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心酸,90%的護士感受不到尊重……

2020-12-13 中華網新聞

今天5月12日——國際護士節(International Nurses Day,縮寫:IND),這一節日是1912年,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而設立的。

很多人把護士稱作「白衣天使」,

當我們因病走進醫院,

跟我們接觸最多的可能不是醫生而是護士。

可你知道嗎?

5.12護士節前夕,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護士關愛計劃、新華網、護聯網聯合編寫的《中國護士群體發展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發布。

據統計:

90.42%的護士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

74.2%的護士需要上夜班

76.5%的護士月收入低於5000元,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護士僅佔比4.5%

86%的護士表示有心理疏導、精神減壓的需求

超過50%的護士受到過因工作而產生的心理創傷

80.7%的護士在工作中最看重「獲得尊重「

通過對在職護士的問卷樣本數據分析,90.42%的護士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74.2%的護士有夜班情況。通過對已離職護士問卷樣本數據分析,有75%的護士在離職前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

護士們的工作比較繁瑣

既要做扎針這樣的細活,

又要幹繁累的體力活,

薪水和地位不如醫生,

隨叫隨到往往還要被患者和家屬斥責……

很多人不僅不理解還對護士抱著各種各樣的偏見

偏見一:護士就是打針發藥的

打針發藥僅僅是護士最基礎的部分工作,就像當老師的需要批改作業一樣。但除此之外,護士也要懂很多臨床操作技能,熟記各種藥物性質,各種疾病特徵,隨時觀察患者病情。也要學習解剖、生化、病理、藥理等大量醫學知識,醫生開錯醫囑護士要能及時發現,如果執行錯誤醫囑,護士的責任要大過醫生,會被罵很慘。

偏見二:護士學歷低

在一些比較好的三甲醫院,護士的學歷至少也是本科、大專,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中專學歷,有些研究生學歷的護士同樣要寫論文、做科研。護士本是技術活,可在很多人眼裡,護士就是伺候人的,是給醫生跑腿的,難道讓TA們個個變成博士後,才會對TA們另眼相看?

