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童年被愛的陽光照耀著,那他就會互相創造幸福,就會對父母的言語、對他們善良的心意、對他們的勸導和贈言、對他們的溫存和警告有著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家長教育學》
童年到底有多重要,無論在那個最重要的人生階段是否感受到幸福,每個人都會在成年之後真切地感受到童年對於一生深深的影響,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也開始意識到這一問題,對於孩子童年如何度過以及各種教育問題變得尤為重視。
就如同開篇名家所說,童年是最需要得到關愛與支持、理解的,倘若人們可以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下長大,成年之後再是歷經苦難都會有著強大的內心以及端正的三觀,否則,因為自身的成長缺陷造成的種種悲劇也是在所難免的。
說到童年教育,曾經,中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冰心的著作陪伴了無數人長大,在世人眼中,這位慈祥的老奶奶是那樣的懂得孩子的內心,又是那樣的讓人想要與之親近,殊不知,冰心的長子吳平卻是一個真實的教育失敗典型。
突顯這一問題的並不在吳平本人,而是2010年,因冰心的孫子吳山在冰心與吳文藻夫婦墓碑上寫下的「教子無方、枉為人表」而起,人們在嘆息吳山對於祖父母如此不敬的同時,更是對於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童年教育進行了深深的思考。
冰心與1929年與丈夫吳文藻成婚,婚後的夫妻兩人周遊列國進行訪問,因為吳文藻也是一位知名的學者,兩位在當時各自所在的學術領域都不斷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而他們的長子吳平恰恰是在1931年降生的。
吳平來到人世,冰心夫婦忙於事業並沒有給予兒子更多的陪伴與照顧,所以,吳平的童年是在祖父母身邊度過的,而遠離父母生活的吳平有被祖父母嬌寵異常,小時候就極為隨性且花錢也是大手大腳,這也為他之後對於感情的不專一埋下伏筆。
本身作為兒童文學作家的冰心同樣深深知道無法時時陪伴吳平的各種弊端,出於父母的愛子心切,夫婦兩人始終對於這件事對吳平感到很深的愧疚,由此,即便看到吳平有著諸多不可取的行徑也並沒有多加幹預。
就這樣,吳平在1948年又被父母送往東京留學,由此,吳平就更加沒有機會得到父母的時時陪伴,1950年,吳平回到清華大學就讀建築系,此後的他雖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可童年時期種種不完善教育下的人格缺陷還是逐漸凸顯了出來。
要知道,新中國剛剛建立之時,國內的局勢也是一度十分不穩定,而冰心夫婦也曾受到過很大的波及,如此一來,再加上吳平的成年,冰心夫婦對於他的教育就更是無法插手了,而此時,吳平也開始了自己獨立的人生。
1954年,就讀清華大學的吳平畢業,參加工作後的他的確成為了很傑出的青年建築師,可他在感情的處理問題上卻因人格缺陷而逐步出現了問題。
起初,冰心夫婦已經為吳平物色好了一樁婚事,男女雙方也都對彼此很是認可,眼看商定婚期在即,吳平卻意外地移情別戀,愛上了很是優秀的陳凌霞,此事一出,本應對先前定下婚約負責的吳平卻最終決定悔婚而與陳凌霞結合。
單從悔婚這件事情上足以看到吳平當年的隨性與對待感情不專一,而後,他的這一人格缺陷再度影響到了與陳凌霞的婚姻中。
起初,面對吳平的瘋狂追求,陳凌霞也很快墜入愛河,婚後前幾年,兩個人的感情還很是甜蜜,可好景不長,雙方就開始因為工作、生活的各種瑣事爭論不休,恰逢陳凌霞有孕,出於對腹中的孩子負責,這位女子選擇了在不幸婚姻中隱忍。
令人意外的是,妻子的隱忍並沒有換來吳平的感動,相反,這位隨性慣了的男人居然在66歲時再度出軌,而此時的冰心已經到了垂暮之年,面對兒子如此出格的舉動,再是想要規勸也是有心無力了,兩年之後,冰心撒手人寰。
面對晚年出軌的丈夫、婆婆的離世,原本還想保持名存實亡婚姻的陳凌霞最終做出了離婚的抉擇,而在吳平的屢次拖延之下,兩人的離婚風波居然持續了六年之久,要知道,這場始亂終棄的婚姻傷害的並不止陳凌霞一人,兩人的孩子吳山更是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
離婚後的陳凌霞不想再面對傷害了自己一生的男人,索性,離婚之後的種種事宜她都委託給了自己的兒子吳山全權處理,而對於母親深感同情的吳山同樣憎恨著自己不負責任的父親,要知道,陳凌霞曾多次被吳平氣到住院的地步,吳山對於父親的怨恨更是不言而喻。
而導致吳山對祖父母做出不敬舉動的導火索還要屬之後吳山與父親的關係破裂,當年,因為陳凌霞再度入院治療,母子倆無力承擔高昂的醫藥費,由此,吳山只好求助父親吳平,希望吳平可以看在往日情分施以援手。
沒想到的是,冷酷的吳平居然當場拒絕了兒子的求助,此事一出,徹底激怒了吳山長期以來對於父親的怨恨,而他更是將這一股怒火轉嫁到了祖父母身上,在他看來,父親如此不堪的行徑都與祖父母當年教子無方有關。
就這樣,2010年5月31日,吳山公然闖入冰心夫婦陵墓並在墓碑上用刺眼的紅油漆寫下了「教子無方、枉為人表」八個大字,至今,墓碑上還有依稀可見的痕跡。
對於吳山的這一做法,外界的評價更是眾說紛紜,可理性地從教育傳承角度來講,吳平當年沒能接受更好的童年教育,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吳山之後的童年情感缺失,由此,再加上諸多的家庭因素,吳山最終做出這樣的行為也就不足為奇了。
任誰都沒想到,影響無數人成長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也曾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偏頗,而這一不良的影響居然波及到了第三代人身上,很多人雖指責著吳山對於祖父母的不敬,可對他的不幸遭遇同樣表示了同情與理解。
所以,當我們看到冰心一家呈現出的教育悲劇後,同樣應該對於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首先,後代的教育一定是長期養成的過程,溫暖的陪伴尤為重要;其次,如若父母都懂得「亡羊補牢」的道理,兒女即便成年也會少走許多彎路;最後,當你也不幸遭遇悲慘童年,與其耿耿於懷不如坦然放下,迎接你的一定是更加明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