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關注:中國高校愛滋感染嚴峻,下一步怎麼辦

2021-02-14 浙大學報英文版

近期,清華大學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醫學院教授張林琦團隊在Science雜誌發表社論(Editorial)《中國高校感染愛滋病毒學生數量「飆升」》(HIV upsurge in China's students),描述了我國高校令人擔憂的愛滋病毒傳播狀況,介紹了這一現狀的複雜性,以及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為此做出的努力。今天,該文章的第一作者為大家分享了當前愛滋病防控所遇到的問題,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並提出了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及希冀。在這裡,我們呼籲,政府、醫務、教育工作者及高校攜手並肩,加強學生防艾意識和行動落實,營造友好關懷的社會氛圍;高校學生可以主動獲取愛滋病防治的相關知識,自我保護、自願發現、如有需求,儘早尋求幫助[1]。覺醒和決心,是高校防艾的利器。

撰文 | 李冠喬(醫學博士,清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愛滋病是危害人體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嚴重傳染性疾病。自1981年法國和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愛滋病病例以來,愛滋病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廣泛地流行和蔓延,已經成為全球最關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熱點問題。1989年,我國報告首例本土愛滋病病例以來,到今年正好三十個年頭。三十年間,我國愛滋病的流行趨勢發生幾個轉折,從傳統的靜脈吸毒和非法血供傳播,到異性傳播主導,再到同性傳播比例大幅增加[2]。如今,更多的一般人群可能面臨著愛滋病的威脅,比如高校學生。2017年世界愛滋病日之際,中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高福主任揭露了「在過去幾年中,大學生中報導的愛滋病毒感染病例數一直在增加」的殘酷事實[3];無獨有偶,CDC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也於2015年報導稱「近三年大學生感染愛滋病的增長幅度接近30%甚至50%」 [4]。其中,男男同性戀感染者佔絕大多數[3]。大學生感染嚴重危害當事者和在校學生的生理和精神健康,使學生健康管理面臨嚴峻挑戰。

原因為何?其中之一可能為缺乏有效的性教育。當代大學生是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的產物,每年約1600萬的出生人口中[5],經過高考的磨練,只有約6-7百萬有幸被大學錄取[6]。身處象牙塔的他們,在「蜜罐」中長大:父母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學校全心全意為學生營造濃鬱的學習氛圍。然而,在追求好成績的道路上,損失的是性教育的不足或缺失。近期幾篇調研表明,大約一半的大學生未接受過性教育[7-10],這遠遠低於「義務」性教育的預期。我們的社會普遍很少觸及性的話題,認為它極其敏感又私密,因而在我們有限的、不充分的性教育中,往往將道德綁定在「標準」的異性戀的框架上,缺乏對於自身以及他人性取向的認同感[11]。此外,性教育中很少涉及性傳播疾病的基本認知和預防措施。有研究發現我國的大學生對於愛滋病的基礎知識、傳播方式、防護意識等方面得分低於美國的華裔大學生[12]

儘管性教育仍有不足,但性態度愈發開放。20世紀80年代始,由於開放政策和經濟改革,我國經歷了巨大的社會和文化變革,對性的態度和行為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包括婚前性行為、隨意性行為和同性戀行為等,年輕一代尤為突出。大約60%-80%的大學生接受婚前性行為,約20%大學生曾發生過性行為[13-15]。這些情竇初開的懵懂少年,高呼著性解放和性自由,也將之付諸實踐。在這場自由中,傳統的社會文化歧視仍迫使HIV病毒攜帶和其他性傳播疾病者選擇隱瞞其身份,在人群中成為隱匿傳播者,默默地播種病原。此時,若其他學生缺乏自我保護的強烈意識,愛滋病等疾病便會隨著自由在人群中肆意傳播。一項對大中學男男性接觸者的薈萃分析顯示,65%報告有過無保護的肛交(UAI),58%在過去6個月內有超過一位男性伴侶[16]

