根據每個病患的身高、體重、年齡等個別化差異而調整,可能會比之前多攝取10-20%的熱量、每公斤體重可攝取1.5-2公克的蛋白質,以利於身體修補所需。
  • 婦科中醫:更年期最好的方子,3味藥治好潮熱、失眠、心煩、盜汗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有更年期的,只不過可能女人表現的更加明顯一點,大部分女人的更年期都是在45歲到55歲期間,特別是在50歲左右,更是很多女人步入更年期的高峰期。而步入更年期的女人,都會有哪些表現呢?下邊大家隨我一起來看看。
  • 【奇效偏方】八個民間偏方治療便秘有奇效
    【來源】遼寧中醫學院名中醫李樹勳驗方。 通便利水湯 【組成】鮮蘆根30克,清寧片3克(開水泡兌),杏仁泥9克,旋覆花9克(包煎),生赭石9克,清半夏9克,嫩桑枝24克,廣陳皮4.5克,肥知母9克,大腹絨4.5克,川樸花4.5克,萊菔子12克,元明粉2.1克(衝入),蘇合香丸1粒(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