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2020-12-09 21:41 來源:澎湃新聞
高校與地方的跨區域合作再添一例——地處西部的重點大學重慶大學宣布,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將落戶東部特大城市南京。這個重慶大學唯一異地建設的研究(生)院,也被南京官方稱作「雙方共同探索的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
重慶大學新聞網 圖
12月8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自主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在此次會議上,重慶大學與南京市籤署協議,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並宣布了上述消息。
據重大新聞網報導,在推進會上,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說,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項目是重慶大學與南京市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重慶大學首個異地研究(生)院,自雙方開展對接洽談以來,學校高度重視項目進展,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並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前期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另據《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號「紫金山觀察」透露,今年10月22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會見了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一行。雙方圍繞深化跨區域校地融合、共同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進行了深入交流。僅僅一個半月之後,雙方就籤訂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協議。
張敬華表示,在工作思路上,要努力把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打造成跨區域合作創新實踐的樣板項目,擴大創新名城和「雙一流」高校建設的交融點,放大資源疊加效應,打造創新共同體。
根據《南京日報》報導,在推進會上,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選址南京市浦口高新區,規劃用地約145畝,將重點建設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
研究生院建成後將以研究生教育為主,培養培訓各類國際化適用型人才為輔,5年內研究生培養規模逐步達到1000人。此外,南京和重慶大學共同探索跨區域校地融合創新實踐,包括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人才培養四個方面。
作為全國重要的科教中心城市,南京擁有53所高校、獨立科研機構136家,其中中科院系統獨立科研院6家。為此,如何將豐富的科教資源優勢、沉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勃興、城市增長的動力,成為南京致力解決的課題。
2017年,南京基於自身的資源稟賦,將「創新名城、美麗古都」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定位和新願景,並啟動「兩落地一融合」(科技成果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工程,作為建設創新名城的具體抓手。
在此期間,以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校參與其中,包括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在內的校地融合項目相繼落地。而此番重慶大學在內的外地高校的加入,或許將激起漣漪,讓校地融合在南京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落戶南京,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異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