另一個因素是社交媒體,它既增加了用戶對性內容的接觸,又促進對各種潛在性伴侶的便捷聯繫。數字媒體的蓬勃發展催生出一批地理定位網絡(Geosocial Networking, GSN)應用,如陌陌、探探、Blued,Jack』d和ZANK等。其中,中國最大的同性戀社交軟體Blued,目前註冊用戶超過4000萬[17],一半為18至25歲的年輕人[18]。社交媒體的出現,一方面滿足了大學生強烈的社交需求,2018年陌陌《大學生社交報告》顯示,社交媒體已成為大學生認識新朋友的首選方式[19];另一方面,它縮短了性交往的時空距離,開啟GPS,便能將陌生的彼此相連。那麼,社交媒體對於愛滋病傳播究竟帶來了什麼影響?一些研究提示,二者可能存在相關性[20-22],因為軟體用戶可能會有更多的性伴侶、更頻繁的無保護性行為,和/或更高的吸毒風險。2019年,《財新周刊》報導稱,一定數量的青年使用者感染愛滋病與使用Blued軟體結識性伴有關[23]。不過,也有結果提示,社交媒體可能使他們更易接受HIV病毒檢測[24]。近年來,Blued攜手疾控中心、公益組織,致力於提高愛滋病防治服務的可及性。然而,HIV檢測行為汙名化、無/低風險的自我認知等因素可能是阻礙檢測普及的主要因素[25]。因此,如何提升意識、保護隱私、消除歧視是今後預防幹預的工作重點。

2015年,國家衛計委、教育部針對日益上升的愛滋病疫情,發布了《關於建立疫情通報制度進一步加強學校愛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從建立愛滋病疫情通報制度、提高教育覆蓋面和針對性、加強自願諮詢檢測和行為幹預服務以及強化防控工作保障等四方面,為學生愛滋病防控提供保障[26]。但目前仍存在全面推行落地的阻力,包括教育部門和高校管理者的關注度尚乏,項目實施經費不足,愛滋病宣傳視角未見新穎以及學生內在動力缺失。

路在何方?從戰略層面講,教育部門和醫療部門需通力合作,共同為高校學生「定製」愛滋病預防和關懷的政策、策略。從實施層面講,高校管理者需投入充足資源和專業人員,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友好的環境,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提供愛滋病諮詢和檢測服務。HIV檢測的可及性和匿名性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接受度。中國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中國性艾協會合作,開啟高校試點匿名尿液之傳遞檢測:2016年第一臺匿名HIV尿液「自助檢測服務機」試點投放高校,截止2018年底已覆蓋40餘所高校[27]。它不僅提供了HIV檢測的可及性,同時提高了學生對愛滋病預防的積極性,受到高校師生的一致好評與歡迎,成為當月微博的十大高校新聞[28]。未來期待這場傳遞檢測可以普惠更多高校,直至擴展為全國行動。除了可更早期發現更多感染者,尿液、血液的病毒基因檢測及系統發生樹分析,還有助於更好地追蹤溯源、勾勒傳播圖譜,指導精準防控和治療。

中國大學窗舍樓下的自動售貨機提供HIV檢測試劑盒|路透社

另一方面,防艾宣傳教育依然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除了傳統的面對面交流外,可利用學生經常訪問的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等平臺,進行多維度、多元化地宣傳引導。學生組織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軍,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投學生所好,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愛滋病相關知識。例如,清華大學紅十字會設計了一款基於密室逃脫的愛滋病解密遊戲,既滿足了學生解題闖關的好奇,也增強了學生對疾病的理解和認知。

高校性教育課上,老師用香蕉演示怎樣戴保險套|騰訊新聞

預防HIV感染亦可借鑑其它國家成功的經驗。例如,美國某些性病診所,為感染風險較高或要求進行HIV檢測的人,直接提供暴露前預防(Pre-exposure Prophylasis, PrEP)藥物,以阻斷HIV感染。中國目前尚無暴露前預防藥物,但備受期待的是,預計未來將會批准逆轉錄病毒預防藥物,以實現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走向零」(Getting to Zero)的使命。此外,中國創新研發的男性包皮環切新設備ShangRing,使手術更安全、更快捷、更經濟實惠[29]。雖然包皮環切在中國人群中降低HIV感染率的效果尚未明確,但其在國外的成功經驗仍提示著它潛在的作用,這便要求我們設計更科學的研究方法來證明其有效性。

