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日本未來科學館 感受人與自然之美

2020-12-17 環球網

據報導,位於東京臺場的日本科學未來館並不同於另一座國立科學博物館,簡單的說,國立科學博物館的展覽,是以歷史上的自然科學發展過程為主,而日本未來科學館則更著重於科學解析部分,並加強人體、地球和太空的範疇,同時也觸及對於未來的推測。充滿娛樂性的設施。

跟著了解一下未來科學館的主要功能區和逛科學館的順序吧,建議先從五樓常設展覽的「探索世界」樓層開始。在這裡從認識太陽系開始,了解地球所身處的環境,以及鄰近的月球之奧秘。同時,在宇宙太空站的模型裡,看見日本目前在航太科技上的成就。地球本身的環境當然更是重點。從深海開始,到地表上所有生物的活動,一切的循環與環境問題,都在各種互動的模型或圖表中徹底揭露。

同樓層的另一區,則以人體為基礎,帶領我們從生命的起源出發,複習一次童年時曾在教科書上學過的事。當然在未來館裡,透過不少充滿娛樂性的設施操作,更能簡單明白像是人體的構造、腦的各部功能等知識。

至於在醫療區部分,則希望透過互動遊戲,激發醫學技術和生命倫理的思考。最有趣的是還能讓民眾體驗操作機械式遙控手術臺,於是才明白手術刀真不是人人能握的。

三樓名為創造未來,這一樓層主要以科學革新為主題,可以看到日本在高科技產業的努力。像是機器人、網路、數位產業與情報社會等展示和體驗活動,不僅小朋友喜歡,大人也搶著排隊參加。有一區則模擬了2050年的數位生活狀態,想像尖端科技將為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館內最受歡迎的地方,必然是六樓的圓頂天幕放映廳了。在蛋型螢幕的包裹中,戴上3D眼鏡,暢遊立體的宇宙星空,很是暢快。

入場需要先在六樓入口換取預約券,但每逢周末,幾乎在中午以前就會被索取一空,所以建議一進未來館,就先到樓上換票,再好好逛其他展覽。五樓的MIRAIKAN CAFé(未來館咖啡)除了提供咖啡等各式飲料外,還有賣咖喱飯,提供用餐休憩處。

