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修改「軍審法」 林毅夫「叛逃案」各方盼解套

2020-12-17 臺灣頻道

人民網1月13日電(記者王連偉 吳亞明)由於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案引發島內「軍事審判法」修法,臺灣現役軍人在非戰時犯罪回歸一般司法機關偵審,其中就包括35年前「潛逃大陸」的前臺灣陸軍連長林毅夫等案件,軍隊監獄從此走入歷史,「軍囚」及建物將移交給「矯正署」。不過,臺「法務部」、高等法院檢察署、「司法院」等單位初步研究後,仍傾向認定林毅夫繼續通緝,待地方法院事後再依卷證及共識決定是否撤銷通緝。

林毅夫案移交案發地金門

臺「軍審法」去年修法後,1月13日進行第二階段移撥作業,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被軍方依「投敵叛逃罪」通緝的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其案件被移交到案發地金門高等法院分檢察署處理。

據島內媒體報導,金門高分檢檢察長刑泰釗透過書記官長洪建銘表示,初步認定林毅夫「通敵」現況並未消失,屬「繼續犯」,沒有所謂通緝時效過期問題,金門高分檢目前看法與軍檢一致,13日將對林毅夫繼續發布通緝令。人們原以為林案移交地方後或可為其解套,但現在看來林案暫無法解套。

據悉,金門高分檢除檢察長外,只有一名吳姓檢察官,林案將由吳檢察官承接,吳也需要一段時間查看相關卷證、深入研究相關法令後,才能進一步說明。

林案移送司法機關後,因其涉犯臺灣「軍法」中「投敵叛逃罪」,規定將由二審檢察機關處理;林的戶籍地雖然在宜蘭,但「軍法」修正後,軍地各方達成共識,案件以「犯罪地」為原則,將林案由金門高分檢負責。

臺灣「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表示,按照一般案件處理流程,檢察機關收到通緝案件後,會先了解追訴時效是否消滅,如果已消滅但還有通緝必要,仍會繼續通緝。林毅夫案屬個案,「法務部」沒有收到金門高分檢報告會如何處理,基本上不會過問此案。

有其他檢察官指出,金門高分檢收案後,如按臺灣舊「刑法」規定,「投敵叛逃罪」通緝時效為20年,而林案至今已逾35年,並過了追訴時效,應撤銷對林毅夫的通緝。不過,如果金門高分檢認同臺軍方見解,仍可對林進行通緝。

林赴大陸23年後被通緝

在林毅夫之外,受到臺軍方通緝的知名「投敵犯」還包括駕機投奔大陸的前空軍飛官黃植誠、林賢順等人。近年他們在大陸屢次透過臺灣媒體表達,希望能回臺灣探親的願望。

1952年出生在臺灣宜蘭的林毅夫,本名林正義,後改名林正誼,1978年臺灣政治大學碩士班畢業後投筆從戎,1979年分發到金門擔任連長,同年囚渡到大陸,改名林毅夫。開始一直被軍方認定為「失蹤」。其在大陸出名後軍方才確認其「叛逃」。

此前,臺灣「監察院」曾兩度糾正軍方,理由是軍方早就知道林毅夫是叛逃而非失蹤,但軍方始終淡化處理,直到2002年才對林依「軍法」的「投敵罪」發布通緝,並未讓林毅夫適用有利於他的法律,引發爭議。

民黨「立委」林郁方說,目前社會上對於讓林毅夫回臺、解除通緝的聲音並不是很強烈,未來檢察官或法官在審理時,應考慮外界看法。民進黨「立委」蔡煌琅則認為,林毅夫想回故鄉,須先「自首投案」,到時再來釐清應負多少刑責,若他不願自首,「連籤證都不用給他。」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則呼籲,除考慮人權外,也應考慮軍人的身分與一般人不同,軍方應站出來明確表達立場。

