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50歲開始自學英語 今90歲寫了33本英文日記

2020-12-11 中國青年網

90歲的酈德火在做學習筆記。

      寫日記不稀奇,堅持寫日記的人也不少,但永康有位90歲的老先生連續寫了20年日記,而且用的還是英文。

  昨天,當9旬老人酈德火拿出他珍藏的33本英語日記本,英文水平和漂亮的書寫,驚呆了眾人。

  33本英文日記

  堅持寫了20年

  昨天中午11點,剛給學生們上完課的酈德火老人收拾好書本,接受了記者採訪。儘管已經90歲高齡,但酈老先生依舊耳聰目明,說起話來也是條理通順、中氣十足。

  幾乎每個早晨,酈老都會出現在永康香樟公園,精神抖擻地快走。鍛鍊完畢,他便坐在亭子裡,不慌不忙地拿出筆,開始寫日記。

  「寫英語日記是為了不忘記知識,活到老學到老。」說到寫日記的這個習慣,酈老說始於1997年。那一年,71歲的他得了重病,一度在重症監護室住了7天。酈老挺過了這一關,但也從此離開了他深愛的講臺。

  「不教書,每天不學點什麼,我就感覺很空虛,於是每天寫日記來記錄生活。」在酈老的日記裡,既有對生活小事的記錄,也寫景色、養生和做人的感悟。

  20年來,日記寫滿了33個本子。對他來說,這既是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情懷與寄託。

  邊學邊教

  語文老師轉型教英語

  酈德火曾是一名老師,但一度因故回家務農。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已經50歲的他被安排到永康太平水庫工作。單位裡有個收音機,他每天都聽。

  那時候,縣城裡的人很難接觸到外語。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酈德火覺得:只有學會英語,才能和世界接軌。

  他找來了初一課本,一個音標一個音標開始自學。每天早上,他都會跑到山上去朗讀;到了晚上,就打開收音機在宿舍聽英語廣播節目。「那會完全聽不懂收音機裡在播什麼,偶爾聽到一兩個我學過的單詞就興奮得不得了。」酈德火還記得當時的心情。

  1979年,酈德火恢復教師身份,到胡庫初中教初一語文兼班主任。期中考試時,班上的英語平均分只有十幾分,最高分也只有二十幾分。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剛巧辭職了。校長對酈德火說:「反正你也會點英語,要不就你來教吧。」

  酈德火心想這不是「烏龜教鱉」嗎?但校長挺堅持,他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任務。為了更好地學英語,酈德火花了兩個月工資共50多元錢,買了臺收音機,每天一有空就在宿舍練習英語,晚上就聽收音機。一邊學一邊教。沒想到,期末考試班上的英語成績有了提升。

