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將設南京研究(生)院:5年內研究生培養逐步達千人

2020-12-11 澎湃新聞

重慶大學將設南京研究(生)院,5年內研究生培養逐步達千人

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2020-12-09 21:41 來源:澎湃新聞

高校與地方的跨區域合作再添一例——地處西部的重點大學重慶大學宣布,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將落戶東部特大城市南京。這個重慶大學唯一異地建設的研究(生)院,也被南京官方稱作「雙方共同探索的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

重慶大學新聞網 圖

12月8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自主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此次會議上,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並宣布了上述消息。

據重大新聞網報導,在推進會上,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說,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項目是重慶大學與南京市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重慶大學首個異地研究(生)院,自雙方開展對接洽談以來,學校高度重視項目進展,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並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前期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另據《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號「紫金山觀察」透露,今年10月22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會見了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一行。雙方圍繞深化跨區域校地融合、共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進行了深入交流。僅僅一個半月之後,雙方就籤訂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協議。

張敬華表示,在工作思路上,要努力把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打造成跨區域合作創新實踐的樣板項目,擴大創新名城和「雙一流」高校建設的交融點,放大資源疊加效應,打造創新共同體。

根據《南京日報》報導,在推進會上,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選址南京市浦口高新區,規劃用地約145畝,將重點建設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

研究生院建成後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培養培訓各類國際化適用型人才為輔,5年內研究生培養規模逐步達到1000人。此外,南京和重慶大學共同探索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包括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四個方面。

作為全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南京擁有53所高校、獨立科研機構136家,其中中科院系統獨立科研院6家。為此,如何將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沉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勃興、城市增長的動力,成為南京致力解決的課題。

2017年,南京基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將「創新名城、美麗古都」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定位和新願景,並啟動「兩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工程,作為建設創新名城的具體抓手。

在此期間,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參與其中,包括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在內的校地融合項目相繼落地。而此番重慶大學在內的外地高校的加入,或許將激起漣漪,讓校地融合在南京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落戶南京,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異地建設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 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近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自主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建成後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培養培訓各類國際化適用型人才為輔,5年期內逐步達到1000人研究生培養規模。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出席並致辭。重慶大學副校長廖瑞金代表學校籤約。
  • 南京浦口與重慶大學合作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雙方圍繞深化跨區域校地融合、共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進行深入交流,雙方就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切實加強實質性合作達成了一致意見。距離此次框架協議籤訂僅一個半月時間。  嘉陵與長江相匯而生重慶,人文與科學相濟而衍重大。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重慶大學坐落在長江經濟帶上另一顆「明珠」重慶市內,創新「能」厚實穩健、創新「源」動力十足。名校與名城創新志合,不以江河為遠,反而催生出強烈的「化學反應」。
  • ...紮根金陵 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 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校地合作 紮根金陵 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 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2020-12-10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大學與南京市人民政府籤約共建學校首個異地研究(生)院
    12月8日,重慶大學與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籤約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這也是重慶大學首個異地研究(生)院,選址位於浦口高新區範圍內,將建設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5年期內逐步達到1000人研究生培養規模。
  • 重慶大學唯一在異地建設的研究(生)院落戶南京市浦口區
    12月8日上午,南京市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共同舉行共建重大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精神,研究推進創新平臺建設、共商校地融合發展。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韓立明,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校長呂建,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校長張廣軍,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中國工程院院士、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出席。
  • 江蘇高教持續發力,又一所985高校落戶南京!
    >3.南京市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針對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籌建情況及建設設想:南京和重大已有多項合作,而且推進力度非常快。
  • 南京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複試線及複試辦法
    南京大學二00七年碩士生複試、錄取工作公告    一、複試問題1、複試分數線2007年碩士生的錄取工作繼續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繼續按學科門類劃複試基本分數線(附件1:南京大學2007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基本分數線)。
  • 重慶郵電大學2020年研究生報考指南
    、南京郵電大學等13所高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獲B+等級的還有:中國人民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23所高校。學校發軔於1950年,在抗戰時期交通部郵政總局原址上開辦郵政人員培訓班;在此基礎上,先後舉辦西南郵電分校、重慶郵電學校和重慶電信學校;1959年由國務院批准成立為重慶郵電學院,並開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為當時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於1970年改建為電信總局529廠,1973年改建為郵電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復辦學。
  • 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南京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
    2.全國一流高校、一流學科、全國排名前20的獨立醫科大學,以及國家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的生命科學、醫學相關專業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取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資格,創新意識和能力較強,學術研究興趣濃厚。3.大學本科前三學年(學制四年)或前四學年(學制五年)總評成績在專業名列前茅(平均學分績排名在本專業前10%將優先考慮)。
  • 南京「牽手」三大名校!
    南京南京大學共建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南京大學南京東南大學共建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東南大學南京重慶大學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中心供圖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一大批高校積極參與、深度融入,包括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等一批校地融合項目在南京落地開花,現場發布的一批重大原創科技成果,更是體現了優勢學科、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而此次與重慶大學共建研究(生)院的合作模式,更是在聯合培養人才、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校地融合創新模式的又一探索實踐。
  • 雲南大學確定發展目標:5年內在校研究生達1.2萬
    雲南大學確定發展目標:5年內在校研究生達1.2萬 2008年11月21日 16:08 來源:雲南網-春城晚報 :經過5年努力,綜合實力進入全國高校50強,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達15000人、研究生12000人、留學生3000人,建成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全職院士達2人,雙聘院士達10人。
  • 南京大學 2020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南京大學 2020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根據教育部《2020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19】6 號)文件精神與要求,現將南京大學 2020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公布如下:一、我校學術型研究生招生專業
  • 南京與名校聯手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而此次與重慶大學共建研究(生)院的合作模式,更是在聯合培養人才、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校地融合創新模式的又一探索實踐。重慶大學A校區第一教學樓。圖片來源:重慶大學與以往校地合作項目不同,此次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項目是雙方共同探索的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
  • 剛剛,南京與名校聯手,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南京與南大、東大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分別發布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南京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不僅培養專業人才,還致力搭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
  • 深耕產教融合 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啟用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9月11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啟動儀式在煙臺九大片區之一的八角灣中央創新區舉行。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智慧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大海工類山東省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國家核電核島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8個重點科研平臺同步入駐揭牌。
  • 同一天,南京「牽手」三所一流大學
    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南京將與南大共建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與東大共建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與重大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 南京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錄取工作意見
    (附件1:南京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基本分數線)。各院(系)擬錄取名單確定後,要及時配合研究生院籤定相關協議書,完善錄取手續。3、南京大學非全日制培養方式為定向培養。南京大學非全日制的學費標準高於相同專業類別的全日制學費標準(具體金額詳見南京大學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網址:https://grawww.nju.edu.cn/912/list.htm)。
  • 南京財經大學應用數學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南京財經大學是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支撐配套、協調發展的江蘇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現有18個教學院(部),具備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在內的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 快訊: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正式啟用,迎來302名新生!
    9月11日上午,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院區啟動儀式在海工樓舉行,煙臺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王曉敏,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燕東,山東省海洋局海洋科技與對外合作處副處長齊士林,煙臺市政府副市長李波,以及煙臺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煙兄弟高校代表、合作企業代表、校友代表100餘人參會。
  • 南京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意見
    今天,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發布了《南京大學二〇二〇年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意見》,具體如下:根據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4號)等相關文件的具體要求,保證複試工作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