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臺灣女歌手的集體叛逃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曾經的「少男殺手」蔡依林、「純真小魔女」範曉萱、「文藝女青年」張懸,如今都換了一個模樣——

蔡依林,從性感舞娘,成了為邊緣群體發聲的icon;

甜美笑容的範曉萱,擁有了滿臂紋身,組建了搖滾樂團;

張懸把名字改回焦安溥,宣布閉關,在臺灣高校做「公民對談」。


她們的「畫風大變」,見證著臺灣女歌手的一次集體叛逃。逃離的地方,是公眾的標籤、外界的質疑、及社會的禁錮和偏見。

這不僅是女歌手作為個體的改變,我們更能瞥見一絲偶像工業的發展風向——在明星們的社交帳號充斥公關話術、官方的、「正能量」的內容時,公眾人物的存在,是表達藝術者本身的價值?抑或是滿足群眾的某種需求?

無論如何,在這場偶像工業的巨大網絡中,有三個女性成了反叛者,逃了出來。

蔡依林:

從性感舞娘到「我呸」

1998年,18歲的蔡依林參加MTV「新生卡位站」歌唱大賽,從2萬餘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同年正式出道。

年少成名,意味著過早承受來自社會的評判。開學第一天,她去大學裡報導,發現全臺灣的媒體都來了。她不得不活在別人的目光下,「有些(同學)就不太友善,從你面前走過,然後斜眼看你……但是我還是要對他笑。」

2004年的Jolin

作為一個明星,尤其是女明星,需要接受來自各方各面的「評判」。從出道到現在,跟隨蔡依林成長的,是「衣品醜」、「唱功不行」、整形疑雲、緋聞纏身等攻擊。她說話的方式被網友嘲諷為」淋語」;《舞娘》拿到金曲獎,被業內嘲笑;穿裙子,被嘲諷說像「衛生巾」。

但她很努力。公司拍過一部關於的「唯舞獨尊」演唱會的紀錄片,叫作《地才》,豆瓣評分飆到8.7。

這裡面記錄著鏡頭後的她:練習吊威亞到昏倒、在鞍馬前像雜技演員般地練習。「地才」和「天才」相對,因為蔡依林曾說過「jolin不是天才,jolin是地才,我一直很相信,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那時的蔡依林和無數女星一樣,無止境地訓練、減肥、學舞蹈,渴望得到大眾的認可,直到被封為「少男殺手」。她在《看我72變》中充滿節奏感地唱著:

美麗極限愛漂亮沒有終點

無所謂,管它缺不缺陷

讓鼻子再高一點空氣才新鮮

再見單眼皮再見腰圍再小一點

那還是一個追求「標準式」美的時代。成為女明星,意味著要有雙眼皮、高鼻梁、纖細的腰圍,更意味著,需要磨滅自我的個性,去迎合某個標準

而如果說「再見醜小鴨再見,看我72變」,是一種想被看得起的奮鬥精神,如今的蔡依林已經不再需要這些,她從造星工業中的困境逃出來,迎來了屬於藝術者表達觀點的時刻——

從2015年開始,蔡依林相繼發行了專輯《呸》和《UGLY BEAUTY》,其中充滿著對社會的批判和反思:

從聲援LGBT權益的《不一樣又怎樣》、《玫瑰少年》,到各種充滿女性主義色彩的歌曲:

《我呸》中,她用不屑一顧的眼神唱著「管你小眾大眾我呸,管你小清新重口味我呸」。和安室奈美惠合唱的《I’m not yours》裡,她直擊女性的自主性:I’m not your girl, I wanna rule my world, I just wanna be myself。《第二性》更是直接引用波伏娃的同名著作,「不需要完美,如果你不是你,你想成為誰?」

她的mv,也從單純的唱跳狂歡,向更深層次的方向轉變:《紅衣女孩》中,影片一開頭就是血淋淋的畫面——一個無頭新娘。蔡依林扮演的女主角,目睹了自己的丈夫出軌兒時的閨蜜後,殺了閨蜜,並轉嫁到丈夫頭上。比起「你為什麼不愛我」的苦情戲碼,這個充滿血腥、暗黑色彩的mv是對婚姻中不公正的宣告,是即使要成為復仇女王,也不要再忍氣吞聲。

