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兩江新區星湖學校,孩子們正在和新來的智慧機器人教學助理親密接觸。記者 羅斌 攝
9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兩江新區教育局獲悉,該區已為42所中小學及公辦幼兒園配置了65間人工智慧機器人教室,從本學期開始,在中小學中開設人工智慧課程。
「你給他指令,小狗會眨眼睛、唱歌、搖尾巴。」9月4日,兩江新區星湖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王小江給學生們演示了機器狗的操作方式,引得學生們連連讚嘆。該校校長張先彬稱,從本學期開始,學校每個年級每周都會開設人工智慧課程,學生們可以在機器人教室體驗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語音交付、機器視覺識別等),學習創意模型搭建、圖形化編程和機器人動作編輯等。
目前兩江新區已為轄區內的42所中小學及公辦幼兒園配置了65間人工智慧機器人教室、215個優必選CRUZR機器人,對100名人工智慧機器人課程教師開展了集中培訓,推動樂聚與10所中小學聯合打造了人工智慧創客實驗室,在中小學開展了標準教材編程教學。
「未來,機器人以及各類智能設備將會進入千家萬戶。人工智慧編程將會像使用電腦一樣,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必備技能。」該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稱,少年兒童通過學習編程來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理解周圍的數字世界。
兩江新區將著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將機器人編程和STEAM課程納入3:30課後服務。各中小學將從人工智慧基礎知識教學入手,對學生進行人工智慧啟蒙教育;讓每個學生學會與智能工具打交道,以培養他們計算思維、創新思維等資訊時代的基本素養。
新聞連結》》
去年,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編寫50本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設50門人工智慧領域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去年9月,繼浙江、北京、山東、江蘇等地後,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編程教育的通知》,明確要求:中小學要開設編程教育課程,小學3-6年級累計不少於36課時、初中階段累計不少於36課時,各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編程教育專職教師。小學階段以體驗為主,通過遊戲化教學、項目式教學等形式,感受編程思想。初中階段以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為工具,將實際問題解決與算法思想形成聯結。高中階段則需掌握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記者 匡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