控制傳染源,「治療作為預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在血清不一致(一方HIV感染,而另一方未感染)夫婦(HPTN 052研究)[30]和男同人群中(PARTNER研究)[31],均證實治療感染者可以大幅度降低同伴的感染風險,若治療有效,傳染率幾乎可以降為零[31]。可見,積極治療不僅為患者實現早期和持續的病毒學抑制,同時也降低了其傳播的可能性,為更大的人群撐起了保護傘。目前中國的治療指南完全符合國際規範,但從檢測到治療的過程脫節、效率很低,導致大量新診斷患者的流失,抑或失去最佳的治療時機。我們希望未來通過營造更為友好、關懷的社會氛圍,使患者無後顧之憂,自我保護、自願發現、儘早轉診、積極治療,集社會的力量與病毒做鬥爭。

接受愛滋病治療可以減少96%的傳播可能|http://www.doitright.org/hiv-get-treated/

雖然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愛滋病已經成為可治療的慢性病,但是它仍然在繼續蔓延。當代高校學生承載著家庭和祖國的希望,前瞻、積極、科學地「防患於未然」,才能守護孩子的健康,保護祖國的明天。期待政府決策者、醫務工作者、防艾專業人員、高校管理者以及家長和學生聯手並肩、齊心協力,加強學生防艾意識和行動落實,確保學生在校期間以及未來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高效防艾,刻不容緩。

1. Li G, Jiang Y, Zhang L. Science. 2019 May 24;364(6442):711

2. McLaughlin K. HIV infections are spiking among young gay Chinese. Science 2017; 355(6332): 1359.

3. China Daily. Students face rising risk of HIV/AIDS infection. 2017.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7-12/01/content_35148391.htm.

4. Caixin.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HIV/AIDS Soars, Official Says. 2015.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15-08-12/number-of-college-students-with-hivaids-soars-official-says-101012267.html.

5. 國家統計局. 2019.

6. 中商產業研究院. 高考大數據:歷年高考人數/錄取率一覽. 2018. 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608/1728441124441.shtml.

7. Zheng X, Chen G, Han Y. Survey of Youth Access to Reproductive Health in China <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調查基礎數據報告.pd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 16(3): 2-16.

8. Li C, Cheng Z, Wu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of school-based sexuality education, sexual knowledge and sexual behaviors-a study of 18,000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Reprod Health 2017; 14(1): 103.

9. Chi X, Hawk ST. Attitudes toward Same-Sex Attraction and Behavior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endencies, Correlate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Front Psychol 2016; 7: 1592.

10. Chen M, Liao Y, Liu J, et al. Comparison of Sexual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between Femal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from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 A Hidden Challenge for HIV/AIDS Control in China. Biomed Res Int 2016; 2016: 8175921.

11. 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ng LGBT in Asia: China Country Report. 2014. https://www.usaid.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1861/Being%20LGBT%20in%20Asia%20China%20Country%20Report-Eng.pdf.

12. Tung WC, Cook DM, Lu M, Yang W. HIV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st J Nurs Res 2013; 35(9): 1171-83.

13. Wang H, Chen B, Xu Y, et al. View changes and educational demands on sexual/reproductive health of students a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Int J Clin Exp Med 2015; 8(9): 16414-23.

14. Zhang D, Pan H, Cui B, Law F, Farrar J, Ba-Thein W. Sexual behaviors and awarenes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J Infect Dev Ctries 2013; 7(12): 966-74.

15. Hehua Xu JX, Zhizi Xiao. Sexual attitudes, sexual behaviors, and use of HIV prevention services among 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Huna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BMC Public Health 2019; 190: 250.