《怪美的》mv更是對社會施加於「女性標準」一場反抗實驗,充滿著對節食、整容等「女明星必經之路」的批判。視頻在法庭中展開,罪名是「被告未達大眾所認定美的標準」。蔡依林在影片中將水煮西蘭花扔掉,不忌諱地大吃大喝,甚至在裡面穿上那件著名的「衛生巾禮裙」,來回應曾經外界對她的嘲諷。

這些作品中,充滿著自我態度的表達和對社會的反思。多年後,那個曾經拼了命要追求完美的女孩,終於充滿底氣地說:「追求完美是一個狗屎」。

正如豆瓣作者@格俐瑪所言:


「蔡依林從一個被包裝的人偶,變成努力精進的跳舞機器,如今升華為介入創作製作的藝術思考者。

蔡依林熟了。出道21年來,她終於超越了娛樂者(entertainer)的身份,成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artist)


張懸:

我不是你心中的文藝女青年

知道張懸的人不少,聽過「焦安溥」 的人不多。畢竟,在音樂播放軟體中,她的「熱門單曲」中依然停留在前幾張專輯裡。《喜歡》裡淡淡地唱著「在人事已非的世界裡,我最喜歡你。」 《兒歌》裡清脆的小調,更是常居咖啡店播放榜單前幾名。

2012年,她發布作詞、編曲、製作都由她完成的《神的遊戲》,這張專輯充滿著對社會議題的探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玫瑰色的你》。

馬世芳在臺灣科技大學教書的時候,曾讓學生們寫下一首他們認為最能代表這個世代的歌,收進來的前三名,分別是五月天的《入陣曲》、滅火器的《島嶼天光》,還有張懸的《玫瑰色的你》。

這一刻你是一個最快樂的人

你看見你想看見的你將它發生

因你我像戴上玫瑰色的眼鏡

看見尋常不會有的奇異與歡愉

你美而不能思議

乍一眼看歌詞,讓人以為是首情歌。實際上,歌曲中指代的「玫瑰色的你」不是某個特定的對象,而是一群人——為社會運動奉獻的人

馬世芳在《聽說》中曾談及張懸的這首歌:

「什麼叫做玫瑰色的眼鏡?根據張懸的說法,『玫瑰色的眼鏡』就是你戴上了這個眼鏡,你看到的所有的事情都變成玫瑰的顏色,所以用來比喻一種『你看出去世界變得更美好』這樣的一種憑藉。這首歌它是要獻給那些在投身各種各樣的社會運動,並且遍體鱗傷仍然不後悔的人。」

是的,「文藝青年」身份的背後,張懸一直對社會議題保持關注。

2015年,張懸舉辦的「潮水箴言」演唱會到達臺北,對歌迷來說,那是一場重要的演唱會:這是張懸第一次登入小巨蛋;同時,這也是她的「告別演出」。她將暫時告別歌手的身份,閉關探索自己。

很多人說張懸後期的歌變得晦澀,不像早期那樣浪漫文藝。

她這麼談論自己「令人琢磨不透」的說話方式:「凡事若要說個「是」或「不是」,那我認為,很多東西好像只是講給「想那樣聽的人聽,而不是真的在分享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

張懸談論「文青」

2017年,她在一個月內舉辦了31場「公民對談」。她去各個大學,跟學生們談婚姻平權、公民權利。有人說張懸是理想主義,也有人期盼她做回歌手,不要再「不務正業」,她這樣回應:

「我是一個不喜歡reference的人,我喜歡原創的東西。不然大家就被絞在『要不要賺錢上』,然而,創作也不是創作,賺錢也不是賺錢。」

張懸對社會議題的發聲,是一場對整個東亞明星工業身體力行的挑戰。在歐美,常見「明星」通過自己的作品或在公共空間發表意見。而在東亞,「明星」仿佛更像為了滿足粉絲的一些要求而存在,而不被允許擁有自己觀點的權利。

無論是在作品、採訪、博客中,在張懸的字典裡,不停出現的關鍵詞是「公民」。她說,「我覺得我不用因為當歌手,所以我就不能夠當一個公民。我可以用我所有的身份,去理解這個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的事情。」

她曾說,「年輕人不要放棄做實驗」,她始終以超前的態度實踐著一場對娛樂工業的反叛,當人們對張懸充滿期待時,她做回「焦安溥」,重塑了大眾對「歌手」的定義。

範曉萱:

