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人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設施 無錫無障礙地圖要來了

2020-12-18 中國江蘇網

昨天(11月25日),從無錫市殘聯了解到,從本月下旬起,他們委託第三方進行的無障礙地圖信息採集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意味著錫城無障礙設施將為更多的市民知曉,滿足人們日益對高品質城市環境的需求,有利於各類人群的使用,形成信息化模式。

現場

大波神器上路測「障礙」

這幾天,錫城街頭可以看到戴著紅袖章的一幫工作人員在忙碌,他們的袖章上寫著「無障礙環境監督員」的字樣。這群人出現在地鐵、公園、商城和政府辦事處等各個地方。在市中心的一處坡道上,他們放下水平儀,了解坡度是否合理,輪椅族能否自行上下。

來自江蘇開放大學無障礙環境建設協同研究中心的周文波老師這次帶著一些學生進行了測繪工作。他介紹,如果坡度很陡,一側的扶手就有講究,在最高處要伸出坡度30釐米,方便殘疾人借力將輪椅駛上來。他發現,有些扶手與坡度是齊平的,那麼殘疾人無處借力,會從坡道上滑下去,很容易出事。對於各個出入口,他們會利用全景拍攝儀記錄周邊的情況,將來在地圖上顯示時,殘疾人就知道設施四周情況。

除此以外,工作人員還託運來了一輛神秘電動車。這輛車是可摺疊的,與一般電動車不同的是,後備箱裡還裝了一套鋰電池,為車上的其他設備供電。車身上豎起一根長長的支杆,四面都有攝影頭,可360度無死角進行拍攝。車把上有一個操控欄,顯示經過的安全島、天橋、臺階等不同選項,同時還能安放一個手機支架,通過GPS定位顯示行進路線。工程師黃敏錦表示,這其實是一種無障礙信息採集車。比如,百度地圖上的街景,一般是以機動車的視角來採集的,但這臺採集車主要採集人行道周邊的情況,適用於輪椅族。將來,他們能夠從無障礙地圖上看到沿路何處有洗手間、何處有飯店,這些場所是否配備無障礙設施。

目標

近500個採集點打造無障礙地圖

據了解,無錫市殘聯通過半個月的精心準備,於11月21日啟動無障礙地圖信息採集項目,調查採集基於城市已有的無障礙設施,為進一步製作無障礙地圖提供基本信息。調查採集的主要設施包括無障礙出入口、輪椅坡道、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樓梯、無障礙電梯、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客房、無障礙停車位、輪椅席位、低位服務設施、扶手、盲道、緣石坡道。重點採集的建築包括三類,主要包括但不僅限於由政府投資建設的辦公建築、科研建築、教育建築、醫療康復建築、福利及特殊服務建築、體育建築、文化建築等公共建築,以及商業服務建築等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而公交車站、地鐵站(1、2、3號線全線)、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等公共運輸類的無障礙設施狀況也在本次採集範圍;同時,採集還涉及公共停車場(庫)、汽車加油加氣站、菜場、城市公共廁所、城市綠地、城市公園、城市廣場、大型商場、旅遊景區等公共服務類場所的無障礙設施狀況。

這三類共有250個採集點,聘請了專業的機構進行採集,下一步還將組織全市殘聯繫統工作人員,對全市170多家殘疾人之家、20家兒童康復機構等殘疾人專業服務機構進行信息採集,最終將依託「智慧殘聯」系統形成全市無障礙地圖。未來,殘疾人想要去公園,就可以知道如何搭乘地鐵,從哪個口進可以坐無障礙電梯,哪裡有坡道,輪椅可以從哪條線路順利進入,出行更加便利。

理念

無障礙設施並非只為殘疾人而來

「其實無障礙不僅針對殘疾人而言」,黃敏錦說,當我們有了孩子,推著推車時需要無障礙坡道;老人上下不方便,也需要升降電梯幫助他們出行;即便是正常人,推著行李箱外出時,如果有坡道也會上下更方便些。消除障礙其實事關每個人,大家都要有意識推廣這種理念和設施。

而周文波則表示,無障礙環境的推廣並不是說處處都要有這樣的設施。比如一個公園有多個出口,條件允許的話,每個進出通道都有無障礙設施最好。但如果做不到,或者某個入口較為狹窄,無法實施,那保證有一個通道能讓殘疾人進出也行。比如盲道,如果在一條非常狹窄的小路上,根本沒法設置,那可以不設,但需要有標誌讓殘疾人轉道,從其他線路繞行到達。