相關焦點

  • 512國際護士節——致敬白衣天使
    512國際護士節來歷「5.12」國際護士節是全世界護士的共同節日,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的創始人——英國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又被稱為「提燈女士」)而設立的。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 國際護士節:全社會都要理解和支持護士
    今天,是「5·12」國際護士節。由於過去這一職業普遍得不到相應的重視,護理工作的缺口逐漸顯現。世界衛生組織4月7日發布的《2020年世界護理狀況》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護士人數不到2800萬,缺口達590萬,在非洲、東南亞等地缺口最大。
  • 國際護士節| 白衣天使 大愛無疆
    編者按: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而今年尤具紀念意義,因為2020年是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護理是衛生部門內佔比五成的職業群體,據統計,全球護理從業人員為2790萬人,我國註冊護士約400百萬人,其中90%的護理人員是女性。
  • 『2020護士節主題標語宣傳口號』今年是第幾個國際護士節
    安徽護士劉穎十二年前曾前往汶川救災,十二年後她義無反顧馳援武漢;吉林護士王嘉琪援鄂期間那句「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是武漢人感恩的心」刷屏網絡;北京護士張丹在距離家鄉千裡之外的地方衝鋒在前、勇敢堅強;大連護士柳雯悅戰鬥在抗疫一線雷神山醫院,她日夜堅守,終於等來撥雲見日;宜昌護士方格格,三個月的時間讓她重新定義人生。護士節到了,讓我們一起致敬她們,致敬所有的護士。
  • 「5·12」國際護士節寄語
    □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蓋衛星今年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主題是「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值此機會,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衛生健康戰線上的護理工作者表示節日的祝賀!向白衣執甲、逆行湖北以及值守在全市疫情防控一線的護士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護理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5.12國際護士節祝福圖片句子,願所有的護士一生安好
    嫻熟的技術包含著責任,優美的舉止流露著尊重,熱情的話語體現著關心。敬愛的護士,你的節日到了,祝你節日快樂!2.白衣,是你的工作制服;認真,是你的不變態度;關愛,是你的忠實心聲;細緻,是你的體貼服務,病人,是你的終身愛護;5.12國際護士節,祝願天下所有的護士,快樂歡度,平安幸福!
  • 滁州市紫薇小學開展「國際護士節」主題活動
    我們常常聽到「用有限的力量,為病人爭取更多的機會」這種形容醫護人員的話,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為了傳承與弘揚南丁格爾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了促進同學們對世界護士日的了解同時也為了加強同學們對於疾病的自我預防能力,在班主任韓老師的帶領下,紫薇小學二六班舉行了以護士節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 國際護士節 致敬白衣天使
    國際護士節 致敬白衣天使 2020-05-13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舉辦系列活動慶祝「國際護士節」
    煙臺舉辦系列活動慶祝「國際護士節」發布時間: 2020-05-19 15:59:54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在第109個國際護士節、現代護理事業創始人南丁格爾女士誕辰200周年之際,煙臺舉辦以「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期精神,激發廣大醫務人員職業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
  • 512國際護士節: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護士換新裝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北京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的護士們集體換上了全新的護士服,迎接國際護士節的到來。
  • 國際護士節為什麼也叫「南丁格爾節」?
    頭戴燕尾帽,身穿白制服,語調溫柔,笑容甜美……提起護士這一職業,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女性形象。然而在不少醫院裡,也活躍著一群陽剛帥氣的男護士。「5.12」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對他們說一聲,感謝有你。
  • 護士節專題:讀《護士的故事》,感謝有你,山河無恙!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讓今年的護士節有些特別。剛剛過去的冬天,無數醫護工作者用血肉之軀,守護生命之光。在此悅讀君向白衣天使們致敬!也推薦大家讀一本書,了解這份神聖之職業背後的各種故事。《護士的故事》的作者克裡斯蒂·沃森當過20年護士,正因為有這20年的護理生涯才能造就出這部細膩深刻的話題之作。作者克裡斯蒂·沃森以嫻熟的筆法記錄下感人的護理經歷,帶領我們深入醫療體系中常被輕慢的醫護世界,喚醒我們對醫護人員給予更多的尊重與理解。
  • 國際護士節:攜手抗疫 「醫」路同行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國際護士節設立於1912年,旨在紀念護士職業創始人、英國護理學先驅弗洛倫斯·南丁格爾。 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中,世界各地的醫護人員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為抗擊新冠疫情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是3月26日,在德國倫訥施塔特,醫護人員在一處新冠病毒檢測站檢查自己穿戴的防護裝備。
  • 國際護士節丨護士的工作只有打針和發藥嗎?來看看你對護士職業有...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為病人們辛勤忙碌的護士們吧。19世紀後,在生物醫學發展的基礎上,英國護士弗羅倫斯·南丁格爾開拓了近代護理學的先河,使得「醫」和「護」開始分離。她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救護傷員的卓越成就和犧牲精神,被國際紅十字會確認為是紅十字會工作的開端。為了紀念她,她的生日5月12日也被定為國際護士節。
  • 512國際護士節:你眼中的護士只是打針換藥嗎?
    今天是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護理工作是衛生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社會都要理解和支持護士」。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基調下,你眼中整天忙忙碌碌飛快腳步穿梭在病房、護士站、醫生辦公室等地方的護士到底在做什麼?她們只會打針換藥嗎?
  • 國際護士節|高牆裡的南丁格爾之光!
    國際護士節|高牆裡的南丁格爾之光!這就是小時候的你但是,如果遇到一個溫柔的護士阿姨,聽到她輕聲地安慰:「小朋友,很勇敢哦!阿姨輕輕地,不痛的!真棒!」時,好像有魔力一樣,真的一點也不疼了。恰逢國際護士節,今天,我們來看看高牆內白衣天使的過節方式吧!咚咚咚!
  • 致敬白衣天使,護士節快樂!
    致敬白衣天使,護士節快樂! 今天迎來了第109個護士節,「敬佑生命 共築健康」為主題的我院2020年「5•12國際護士節
  •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 讓我們一起了解「資深專科護士」
    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寧宇 文/攝她們雖是護士,但身懷「絕技」,不僅是臨床醫生的得力助手,在專科護理上不可替代,還能跟醫生一樣「坐專家門診」,甚至解決醫生不能解決的一些問題。今日是國際護士節,讓我們一起走進福建省立醫院一個特別的群體——「專」字號天使。
  • 國際護士節丨護士不把自己當英雄,但值得尊敬
    編者按:護士是新冠疫情中的英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該節旨在紀念第一位「職業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生日。世界衛生組織還將今年命名為「護士年」,以紀念南丁格爾200歲誕辰。被視為英雄的護士們,長久以來一直期待被認為是健康護理的專業人員,而不是醫生的附屬品。現在,在新冠疫情之下,這一點能夠被人們認識到,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這並非一時,在歷史上,護士始終在前線,無論是戰爭、傳染病時期,還是其他災難時期。我當了40年的護士,其中17年是執業護士。
  • 國際護士節:明明都是抗疫一線,護士的地位咋就比醫生低一截?
    而門診醫生即便是規培醫生,由於能夠掌握其為病人診斷,處方權力自然也會得到患者的尊重,醫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較大,因此在醫生地位要比護士高一些。而護士、護工、服務員以及月嫂,即便月嫂收入已經大幅度超過一般的白領,但更多人始終這些職業者只負責提供專業服務,未有權利。而護士也是如此,目前我國醫療護士尚未能決定哪個醫生給患者進行手術,也不能決定誰進入特護病房,護士也無法開病假條組織專家會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