對此,臺灣軍方12日重申尊重司法判決,但也指出,軍方過去已多次清楚表達立場,就是認定林的行為仍在繼續,因此沒有通緝失效的問題。

而對於金門高分檢決定繼續發布通緝令,林毅夫的表哥李建成12日晚神情落寞地表示:「阿毅回臺不知還要等到何時。」

臺灣法律界有不同聲音

對於所謂「繼續犯」的問題,臺灣法律界有不同的聲音。

臺灣知名律師許文彬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法律人不會因「軍法」移司法而不同,但林案移司法較能平心靜氣論法,不會受政治或軍事的影響。

他認為,林毅夫「叛逃」已過追訴期,應可返臺。他說,林案犯行之法定追訴權時效為20年,當年軍方於其時效完成之後才發布通緝令,於法不合,「監察院」就此亦曾加以糾正。

許文彬說,有一種說法謂此行為是屬「繼續犯」的性質,故其時效期間尚無從起算。實則此種說法在法理上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叛逃」犯罪完成,其「實行行為」業已終了,只不過是「違法的狀態」仍然延續而已,學理上稱之為「狀態犯」。他說,讓林毅夫返臺,不是說林當年「叛逃」行為可以原諒,而是過了法律追訴期。 就算「繼續犯」或「狀態犯」的法律學理解釋還有模糊空間和灰色地帶,但法學中還有「目的法學」,即從兩岸化敵為友的目的,從寬解釋法律。

還有法界人士認為,應否繼續通緝的關鍵,在於林毅夫的犯行是「即成犯」或「繼續犯」?如果採「即成犯」見解,林毅夫的行為早已過了追訴期,即應撤銷通緝;但如果是「繼續犯」,則仍屬於「行為繼續中」,高檢署顯然是依此一見解而發布對林毅夫的通緝令。

他們認為,檢方仍通緝林毅夫,應是考慮雖已終止「戡亂時期」,但兩岸在軍事上仍處「武力對峙狀態」,中共仍屬臺灣「軍法」所定的「敵人」,林毅夫目前仍在「敵營中」從事黨政工作,其犯行應視為「繼續中」。

島內也有人認為,倘若中共是敵人,兩岸如何能籤訂經貿交流協議?臺商赴大陸投資豈不是「資匪」?中共多位省部級高官來臺訪問,非但未被依敵人逮捕,反獲高規格接待,顯然是友非敵。就此而言,認定林毅夫仍繼續投敵叛逃中,與兩岸現實有極大落差。 