16. Yang Z, Huang Z, Dong Z, Zhang S, Han J, Jin M. Prevalence of high-risky behaviors in transmission of HIV amo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 MSM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BMC Public Health 2015; 15: 1272.

17. CNN Business. China's top gay dating app stops accepting new users after claims it put minors at risk. 2019. https://www.cnn.com/2019/01/07/tech/blued-china-gay-dating-app/index.html.

18. Blued. Blued: White Paper on Big Data of Chinese Gay Community 2015, 2016.

19. 中國新聞網(ChinaNews). 大學生社交報告:社交視頻遊戲是最常用三類App. 2018. http://www.chinanews.com/it/2018/09-03/8617633.shtml.

20. Hong H, Xu J, McGoogan J, Dong H, Xu G, Wu Z.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gay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s and HIV infec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Ningbo,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t J STD AIDS 2018; 29(5): 491-7.

21. Choi EP, Wong JY, Fong DY. The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of smartphone and associated sexual risks in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popul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IDS Care 2017; 29(2): 145-55.

22. Tang W, Tang S, Qin Y, et al. Will Gay Sex-Seeking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s Facilitate Group Sex? A Cross-Sectional Online Survey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 PLoS One 2016; 11(11): e0167238.

23. Caixin. In-Depth: China’s Leading Gay Dating App Navigates Rough Waters. 2019. https://www.caixinglobal.com/2019-01-06/in-depth-chinas-grindr-faces-safety-lapse-accusations-101367026.html.

24. Bien CH, Best JM, Muessig KE, Wei C, Han L, Tucker JD. Gay Apps for Seeking Sex Partners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SM Sexual Health. AIDS Behav 2015; 19(6): 941-6.

25. Yu F, Mi GD, Chen ZH, et al.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factors of HIV testing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 based on Blued].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2018; 52(12): 1229-33.

26.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tice on Establishing an Epidemic Notification System to Further Strengthen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s. 2015. http://www.moh.gov.cn/jkj/s3585/201508/e4c8a1e6809c4a8e9c49f7f8708873d1.shtml.

27. 蔣巖. 第五屆全國愛滋病學術大會口頭報告. 2018.

28. Jiang Y, Liu P. Program Report on Anonymous HIV Testing With Urine Sample Distributed by Vendor Machine in Universities.: Chinese Association of STD/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2018.

29. Lü NQ LP, Sokal D, Cheng Y, Peng YF, Barone M, Huang YR, Goldstein M.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studies of male circumcision using the Shang Ring]. Zhonghua Nan Ke Xue 2011; 17(3): 195-202.

30. Cohen MS, Chen YQ, McCauley M, et al. Prevention of HIV-1 infection with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N Engl J Med 2011; 365(6): 493-505.

31. Rodger AJ, Cambiano V, Bruun T. et al., Risk of HIV transmission through condomless sex in serodifferent gay couples with the HIV-positive partner taking suppress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PARTNER): final results of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Lancet. 2019;393(10189):2428-2438.

浙大學報英文版是四個英文學術期刊的統稱,收錄範圍涵蓋了理工農醫各個方向,歡迎向我刊投稿,可關注我刊公眾號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