市殘聯的工作人員介紹,無障礙地圖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可以讓有需求的人了解哪裡有適合自己的無障礙設施,並選擇合適的路線。據了解,目前的信息採集還只是第一步,未來這些無障礙地圖由點到線,還可添加室內場景,連接公交、地鐵,知道何時何條線路出現在自己面前,對於視障人群的出行將有極大的意義。市殘疾工作人員介紹,無障礙設施的相關規範早已出臺,不久將成為強制性措施,這也將讓社會更顯公平與溫情,使整個城市環境更具人性化。

(記者 黃孝萍)

相關焦點

  • 設施不完善 健全人不以為意 「無障礙」還有多遠?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景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9年10月09日 05 版)2014年12月1日,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嘴科技館無障礙通道上,坐輪椅的人在親人和志願者的陪同下向上攀登。視覺中國供圖魏鵬剛調研西安道路無障礙設施發現的情況:有的坡道斷裂,或乾脆無坡道。
  • 無障礙設施何時暢通無礙(組圖)
    同時,已建成的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難,不少無障礙設施被擠佔、損壞無法得到及時修復。  「我曾經去過北京地鐵北土城站體驗無障礙,結果,站內是很高的臺階,並沒有適合殘疾人通行的通道,我是被抬下去的。可以設想,如果殘疾人獨自出行,是不可能進入地鐵站的,我發現這種情況不是特例。」作為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對無障礙設施極為關注。
  • 維護不到位、設計有問題……無障礙設施面臨哪些障礙?
    「無障礙」設施傳遞出一種對殘障者的態度愛好旅行的紀尋,在美國和法國生活了5年,去過近30個國家自助旅行。在國外,她可以開著電動輪椅,在指定的道路上穿梭,有時比走路還快,那時候,她常常忘了自己殘疾的事實。
  • 記者體驗 部分無障礙設施不太「友好」
    記者體驗無障礙設施通行是否便利。 火車站站前廣場,一處盲道被封堵。 家住文建小區的居民搭「橋」下樓。 文化路上,僅有一腳寬的盲道設施。 無障礙設施越來越完善,無不體現著銀川這座城市的溫度。
  • 無障礙設施 深入城市每個角落
    福利院完善設施 讓老人兒童出行無障礙2019年底,我市以改善殘疾人、老年人和兒童出行環境,提高城市文明化程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無障礙設施集中建設和改造力度,完善無障礙設施的配套建設及功能。改造107個盲道點滿足盲人正常通行據了解,我市現有持證殘疾人14萬多人,還有大量老年人、傷病人員、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群,這正是目前無障礙環境建設運行面對的龐大的服務對象群體。
  • 讓無障礙設施真正實現無「障礙」
    在建築物和公共場所設置無障礙設施,是特殊群體擁有的權益,也能體現他們是否真正和諧地融入社會、被社會真正尊重和接納。而之所以目前無障礙設施出現這些問題,究其根源,一是涉及城市規劃不合理、管理不健全、監管不到位等,往往問題經媒體報導後,職能部門才行動起來;二是既有法律法規沒有落實好,缺乏威懾力。
  • 無障礙設施,讓特殊群體生活更方便
    方便衛生的無障礙專用公廁、筆直規範的盲道、殘疾人專用坡道……這些都是為特殊人群設置的無障礙設施。在我市,這些無障礙設施讓需要的人實現了無障礙生活。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公共場所,發現無障礙設施設置較以前貼心了許多。
  • 讓殘疾人出門也暢行 重慶首張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繪製啟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3日23時45分訊(記者 王瑋)今(3)日是第28個國際殘疾人日,重慶市肢殘人協會等五大協會共同發起了「未來無障礙」大型關愛活動,在活動中宣布啟動重慶首張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的繪製行動,未來殘疾人在出行前只要點擊想要前往的地方,就可以清楚了解附近的無障礙設施分布,可以像健全人一樣暢快出行。
  • 打造國際領先的城市無障礙環境杭州無障礙設施啟動全面升級
    人行道上的盲道、公廁無障礙設施、輪椅坡道、殘疾人車輛專用泊位……杭州城內的無障礙設施,將進一步更新和升級。昨天,杭州市政府新聞辦和杭州市城管局聯合舉辦「共享美好生活·杭州市城管系統無障礙環境建設」新聞發布會透露,杭州將在2022年亞殘運會之前,打造國際領先的城市無障礙環境。6月4日,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動員部署會後,市城管局組建無障礙環境建設「專班」,多管齊下合力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 完善公共場所無障礙設施
    「這裡是新劃的無障礙停車位,邊上劃黃線的是下車位,方便肢體障礙者上下車,輪椅通行……」進入縣體育館,亮黃色的無障礙停車位格外醒目,停車位的前方就是無障礙通道,十分方便。近段時間,走進縣體育館、圖書館等公共場館,無障礙設施改造正在大力推進中,無障礙停車位、通道、衛生間、電梯、臺階緩坡、盲人閱讀區等設施逐漸完善。
