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畫外因|從《康諾特遊騎兵》看大英「無愛不成軍」背後

2020-12-12 澎湃新聞

專欄·畫外因|從《康諾特遊騎兵》看大英「無愛不成軍」背後

楊健

2017-07-26 07:02 來源:澎湃新聞

一個由全部愛爾蘭人組成的康諾特遊騎兵團,成為了大英帝國最驍勇的兵團,甚至在戰場上被稱為「惡魔同路人」,然而,他們的命運卻讓人唏噓,1850年的一場饑荒使為大英帝國「保家衛國」幾乎成了愛爾蘭年輕人的最優選擇,在他們看來,在戰場上拼刺刀簡直比月下漫步還要溫柔。

加入康諾特遊騎兵,伊莉莎白·巴特勒,1878年,貝裡美術博物館藏

大英帝國是由愛爾蘭人打下,由蘇格蘭人管理,由英格蘭人享受的。

在女畫家伊莉莎白·巴特勒筆下,就收錄了兩個為大英帝國打天下的愛爾蘭小兵,這幅畫叫《加入康諾特遊騎兵》。

愛爾蘭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康諾特省,兩個當地的年輕莊稼漢,隨著紅衣軍士走在鄉間土路上。右邊那位雙手插在兜裡,嘴上叼著劣質的美洲烤菸,闊步向前;左邊那位挎著綠色布袋,不時扭頭回望漸行漸遠的農舍,不知所措。

從此,他們成了康諾特遊騎兵的一員。

康諾特遊騎兵團,在英國陸軍序列的正式編制是第88步兵團。這個團創建於1793年,全部由愛爾蘭人組成,駐地在康諾特省省會戈爾韋港,而他們的戰場在羅德裡戈城、在魁北克荒野、在加裡波利海灘、在印度旁遮普邦、在底格裡斯河畔……但凡有打著米字旗的行兇作惡,就會出現這群操著凱爾特語的惡漢身影。他們素以善打惡仗而聞名,篤守的作戰信條是「躲在戰壕後面扣扳機是娘們所為,真爺們就該面對面地肉搏」。當然,他們更有名的嗜好是收集戰利品,譬如一面破損的藍白紅三色旗、一支做工精美的春田M1855式步槍,甚至是一副架在敵軍屍體鼻梁上的金絲邊眼鏡。

大英將領們總是對第88步兵團不吝溢美之詞,威靈頓公爵稱他們是「最驚人的步兵」,阿曼爵士稱他們是「爺們中的爺們」,最著名的綽號出自託馬斯·皮克頓之口,這位在滑鐵盧命歸黃泉的英軍名將稱第88步兵團是「惡魔同路人」。這個響噹噹的稱號與第88步兵團如影隨形,直到1922年它解散。

Richard Simkin筆下的康諾特遊騎兵團

從上述優美的修辭,你不難看出,康諾特人乃至愛爾蘭人,在英國軍界是多麼受歡迎——愛爾蘭出兵,愛爾蘭出好兵吶!對於這群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愛爾蘭窮漢而言,那身羊毛和亞麻混紡的、配著黃銅扣的、挺括帥氣的猩紅色大氅,吃喝不愁,加上每天12便士的軍餉,簡直是上帝的恩賜。十九世紀下半葉,英國陸軍中愛爾蘭裔士兵比例的陡然升高,體現了上帝恩賜對他們的無邊感召力。在伊莉莎白·巴特勒創作《加入康諾特遊騎兵》的1878年,英國陸軍中愛爾蘭裔士兵的比例竟然高達60%。

大英帝國「無愛不成軍」!不過,有個大前提:大英帝國對掖在自己身後的這座小島也的確是「無愛」。為什麼1850年代以後,為大英帝國「保家衛國」成了愛爾蘭年輕人的最優選擇?無奈呀!因為其他選擇,比扛槍打仗更划不來。

去大西洋彼岸修太平洋鐵路?後來有名言傳開了: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屍首。死在戰場上的愛爾蘭人總不如美國鐵路的枕木多吧?