相關焦點

  • 愛滋喪屍入大學校園,年增長率超30%: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三種人!
    據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Science 雜誌5月24日發布的文章稱:愛滋感染率在中國的大學生群體中飆升感染愛滋病的大學生人數每年增長率超過30%截圖來源:Science官網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4/6442/711在這篇署名為中國疾控中心和清華大學醫學院的文章中
  • 兩同性戀男子視力下降長紅斑 原是感染梅毒愛滋
    來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性傳播是HIV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徑,近年來,經同性性傳播感染HIV病毒的比例逐漸上升,2014年,同性性傳播佔比(57.7%)首次超過異性性傳播(36.1%)。視力下降長紅斑,男同查出愛滋小李和小陳是一對同性戀人,兩人交往也有一段時間了。
  • 每年3000名青年學生感染愛滋,大學生真的是中國愛滋的重災區嗎?
    愛滋病在中國,是一個很多人都不太願意提,卻又不得不提的話題。按照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全國每年會有大約3000名青年學生(絕大多數是大學生)感染愛滋。這個數字還是很有衝擊力的。青年學生報告的新增病例確實近年增長較快,叢007年到2015年,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增長了近十倍。
  • 21歲學霸感染愛滋,曾多次跟網友見面!大學校園已成愛滋高發區
    直到查出愛滋,燁子(化名)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21歲的燁子來自江西一個小縣城,高考後考入一所211高校。在踏入大學校門之前,燁子一直是家人眼中的乖學生,不像一般男生那麼好動,學習和生活都不用操心。
  • ...增加4萬愛滋感染病人,但有比「艾情」告急更麻煩的問題丨有理數
    2017年中國新發現HIV感染者/AIDS病人13.5萬,較2012年的8.2萬上升了64%。而2016年全球新增愛滋病毒感染180萬人,新增人數較2000年的300萬下降了39%。(愛滋病先是病毒感染攜帶者「HIV感染」,然後經過發展成為愛滋病人「AIDS病人」——作者注)有理數梳理了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的愛滋病疫情數據,從數據分析的角度提出解讀。
  • 我們與愛滋的距離
    中國的一些疾控官員、愛滋病研究者、醫生相信,藥瓶裡這些藍色的小藥丸,有可能讓持平數年的愛滋新發感染數字進一步下降。「沒有一個神奇的辦法,能一下解決愛滋病傳播所有的問題,一項措施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的某一項。」
  • 21歲學霸感染愛滋病,大學校園已成愛滋高發區
    直到查出愛滋,燁子(化名)都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21歲的燁子來自江西一個小縣城,高考後考入一所211高校。在踏入大學校門之前,燁子一直是家人眼中的乖學生,不像一般男生那麼好動,學習和生活都不用操心。
  • 愛滋病陰影下的高校,HIV匿名檢測包到底有什麼用?
    陝西某高校教師劉聞自己也是一位愛滋感染者他說校領導往往對性教育聞之色變避而不談劉聞表示:沒有人願意談如果談的話可能社會上會認為是不是這個學校有問題會影響學校招生有些高校即使開展性教育也僅限於12月1日正是這種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祟愛滋病的自知率在我國也並不高與美國等國家相比中國愛滋感染者的知曉率也就是自知率還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
  • 驚悚:學生愛滋病感染率8年升了37倍!
    長沙:截止到2017年4月6日,長沙市嶽麓區疾控中心調查顯示長沙有106名學生感染愛滋,而高校雲集的嶽麓地區的愛滋病毒感染者竟高達603人!南昌: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數據顯示,至2016年8月底,全市已有37所高校報告愛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報告存活學生愛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來,青年學生愛滋病疫情年增長率為43.16%。
  • 我們與愛滋的距離|百家故事
    中國的一些疾控官員、愛滋病研究者、醫生相信,藥瓶裡這些藍色的小藥丸,有可能讓持平數年的愛滋新發感染數字進一步下降。沒有一個神奇的辦法,能一下解決愛滋病傳播所有的問題,一項措施只能解決一個問題的某一項。大部分人如今已經知道戴套能防止愛滋感染,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每一次都戴。美國疾控中心的一項分析稱,偶爾使用安全套的人和從來不戴套的人,統計學上感染愛滋的機率差距並不大。在性傳播的陰影下,以藥物控制為主的生物醫學幹預方式,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大學生愛滋病感染率8年升了37倍!更可怕的是有學生惡意傳播
