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舉措保護孤獨症兒童受教育權

2020-07-28 光明網

本報訊(記者陳欣然)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到今年底,建成基本滿足需求的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體系和工作格局,保護孤獨症兒童的受教育權。

《意見》要求,全市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廣覆蓋,為確診的符合條件的孤獨症兒童提供連續的康復訓練救助,合理布建定點康復服務機構,對在校和在園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和融合教育。各區特殊教育學校設置的學前部或附設幼兒園,應具備孤獨症兒童教育和康復功能。對於未通過隨班就讀能力測評的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應予以接納。不能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孤獨症兒童,教育部門應制定「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措施,確保義務教育不漏一人。

《意見》提出,2020年底,天津各區至少確定1—2所普通學校和1—2所幼兒園作為孤獨症兒童融合教育試點學校、幼兒園。試點學校、幼兒園應根據孤獨症兒童的年齡、特點和需要,科學安排隨班就讀的入學年級、教育階段、教材選用、學習場所、教學方式、評價指標等。

相關焦點

  • 保障兒童受教育權是學前教育立法的核心追求
    兒童受教育權不只是教育機會的獲得,還應包括教育過程的優化和教育質量的提升。因此,保護兒童受教育權涉及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供給,有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幼兒園課程改革和質量提升等,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家庭、幼兒園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保護兒童受教育權、促進兒童發展是學前教育立法的出發點,也是根本目的所在,主要通過貫徹五個重要原則來實現。
  • 關愛孤獨症兒童——德州市舉辦孤獨症康復教育第五屆公益論壇
    近年來,孤獨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孤獨症兒童的數量日益增多。為增加全社會對孤獨症人士的關注度,為孤獨症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專業的康復服務,12月18日,德州市舉行孤獨症康復教育第五屆公益論壇,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主辦,德州星雨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協辦。
  • 防患在先:吉州法院全力保護公民受教育權為「前途」護航
    受教育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確認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每個公民都必須按照法律要求,接受教育。現如今,公民受教育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接受優質、高等的教育,通過受教育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對個人一生的生存和發展至為關鍵。
  • 幫孤獨症兒童走出「孤獨」
    本報訊(記者 韓雯)到2020年底,建成基本滿足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需求的康復服務體系和工作格局,基本實現孤獨症兒童應篩盡篩、應治盡治、應救盡救、應管儘管。這是今年7月,我市出臺《關於加強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的實施意見》,為幫助孤獨症兒童走出「孤獨」陰影列出的時間表。如今進展如何?
  • 她,讓孤獨症兒童不再孤獨
    秉承著「幫助家長認識特殊兒童,並掌握在生活中促進孩子的良性發展的知識及技巧,促進社會認識、理解、接納殘障兒童,並尊重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權」的辦園宗旨。機構全日制康復受訓兒童220人,至今已有一千多名孤獨症、智力障礙及唐氏綜合症兒童在接受了專業的康復教育訓練後,有效康復率達100%,部分不同類別兒童已經進入普通的學校和幼兒園隨班就讀。
  • 天津新增一處孤獨症康復中心
    10月10日,據天津日報報導,天津孤獨譜系障礙患者可到天津安定醫院孤獨症康復中心接受規範系統的康復訓練、共患病的對症處理、家長互助及指導。根據《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津市殘聯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7歲以下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可享受救助康復訓練費用補貼,每月不超過0.2萬元,每年度不超過2萬元。此外,孤獨症兒童可在安定醫院康復服務定點機構嘗試社交技能訓練、奧爾夫音樂療法、廚藝課以及對家長的心理支持等特色康復項目。
  • 關注孤獨症人士康復與教育 國內外專家在德州開課
    一場場精彩的授課,讓在現場的康復從業人員、孤獨症兒童家長、幼兒園教師等相關人員感觸良多,受益匪淺。「伴隨著孤獨症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孤獨症兒童的數量日益增多。」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校長李國俊說,「自己作為一名大齡孤獨症人士的家長,我們舉辦此次公益論壇,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全社會對孤獨症人士的關注度,為孤獨症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專業的康復服務。」近年來,德州市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積極強化對特殊教育發展的統籌規劃力度。