我不要為任何人活,我要自私地為了我自己

如果有一個「最難以捉摸歌手」獎,範曉萱大概難逃提名。很少見到一個女歌手,擁有如此多的畫風。

不同時期的唱片封面

13歲,範曉萱在拍了第一支廣告後一炮而紅。1998年的春晚上,一首《健康歌》,小魔女的印象自此深深地刻在人們心中。

甜美可愛一直是她的標籤。小時候,因為長得好看,常被家人們捉去當婚禮花童。2004年的一期《康熙來了》中,蔡康永拿著範曉萱小時候的照片,愛不釋手地稱讚:「長得跟洋娃娃一樣,怎麼這麼可愛啊。」

但她心裡承認,百褶裙、蕾絲、燙頭髮跟她都不是很搭,她的內心還是在「短頭髮」,「我三年級以後就再也沒有留過長頭髮。」

甜美的五官給帶給她的,困擾比幸運多。她在節目中曾說,去拍照,她本來好好地站著,那些媒體就說,「曉萱笑一點,再開心一點,頭歪一點。」於是,就變成了海報上的小魔女模樣。

做完第一張唱片後,範曉萱雖然不喜歡,但很樂觀,「我想,等大家都知道我之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音樂了吧。」

然而,她的「甜美人設」像是被市場挖到的寶藏,唱片公司在她的走紅後看到了商機,便將她「穿得更誇張,打扮得更可愛」。對她來說,這像是噩夢,她這樣回憶自己的走紅,健康歌》火了,完了。」

她下定決心,要放棄小魔女姐姐的形象,尋找自己想要的路:她在白淨的臉上點了個痣,即使被媒體嘲笑說「三八痣」;1998年發行專輯《darling》時,乾脆剃了個光頭;3年後,帶著爵士風的《絕世名伶》驚豔出現。

但轉型並不順利。於大眾來說,那個扎著雙馬尾、在電視機前蹦蹦跳跳的小魔女姐姐形象已根深蒂固。範曉萱成了「童年」的符號、一個時光機,專門幫助厭倦世界的大人們回到過去於是,有人直接諷刺她的新畫風,有人則露出惋惜之情。

就這樣,她抑鬱了,並開始暴食。去香港,被港媒拍到吃飯,第二天,雜誌上的標題寫著「黑珍珠大食怪襲港」。

這讓範曉萱一度自卑又迷茫,作為一個明星,到底是該取悅觀眾?還是該取悅自己?姐妹淘小S一次在她演唱會後臺,發現她在上臺演出前,跟她說話卻不搭理,整個人都狀態都是懵的。

「一個人唱歌的時候太害怕」,範曉萱說。即使臺下的觀眾都在為她尖叫。

這種焦慮還來源於家庭。

母親於17歲時生下範曉萱,不久後與父親離婚,獨自撫養她長大。範曉萱從小就聽著媒體傳聞,因為父親看她是女孩,所以沒有爭取撫養權。於是,範曉萱與母親的關係,於相依為命之外,又多了一層「不能讓媽媽失望」的壓力。直到2007年,範曉萱還在節目上說,自己在演唱會時,目光總會望向身在觀眾席的媽媽,看看她的反應。


來自母親也好、外界也好,這種「期待」難以擺脫,往往因為它是被包裝在糖紙裡的。當背離自己的內心,所有的喜歡、期待、「為你好」都變得尤為沉重。

心理諮詢師建議她時常記錄自己的情緒,於是她每天記日記,後來被收錄成書《亂寫》。這本書中記錄著她的掙扎:

我他媽的就是喜歡說髒話,不要跟我來那套有沒有氣質….. 「我不要為任何人而活,我要自私的為了我自己」。


在不斷的掙扎和博弈中,範曉萱最終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如今,她的抑鬱症已好轉,和媽媽也解開了多年來的心結——她愛紋身,但媽媽覺得「太多了」,所以她們約定,右手臂可以紋身,左手臂就乾乾淨淨。她甚至對曾經拼命擺脫的可愛少女形象也不太排斥了,偶爾還會在活動中,來一版搖滾版的《你的甜蜜》。


如今,範曉萱41歲了。從小魔女到絕世名伶,沒有人比她更理解風格變化對一位女藝人的影響。「天下沒有一個人絕對了解一個人,絕對沒有。當你開始有這個念頭希望別人試圖了解你的時候,你已經展開了痛苦之旅。」