    近年來,高校逐漸淪為愛滋病傳播與泛濫的重災區,大學生正成為受愛滋病影響的重點人群,學生「染艾」人數迅速增加。這一現象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校愛滋疫情嚴重,學生成為高發群體首先來看一組有關地方城市高校疫情的最新統計數據。
  • 19歲愛滋女孩,3個月傳染324個男人:你可以任性,但不能輕賤生命!
    圖片來自《中國婦女報》感染者多以青壯年為主,尤其是在高校。近5年來,青年學生愛滋病疫情年增長率高達43.16%。另外,據2017年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中國愛滋病感染率佔總人數為0.06%,而中國在校學生的愛滋病感染佔學生群體的總人數比率為1.7%。換一句話講,中國高校的愛滋感染率是社會群體的28.3倍!
  • 623分高考學霸一年後感染愛滋病!你不知約來的竟然是
    我們只想羅列幾個源自中國疾控中心的數字:1、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然而,超過六成的大學生沒有上過性安全教育方面的課程,近半受訪大學生性知識靠網絡啟蒙;九成高校未開設相關課程。4、高校愛滋病的傳播途徑以男男同性性傳播為主,感染率已達81.6%,形勢非常嚴峻。
  • 感染愛滋卻渾然不知?當身體發出這些「暗示」時,千萬別大意!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全國每年會有大約3000名青年學生(絕大多數是大學生)感染愛滋,而放眼全國,有至少約96萬人正在遭受愛滋的折磨,而且,近年來,青年學生和老年人群體的感染人數在增加。 雖說這種疾病尚不能治療,但也並不意味著感染了愛滋病病毒,就完全沒有任何希望了。
  • 感染愛滋的22歲女服務員:送餐過程中,經理把我叫進辦公室問話
    導語:愛滋的傳播途徑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認為感染愛滋的人群多是男同之間,聽到自己可能感染愛滋時,我當場懵了,起身到一半,我又坐下,眼淚當時已經流下來了,醫生一沒有說話,等著我問他問題,我嘴開合了幾下,沒好意思問出口,閉嘴起身出了診室。
  • 江西財經大學海外招生宛如招嫖廣告:北大女博士生感染愛滋,才27歲...
    北大女博士生感染愛滋過去一年裡,中國有3077例學生感染愛滋病,這些學生的感染81.8%是同性性傳播導致的。8萬例左右——這是來自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聯合評估。2018年,上海市63名青年學生感染愛滋,均為男性。
  • 皰疹出現,男生查出感染愛滋,愧疚讓他最終選擇忍受尷尬繼續工作
    我怎麼會不知道HIV是啥意思,我向後退了一步抓著椅子邊沿,看著醫生說這種玩笑開不得,醫生沒說話,只把血檢報告遞給我,我一把抓過看著報告上的檢測結果,抬頭看了醫生一眼,咬牙走出了診室。03確診感染HIV反手關上診室的門,我站在門口腦袋是發懵的,不知道走哪邊下樓,當時酒店組長來了電話,問我生病有沒有很嚴重,如果嚴重就再休息幾天
  • 大學要開學了,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潔身自愛、嚴防愛滋!
    聽朋友說,近年來我國愛滋病感染人數連年升高,大學校園已經成為愛滋病重災區。我趕緊查找了一下網上資料,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資料一:2011年起,中國青年學生愛滋病新發感染數以每年約30%的幅度增長,2014年的增幅更是接近60%!這些還只是有記錄的數據。沒被發現的、未登記的,還有更多,可謂是觸目驚心。如此發展下去,後果可謂不可想像!「感染基數雖小,但增長速度特別顯眼。」時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623分高考學霸一年後感染愛滋病!你不知約來的是?
    我們只想羅列幾個源自中國疾控中心的數字:1.15到24歲之間的青年學生近年每年報告發現病例一般在3000例上下。2.65%的學生感染發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3.67.1%的大學生接受婚前性行為,總體上能接受在大學時發生性行為的學生比例達73.4%。
  • 125萬人感染30%未發現:你必須知道的8個愛滋真相
    據中國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評估,截至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的 HIV 感染者人數是125萬,愛滋病疫情處於低流行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說:「目前還有約30%的感染者沒有被發現。」愛滋,讓人聞風喪膽的兩個字。可這群感染者,不過是得了一種「慢性病」。「能活一天算一天。