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
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學院一期項目
(以下簡稱「國科大項目」)
舉行節點完工暨首批工程驗收會
目前第一批次科研區1至3、5至7號樓
食堂、部分學生宿舍等建築已順利完工
該批次建築將可以滿足國科大重慶學院
今年招收的首批學生
住宿、吃飯、教學、科研等基本要求
剩餘建築將於9月底全面交付
學院主入口廣場
插播:
我們常說的C9高校和國科大有沒有關係?
C9指九校聯盟,2009年10月啟動。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這九所高校。2014年新增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所有現在C9指得是這十所院校。
分兩批次向校方移交校舍
據了解,國科大重慶學院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逐步達到3000人的辦學規模。
該學院是以科研為主的科研院所,兼具研究生、博士生教學功能,將打造「學、研、產、創、保」五個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建設成為「科教創產」融合發展的學院。
配套服務區
學院總規劃面積1000畝,其中一期工程500畝,主要分為科研區、共享區、生活區、公寓區四部分,下設人工智慧學院、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資源環境學院、能源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臨床醫學學院、雙創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
據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長城介紹,今年國科大計劃招收約450名學生。
學院主教學樓
受疫情影響,項目計劃分兩批次向校方移交校舍。
第一批次在2020年7月底前進行,交付範圍為科研區1至3、5至7號樓,8號樓中的消防控制室, 10號樓,11至12號樓(不含內裝)、13至14號樓及16號樓。
第二批次在2020年9月底前,交付範圍為:科研區4號、8號樓(消防控制室以外區域),9號樓,15號樓,17至20號樓。
本科生宿舍樓
搶抓工期加緊施工
作為市級重點工程,國科大項目對提升重慶及兩江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兩江新區高度重視國科大項目的建設進展。
早在1月底,水土公司便提前開始幫助項目工作人員復工復產,並派了建管部部長和投資發展部部長帶領的團隊,每天排查、每天研究、每天整改,從隔離房間的設置、食堂的衛生打理等細節,與項目管理人員一起進行落實。
學生食堂
「針對上級部門點對點封閉式管理的要求,我們設定了從宿舍、食堂、工地三點一線的特定區域、特定活動範圍、特定路線的方式,精準防控疫情。」兩江新區水土公司副總經理楊波介紹。
國科大項目成為重慶首批覆工復產的工程項目之一。
復工復產後,兩江新區全力推進國科大項目加緊生產、搶抓工期。「目前整個項目的工人已經超過2400人,管理人員約200人,大家日夜奮戰,搶抓進度。」代理業主單位,兩江新區下屬國企渝高公司國科大項目負責人劉文倫介紹。
學生宿舍
近兩個月來,重慶雨水較多,但為了搶抓工期,按時交付,承建方重慶建工集團特意搭建了很多遮雨棚,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炎炎夏日,均照常施工。
已達成開學基本條件
據重慶建工集團國科大項目經理陳洪波介紹,目前完成的首批建築中,包括教室、實驗室、辦公室、會議室、食堂、宿舍等區域, 8月份開始安裝家具、電腦等辦公設備,預計9月份即可滿足首批入學的學生教學、生活、科研等基本條件。
在現場實地勘驗了主教學樓、科研區、配套服務區、宿舍區後,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長城給與了高度評價,表示該項目無論是規劃設計還是施工質量均是國科大異地合辦的學院中非常出色的。
學院主教學樓內部
後續,兩江新區將繼續加快建設,保證項目及時交付,用飽滿的熱情和幹勁,以勇往直前的必勝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兩江新區「二次創業」注入新的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