她唱過一首《那種女孩》:

我不塗水晶指甲/我沒有長腿長腳/我的小胸部很平/可是我還是sexy

我喜歡我的雀斑我的誠實/我的思考我的信仰

我喜歡我的道理/我的潔癖自由地做自己

做自己

「做自己」三個字,範曉萱實踐了二十多年。被賦予的標籤和期望,掙脫起來談何容易。

「小魔女」、「甜美女孩」、「搖滾樂團主唱」,這些都不是她的標籤,或者不足以概括她。

她在《亂寫》中這麼評價自己:

不要說那是前衛、或任性、或跑的快、或自我.......等等的形容詞,我只是在長大的路上,有了自己所喜歡、所不喜歡、所追求、所放棄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結合起來變成了全世界只有一個的「範曉萱」,我不沒有對錯,沒有超越或落後,那只是一個人的喜惡而已,而我的期許就是舒服而安心地當我的「範曉萱」 。

「我不是那種大眾情人似的女生,我也不想。事實上,我喜歡那種被一小堆人喜歡的感覺,只要一小堆,因為他們讓我特別。」

在娛樂者到底該取悅大眾還是取悅自己的問題上,範曉萱最終給出了她的答案。在這場關乎大眾眼光、人設的博弈中,她終於完成了一場找回自我的革命。

在我們的文化裡,常看見把明星比作「戲子「的比喻,仿佛她們的存在僅是為了娛樂大眾,她們唱什麼歌、跳什麼舞、未來如何發展,也必須屈服於大眾的喜好。

然而,成為一個明星必須要有「人設」嗎?歌手是偶像工業中被操控著的存在嗎?藝人是資本世界的產物嗎?

當歌手的意義僅限於娛樂,當明星的公眾身份成為網際網路、市場、算法的綜合產物。蔡依林、張懸、範曉萱無非是對這種系統的反抗,她們拒絕成為市場的傀儡、或偶像工業中標準化的模型。

