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月13日電(記者王連偉 吳亞明)由於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案引發島內「軍事審判法」修法,臺灣現役軍人在非戰時犯罪回歸一般司法機關偵審,其中就包括35年前「潛逃大陸」的前臺灣陸軍連長林毅夫等案件,軍隊監獄從此走入歷史,「軍囚」及建物將移交給「矯正署」。不過,臺「法務部」、高等法院檢察署、「司法院」等單位初步研究後,仍傾向認定林毅夫繼續通緝,待地方法院事後再依卷證及共識決定是否撤銷通緝。
林毅夫案移交案發地金門
臺「軍審法」去年修法後,1月13日進行第二階段移撥作業,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被軍方依「投敵叛逃罪」通緝的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其案件被移交到案發地金門高等法院分檢察署處理。
據島內媒體報導,金門高分檢檢察長刑泰釗透過書記官長洪建銘表示,初步認定林毅夫「通敵」現況並未消失,屬「繼續犯」,沒有所謂通緝時效過期問題,金門高分檢目前看法與軍檢一致,13日將對林毅夫繼續發布通緝令。人們原以為林案移交地方後或可為其解套,但現在看來林案暫無法解套。
據悉,金門高分檢除檢察長外,只有一名吳姓檢察官,林案將由吳檢察官承接,吳也需要一段時間查看相關卷證、深入研究相關法令後,才能進一步說明。
林案移送司法機關後,因其涉犯臺灣「軍法」中「投敵叛逃罪」,規定將由二審檢察機關處理;林的戶籍地雖然在宜蘭,但「軍法」修正後,軍地各方達成共識,案件以「犯罪地」為原則,將林案由金門高分檢負責。
臺灣「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表示,按照一般案件處理流程,檢察機關收到通緝案件後,會先了解追訴時效是否消滅,如果已消滅但還有通緝必要,仍會繼續通緝。林毅夫案屬個案,「法務部」沒有收到金門高分檢報告會如何處理,基本上不會過問此案。
有其他檢察官指出,金門高分檢收案後,如按臺灣舊「刑法」規定,「投敵叛逃罪」通緝時效為20年,而林案至今已逾35年,並過了追訴時效,應撤銷對林毅夫的通緝。不過,如果金門高分檢認同臺軍方見解,仍可對林進行通緝。
林赴大陸23年後被通緝
在林毅夫之外,受到臺軍方通緝的知名「投敵犯」還包括駕機投奔大陸的前空軍飛官黃植誠、林賢順等人。近年他們在大陸屢次透過臺灣媒體表達,希望能回臺灣探親的願望。
1952年出生在臺灣宜蘭的林毅夫,本名林正義,後改名林正誼,1978年臺灣政治大學碩士班畢業後投筆從戎,1979年分發到金門擔任連長,同年囚渡到大陸,改名林毅夫。開始一直被軍方認定為「失蹤」。其在大陸出名後軍方才確認其「叛逃」。
此前,臺灣「監察院」曾兩度糾正軍方,理由是軍方早就知道林毅夫是叛逃而非失蹤,但軍方始終淡化處理,直到2002年才對林依「軍法」的「投敵罪」發布通緝,並未讓林毅夫適用有利於他的法律,引發爭議。
民黨「立委」林郁方說,目前社會上對於讓林毅夫回臺、解除通緝的聲音並不是很強烈,未來檢察官或法官在審理時,應考慮外界看法。民進黨「立委」蔡煌琅則認為,林毅夫想回故鄉,須先「自首投案」,到時再來釐清應負多少刑責,若他不願自首,「連籤證都不用給他。」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則呼籲,除考慮人權外,也應考慮軍人的身分與一般人不同,軍方應站出來明確表達立場。
對此,臺灣軍方12日重申尊重司法判決,但也指出,軍方過去已多次清楚表達立場,就是認定林的行為仍在繼續,因此沒有通緝失效的問題。
而對於金門高分檢決定繼續發布通緝令,林毅夫的表哥李建成12日晚神情落寞地表示:「阿毅回臺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臺灣法律界有不同聲音
對於所謂「繼續犯」的問題,臺灣法律界有不同的聲音。
臺灣知名律師許文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律人不會因「軍法」移司法而不同,但林案移司法較能平心靜氣論法,不會受政治或軍事的影響。
他認為,林毅夫「叛逃」已過追訴期,應可返臺。他說,林案犯行之法定追訴權時效為20年,當年軍方於其時效完成之後才發布通緝令,於法不合,「監察院」就此亦曾加以糾正。
許文彬說,有一種說法謂此行為是屬「繼續犯」的性質,故其時效期間尚無從起算。實則此種說法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叛逃」犯罪完成,其「實行行為」業已終了,只不過是「違法的狀態」仍然延續而已,學理上稱之為「狀態犯」。他說,讓林毅夫返臺,不是說林當年「叛逃」行為可以原諒,而是過了法律追訴期。 就算「繼續犯」或「狀態犯」的法律學理解釋還有模糊空間和灰色地帶,但法學中還有「目的法學」,即從兩岸化敵為友的目的,從寬解釋法律。
還有法界人士認為,應否繼續通緝的關鍵,在於林毅夫的犯行是「即成犯」或「繼續犯」?如果採「即成犯」見解,林毅夫的行為早已過了追訴期,即應撤銷通緝;但如果是「繼續犯」,則仍屬於「行為繼續中」,高檢署顯然是依此一見解而發布對林毅夫的通緝令。
他們認為,檢方仍通緝林毅夫,應是考慮雖已終止「戡亂時期」,但兩岸在軍事上仍處「武力對峙狀態」,中共仍屬臺灣「軍法」所定的「敵人」,林毅夫目前仍在「敵營中」從事黨政工作,其犯行應視為「繼續中」。
島內也有人認為,倘若中共是敵人,兩岸如何能籤訂經貿交流協議?臺商赴大陸投資豈不是「資匪」?中共多位省部級高官來臺訪問,非但未被依敵人逮捕,反獲高規格接待,顯然是友非敵。就此而言,認定林毅夫仍繼續投敵叛逃中,與兩岸現實有極大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