  • 助殘進行時:完善無障礙設施,助力殘疾人出行
    昨天,我們的記者來到石景山區,讓我們看看那裡的無障礙設施,情況怎麼樣呢?馬惠景,石景山區殘聯盲人協會副主席,由於在部隊時受過傷,他只有輕微的光感。身體的缺陷,以及多年來從事視障人士無障礙促進工作,使得馬惠景認識到當前,無障礙設施的不健全,是盲人出行遇到的最大的問題。
  • 普及無障礙設施 幫幫殘障人群邁過「珠穆朗瑪」
    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廖國龍表示,或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觀點:無障礙設施只與殘障人士有關,與健康人士並沒有關係,「其實,人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與無障礙設施相伴,比如嬰幼兒時期、女士懷孕期間以及年邁的時候。」
  • 探路者 為更多的殘障朋友可以無障礙出行他們一直在路上
    輝哥是目前「螢火蟲無障礙行」的負責人,他告訴我們,無障礙行在南京已經搞了八年左右,「原本的出行真的很困難,自從南京地鐵開通後,大家看到了希望」最早提出要搞「無障礙探路」的人叫飛天遊豬,他也被南京一些殘疾朋友譽為「南京無障礙第一人」他生下來就查出「運動神經源損傷」與輪椅為伴,而不忍心自己就這麼生活一輩子,當南京地鐵一號線開通後,他知道自己的春天來了,可是由於一號線的「無障礙設施」不是多全面,「無障礙出行
  • 讓愛無「礙」,八裡莊無障礙設施一直在進步!
    直行盲道、緣石坡道、樓梯扶手、殘疾人通道這些容易被正常人忽略的城市服務設施對一些特殊群體來說卻至關重要無障礙環境是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條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的重要措施
  • 無障礙設施將成天津小區標配 3月新規執行
    昨日從市殘聯獲悉,我市出臺《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辦法》,從今年3月份起施行的新規,規定我市新建、改建、擴建道路以及公共建築、公共運輸設施、居住建築、居住區的無障礙設施,應當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建設,並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也就是說,無障礙設施將成為居民小區的「標配」。
  • 報告顯示:各行業無障礙設施普及率僅有四成
    無障礙設施,指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兒童等人群出行,在道路、公共建築、居住建築等建設工程中配套建設的服務設施。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推算,我國現有8500多萬殘疾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約2.31億人,還有大量傷病人、兒童、孕婦等等。無障礙設施的設置及使用情況,與這些群體息息相關。
  • 肢殘人士體驗福田站無障礙設施
    昨天,在體驗了福田高鐵站、福田地鐵站無障礙設施後,殘疾朋友除了表達對車站無障礙設施的完善喜悅之外,也親身「挑刺」給出了改進的建議。 昨天是第七次「全國肢殘人活動日」,為更好地宣傳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和《深圳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進一步推進我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再上一個臺階,同時大力弘揚扶殘助殘良好社會風尚,支持和鼓勵我市公共服務單位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優質的無障礙設施和服務,昨天我市肢體殘疾人代表、義工等約100人,來到亞洲最大的地下火車站——深圳福田站,進行無障礙公共服務體驗活動。
  • 新版「天地圖·無錫」別有一番新天地
    日前,新版「天地圖無錫」正式上線。市民通過這個新版3D地圖,不僅可以看到衣食住行等生活服務內容,還可以看到2003年至2018年全景街景圖片。據悉,新版地圖提供用戶登錄界面,市民註冊後還可根據自己需求使用資源中心、示範應用、地圖標繪等模塊。
  • 2020無錫拆遷地圖!涉四區多個街道,一批人身價要漲!
    今天無錫樓市傳來多個大消息: 1、2020無錫拆遷地圖!涉四區多個街道(村),一批人身價要漲!無錫早已商品房「網籤即時備案」 4、無錫又一批轉性商品房上市,最低每平7千多! 更多重磅消息,往下看! 看點 1 再掛牌5宗涉宅地塊!
  • 普及無障礙設施,還有哪些障礙?
    建設、管理無障礙設施,不能僅憑相關部門的行政自覺和市民的道德自覺,還應有剛性的法律約束。▲ 北京西客站的無障礙懸掛升降平臺。圖/視覺中國文 | 李秀榮中消協和中國殘聯發布的《2017年百城無障礙設施調查體驗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無障礙設施整體普及率為40.6%,仍較低。其中,無障礙電梯和衛生間普及率相對更低,不足20%。除普及率較低,還存在部分無障礙設施被佔用、維護不到位、設計存在問題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