哪兒都不去呢?看來也不行。大英的經濟統計顯示,1840年代愛爾蘭有100萬人(佔總人口的八分之一),哪也沒去,卻被銷了戶籍。怎麼回事?都餓死了。

或饑寒而死,或遠渡重洋,或雙手插兜成了「惡魔同路人」,是一個半世紀前愛爾蘭人的宿命。

是什麼造就了這一切?追根溯源,是1845年開始的那場愛爾蘭大饑荒。那一年夏天,霜黴病席捲了愛爾蘭島,作為愛爾蘭人主要口糧與家畜飼料的馬鈴薯黴變、枯萎,幼苗還沒有收穫便已經腐爛、發黑,產量急劇下降。於是,飢餓接踵而至,死亡陰影籠罩。不出一年,整個愛爾蘭島哀鴻遍野,餓殍滿地。

而此時,作為宗主國的大英政府做了些什麼呢?簡單說,嚴格遵守了三不方針:一、絕不減少從愛爾蘭徵收的糧食;二、絕不允許愛爾蘭土地改種小麥;三、絕不同意愛爾蘭人擅自取用經此處中轉的進口作物。

三「不」之外,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在賑濟災民中也昭示了不可動搖的原則。她老人家絕不接受友邦元首捐助的金額超過自己,她個人捐資2000英鎊,所以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頂多捐1000英鎊。

富庶的翡翠之島,在大饑荒和大英帝國的雙重關懷下,終成人間地獄。到了1852年饑荒結束,倖存者發現:比起地獄,在戰場上拼刺刀簡直比月下漫步還要溫柔。何況,還有一身漂亮的猩紅色軍裝,還有每天12便士的軍餉。這份光明的前途、優厚的待遇,又怎能不讓莊稼漢們悠然自得,雙手插兜?

康諾特遊騎兵團對大英帝國的感恩和忠誠,從未改變。哪怕是在1919年開始的愛爾蘭獨立戰爭中,他們也是大英最堅定的捍衛者,對自己的同胞出手狠辣,絕不槍口抬高一寸。這,是「惡魔同路人」永遠不能抹去的惡名。

