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開學了,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新學期兩江新區的10所中小學將新開設一門課程——機器人編程課。
十所學校是禮嘉中學,金溪初中,白馬小學,康美一小,星湖學校,花朝小學,行遠小學,金州小學,民心佳園小學,金渝學校。這些學校打造了人工智慧創客實驗室,新增機器人編程課程。
據了解,這個課程可以幫助學校普及人工智慧編程教育,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以及編程、開發能力。學生們將學習人形機器人的動作編程、多形態機器人拼裝、機器人加工製作等知識,通過完整的課程培訓,可達到自行設計、製作機器人的水平。
課程使用的人形機器人Aelos ,曾登上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
為什麼增設該課程?去年9月,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明確要求:中小學要開設編程教育課程,小學3-6年級累計不少於36課時、初中階段累計不少於36課時,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編程教育專職教師。
基於此,新學期兩江新區的學校就積極行動起來。據相關人士介紹,打造的機器人編程課程,從人形機器人模塊化編程入門,並結合開源硬體自主拼裝,然後藉助三維建模和3D列印等工具,通過雷射切割機與金屬雕刻機製作各種創意作品,同時代碼編程貫穿其中,與高中技術學科以及高考相關內容建立有機的應用結合,形成了一個科學完善的機器人編程教學體系。
目前的課程涵蓋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以及中學階段,涵蓋機器人機械原理、編程技術等各個方面的內容。
上遊新聞記者 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