她們都走在「做自己」的路上,無論這個「自己」是某一個內核,抑或是變化著的存在。比起觀眾們在意的,她們更在意自己是誰。

李如一說,流行音樂是娛樂,但它還是另外兩樣東西:藝術,和時代的鏡子。

作為觀眾,我們很幸運在這個時代裡,擁有像她們這樣的歌手。這一場臺灣女歌手的叛逃,讓我們看到歌手身份下豐富立體的人格,亦得以從藝術作品中小小窺見這個時代的面貌。

就像範曉萱說的那樣:「我們都是勇敢的女生。我們都有一樣的智商。我們一起經歷了很多,從一個大眾不能接受個性的年代,一直走到現在。我們一起衝破了那個保守的屏障。


相關焦點

  • 大陸為什麼有人叛逃臺灣?
    1950年6月,朝鮮半島上發生了一場戰爭,本是一場內戰,但因為南北朝鮮背後的支持者不同,逐漸演變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對撞,史稱韓戰。在兩岸宣傳戰的對壘下,予以金錢和地位的誘惑是最有力的鼓動,讓兩軍的飛行員駕機叛逃成了爆富的敲門磚。高雄岡山的空軍官校陳列了歷年臺灣所稱的「反共義士」「起義來歸時所駕的飛機駕機飛越海峽始於1949年。
  • 飛行員孫天勤,駕機叛逃臺灣獲7000兩黃金,下場怎麼樣?
    建國初期,有一位叫李顯斌的飛行員叛逃臺灣,獲得了2500兩黃金。在他之後,我軍還有一位叫孫天勤的飛行員。他叛逃臺灣後,也獲得了整整7000兩黃金,他的下場如何呢?
  • 大陸飛行員劉承司,被臺灣「空軍玫瑰」吸引,叛逃後結局如何?
    怒火中燒的他腦海裡浮出了一個瘋狂的念頭,找準時機叛逃臺灣,報復部隊。要知道,飛行員是國家的寶貝,培養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那是需要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的,劉承司很清楚自己的重要性,就算叛逃臺灣也不會比這差。漸漸地,他被這個「空軍玫瑰」迷住了神志,每次聽到陳孟華的聲音,他就難以抑制自己,他開始幻想著叛逃臺灣後那悠閒奢靡的生活。在部隊中與同事、領導相處的不愉快,更加堅定了劉承司叛逃的想法。
  • 臺灣女歌手的金箍咒,為什麼現在臺灣很少缺像蔡依林那樣的歌手了
    直到21世紀,臺灣才有了阿爆田曉梅、9m88、魏如萱等獨樹一幟的女歌手……而此前,在我國臺灣,女歌手多半是活在他人視角中,由男性意志創造,附身在眾人附魔不可脫離母胎的想像中,一如90年代初陳小霞唱的《傀儡尪仔》那樣:半數以上並沒有辦法擁有自己的神魂……1999之後,「女星」不再需要討喜
  • 他駕機叛逃臺灣,定居美國後渴望回大陸,刑法如何判罰?
    讓這些人早點看清現實,迷途知返,看看叛逃臺灣的空軍飛行員吳榮根,如今孤獨無依地落魄美國的下場,想回家鄉落葉歸根,又不敢面對等待他的牢獄,悔恨莫及!10月31日,吳榮根又從韓國飛抵臺灣,過上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奢靡生活。同時,臺灣軍方還賞了他5000兩黃金。
  • 外媒稱「中國特工」叛逃?警方:NO,是詐騙犯
    「中國特工叛逃澳大利亞」?23日,一條假新聞讓不少外媒集體亢奮隨後證實,這不過是又一次捕風捉影▽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獲悉,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的所謂「叛逃中國特工23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發布消息稱,「中國特工王立強叛逃澳大利亞,供稱在香港、臺灣為大陸從事特務活動」,王立強自稱持有名為王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護照號EA6210226)、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證件號Z780239)和一本韓國護照(護照號M35772699),並使用這些證件從事所謂間諜工作,部分境外媒體網站轉發該報導。
  • 1965年,一士兵駕飛機叛逃臺灣,被獎280萬,最終是何下場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中國軍人都有著濃烈的愛國情懷,在1965年時,有一位中國士兵駕機叛逃臺灣,而在那個時候,他也被臺灣當局獎勵了二百八十萬新臺幣的現金。那麼,這位駕機叛逃的中國戰士究竟何許人也?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又有著怎樣的下場呢?
  • 現實版的蔣幹盜書,解放軍高官叛逃臺灣,被我軍設反間計除掉
    經濟發展水平和當時的臺灣相比,有著相當的差距。畢竟臺灣有日本人留下的底子和蔣介石帶去的黃金,民眾生活水平比較高。蔣介石張清榮的叛逃,無疑給正在在臺灣不斷叫嚷反攻大陸的蔣介石注入一劑強心劑,令他感到分外興奮,除了可以獲得一些解放軍方面的情報。
  • 中國特工叛逃澳大利亞?蔡英文迫不及待蹦出來呼應
    原標題:中國特工叛逃澳大利亞?當騙子遇到騙子,到底誰騙誰?11月23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了一則爆炸性新聞:「潛伏香港的中國特工王立強叛逃澳大利亞」!香港一眾黃媒也跟著搖旗吶喊,臺灣的蔡英文迫不及待地蹦出來親自呼應:「中國要影響臺灣這次大選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每一次的選舉都看到有中國介入的影子,而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清楚。」
  • 臺灣女歌手萬芳在北京首演