相關焦點

  • 臺將重啟調查林毅夫「叛逃案」 揭秘大陸對臺廣播工作
    臺灣「監察委員」葉耀鵬8月12日表示,他將重啟調查林毅夫「叛逃案」。林毅夫原名林正義,1979年在金門任馬山連連長時,以遊泳方式「叛逃」大陸,後改名為林毅夫。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大陸政協委員。臺灣「國防部」目前對林毅夫仍然堅持軍法通緝令,認定他是「統計中叛逃軍官,屬投敵連續犯,刑事責任永遠不會免除」。
  • 金門分院檢察署發表聲明 林毅夫案留下變數
    2002年林毅夫在臺灣的老父過世,林和女兒只能在北大遙祭  臺灣「軍事審判法」去年「修法」,今天進行第二階段移撥作業,將軍事案件及受刑人、羈押人員移往地方司法機關,涉及「叛逃罪」的7個案件也全部移交,包括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案。
  • 林毅夫原是臺灣金門駐軍 當年抱兩籃球遊到大陸
    林毅夫的人生經歷是不可複製的,事業如是,愛情亦如是。他和夫人陳雲英,每年兩會期間都是風頭無二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夫妻檔,傳媒爭相圍擁採訪。    原是金門駐軍本名林正誼     現年55歲的林毅夫,30年前是國民黨金門馬山駐軍的一名連長,本名林正誼。
  • 1979年,林毅夫「叛逃」臺灣遊回大陸,後讀經濟學成中科院院士
    林毅夫從小受父親影響很深,父親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他經常會把孫中山先生的教誨講給林毅夫聽,希望他好好用功讀書,長大以後可以將振興中華作為自己終身的奮鬥目標。品學兼優的林毅夫本來可以順利地結束他大學四年的生活,但誰也沒有料到,大學期間的一次軍訓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那次軍訓結束後,經過了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林毅夫便決定放棄繼續在臺大學習的機會,轉身考入了陸軍軍校的步兵專業。
  • 綠媒炒作林毅夫夫人「秘訪臺灣」
    【文/觀察者網史雨軒】1975年,特殊教育學家陳雲英與林毅夫相識結婚,1979年5月16日,心向祖國的林毅夫,從金門泅渡2公裡至廈門,從臺灣地區投奔來大陸。1月15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臺灣同學會會長陳雲英發言(圖片來源:中新網)林毅夫,陳雲英夫婦於2008年,「兩個籃球」玩笑即此時所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月28日,親綠媒體《自由時報》以「林毅夫之妻密訪臺灣
  • 愛國學者林毅夫從臺灣遊泳回到大陸,不求榮華富貴,只因心懷家國
    ▲林毅夫林毅夫,漢族,原名林正義, 1952年生於臺灣宜蘭。03當晚,發覺林毅夫消失後,所有駐軍連夜排查全島水陸兩域。避免「叛徒」洩露軍機,連隊修改了作戰計劃,還進行了全島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離開之前,他並非有百分百的把握,也很清楚被抓到的後果,但他還是堅決地踏上了這條道路,只為了心中堅持的家國大義。
  • 現實版的蔣幹盜書,解放軍高官叛逃臺灣,被我軍設反間計除掉
    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情節,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與周瑜兩軍對壘,曹操委派一個說客蔣幹 意圖策反東吳,沒想到偷雞不著蝕把米,中了周瑜的反間計,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蔣幹盜書。故事雖然精彩,畢竟只是小說家的演繹。
  • 外媒稱「中國特工」叛逃?警方:NO,是詐騙犯
    「中國特工叛逃澳大利亞」?目前,公安機關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網友@來點石錘:一個詐騙犯罪嫌疑人,竟然被蔡英文當成選戰的大殺器祭出來!空心菜確實繼承了民進黨的優良傳統,將陳水扁當年那個槍擊案完美複製,又勾結澳大利亞政客搞出這麼一個「中國」間諜案,真是拙劣。
  • 國家安全機關首次對外披露叛逃案
    來源:央視新聞退休幹部主動勾結境外敵對分子,軍工專家被策反出賣國家機密,涉密夫妻叛逃國外……日前,國家安全部新聞辦對外披露了危害我國家安全的幾起典型案件!涉密人員私自移民國外 因叛逃罪獲刑在國家安全部新聞辦公布的案例中,還有兩起涉及「叛逃罪」,這也是國家安全機關首次對外披露叛逃案。
  • 臺海軍「敦睦」艦隊28人確診感染新冠 蔡英文在各方壓力下公開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海軍「敦睦艦隊」驚傳最大宗群聚感染,軍人一時間成了「全臺公敵」。蔡英文震怒甩鍋,叫軍方坦誠面對,22日又在各方壓力下公開道歉,但軍方為誰隱匿、此次出航又是由誰拍板的,島內質疑聲不斷。
