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8K白金並非「白金」? 謹防「亂標名稱」首飾
昨日,家住開發區第三大街的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前兩天我到商場買一款普通的金項鍊,但在售貨員強烈推薦下,稱『18K白金』是金含量75%的白金,比普通黃金升值潛力高。於是就選擇了一款標為『18K白金』的項鍊。但拿到檢測站檢測時得知,這款項鍊並不是白金的,標註的名稱有誤。」
【「18K白金」不是鉑金】
隨後,記者與金飾品鑑定人員按照張女士提供的線索走訪了多家金飾品珠寶專櫃。經常能看到「18K白金」、「925純銀」、「鈀鉑金」、「南非鑽」等名稱的飾品排放在櫃檯內。當記者問及「18K白金」是否就是金含量75%的鉑金時,均得到肯定答案。
鑑定人員告訴記者:18K白金其實是含量75%的黃金再鍍上銀、鎳、鈀等其他白色金屬而成,所以本質上屬於黃金。至於鉑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白金,雖然目前其原料價格已和黃金接近,如鉑金今晨價格約為1515美元/盎司,黃金價格約為1360美元/盎司,但製成首飾後,市場零售價卻依然大大高於黃金。
【謹防「亂標名稱」首飾】
「一些大家都不陌生的『宣傳』用語,並不準確。」 天津市黃金飾品協會姚琳告訴記者。如張女士購買的標為「18K白金」的項鍊,它實際上只是白色的18K金首飾,而不是白金首飾。而大家常說的「純銀」首飾也是錯誤的叫法,因為並沒有純銀首飾,只有足銀首飾(含銀990‰)、925銀首飾、800銀首飾。
姚琳表示,按照規範的標準來定,黃金含量為75%的首飾,不能標稱為「18K白金」或「AU750」,應標稱為「金AU750」或「金 750」;而黃金含量為99%的首飾,不能標為「24K金」或「AU990」,應該標為「金 AU990」,「鑽石」不能標為「南非鑽」或「瑞士鑽」、「泰國鑽」等等。「如果市民在選購珠寶首飾時,發現產品標籤出錯,產生誤導,無法了解產品的真實名稱和根本屬性,可向工商部門或金飾品協會舉報,相關部門一經查實,會按照錯誤標籤上標價的0.5%~2%的金額罰款。」記者 胡淼
(來源: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