    臺灣女歌手萬芳在北京首演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05    [列印] [關閉]     本報訊(記者張彥武)因演唱《新不了情》、《割愛》、《試著了解》等歌曲而廣為人知的臺灣女歌手萬芳,近日在北京Che·行動劇場舉行其大陸巡迴演唱「萬芳的房間唱遊」的首演。
  • 偷聽甜美聲音上道,駕機轉場韓國叛逃,這名叛徒在臺灣結局如何?
    叛逃這個詞,在世界各國的博弈中屢見不鮮,其實我們中國亦不例外。我們國家出過叛徒沒有?出過。這並不奇怪,國家再苦心栽培,給的條件再好,但是有的人骨子裡就是貪婪紙醉金迷,仍會鋌而走險,背叛祖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當局對於大陸的輿論和文化滲透一直是非常頻繁的,最顯著的手段就是利用電臺,宣傳臺灣的「美好」,開出高規格「待遇」誘惑人員叛逃,甚至赤裸裸指點所謂的去臺「路線」。為了更好的達到誘惑的效果,臺灣當局專門挑選聲音甜美的女播音員在電臺進行誘惑、鼓動、宣傳。
  • 1983年,這位空軍大隊長為七千兩黃金,開著新型戰機叛逃臺灣
    解放戰爭末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逃到了臺灣島上,後來因為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等原因,一直沒有能解放臺灣。但是兩岸對峙的局面一直都很嚴重,雙方一直到1979年才恢復了較為和平的狀態。
  • 為了榮華富貴駕機叛逃臺灣,娶一個老婆卻被監控,後來被敗光家產
    而那時候的臺灣就看準這些人愛慕虛榮的心理,不斷的找機會對他們進行洗腦,好讓他們叛變中國,雖然很多人都經受住了誘惑,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了金錢,就好比我們現在要說的李顯斌。他出生在一個農村地區,雖是農村人,但是卻備受父母的寵愛,所以自小就養成一身嬌生慣養的脾氣,受不了苦。
  •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 臺修改「軍審法」 林毅夫「叛逃案」各方盼解套
    林案移送司法機關後,因其涉犯臺灣「軍法」中「投敵叛逃罪」,規定將由二審檢察機關處理;林的戶籍地雖然在宜蘭,但「軍法」修正後,軍地各方達成共識,案件以「犯罪地」為原則,將林案由金門高分檢負責。 臺灣「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表示,按照一般案件處理流程,檢察機關收到通緝案件後,會先了解追訴時效是否消滅,如果已消滅但還有通緝必要,仍會繼續通緝。
  • 臺灣著名女歌手——葉倩文
    葉倩文是臺灣著名的女歌手但是他的歌曲並不僅僅只有普通話也涉及到了很多粵語的歌曲因此他歌曲的受眾非常的多他的歌曲風格類型也是多變的並不單單受限於抒情類>而且這首歌曲是葉文倩少有的溫柔類歌曲這首歌的歌詞也表露了很多人不敢表達的心聲因此成為大家追捧的歌曲之一第四首《明月心》這首歌曲由陳大力作曲、陳大力和陳秀男作詞、葉文倩演唱該歌曲獲得第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
  • 蔡依林:她是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跳舞也很棒,顏值極高
    蔡依林:她是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跳舞也很棒,顏值極高,說到蔡依林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了,蔡依林本名蔡依翎,曾用名蔡宜凌,生於臺灣省新北市,華語流行樂女歌手、服裝設計師。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女歌手。1998年,蔡依林在MTV音樂臺舉辦的「新生卡位戰」音樂比賽中奪得冠軍。
  •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建國後,此人駕機叛逃臺灣,獲賞黃金千兩,30年後回大陸探親被抓 自蔣介石敗退臺灣以後,臺灣和大陸就就陷入了對立關係。由於蔣介石從大陸撤退期間,帶走了大量黃金,這使得臺灣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臺灣人民早就過上了不愁溫飽的小康生活。相比大陸連續幾年的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十分疾苦。
  • 由於發不起工資,飛行員駕駛數架圖-160轟炸機叛逃,俄喜出望外
    有這樣一個國家,因經濟拮据發不起工資,導致大量軍人倒賣軍隊物資,轟炸機編隊更是集體跑路,投誠俄羅斯。軍費支出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實力,而如何有效管理軍費則會影響到軍隊戰鬥力以及保障力,有這樣一個國家,因為常年經濟水平低迷,無法負擔龐大的軍隊,拖欠工資成了常事,使得士兵們怨言載道,為了維持基本生活,他們不得不將軍隊的裝備售賣到黑市上,轟炸機編隊的飛行員們更是做出轟動世界的事情,即駕駛轟炸機集體叛逃俄羅斯。
  • 她是臺灣著名女歌手,首婚被騙二婚被毒打,兒子酷似潘帥
    她是臺灣著名女歌手,首婚被騙二婚被毒打,兒子酷似潘帥今天小編要和網友們聊的這個人物,她是臺灣歌壇的鼻祖。當年她以英文歌曲出道,是第一位去美國開巡迴演唱會的華人美女歌手。當年她在臺灣那是火的一塌糊塗,據說當時麥可.傑克遜在臺灣開個人演唱會時就特意邀請了她去做現場嘉賓。從這點也可以反應出,她的實力絕不容小覷,她就是周湯豪的媽媽比莉。比莉是臺灣非常著名的女歌手和影視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