  • 臺海軍「敦睦」艦隊27人確診感染新冠 蔡英文在各方壓力下公開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海軍「敦睦艦隊」驚傳最大宗群聚感染,軍人一時間成了「全臺公敵」。蔡英文震怒甩鍋,叫軍方坦誠面對,22日又在各方壓力下公開道歉,但軍方為誰隱匿、此次出航又是由誰拍板的,島內質疑聲不斷。
  • 借貸寶將推出「銷帳」功能 讓部分借款人解套
    摘要:曾軍表示,借貸寶推出「銷帳」這個功能主要是為了給一部分人解套。可以看出,不管是已經公告了的過橋貸款,還是即將推出的「銷帳」功能,對於逾期管理費借貸寶始終沒有鬆口。9月19日,借貸寶副總裁曾軍接受了《IT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曾軍透露,為了讓一部分用戶解套,借貸寶內部正在研發「銷帳」功能,但該功能具體何時上線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 臺「教育部」:未來7年至少推動8所公立大學合併
    華夏經緯網1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教育部」說,盼交大、陽明和師生充分溝通,能往前看,尋求合併的可能。臺「教育部」未來7年內還要推動8至12所公立大學合併。「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教育部」積極鼓勵「公公並」,承諾並校後經費、教師員額及招生量不減,並額外補助。
  • 大陸為什麼有人叛逃臺灣?
    對岸不斷傳來情報,表明解放軍有意在1950年夏季攻臺,戰鼓一天天逼近,臺灣方面的軍備卻無力應對,讓島上的軍政界人士緊張不已。中國大陸的注意力突然從解放臺灣變為抗美援朝老蔣是不是要喜出望外?攻臺危機意外的解除,讓老蔣鬆了一口氣,轉而開始把主意打在戰爭中被俘的好幾萬志願軍身上。他向美國人要求中國戰俘遣送來臺灣,以便補充臺灣兵員,反制對岸。臺灣「國防部」搶先布局,主動向美國提供中文翻譯、記者、教師等必須人員,還安插下了數百名心理戰特工,預備策反戰俘。
  • 穿越臺灣海峽,遊泳3公裡,林毅夫開啟跌宕人生
    林毅夫說起林毅夫的一生,唯有傳奇可以概括。1952年,林毅夫出生於臺灣宜蘭一個貧苦家庭,但艱苦的環境並不影響林毅夫報國之志,家國情懷就是林毅夫一生傳奇的開始。大學畢業的林毅夫選擇在臺灣參軍,沒來大陸之前,他被稱為投筆從戎的典範。
  • 臺軍採購弊案燒向蔡英文 臺媒質問:不需要向人民道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承建臺灣海軍獵雷艦的慶富公司的相關弊案,本來在民進黨授意下被打成「前朝餘孽」,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文件曝光,這把火反而燒到蔡英文身上。所謂慶富案,簡單說就是在臺「國艦國造」政策下,慶富公司標下海軍6艘獵雷艦自製案,結果爆發財務危機,交艦遙遙無期,聯貸銀行決定抽銀根,司法單位也介入調查。這是臺軍方繼拉法耶特艦和「幻影」戰機採購案後又一樁巨額軍事採購弊案,引發全臺關注。據臺灣《中國時報》15日報導,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接到爆料錄音,內容為慶富公司副董事長陳偉志去年10月為協調獵雷艦所需的興達港土地,邀相關官員商談。
  • 湖南尚同軍案:抽絲剝繭打「傘」破「網」
    抽絲剝繭打「傘」破「網」2019年3月,湖南省紀委監委在指導湘西自治州「打傘破網」中,一個名叫尚同軍的花垣縣礦老闆因行賄被留置進入指導組視野,面對辦案人員尚同軍有持無恐、拒不交代;吳先耀號稱花垣「四大惡人」之首,三度被判刑,臭名昭著,搖身一變,宛如「成功人士」,與尚同軍資金來往密切;時任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歐陽旭與尚同軍往來頻繁
  • 韓時隔20年再提高朝鮮叛逃人員賞金:達10億韓元
    原標題:韓時隔20年再提朝鮮叛逃人員賞金 最高10億是原來4倍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偉]韓國一直致力於鼓動朝鮮人叛逃,不惜重金懸賞。據韓聯社5日報導,韓國政府計劃大幅提高賞金,如果叛逃人員能帶來有價值的情報,賞金最高達10億韓元(約合596萬元人民幣),是原來標準的4倍,真是下了血本。
  • 大陸「網軍」散播「失聯飛行員投誠」?蔡英文也加戲「譴責」
    就臺媒聲稱的大陸「網軍」散播「臺軍失聯飛行員投誠」消息,蔡英文今天(20日)也通過臉書煞有介事地進行所謂「譴責」,稱絕不容忍這種消費失聯飛官的行為。臺媒19日曾炒作大陸「網軍」散播「臺軍F-16失聯飛行員投誠」,臺防務部門發言人緊接著進行所謂「譴責」,稱是假消息。對於蔡英文今天的說法,島內網友嘲諷稱,「(你)自己最會消費臺軍還好意思說大陸」,「最會消費臺軍的,就是你們這些綠營的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