  後來,酈德火被調到溪岸初中教初二英語,還去古山的一所高復班上過課。學生「層次」越來越高,語文老師轉型成為英語老師。

相關焦點

  • 90歲老人寫33本英文日記 曾跟著收音機自學英語
    寫日記不稀奇,堅持寫日記的人也不少,但永康有位90歲的老先生連續寫了20年日記,而且用的還是英文。昨天,當9旬老人酈德火拿出他珍藏的33本英語日記本,英文水平和漂亮的書寫,驚呆了眾人。33本英文日記堅持寫了20年昨天中午11點,剛給學生們上完課的酈德火老人收拾好書本,接受了記者採訪。儘管已經90歲高齡,但酈老先生依舊耳聰目明,說起話來也是條理通順、中氣十足。幾乎每個早晨,酈老都會出現在永康香樟公園,精神抖擻地快走。
  • 浙江九旬老人寫了20年英文日記,50歲時聽收音機自學英語
    浙江九旬老人寫了20年英文日記,50歲時聽收音機自學英語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2016-08-12 18:27 來源:
  • 英文日記一寫就是20年 永康這位九旬老人太酷了!
    酈德火老人常去永康香樟公園晨練的市民總會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精神抖擻地在快走。鍛鍊完畢,老人便坐在亭子裡,不慌不忙地拿出筆開始用英語寫日記。老人叫酈德火,看外表,誰都猜不到他已經90歲。「I wake up at 3:05,It was my habit.」(今天我3:05起床,習慣。)這是老酈某日的英文日記開頭。他37年前開始學英語,20年前開始用英語寫日記,至今已經累積了33本日記本。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訊 2月26日,《8歲男孩獲徐州賽區總冠軍》一文在《彭城晚報》和《都市晨報》發表後,不少讀者打進報社熱線電話,詢問8歲男孩劉航之的英語學習經驗,有幾位家長甚至提出想讓自己的孩子和劉航之交朋友,讓孩子們每周有一次英文聚會……  昨天下午,記者走進劉航之小朋友的家中,看看這孩子平時到底是怎麼學習英語的,也聽他的父母談一談育兒經驗,與讀者分享。
  • 河北67歲老人近50年寫150餘本日記:會每天堅持寫下去
    她隨手數了一下,足足有150多本,擺滿了整張桌子。記者看到,這些日記本多數已經泛黃,部分封面已經爛掉,顯然經歷了很長時間。張曉晴感嘆說:「爺爺真有毅力,他是我的偶像,太佩服他了!」圖為張春棟老人。受訪者供圖記者了解到,張曉晴的爺爺叫張春棟,1952年出生在河北省南宮市,今年67歲,在村、鎮、縣都幹過工作,直到2012年退休。他的第一篇日記是從1970年1月3日開始寫的,那年張春棟18歲,每年寫3本左右,至今已寫了150多本。張春棟說,「每次看這些文字,就恍惚回到過去,那些歲月成就了我啊!」
  • 88歲老人寫日記70多年 日記本已攢100多本
    日記大多數都會寫,但堅持一輩子卻實屬不易。家住寶雞鳳縣的紫柏山下的88歲老人劉清善從18歲開始每天堅持寫日記,當地大半個世紀的滄桑變化都被他濃縮記錄在了100多個日記本裡。
  • 90歲的他從70歲開始自學英語 老人說就是圖個樂趣
    浙江在線02月23日訊  在婺城區雅畈鎮雅桑園村有位叫董光裕的老人,今年90歲了,從20年前開始每天堅持學英語。說起這學習的毅力,連許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董光裕不服老,他不覺得年紀大了就應該扔下書本不再學習了,他一直堅信,只要有興趣有愛好,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和激情。
  • 90歲爺爺住院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這段時間,有一位老人在不少金華人的朋友圈裡成了「網紅」。因為這位90歲的老爺爺坐在病床上打著吊瓶學英語。老爺子這股子學習精神感動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點讚。爺爺為何對學英語如此執著?12月7日下午,記者在金華市人民醫院的病房裡找到了這位「網紅爺爺」。他叫何志超,虛歲90。因心臟早搏、咳嗽咳痰等原因,老爺爺正在住院接受治療。他的床邊有一大本學英語時留下的筆記。
  • 84歲老人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84歲老人的「翻譯人生」工作閒暇之餘自學英語 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新街坊 老街坊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今年84歲的林寶山每天往背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不需拐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
  • 徐州8歲男孩2年寫8本英文日記 家長:家裡沒電視從不玩手機遊戲
    能自主閱讀英文小說《貓武士》   2年間寫了8本英文日記
  • 84歲老人每天在地鐵口賣書 自學英語已翻譯出版三本小說
    一瓶水、一把傘、一張廣告牌和十本左右的書,今年84歲的林寶山每天往背包裡放進這幾樣東西,不需拐杖,只斜挎著這麼一個鼓鼓的、有些老舊的包便出門了。他像往常一樣,走到地鐵站出口樓梯的拐角處,拿出自己和兒子一起翻譯出版的英文小說籤售。­  退休後的林老喜歡翻譯出版書籍,至今,他已經翻譯出版了三本小說。