人類發展文明到今日,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似乎也愈來愈感受到大自然受到破壞,導致地球異常、氣候變動的後果。仔細想想,究竟我們花過多少心思,好好關心過地球呢?透過未來館,也許是一次好機會,在許多深入淺出,簡而易懂的互動設施中,接觸科學與自然的相對,以及人類和地球的緊密關係。總之逛完未來科技館還真是寓教於樂兩不誤。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插班體驗與自然人文探秘研學營
    自然探秘新加坡植物園在新加坡植物園,這一長城、吳哥窟齊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了解熱帶植物的多樣性!場的生態環境,激發孩子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美德。鼓勵每位小學員積極探索自然、主動提問,參與自然探索的同時,了解獅城與馬來文化歷史、人文與科技,拓展視野,培養多元價值觀。走進新加坡當地學校,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交流,感受新式教育,做一位小小留學生。走進新加坡頂級名校,和優秀學子交流,感受名校求學氛圍,提高學習效率,提早規劃未來的求學發展。
  • 日本未來科學館亞洲展拉開帷幕
    新華網東京6月2日電(記者鍾沈軍)為期三個月的日本未來科學館亞洲展2日在東京臺場拉開帷幕,迎來中國、韓國、印度、新加坡等國的展團參展。  中國成都大熊貓繁殖養護研究基地在展區內展示了熊貓的標本,以及熊貓生態環境系統,希望喚起人們對瀕臨滅絕的大熊貓的關注。
  • 遊記+美圖:日本名古屋親子遊之名古屋科學館
    原本打算直接去名古屋科學館的,司機推薦附近還有一個免費的名古屋電力科學館也可以先去參觀一下,那就給小朋友多漲些知識吧。電力科學館在名古屋電力大樓2樓,中國遊客很少,基本都是當地父母帶著小朋友。旋轉後稜鏡中會出現動畫效果,放膠片電影的原理。
  • 東京未來科學館+東京放送協會:孩子們你們玩嗨了嗎?
    由《慢成長》雜誌&成長與遠方學院&牛娃星球主辦的「日本教育研學文化交流團」第一站:東京未來科學館,孩子們來收集科技的種子啦。1月13日早上八點,孩子們早早的酒店用餐之後,便踏上了去往日本未來科學館的路途。日本科學未來館位於日本東京著名觀光勝地「臺場」地區,於2001年7月10日開館。
  • 【2020普利華國際冬令營】新加坡插班體驗與自然人文探秘研學營
    ①體驗亞洲最大的電影主題樂園-【新加坡環球影城】;②觀看大型音樂噴泉晚會【時光之翼】,感受新加坡多彩娛樂生活;;三、走進新加坡當地學校,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交流,感受新式教育,做一位小小留學生;四、走進新加坡頂級名校,和優秀學子交流,感受名校求學氛圍,提高學習效率,提早規劃未來的求學發展。
  • 迎江區六一幼兒園本部大班幼兒玩轉銀杏葉感受自然之美
    初冬時節,有些寒意,但這絲毫不影響孩子們探秘銀杏的熱情。上午他們順利到達了市區銀杏「網紅」打卡地——湖心中路銀杏林後,孩子們肆意玩耍。有的用銀杏葉當做雪花,拋入空中再輕輕落下;有的把銀杏葉編成一束花球,送給老師和同伴;有的在地上尋找冬日最後一片綠色的銀杏葉……回到幼兒園,孩子們用採集到的銀杏葉,自主選擇了勾線筆、膠水、卡紙等材料在美工區剪一剪、貼一貼、做一做,用稚嫩雙手和無限創意描繪著銀杏葉之美。
  • 中關村圖書大廈:「自然交易大會」感受自然科學「魅力」
    8月22日、23日,中關村圖書大廈內的一場「石探記第五屆自然交流交易大會」吸引了不少自然愛好者和小朋友們參與其中。從昆蟲標本到各色珍稀化石,都可以在這場活動中找到,同時,石探記天文學團隊現身活動現場,用專業的知識與頭腦,與家長孩子們分享有趣的經歷和故事。
  • 在日本星巴克感受設計之美
    在日本星巴克感受設計之美 2020-05-24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春節想帶孩子去科學館玩?這份開放時間安排要收好
    據悉,佛山科學館新館總投資估算為1.8億元! 科學館主要功能區有6層,負一層到第三層有4個展廳和1個多功能會議廳,還有3個影院分布在第五層。 負一層 「生命奧秘」展廳 進入生命探秘區域,感受紛繁的生物世界和生物的多樣性,探索生命、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對人類的生理結構進行奇妙的感知和認識,Let『s go!
  • 以手作之名,感受自然之美
    當我們把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中,便會擁有十分幸福的情緒體驗,那是像水流一樣自發不斷湧動的感受。通過手作,我們可以遠離快捷的生活方式,回歸專注本身,放鬆身心,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以下,我們分享一些熱愛手作的人的作品,希望可以為你帶去生活的靈感。
  • 作文感受自然之美(精選五篇)
    篇一:作文感受自然之美  什麼才是「自然之美」?我想很多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 感受自然之美作文(精選五篇)
    吸一口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突然間,我仿佛變成了一株樹,感受著天地的玄奧與智慧。感受著人生的玄奧與智慧。這一刻,拋開一切,只是思考。  人,亦是自然之美。  【感受自然之美:篇二】  我們每天在繁忙的都市裡穿梭,被各種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你會想到,抽個時間,與大自然來一場浪漫的約會嗎?
  • 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賞心悅目
    01智慧窗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邊讀邊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滾滾而來要完成好這個訓練要求,學習時抓住課文,深深體會景色之美。這是課內學習的一個首要任務。
  • 隆飾豆康板|自然之美。予人舒適安心的溫情感受
    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房間,天然的木紋在陽光的襯託下更是多了幾分自然的氣息,讓你身處繁華也能找到與自然相系的元素,木色家居帶你感受清新雅致,為你打造溫馨之所。純木色的空間色彩都算比較統一的,要在視覺上給人留下高低的錯落感;然後是木質家具的材質,表面的肌理感較重,才會拉開層次感。
  • 通往"未來"的船隻!佛山科學館開館啦,裡面竟然這麼好玩?!
    科學館主要功能區有6層,負一層到第三層有4個展廳和1個多功能會議廳,還有球幕影院、立體影院和動感影院3個影院分布在第五層。深紅色的外觀特別顯眼,整體搭配的線條感很能彰顯出科學館未來的氣息,既時尚又有科技感。
  • 澳門科學館:快樂天地 知識殿堂
    一流設施為科普  澳門科學館主體建築由斜圓錐體、半球體和菱形基座三部分組成,外牆採用銀色鋁鋼板和具有自然採光功能的玻璃幕牆,體現了科學、環保的設計理念。據介紹,當初為了建設這個科學館,特區政府不僅派人外出學習、觀摩,還專門請來了貝老先生和他的公子,親臨澳門考察選址。
  • 名古屋科學館
    圖:名古屋科學館擁有世界最大的巨蛋天文館Brother Earth / 本報攝  擁有世界最大的巨蛋天文館Brother Earth的是於二○一一年三月開幕的名古屋科學館新館。從地鐵站出來沿路標一直走到白川公園附近,距離科學館還有約三百米距離時候,就已經看到這個三十五公尺直徑大小的巨大球體,靜靜地召喚?來者,不動聲色,十分搶眼。  這裡和認知中的科學館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所有的裝置模型,都是動靜結合,除了可以觀看,更有詳細、具體的項目可供大家動手及親身體驗。
  • 【美麗開發區】森林體育公園:體味自然之美 感受體育之趣
    【美麗開發區】森林體育公園:體味自然之美 感受體育之趣 2020-10-27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家燃氣科學館正式開放
    琦琦小朋友拉著媽媽,樂此不疲地跑遍了整個科學館。而家長陳先生則表示,通過輕鬆的體驗式遊戲,能夠讓孩子掌握燃氣的安全知識,這點很贊。「特別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燃氣洩漏等問題時該如何應對,等等,對大家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科普。不僅是孩子,下次要將家裡的老人家也帶過來體驗一下。」
  • 「大家」讀科學 感受科學與自然之美
    當天,正值中科院物理所開放日,上百名學生和讀者在現場聆聽了嘉賓的朗讀,欣賞動人的科學美文,感受科學之美、自然之美。  外研社科學出版工作室主任劉曉楠介紹,朗讀科普作品,不僅能夠通過美妙的文字來了解科學故事,增長科學知識,引發讀者的好奇心,而且可以通過真實的情感感染讀者、打動讀者,引發讀者共鳴,從而用閱讀實現引導讀者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目的。此次活動中,所選的四冊書《博物志》《行走在非洲叢林》《海風下》《一念非凡》均由外研社科學工作室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