  • 孤獨症兒童康復和教育水平如何提升?國內外專家蒞臨德州分享交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12月18日,由山東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主辦,山東德州星雨特殊兒童家長互助中心協辦的,山東德州孤獨症康復教育第五屆公益論壇開幕,論壇為期兩天。論壇期間,國內外專家將針對孤獨症進行分享交流。
  • 送給孤獨症兒童的禮物
    演講結束後,我向她提出了自己最深的疑惑:「這些開發者雖然擅長做遊戲,但他們可能沒人有一個孤獨症的孩子或者親戚,甚至沒有親眼見過一個孤獨症兒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真的能做到『共情』,為孤獨症人群做出合適的遊戲嗎?」阿火點點頭,顯然是有備而來。
  • 9家幼兒園「試水」孤獨症康復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據悉,在精神疾病中,孤獨症作為一種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的疾病,甚至會影響患者一生。為此,幾年前本市就啟動了孤獨症兒童社區康複試點。
  • 《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
    緣起 2015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活動主題為「關注孤獨症兒童,走向美好未來」。 為進一步推動孤獨症兒童康復工作,加強科普知識宣傳,提高全社會扶殘助殘意識,營造更適合孤獨症兒童融合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國殘聯康復部組織專家編寫了《孤獨症兒童康復科普知識手冊》(簡稱「《手冊》」)。
  • [新聞調查]孤獨症兒童
    進入[新聞調查]>>     CCTV.com消息(新聞調查):    孤獨症兒童(視頻一)    孤獨症兒童(視頻二)    被採訪人:    尚 瑤 羅意的媽媽
  • 兒童孤獨症abc量表評分標準
    孤獨症兒童行為量表(簡稱ABC量表),是克魯格等人(Krug etal.1978)編制,1989年北京醫科大學楊曉玲教授將其引進並進行了修訂,主要用於自閉症兒童的篩查。自閉症兒童行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量表),由57個描述孤獨症兒童的感覺、行為、情緒、語言等方面異常表現的項目,可歸納為5個因子:感覺(S),交往(R);軀體運動(B),語言(L):生活自理(S)。
  • 孩子受教育權被剝奪,能否變更撫養權?
    總結與點評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是家長的義務。本案中,小美作為法定監護人,剝奪小強的受教育權,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法院為保護小強的受教育權,保障其健康成長,根據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6條第二款,判決小強由小剛撫養。
  • 胡錦光 任端平:受教育權的憲法學思考
    近來,齊玉苓案,平樂鄉政府訴韋其明案,餘亭亭訴北京市朝陽區機械學院附屬中學案,即「高中分流案」,引起全社會對公民受教育權保護的極大關注,學界、實務界、媒體紛紛聚焦受教育權的憲法救濟問題,尤其是法院能否直接適用憲法為公民的受教育權侵害提供救濟問題。我們認為,只有對作為公民憲法權利的受教育權的性質及實現和獲得憲法救濟的基本途徑問題進行研究,才能對上述問題得出一個比較恰當的結論。
  • 孤獨症兒童認知訓練技巧
    一、什麼是認知訓練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進行認知訓練是他們康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認知訓練是運用組織好的材料,依據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孤獨症兒童認知的特點,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的對他們進行認知學習的過程。
  • 教師節,致敬孤獨症兒童康復師!
    今年是江婉媛在孤獨症(自閉症)兒童幹預康復機構大米和小米度過的第5個教師節。「我的心願是希望每個孩子與世界自由溝通,能夠在大米和小米享受到更適合的幹預服務。」真摯的話語說出了這位一線孤獨症兒童康復師的心聲。  2016年,江婉媛從深圳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加入大米和小米。
  • 孤獨症兒童需要更多關愛和包容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賈美香30多年來一直在竭盡全力幫助這些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對中國孤獨症兒童的現狀、康復困境和出路,賈美香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見解。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者時隔多年,賈美香仍然清楚記得她接診第一個孤獨症兒童患者時的情景。那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不大會跟人交流,卻有很多「特異功能」。
  • 孤獨症兒童需要更多關愛和包容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賈美香30多年來一直在竭盡全力幫助這些患有孤獨症的孩子。對中國孤獨症兒童的現狀、康復困境和出路,賈美香有著深刻的體會和見解。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者時隔多年,賈美香仍然清楚記得她接診第一個孤獨症兒童患者時的情景。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展階段
    多數的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展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早期,語言出現的時間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有的孩子到了三四歲,甚至五六歲仍然還沒有發音;還有的孩子早期語言發展和同齡嬰兒差距不大,進入幼兒期出現語言的退化,各種障礙開始顯現出來。語言的發展異常是鑑別孤獨症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孩子會在這個時候被診斷並進入訓練,其中語言訓練是康復訓練的一項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