  • 發奮學英語 88歲的老人用英語寫遊記
    想要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如今也不再只是青少年和年輕人的專利。這不,好多老人們紛紛軋一記時下流行的充電活動——捲起舌頭學英語。他們學英語不僅是為了給自己晚年生活添樂趣,還想為自己出國旅遊或去國外探親開一條方便之路。  為幫孫子成英語達人  「英語很有趣。」67歲的陳國良,自學了三年英語。
  • 91歲老人自學不輟 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紅」
    楊棣華老人至今保持著每天看英文報紙的習慣  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西安的視頻爆紅網絡,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更是引來點讚無數。採訪中,記者發現老人自學英語的經歷和視頻之外的生活更加精彩。  老人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絡紅人  「自從看了91歲老人英語介紹西安的視頻後,讓我深深地明白,年齡大了記憶力就不好了只是不想學習的藉口而已。」「這位老人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太崇拜了。」近日,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西安的視頻在網上爆紅。
  • 88歲老人用毛筆寫英文 常用英語向老伴表白(圖)
    夏爺爺和鄒婆婆十分恩愛  50歲自學英語  翻譯文章38篇  88歲英語學霸  常用英語向老伴表白  用毛筆寫英文七夕節那天,88歲夏匯泉老人,用一段英語向80歲老伴鄒京瓊表白。  鄒婆婆說,英語表白是夏爺爺慣用「伎倆」,也是他們34年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屬於夏爺爺與她的快樂秘籍。  有她陪伴  學英語so happy  「Welcome to my home。(歡迎來我家。)」
  • 西安91歲老人自學不輟 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紅」
    西安91歲老人楊棣華用一口流利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西安的視頻在網上爆紅。楊棣華老人至今保持著每天看英文報紙的習慣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西安的視頻爆紅網絡,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更是引來點讚無數。
  • 90歲的浙大老學長病床上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這段時間,有一位老人在不少金華人的朋友圈裡成了「網紅」。因為這位90歲的老爺爺坐在病床上打著吊瓶學英語。老爺子這股子學習精神感動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點讚。爺爺為何對學英語如此執著?12月7日下午,記者在金華市人民醫院的病房裡找到了這位「網紅爺爺」。他叫何志超,虛歲90。因心臟早搏、咳嗽咳痰等原因,老爺爺正在住院接受治療。他的床邊有一大本學英語時留下的筆記。
  • 95歲老人每天寫日記
    今年95歲的葉作林老人退休前是一位中學特級教師,年輕時就在報紙上發表了很多文章。老伴去世後,他成了一位「空巢老人」,要求住進養老院,但子女們一直不同意。兩年前,葉作林鐵了心,一定要住進養老院。如今,95歲的老人依然筆耕不輟,每天寫日記和創作散文。「這樣可以鍛鍊我的思維能力和記性。
  • 85歲「學霸」老人寫全英文信感謝醫生
    夏爺爺正在給主治醫生譚世威念自己寫的感謝信「Hope you have a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family.(祝你身體健康家庭幸福。)」6日上午,武漢市第一醫院盤龍康復醫學中心85歲的中風病人夏爺爺拉住了正在查房的主治醫生譚世威,給他大聲誦讀了自己寫的全英文感謝信,在場的醫護人員都驚喜不已。8日說起此事,譚世威稱:「這是我當醫生8年來收到的最好禮物。」夏爺爺年輕時當過坦克兵,為了掌握更多技能自學了英語。
  • 70歲老人微信連載小說 五六十本日記當素材
    70歲的紹興老人宋國華在微信上連載自傳小說,與更多的人分享他的人生故事。目前,他已經堅持了一百多天,累計寫了9萬多字。宋國華寫微信小說緣起於老友間的聚會,「高中同學聚首,大家的人生軌跡都不同,又想很快分享,我感覺回憶一下子被打開了。」宋國華當過知青和山村老師,做過會計、餐飲企業經理,也務過農,70年的經歷苦樂自知。
  • 72歲老漢自學英語寫博客 人送外號「時髦老漢」
    老漢啃書本自學成才  如今,張老每天除了學英語,其他時間就用來上網。用張老自己的話說,他現在都有網癮了  現年已經72歲的張珅立老人住在明珠逸景小區,人送外號「時髦老漢」。因為他用電腦寫博客,學習英文寫愛情詩,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