一戰戰場上的康諾特遊騎兵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康諾特遊騎兵團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畫外因|畫家揚·凡·艾克如何走進阿爾諾芬尼夫婦的婚禮
    一幅畫作,尤其是歷史畫,總能提供大量的歷史信息。受制與畫家本人的藝術觀念、道德立場和生活境遇,他(她)們在創作時亦有曲筆,甚至編造,這其中有怎樣的歷史隱情?近日,《畫外因:50幅世界名畫中的隱秘歷史》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不同於專業的藝術史著述側重談「藝」,本書的特點是講「史」,即將空間上平鋪的繪畫藝術,拓展為時間上多維的歷史表達。解讀畫作背後鮮有人知的歷史細節。
  • 遊覽北印度,漫步在德裡康諾特廣場,加深了對這個城市的印象
    不過想歸想,既然是旅遊,那旅途中的感受自然也是重要的,一起來看北印度,北印度呢是指以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恆河和亞穆納河為中心,北枕喜馬拉雅山,西至塔爾沙漠,南至溫迪亞山脈的這一區域。恆河和亞穆納河衝積而成的這一地區,由於印度斯坦平原水資源豐富,從公元前雅利安人入侵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莫臥兒帝國的繁榮昌盛、英國的殖民主義都是從這裡開始的。直至今天,這裡仍然是全國的政治中心。
  • 被法國騎兵與瑞士步兵暴打,竟成西班牙方陣崛起契機?
    在這樣算計之下,法軍暢通無阻地通過了險關要隘,直逼那不勒斯。那不勒斯的軍隊還企圖依靠堡壘堅守,但在法軍兇猛炮火的攻擊之下,堡壘紛紛陷落。1495年2月,整個那不勒斯落入了法國之手。查理八世之前曾以出讓土地的妥協換取了費迪南德對進軍的默認,得到好處的費迪南德樂得看在那不勒斯的親戚倒黴,但他同樣對義大利半島抱有野心,義大利人的暴動正是他等待的機會。費迪南德首先從外交上展開了行動。他聯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與教廷、威尼斯、米蘭結成了第一次神聖反法同盟,又稱威尼斯同盟。
  • 遊騎兵崛起路又邁進一步 六人交易得到基石一壘手
    遊騎兵的棒球運營總管喬恩-丹尼爾斯說球隊過去就對洛有興趣,今年夏天一度就要把他交易過來了。進入休賽期雙方高層繼續接洽,遊騎兵本賽季的正選一壘手羅納德-古斯曼表現勉勉強強,所以他們在一壘方面有迫切的提升需求。
  • 八裡橋:蒙古騎兵對陣歐洲槍騎兵列隊衝鋒
    聯軍稱這些清軍很強壯只是缺乏訓練法軍也與清軍騎兵交火了,法軍炮兵在500-800米距離轟擊清軍騎兵,30分鐘後,清軍騎兵後退了。所有陣亡清軍的身前和背後都有圓形白色徽章,上面的文字表明他們全部直屬於直隸總督衙門。聯軍兩主帥會晤商定下一步行動,即攻奪大沽要塞。蒙託邦始終主張,憑藉炮艦支持,首先奪白河右岸大沽主炮臺。英軍統帥意見則是攻打北岸炮臺,最後經過激烈的爭吵,法軍決定採用英軍的作戰方案。
  • 花剌子模的軍隊數量是蒙古騎兵的5倍,為何會被成吉思汗消滅?
    他十分好戰,通過武力,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將祖先留給他的疆土擴大了三倍多,一下子成了西方的一個巨無霸。正是因為摩訶末也是一個兇狠好鬥之人,對成吉思汗的不斷擴張不滿,這才引發了兩個巨頭之間的戰爭。可能很多人覺得奇怪,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在明明知道敵人兵力雄厚的情況下,為何僅僅帶10萬蒙古騎兵呢?
  • Sunny Days Entertainment 晴天娛樂 精銳部隊陸軍遊騎兵 5 個裝...
    Sunny Days Entertainment 晴天娛樂 精銳部隊陸軍遊騎兵 5 個裝玩偶玩具(4男1狗) 2017年09月02日 08:36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站在「大英博物館」背後的中國操盤手是誰?
    2017年5月14日~18日,品源文華和天貓在大英博物館開展了一場「博物館奇妙夜」的直播活動,在5天內為大英博物館的合作商家帶來了1900萬人次的客流。6月29日,大英博物館又在上海博物館舉辦了「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展覽,該展同時也是大英博物館世界巡展的第9站。
  • 《新四軍騎兵團徵戰發展紀實》
    新四軍、華東野戰軍惟一的建制騎兵團!    根據地的老鄉們說,騎兵團神了,快如風,閃如電,眨眼就到跟前,說話就無影無蹤,那馬的四蹄都不著地!    國民黨軍的士兵說,跟共產黨的步兵打,打不贏還能跑,跟騎兵團打,你就等死吧!    新四軍第4師的指戰員說,彭師長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團、騎兵團。
  • 《廢土3》中文官網上線 加入遊騎兵探索冰凍末世
    在這款戰術角色扮演遊戲中,遊騎兵們必須向北行進,建立一個新的基地,裝備車輛,訓練新兵,探索科羅拉多的敵對冰凍廢墟,與當地人見面,並決定幫助哪些人。遊戲特色加入遊騎兵…  盡情享受我們詳細的角色創建系統,選擇技能和被動技能來支持您喜愛的遊戲風格。
  • 劉裕卻月陣大放光彩,兩千七百車兵大敗三萬北魏騎兵
    魏晉南北朝長期南北對立,北方軍隊以騎兵為主,南方因為產馬地域有限,主要以步兵、水軍為主,在長期軍爭中,北方佔據了巨大的兵種優勢。那麼在北強南弱的局面下,何以劉裕北伐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軍事上如何對付北方騎兵優勢呢?東晉義熙六年(410年),劉裕北伐南燕,南燕主慕容超仗恃強大的騎兵優勢,聲言「當引令過峴,我以鐵騎踐之,不憂不破也。」
  • 大英博物館展出美人魚化石,打撈地點就在日本
    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大英博物館非常大。你至少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去參觀和了解它的8萬件展品。但如果你不是倫敦人,又不能在每天午餐時後都去參觀一下,那你就要好好計劃了,確保自己能看到大英博物館裡著名埃及木乃伊和美人魚化石(等不及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到最後)和5件最重要的文物,雖然大部分都是英國從世界各地搶來的。
  • 車陣,可以對付任何騎兵的神奇陣法!
    >在北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北魏大將叔孫建等率軍攻青州,劉宋大將檀道濟率軍救援,途經大峴(山名,在安徽省含山縣)一帶時,檀道濟「以鎖連車為函陣」,護衛劉宋軍行進和劉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北魏大軍兵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鎮守彭城的江夏王劉義恭軍食不足,安北中兵參軍沈慶之建議「以車營為函箱陣」,掩護劉義恭等從彭城撤離,以上兩例足以說明在平原布了函陣的步兵面前騎兵毫無辦法阻擋步兵的行進
  • 中國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最強騎兵團(隋唐-明清篇)
    隋朝重甲騎兵然而具裝騎兵在經歷初唐戰爭之後,在盛唐又將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騎兵以速度和機動性見長,重騎兵開始精簡,特別是在盛唐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崛起,最後隨著騎兵的發展,重裝騎兵成了騎兵中的精銳唐末黃巢起義,天下分崩,唐軍無力平叛,而一支由唐末梟雄李克用的打造成的騎兵,進入了唐僖宗的視野。李克用得令後,統帥三萬鐵騎揮師南下,兵鋒直指黃巢控制下的長安。
  • 1241年裡格尼茨,最後的波蘭騎兵與西徵蒙古騎兵之間的終極對決
    亨利二世把部隊按照歸屬分為四個部分,西裡西亞騎兵們在正中最前排,後面是奧波萊和克拉科夫的騎兵,最後是聖殿騎士和傭兵團以及亨利自己的西裡西亞騎士,兩翼就交給巴伐利亞礦工和農民來掩護。對面的蒙古軍就要簡單直白許多,他們仿照波蘭聯軍的布置,把部隊也分作四部呈T字隊形。左中右都由輕裝騎兵和弓騎兵構成,後方則留有數量不多的重騎兵和預備隊。各部隊之間留出了充分間距,以便隨時機動。
  • 為什麼選擇大英博物館的一塊古埃及蛋糕?
    4月8日,這位大英博物館新受託人開始在大英博物館社交媒體的活動,她在大英博物館博客上發布的首條推文是五件啟發自己的館藏,雖源自私人視角,卻帶著一種對歷史的觀察。然而,真正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塊著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埃及蛋糕(或麵包),我很驚訝,這麼一小塊蛋糕竟然從法老時代留存至今,我很想近距離地看一看。但在1960年,博物館對孩子們並不如現在友好,當時展櫃很高,我看不清楚。但當媽媽掙扎著把我抱起來看的時候,一位男人走過來,問發生了什麼。
  • 為什麼選擇大英博物館的一塊古埃及麵包?
    然而,真正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塊著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埃及蛋糕(或麵包),我很驚訝,這麼一小塊蛋糕竟然從法老時代留存至今,我很想近距離地看一看。但在1960年,博物館對孩子們並不如現在友好,當時展櫃很高,我看不清楚。但當媽媽掙扎著把我抱起來看的時候,一位男人走過來,問發生了什麼。當我們猶豫地解釋說,我想看看蛋糕時,他拿出一串鑰匙,打開盒子,把「蛋糕」取出來,放在我眼前。
  • 遊戲與歷史:波蘭翼騎兵
    因為大部分翼騎兵出身於貴族,在軍職上,翼騎兵算是小軍官,由於保留了中世紀貴族騎士的特性,所以他們有違抗軍令後的赦免權。在1775年翼騎兵招募制度廢除之後,翼騎兵的編制"旗"轉化成了類似於西方軍隊的編制。即便如此,加入翼騎兵部隊意味著無上的榮光。
  • 一軍之將可以決定戰爭勝負?有失偏頗!
    簡單而言,若說統軍之將能對戰爭的勝負產生重要的影響,倒也無可厚非。但說決定勝負,則未免過於片面。淺看戰爭,便看一軍之將如何排兵布陣,揮斥方遒,好不瀟灑。但實際上,戰爭的勝負多半在戰場之外已有預兆,其中最關鍵的要素,其實在後勤。
  • 大英博物館開放190萬張藝術品圖像,《女史箴圖》纖毫畢現
    其中頗具爭議的是其裝裱方法,由於大英博物館在收藏《女史箴圖》初期,採用的是「日式折屏手法」的裝裱手法,導致畫面割裂,對此文物界一直頗有詬病。所謂「日式折屏手法」,簡單的說就是將中國古代書畫割裂成幾個部分並且裝裱在木板上,此種裝裱與保護古代書畫的做法,中國的博物館是絕不可能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